收藏 分享(赏)

西游记的主旨和艺术特色.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9260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33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记的主旨和艺术特色.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游记的主旨和艺术特色.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游记的主旨和艺术特色.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游记的主旨和艺术特色.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游记的主旨和艺术特色.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游记的主旨和艺术成就吴承恩放浪诗酒 ,喜爱戏虐 ,西游记实出于游戏。吴承恩从小就喜欢神怪故事,日后就想写出来。西游记里种种神 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西游记的神话是有 “ 人的意味 ” 的神话。吴承恩用尖刻的玩世主意的讽刺手法,把他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在吴承恩生存期间的明代由弘治到万历五朝,都是朝政败坏,社会动荡不安的。各地灾荒 ,在吴承恩生长的淮安一带,就有人民相食的惨象和饥民变乱的事实。而朝廷任用奸臣 , 压榨民脂 , 崇道佞 佛。吴承恩博学多才,而久困场屋,一生只做了一个短期的县丞,年老家穷无子,自然满肚子的牢骚不平,他恨不得能产生一位象孙悟空那样的英雄。他借神圣故事,

2、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和尖刻的讽刺语言,把胸中的愤满发泄出来。吴承恩把他自己的一些心思意念和遭遇的困苦,写在孙悟空的身上。孙悟空天宫革命的失 败,并不是输在当权者玉帝的武力之下,而是因为他逃不出如来的掌心,但如来并不属于玉帝,是玉帝借来的外力。孙悟空之所以乖乖地受命于观音去帮助玄奘取 经,并不是完全因为他头上的那个金箍圈儿,金箍圈儿代表的是 统治者用作同志工具的传统礼 教 和法律 。孙悟空的天宫革命,原因是在为民除害,革命不成只得降而求其次,只要统治者重用他,给他以施展抱负的机会,借此能够达到为民除害的目的,也并无不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 ,并不是“ 胜者王而败者寇 ” 、单为个人利益着

3、想的历史上常见的英雄,而是牺牲自我,委曲求全以达到目的的理想人物。吴承恩倾以全力朔造出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形象。西游记在艺术方面的成就。第一 , 深化小说主要以怪异为主 ,西游记的怪异不只表现在人物和故事情节上,它的布局结构也是神奇莫测。照说到这一神话故事本是以唐僧取经为主干,本应从玄奘习性开始叙起。但西游记开头七回完全写的是孙悟空在帮助唐僧取经之前的事迹,包括他怎样出生,怎样在花果山为王,怎样访师学道,怎样搅乱水国、地府和天上的治安,与取经之事毫无牵连,令人摸不着头脑。从第八回起到第十二 回,又把读者从天上带到人间,在这几回里把几个民间的传说组织在一起,成为唐僧取经的缘由,但与前七回的故事全然

4、无关。从第十三回以后 ,引入西行取经的正文 ,把整个故事如此清楚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段落 ,形成了奇妙的布局和严整的结构。西游故事的正文是在第十三回开始的全书第三部分,但头七回的全书的第一部分却是正文的前奏。总之,头七回所写的孙悟空出世好像西游记的头颅,八至十二回所写的取经缘由好像西游记的勃颈,十三回至卷末的西行好像西游记的身体。第二,西游记的故事性特强。西游记在叙述故事情节的演进过程中,显出矛盾冲突,曲折变化。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已完全掌握如何开展矛盾和如何克服矛盾的原则。在矛盾的展开与克服的中间,他制造了重叠的高潮。矛盾冲突有大小轻重之别,克服困难也有难易胜败之异。孙悟空的确是本领非凡,妖怪亦有

5、神通,所以孙悟空有时也会遭遇到失败的挫折,但最后胜利荏苒属于孙悟空。这样写能表现出取经之事的确是万分困难。第三,西游记取材范围非常广阔。西游记取材取材范围很广,不止自古有关唐僧取经的民间传说,吴承恩都在精选之后吸取进来,就是其他无关去取经故事的一些有趣的怪谈奇闻,他也加以摄取而附丽到这样到这故事上去。但这些民间传说和怪谈奇闻,对于承恩写作西游记只是一种启示,他并非原封不动地把这些传说奇闻累积在一起奇闻累积在一起,而是他只做了点滴枝节的原始素材,统通放在烘炉里加以销镕锻錬,又重新塑造出一个完美的艺术品。中国自汉唐以来,儒释道三教就由接触,摩擦而逐渐混为一体,一直支配这社会人民的信仰。吴承恩就根据

6、当时流行已久的这种混合重教的说法,想像出天宫统治和极乐世界的联系,各式各样天神仙佛和妖魔鬼怪的出生身,性格和生活的动态。这些想像都是唐僧取经故事必不可少的背景,也是孙悟空扫荡群魔施展本领的包罗万象的大舞台,说来荒唐可笑但都合情合理。第四,西游记另一个艺术成就的特点,是关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吴承恩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孙悟空,他的个性是前后统一的,自始至终给人一个极显明的印象。他居心善良,嫉恶如仇,乐观进取,敢于冒险犯难,从不灰心丧志,这是在西游记里随处可以看得出来的。他的一举一动,都惹人喜爱;他的一言一笑,都使人觉得畅快。吴承恩本人的那种 “ 傲世 ” 之意,全从他塑造的这位英雄身上表现出来了。高高在

7、上的玉帝和如来佛,都是神圣不可以侵犯的权威,但在孙悟空的眼中却算不得什么,他见了玉帝从不跪下,总是 “ 你这老官儿 ”“ 我老孙 ” 这样站立在平等地位的问答,他见了如来佛也就这样,并且还敢和如来佛顶嘴。其余那些在玉帝以下的天官,他就更不放在眼里了,像第五十三回,他对太上老君说: “ 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束不严的罪名! ” 他正直无私,好侠行义,但又诡计多端,读者却不觉得他奸险可恶;像他几次捉弄那个愚笨可笑的猪八戒,读者都能瞭然这是猪八戒因受的惩罚。他是放在八卦炉中、压在五行山下都不叫苦的铁汉子,却又有极柔软的心肠;他曾两次被唐僧逐走而大哭,这并不全为他自己因功得罪,受不

8、了冤枉,实际上是担心唐僧没有他随侍在左右将会到不了西天,完成不了取经的任务。第五,唐三藏取经诗话之所以不能成为艺术作品,是因为它的作者只对故事情节的进展作了纵的叙述,很少对故事中人物的动态和自然环境作过横的描写。西游记虽然和取经的诗话讲说是同一个故事,但它的作者对故事中的形相、自然界的变化、神佛妖怪与取经四众的来往,甚至一草一木之微,他都不放过,全予以精细的描写刻画,使读者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西行途中所遇到的妖魔,有的是动物成精,有的是木石作怪。作者一面写它们各自的本性,一面又赋予它们共同的人性。当他们变幻成人形的时候,言语行动,声音笑貌,心思欲望,都像人一样。第六,西游记的诙谐讽刺也是公认的一个特点。吴承恩本人就喜爱谐剧,这一方面正是他的特长。作者在西游记创造的一个可笑的人物 猪八戒,他的一举一动,无不让人发笑,有时读着他说的话,都让人开口大笑。在这种诙谐里面其实含有一种尖刻的玩世主义。这种玩世不恭的诙谐,也透露作者对于人情世态的嘲讽。第七,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上,西游记也有让人赞赏的成就。西游记散文的部分不止接近口语,且已少带有文言气息。这些散文部分,字句简短,生动活泼,富有幽默风趣。而在韵文的那部分,无论诗词歌赋,都浅近易懂,毫不艰涩,每回由四五首到二十多首,全书约有一千多首,大都用来描写人物形相、自然环境和战争场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