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最终.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9185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6.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最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最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最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最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最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健康和疾病,教学小结,课堂练习,作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回顾,1、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包括 、。 2、护理学的任务包括、四个部分。 3、护理学概念演变过程可包括、三个阶段。 4、护理工作方式有、五种工作方式。,教学目标,1.掌握健康及健康促进的概念 2.掌握疾病的三级预防 3.掌握健康促进的策略 4.熟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5.熟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 6.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 7.了解疾病的概念及疾病对个体的影响,第一节 健康 一、健康的概述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二节 疾病 一、疾病的概述 二、疾病的影响 三、疾病的预防,教

2、学内容,第三节 健康促进 一、健康促进的概述 二、促进健康的策略 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情境导入,孙大爷,69岁,体重96kg,退休工人,初中文化。近日因生活琐事与老伴拌嘴而致血压突然升高,短暂晕倒后由其老伴及儿子护送入院。护士小张热情接待并询问孙大爷:“大爷,您现在感觉怎么样?好些了吗”?大爷说:“其实没什么事,就是老伴和儿子非要来,我高血压都10多年了,头晕时吃点药就好了,再说高血压也不是什么大病”。儿子说:“做儿女的,我们希望老爸身体健康,可又不知道具体怎么做”,情境导入,请问: 1.根据上述情景,你如何理解健康、疾病和健康促进? 2.分析上述情景中有哪些是影响孙大爷健康的因素 3

3、.对于孙大爷身体状况,你认为应如何预防疾病? 4.为提高孙大爷生存质量,请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什么是健康?,怎么样才算健康?,-她健康吗?,怎样才算健康?,无臂女孩-雷庆瑶 隐形翅膀-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世博会(千手观音),她健康吗?,第一节 健康,一、健康的概述,(一)健康观的演变 1.古代健康观 四元素学派认为,水、火、气、土四元素平衡即为健康;希波克拉底认为,一个人身体各部分与体液协调就是健康;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健康是人体阴阳的协调,2.近代健康观(1)生物个体健康观:认为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

4、生化检查等指标可以判断个体是否健康。 缺点:忽视人的心里和社会特征,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 (2)生态平衡健康观:认为健康是机体的各种平衡处于协调状态,平衡失调或被破坏则引发疾病。 缺点:忽视了平衡始终是相对的。,一、健康的概述,(一)健康观的演变 3.现代健康观 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现代健康观的特点: 1)提现了将个体视为其生理、心里和社会功能的完整人的思想 2)将健康置于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大环境中,充分认识到个体的健康状态受环境中一切与其相互作用的事物影响 3)把健康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4)将健康与人类的生产

5、性和创造性的生活联系起来,一、健康的概述,(2)现代健康观的内涵,1)生理健康 躯体健康 2)心理健康 情绪、理智、心灵健康 3)社会健康 适应不同环境 4)道德健康 用社会规范的细则和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二)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现代医学称为“次健康”或“第三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一、健康的概述,什么是亚健康状态,(二)亚健康状态的概念,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主观上有不适感觉,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力降低。,特点:“自感不适,检查无病”,(二)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因素,1脑

6、力和体力超负荷 2心理失衡 3衰老 4疾病前期 5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提供),结果分析,12-23分: 你的健康状况良好,继续保持 。24-41分: 你的健康状况开始令人担忧,以后要注意了; 42-60分: 你的健康状态比较糟糕,建 议马上去医院查查 ;,常见的是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免疫力降低 亚健康具有两重性和动态性:回归健康或转向疾病注意亚健康状态与疾病无症状现象相鉴别。,疾病或死亡,良好的健康,亚健康状态,疾病与健康的中间,二、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二、影响健康的因素,社会因素,二、影响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 1.遗传结构 WHO指出,遗传因

7、素占15 2.年龄 3.种族 4.性别 5.生物学致病因素,(二)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最具根本性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气候、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WHO指出,气候因素占7,二、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 空气污染 气候 水污染 土壤污染 辐射 噪声 (2)社会环境政治制度 法律 经济 文化 教育 人口状况 科技发展 风俗习惯,(三)心理因素 1.身心交互作用 忧伤可增加疾病易感性,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导致疾病发生,如感染、癌症 2.自我概念 指个体对自己的看法或认识,包括个体对自己躯体、需要、角色和能力的感知,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8、四)行为与生活方式 WHO指出,行为与生活方式占60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学因素占8%,气候因素占7%,这显示行为与生活方式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二、影响健康的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如不良饮食习惯、吸烟、生活工作紧张、缺乏体育锻炼、酗酒、吸毒、药物依赖、超速驾驶、不戴安全帽等。,4.行为与生活方式,(五)社会因素 WHO指出,社会因素占10 1.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2.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3.职业情况 4.意外伤害 5.文化教育背景,二、影响健康的因素,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有利亦有弊,在疾病模式上:发展中国家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达国家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

9、疾病与癌症。我国传染病以低收入为主,心血管疾病以高收入为主。,二、影响健康的因素,(一)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其他: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空气污染 *气候 *水污染 *土壤污染 *辐射 *噪声,社会政治制度 经济因素 * 人口状况 科技发展 * 风俗习惯 文化教育,行为与生活方式,社会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吸烟 生活工作紧张、 缺乏体育锻炼、,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一)生存质量的概念1993年WHO的定义: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

10、和满意程度。它包括个体生理、心里、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1993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二)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1、躯体状态 2、心理状态 3、社会关系 4、环境 5、独立程度 6、精神/宗教,测量内容,疼痛与不适、精力与疲倦、睡眠与休息,积极和消极感受、思想、学习、记忆和注意力、自尊、身材与相貌,个人关系、所需社会支持的满意度、性生活,经济收入,住房环境、社会安全保障、交通条件、医疗服务、获取新信息知识技能的机会,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对药物的依赖性、工作能力,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二)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 1.一般量表 用于测量人群

11、共同方面,包括疾病影响量表、健康量表 2.特殊量表 用以测量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群所用的特异性量表,如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测量量表,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 1.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2.促进生理舒适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5.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第二节 疾病,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改变,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疾病之间是相

12、对的,二者各自独立且相互对立,可在个体身上同时并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处在动态当中的,取决哪一方占主导。,健康与疾病的连续统一体,一、疾病的概述,(一)古代疾病观 1.疾病是鬼神附体,是神灵对罪恶的惩罚 2.疾病是因体内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元素失衡 3.疾病是阴阳失衡,(二)近代疾病观 1.疾病是不适、痛苦与疼痛 2.疾病是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丧失或改变状态 3.疾病是生物学的变量 4.疾病是机体内稳态的紊乱,一、疾病的概述,(三)现代疾病观 1.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 2.疾病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 3.疾病一般是一定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4.疾

13、病不仅是躯体的疾病,也包括精神及心理方面的疾病,完整的疾病过程,一、疾病的概述,二、疾病的影响,(一)疾病对个体的影响 1.行为和情绪的改变 2.体像改变 3.自我概念的改变 4.自治能力的丧失 5.生活方式的改变,“第三状态”,(二)疾病对家庭的影响 1.家庭角色改变 2.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3.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增加 4.家庭运作过程改变,二、疾病的影响,(三)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1.降低社会生产力 2.加重社会经济 3.危害社会健康状况,二、疾病的影响,三、疾病的预防,疾病预防概念: 又称健康保护,是指采取特定行为避免健康受到现存或潜在威胁的过程,包括减少或阻止特定或预料的健康问题的行为,如

14、戒烟、免疫接种等,以及保护现有健康状态的行为,如定期健康检查、室内空气有害物质监测等。,三、疾病的预防,(一)一级预防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病因上防止影响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2.它涵盖了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个方面 目的:是保持或提高个体、家庭和社区的总体健康水平,从而避免疾病或推迟疾病的发生。,从源头上控制、饮食、饮水、营养、特殊防护等,(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预防 二级预防关注已有健康问题人群的健康,或预防并发症和残疾发生,因此又称为发病学预防,三、疾病的预防,(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又称临

15、床期预防或病残预防,即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措施,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种伤残,以达到最大可能地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低限度 。采取的措施包括推迟残障和促进康复两个层面。,三、疾病的预防,第三节 健康促进,一、健康促进的概述,(一)健康促进的概念1986年 WHO提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二)健康促进的内涵 1.涉及整个人群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而非疾病的预防 2.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3.运用多学科、多部门、多手段来增进群体的健康 4.工作主体不仅是卫生部门

16、,而且是社会的各领域和各部门 5.强调个体、家庭、社区和各种群体积极地参与 6.建立在大众健康的生态基础上,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一、健康促进的概述,(三)健康促进的特征 1.健康促进是在组织、政治、经济、法律上提供支持环境,对行为改变的作用比较持久,且带有约束性 2.健康促进是客观的支持与主观的参与,两者缺一不可 3.群众和社会参与是巩固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人群健康知识和观念是主动参与的关键 4.健康促进重点强调一级预防,一、健康促进的概述,(四)健康促进的原则 1.关注全社会的人,涉及人们每日生活的全部内容 2.针对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 3.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4.特别强调公众有效的参与

17、5.卫生保健的专业人员在健康促进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健康促进的概述,二、健康促进的策略,(一)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二)创造支持性的环境 (三)加强社区行动 (四)发展个人技能 (五)调整保健服务方向,概念:是指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一)危害健康的行为 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2.致病行为模式 A型行为模式和C型行为模式 3.不良疾病行为 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的行为,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二)促进健康的行为 1.基本健康行为 2.保健行为 3.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4.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5.预警行为 6.求医行为 7.遵医行为 8.病人

18、角色行为,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三)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1.开展健康教育 2.满足生理需要 3.做好心理护理 4.提供社会支持,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健康教育讲座,教学小结,本章主要内容是健康、疾病和健康促进 主要介绍了健康和疾病的基本概念及其演变过程,重点介绍了影响健康的因素,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疾病的影响及三级预防,健康促进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原则,健康促进的策略及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难点是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疾病的三级预防、健康促进的内涵,会主动保健不得病 不口渴也要喝水:身体摄水不足,不仅精神不爽,口干舌燥,浑身乏力,而且明显影响到肝、肾功能,体内代谢后的毒

19、性物质积蓄,病魔乘虚而入。新的保健观认为,日常在渴感出现之前就应少量、多次补水,或定时补充水分。如果及时喝点淡茶、果汁或牛奶,更有利于健康。,会主动保健不得病 身体不倦也要主动休息:工作、学习过程中不知疲劳的大有人在,此时人体内积蓄的代谢废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增多,严重影响健康。在劳累感出现前,若能休息片刻,工作效率倍增。不要谈到休息非要卧睡才是,可以随时随地闭目静坐、自我按摩头部或捏揉胳膊大腿、深呼吸几次,调息养心。最好做操、散步、打球等,乃防止积劳成疾之上策。无病痛也要体检:每年定期到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不少不易到的隐匿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若能被早期

20、发现并及时治疗,不仅避免了一场大病,而且能获得持久的健康身体。,无便意也要上厕所:一定要养成每天定时入厕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要去蹲一蹲,避免便秘、痔疮等病。平时一日三餐多吃些粗与细、荤与素合理搭配的食物,多吃高纤维素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畅通。最好每12小时排1次小便,特别是中老年人一定要主动小便,减少尿液中有害物对膀胱的刺激。,无肺病也要咳嗽:咳嗽是人在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不妨将其作为肺部的一次大扫除。每天清晨起床后,到室外空气清新处做深呼吸,深沉吸气时缓慢抬起双臂,然后突然咳嗽,双臂迅速回收使气流从口鼻喷出,排出痰液,如此反复咳48次。午饭前及睡前可重复一遍。只要持之以

21、恒,就可受益。瘾君子更要主动咳嗽,有助于缓解烟毒对肺部的残害。,课堂练习,1. 下列哪一项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A.生物因素 B.环境因素 C.心理因素 D.行为与生活方式 E.社会因素,2.不属于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是 A.遗传结构 B.性别 C.年龄 D.身高 E.种族,课堂练习,3. WHO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所占比例是 A.80 B.70 C.60 D.50 E.40,4.疾病的一级预防又可称为 A.病因预防 B.发病学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D.临床期预防 E.病残预防,课堂练习,5.健康促进的基础是 A.疾病预防 B.健康教育 C.减轻痛苦 D.恢复健康 E.维护健康,6.孕妇小张,孕龄28周,生活正常,无不适症状。社区护士家访时交代其做产前检查,此项内容属于 A.一级预防 B.病因预防 C.二级预防 D.临床期预防 E.病残预防,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