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美的汉字,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一、汉字的起源,1、最古老的汉字是公元前13一一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 2、甲骨文字大约有4500个,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现在还可以认读。,汉字寻根(周有光),人要寻根,字也要寻根。 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者发掘出五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其中彩陶上有分散的几十个刻划符号。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70年代,考古学者又发掘出六千年前的临潼“姜寨遗址”,其中彩陶上有分散的刻划符号102处之多。又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汉字与岩画同出一源。有的字形与岩画相同。有的字形与岩画
2、相似。岩画是汉字的父母。中国各地逐渐发现了不少岩画。岩画的历史大约有一万年。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大约有3300年。,仓颉和仓颉庙,陕西省白水县,有座雄伟壮丽的古建筑,它就是仓颉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仓颉,为轩辕黄帝左史官,享年110岁。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但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文字创造者,终于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后世誉之为“文字初祖”,实乃当之无愧。,汉字的发展,古汉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隶楷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
3、书,行书,楷书,二、汉字的形体,汉字的演变过程 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分为六种字体,具体如下:,殷 商,商 周,西周晚期,秦,西 汉,汉 代,东汉晚期,汉 魏,甲骨文,金 文,大篆(籀文),小 篆,隶 书,草 书,行 书,楷书(真书),龟甲、兽骨,青铜器,石器,石器,竹简、帛,帛、纸,帛、纸,纸,汉字的演变示例,说一说,你发现了汉字字形演变的什么规律?,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从繁到简: 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化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笔画由多到少,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更快捷,更规范。,规律 : 由繁到简,象形性逐渐减弱,规范化,甲骨文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
4、活动的内容,因为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主要特点:图画特征明显,由于是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因此笔画比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金文(钟鼎文)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古代称青铜叫金,所以后世称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主要特点: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文字符号特征有所加强。,金文,甲骨文,篆书书法欣赏,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大篆(籀文)从西周金文直接发展而来,较规范,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汉字字体发展的痕迹。 主要特点:字形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趋于线条化,比金文前进了一大步。,小篆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具有
5、十分重要的地位。小篆的通行,结束了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 主要特点:笔画、结构简易规范,字体、字形高度统一。,出现于战国,形成于秦代。主要特点:打破了小篆的结构,形成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笔画讲究波势挑法。结构匀称、棱角分明,字形扁方,整齐美观。图画性完全消失,字体完全符号化。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隶书:,隶书在汉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隶书书法欣赏,“今草”是东汉 人张芝(25 220)所创。图 为张芝写的草书。,草书,草书草书是汉代为提高书写速度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字体。据说草书得名于打
6、草稿,“草”有“草率”、“潦草”之意。特点:书法家任意挥洒,随意增减笔画,字如龙飞凤舞,一般人很难辨认。,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行楷)或草书的楷化(行草)。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特点: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追求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中国浙江的“兰亭碑亭”是个有名的地方,当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行书,楷书(正书、真书)出现于东汉,成熟并通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的标准字体。主要特点:去掉了隶书的波势挑法,笔画十分平直,字形比较方正,结构显得紧凑,字的笔画大大减少。,楷书:,中国东汉末年(2
7、5-220),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yu) 。,楷书:,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图为钟繇作品。,汉字书法欣赏,汉字书法欣赏,汉字书法欣赏,钱沣 楷书 雄浑稳健,三、汉字的构成构字法,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汉字的构成:,指事,会意,形声,象形,构字方法,用字法 转注 假借,象形造字法,日、月、山、人、水、木、井、竹,祖先最早是用“象形”的方法来造汉字的,这是一种用线条来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指事造字法,刃、本、末、上、下、亦,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个指事符号作标记,形成了指事文字。,休、牧、从、比、北、步、益、采、炙、
8、囚,会意造字法,把两个独体字或象形符号组合起来,把它们的意思合成一个新意思。,形声是形符(表字的意义或属性)和声符(表字的读音)并用的造字法。比如“枫”字,“木”是形符,表示它是一种树,“风(fng)”是声符,表示“枫”的读音是fng 。,形声造字法,形声,上形下声:露、花、芳、景、箱 下形上声:烈、忘、恭、堡、贷 左形右声:松、城、渔、狸、描 右形左声:领、战、郊、放、飘 内形外声:闻、闷、辫、辩、问 外形内声:圆、阁、衷、病、近,“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对转注的解释:训诂上的互训。,转注,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假借产生的原因: 1为了限制造
9、字的数量 2由于要记录的词意抽象,不好通过字形来显示,于是借用同音字来代替。,判断下列字分别属于哪一种造字法?,休亦明闱涉 森睛型裹江,(会意,指事,其余为 形声),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四、汉字的文化,听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 汉字讲究声韵铿锵有力、音节和谐、抑扬顿挫。,听汉字的音美,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淘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0、。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2、形美,汉字的字行由点、横、竖、撇、捺等构成。其方方正正,四平八稳,那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汉字有的跳起了拉丁舞、有的如同酒醉的成龙打起了醉拳,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所以,书法是“纸上的舞蹈”。,形美感目,字形游戏:,会 舞 的 精 灵,字形游戏:,会 舞 的 精 灵,字形游戏:,会 舞 的 精 灵,例:“明”字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汉字的意美,奇妙汉字构成: 汉字是彪柄千秋的美丽魔方。它的一笔一划充满着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 请参照例子,解说汉字。,例句:
11、 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 臭:人自大多了一点,就会臭名远扬。,请仿造示例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研:,诱:,劣:,只要肯钻研,顽石也开窍,秀美的语言往往是诱惑人心的,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北京大学的说:我是北大的。 天津大学的说:我是天大的。 上海大学的说:我是上大的。 厦门大学的说:你们聊,我先走了!,有趣的汉字谐音笑话:,李宗仁将军说:我这人,有仁! 傅作义将军说:我这人,有义! 左权将军说:我这人,有权! 霍去病将军说:你们聊,我先走了!,“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大”对“爽”说
12、:就四道题,你怎么全做错了?“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只脚都炸没有了?“熊”对“能”说:,趣说汉字构成:,哥们,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啦?,字谜,半青半紫 春节三日 孔子登山 一个字,生得怪,六张嘴,两只角。,谜底:岳,谜底:曲,谜底:素,谜底:人,字谜,汉语文字国,有三个“兄弟”: 虽都是三笔,性格却不同。 大哥大张嘴,不管他人事; 二哥半张嘴,只管过去事; 老三闭着嘴,十点迟迟起。,有心走不快,见水它过满,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曼,己已巳,传说,和珅建了一座亭子,请纪昀题字写横额。纪昀挥毫写了两个大字“竹苞”。竹苞,竹笋也,出自诗经,是形容事物像竹笋一样可以顶石破土。和
13、珅想,这是说我在仕途上能取得成功,非常高兴。后来,乾隆探访,看到亭上大字,突然发笑。,(个个草包),从名字看汉字的三美,辛弃疾,习近平,刘若英,华罗庚,张含韵,黄晓明,王力宏,读起来好听,讲究节奏之韵律,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仄之美,避免谐音之尴尬,例:杜子腾(肚子疼),朱逸群(猪一群),秦寿生(禽兽生),音韵抑扬顿挫,给人美感。,卜世仁,单聘仁,卜固修,贾政、贾敬,(不是人),(善骗人),(不顾羞),(假正经),红楼梦(人名、地名及物名谐音之最),写起来好看,钱学森,(谐音:学深),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品字结构,结构稳定平衡、错落有致,有建筑美。,品起来有味,任贤齐,子曰:见贤思齐焉,见
14、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轼,就是车子前方有一个横木。很不显眼,用处也不是很大,却是车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父亲苏洵希望他象轼一样不要那么显山露水,不要那么锋芒毕露;为人老老实实、安守本分。不管你多有才华,也要憋到肚子里,一点一点地渗出来。,苏轼,亮出你的“名片”,刚才,我们从名字说起,见证了汉字的神奇魅力。现在,让我们再从汉字的音、形、义出发,来分析自己的名字。打造一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名片”!,我的“名片”:,我叫徐大涛,读音上富有平仄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和谐。三个字在形体上繁简和谐,一个独体字加上两个左右结构的字,结构稳定平衡,错落有致,又富于变化,给人以动感及美感。父母给我取名“大涛”
15、是有深意的。“大”象人形,天大,地大,人亦大;不求形大,唯求心大,志大;遇到困难心向远处想、大处想。“涛”字从水,寿声,“寿”意为“长时间的”,“水”与“寿”合起来表示“长时间维持的波形”,本义是大波浪、长波浪。姓氏“徐”从彳,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是慢步走。综合起来,父母希望我能志向远大,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你记住了我的这个简单却又有深意的名字了吗?,诗人 余光中,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为了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我们应当规范使用汉字。,(空调机),(淋浴器),(咳嗽药),(洗衣机),(蚊 香),(鞋 子),完美无夏,随心所浴,咳不容缓,爱
16、不湿手,默默无蚊,步步为赢,1、且行且珍惜 出处:2014年3月31日凌晨,文章首次回应“出轨门”承认了“劈腿”传闻。3分钟后,马伊琍在微博写了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回应。于是且行且珍惜开始流行。 网友“漠北”将其延伸出了“肥胖版”:时至今日都是我咎由自取,胖就是胖,与任何人无关。吃饭虽易,减肥不易,且吃且珍惜。 2、也是蛮拼的 出处:本是一句很简单的口头语,在爸爸去哪儿2中被曹格多次提及,使其发扬光大,在网络上被大家所熟知并广泛传播。 3、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来源:这是万万没想到第二季中,唐僧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全句为“我想我还是安静地当一个美男子算了”。 4、你家里人知道吗?
17、 来源:起源于一个在网吧看新闻联播的网友:“你在这这么厉害,你家里人知道吗?”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你家里人知道吗”很快成了网络流行语。含有讽刺意味。这句话的发展潜力和可扩展性也给了网友无数吐槽的灵感。 5、也是醉了! 出处:可追朔到金庸笑傲江湖 里的令狐大侠。爱开玩笑的令狐冲曾这样讽刺别人的谄媚:“我一看到那些人的谄媚样,可就浑身难受,摇摇晃晃几欲醉倒。”之后玩家们对此词情有独钟,不管对方的技术很渣,还是技术很牛,小伙伴都喜欢说:“呵呵,这货的技术,我也是看醉了”、“哇,这的技术,我也是醉了”。 6、不作死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 出处:原引自动漫机动战士Z高达第12集中卡缪维
18、丹连续击坠两架FFS3剑鱼战斗机时的两句台词:“不反抗就不会死,为什么就是不明白?”后被发扬光大,接了地气,变成“不作死就不会死”。 7、有钱就这么任性 出处:前段时间一条新闻称老刘网购养生保健品花1760元,不久陆续接到敲诈电话,老刘明知道自己上当了还一如既往地汇款。记者采访老刘,老刘却说:被骗7万的时候发现上当了,当时觉得警察不会管,又想看骗子究竟能骗多少钱。这则新闻引爆互联网,网友调侃:有钱就这么任性。,网络语言成时尚 低俗倾向令人忧,网络媒体、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各种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许多有别于传统语言习惯甚至规范的用词用句,因其得到网民的认可和响应,迅速风靡于网络内外,成了一时间的热
19、门词语。 然而,由于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不可控性,部分粗俗不堪的网络语言也在泛滥,引起不少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忧虑。 网络语言成时尚 为体现自己的个性,或是为打字方便,富有想象力的网民创造了许多网络语言。“蛮拼的”、“给力”、“点赞”、“坑爹”等一大批简洁、清新的网络语言已被大家广泛使用并认可。有点幽默调侃的“神马都是浮云”、“且行且珍重”、“有钱就是任性”、“我也是醉了”等网络用句也被不少人熟悉。 各种数字、字母代替词语的网络语言,也因打字方便在聊天时被大量运用:PF(佩服)、BT(变态)、PMP(拍马屁)、BD(笨蛋);886(再见了)、7456(气死我了)、8147(不要生气) 也有不少热门
20、网络词,让不少中老年人看得一头雾水:人艰不拆、累觉不爱、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细思恐极、城会玩 这些词需要解释才能看得懂,“人艰不拆”的意思是“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了”等,到网上搜一搜,到处是解释网络语言的帖子和网站。 网友们对这些网络语言的使用乐此不疲,日常生活中,年轻人对这些词句更是信口拈来。也有不少人看了直摇头,记者一位上网不多的中年同事就抱怨:搞了这么多年文字工作,上网聊个天、看个帖还要找人当翻译。,低俗化令人忧 尽管不少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对网络语言的流行可能影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表示担忧,但宽容的当今社会对网络语言的出现表现出了容忍,甚至一定程度接受的态度。 湖南师范大
21、学博导、著名语言学家彭泽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高层媒体,教学领域,应该遵守国家语言法律,加强语言规范。而网络给人们带来了语言生活的虚拟空间,人们希望跟现实世界的语言保持距离,带来新鲜、神秘、安全的感觉,不必制止,也制止不了。但不少网络语言的粗俗化,是“国骂”的方言化、书面化、要坚决抵制,首先是舆论抵制。 的确,网络语言丰富多彩,网络语言也泥沙俱下,目前的网络语言也充斥着大量粗俗的词汇。记者所住小区的吴先生日前向记者反映说,他读大学的女儿平时斯文有礼,但用手机聊天时却经常使用“尼玛”、“装逼”、“TMD”等粗鄙的网络语言。他批评女儿,女儿还很委屈,说网上都是这样的,又不只是她。 今年人民网舆情监
22、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对2014年网络低俗语言排行,“尼玛”“屌丝”“逗比”“叫兽”“你妹”“撕逼”“滚粗”等榜上有名。 10月15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公布了2014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其中指出,部分互联网新词如“草泥马”、“屌丝”、“逼格”等,造词格调不高、品位低下,却被一些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使用。,净化迫在眉睫 网络语言对学生产生影响会有多大呢?记者特意打电话向在长沙、湘潭等地当中学语文老师的几位大学同学了解有关情况,好几位老师都说,学生们的作文里,经常会冒出不少网络语言,如“有木有”、“神马”、“累觉不爱”等,让他们哭笑不得。有的甚至使
23、用“屌丝”、“装逼”等粗俗的网络语言。他们普遍认为,由于不少网络语言充斥着不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错别字层出不穷,一旦学生有了长期使用这些网络语言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网络语言中低俗不堪的脏话、黑话,更会影响青少年的文化情趣。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总人口中,学生占了23.8%,达1.54亿人。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网络语言的低俗粗鄙,必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低俗的网络语言违反语言规范,污染社会环境,损害公序良俗,误导广大受众,整治网络语言低俗之风、遏制网络低俗语言蔓延刻不容缓。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秉承传统的语言文化,各
24、有关单位应肩负起净化网络语言的责任,广大网民也不可小看此事,共同倡导网络文明用语,抵制低俗网络语言。 湖南日报( 2015年10月24日 24 版),热爱母语 善用外语,“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样的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也似乎在不知不觉间认同了。至于是谁提出的,有什么依据,却很少有人追问。事实上,它出自法国作家都德那篇著名的最后一课。当时,法国人正经受普鲁士入侵,马上就要失去学习本族语言的权利。作者在小说中大声疾呼,让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母语、永远以母语为傲。即便在今天,外国人如果用英语问路,很多法国人即便会说英语,还是坚持以法语对话,法国人对自己语言的热爱近乎“偏执”,被称为“法语的傲
25、慢”。大概就在同一时代,因为中国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挫败,更加悠久灿烂的汉语和汉文化备受归咎,甚至被形容为“中世纪的茅坑”。这样激烈的观点今天已经不再流行,但它仍然以某种隐蔽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譬如,不仅评职称要考核外语,连幼儿园也标榜“双语”教学。在一档知名的儿童节目中,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小朋友,看到西红柿脱口而出的竟是“tomato”。中国人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地学习外语?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曾经遭遇闭关锁国,备感文明上的落伍,希望摆脱“走向世界的挫折”,能够“走出去”“带回来”,融入全球,共同发展。而外语正是我们了解和进入外部世界的工具,善用外语,促进交流,让我们不至于陷入固步自封、夜郎
26、自大的境地,能够更加自主地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和成功经验。,但无论如何,母语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是民族的根基和命脉。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锺书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要达到人类文化的最高境界,不同的语言可谓殊途而同归。掌握不好自己的母语,等于放弃了最天然亲近的文化母体,舍此而别求他国语言文化,不啻南辕北辙。近几年来,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动,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长,世界“汉语热”逐渐升温,今天,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截至2013年底,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在6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孔子课堂。我们也
27、适时地自觉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可以说中国文化传播迎来了百年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对待文化自我和文化他者的态度,尤其要重新审视我们对待母语和外语的态度。一方面,我们还延续近代以来的文化惯性而缺少对汉语的热爱,没有充分认识到汉字之美,没有捍卫汉语文化的自觉;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土豪”习气、“暴发户”心理可能导致的盲目自大和文化锁国。日益强大的中国,更应该以一种从容自信和开放包容的心态自立于世界,这首先体现在我们对待母语和外语的态度上。热爱母语,善用外语,不仅关系到国家整体的软实力,更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事业发展、文化认同乃至心灵安顿。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8日 24 版),热爱母语, 热爱汉字, 留住民族精粹!,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