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组织学与胚胎学题库.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8685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6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组织学与胚胎学题库第一章 绪论、细胞学一、填空题1、HE 染色是指对组织切片利用 和 两种染料进行染色,若使组织细胞内物质染成红色,则称该物质染色特性为嗜 性,染成蓝色则为嗜 性。2、扫描电镜术观察到的是 ,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到的是 。3、细胞膜主要由 、 和 3 种分子构成。4、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 ,在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 ;后者又包括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和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二、单项选择题1、PAS 反应显示组织或细胞内的A、核酸 B、脂类 C、多糖 D、蛋白水解酶 2、一般光镜的分辨率是A、2.0nm B、0.2 nm C、0.2um D、2.0um 3、透射电镜最高

2、分辨率是A、2.0nm B、0.2 nm C、0.2um D、0.04um 4、关于细胞间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包括基质和纤维B、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不属于细胞间质 C、不同组织的细胞间质成分是不同的 D、细胞间质具有支持、联系、保护、营养细胞的作用 5、免疫组织化学术常用于检测组织、细胞中的A、肽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B、脂类;C、抗原;D、多糖 6、下列哪种成分为细胞的内含物( ) 。A、核糖体;B、糖原;C、溶酶体; D、微体; 7、下列哪种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 )A、成纤维细胞;B、体细胞;C、生殖细胞;D、上皮细胞; 8、下列哪种细胞只有细胞

3、器,却没有细胞核( )A、白细胞;B、血小板;C、红细胞; D、淋巴细胞9、细胞大小一般为( ) 。A、14m;B、4100m;C、14 n;D 、4100n 三、多项选择题、细胞质包括( ) 。、细胞器;、胶原纤维等种纤维 、基质;、染色质;、内含物2、下列哪些结构为具膜细胞器。 ( )A、核糖体;B、内质网;C、线粒体; D、溶酶体;E、高尔基复合体3、下列哪些结构构成了细胞质骨架。 ( )A、高尔基复合体;B、微丝;C、微管;D、中间丝;E、内质网4、下列可能具有多个细胞核的细胞有( ) 。、心肌细胞;、破骨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足细胞5、下列哪些结构是一完整的细胞( ) 。、

4、神经纤维;、神经原纤维;、肌纤维;、肌原纤维;、神经元三、判断题(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的打“” )1、细胞器及内含物的数量和形态均随细胞的类型和生理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 ( )2、机体中的细胞种类繁多,但总体来说分为含 2N 的体细胞和 1N 的生殖细胞。 ( )3、机体内只有上皮细胞间才具有连接结构,其他细胞间无连接结构存在。 ( )四、名词解释1、H-E 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2、组织3、生物膜(biomembrane):4、质膜:5、内膜系统:6、细胞骨架(cytoskeleton):五、问答题简述透射电镜技术的特点。第一章 绪论、细胞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苏木精,伊红,酸,碱

5、2、物体表面的立体结构,细胞内较细微的结构3、磷脂分子,蛋白质,糖类。4、显微,超微,透射,扫描。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C;2C;3B ;4B;5A;6B; 7C;8B;9B(二)多项选择题1、ACE;2、BCDE;3、BCD;4、ABCD;5、CE;三、判断题1;2;3四、名解释1、H-E 染色:是用苏木精和伊红进行联合染色的方法,组织学、病理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H 代表苏木精(hematoxylin) ,为兰色碱性染料,能将酸性物质染为紫兰色。E 代表伊红(eosin),为红色酸性染料,能将碱性物质染为红色。2、组织:由来源相同、结构和机能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的结构,是构成

6、机体各种器官的基本成分。一般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四大基本组织。3、生物膜(biomembrane):是细胞膜、细胞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的统称,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和组成-电镜下可见的由内、外深暗,中间层明亮的 3 层结构组成,即“两暗夹一明” ,具有选择通透性。4、质膜:即细胞膜,是细胞表面一层连续而封闭的生物膜,维持着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同时能调节细胞的物质交换(如钠钾泵载体蛋白) 、代谢活动(如酶) 、信息传递和细胞识别(如表面抗原或受体蛋白)等功能。5、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的膜与细胞核膜统称为内膜系统。6、细胞骨架(cytoskeleton):常指细胞质骨架,指细胞质

7、中由微丝、微管、中间丝等网络组成的一种错综复杂、相互连接、高度有序的结构,作为细胞的支架,维持细胞的形态,并参与细胞的分裂、变形运动、鞭毛和纤毛的摆动等生命活动过程。五、问答题透射电镜技术的特点:电子束代替可见光 (电子束穿透力差) 磁透镜取代玻璃透镜 (磁场为放大系统) 超薄切片 (5080nm) 重金属盐染色(醋酸铀、柠檬酸铅 /硝酸铅) 分辨率:0.10.2nm ( L.M:0.2um ) 第二章 上皮组织一、填空题1、上皮细胞的极性是指 ,内皮是指 ,间皮是指 。2、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特化结构有 、 和 。二、单项选择题1、变移上皮分布于( ) 。、子宫粘膜;、肠管粘膜;、膀胱粘膜;、输

8、精管粘膜; 2 、关于上皮组织下列哪种叙述正确( ) 。A、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成分多;B、细胞成分多,细胞间质成分少;C、细胞成分少,纤维成分多;D、细胞与细胞间质成分各占一半。3、内皮可分布于机体下列哪个部位( ) 。A、脏器表面;B、体腔内表面;C、心腔内表面;D、胃肠道内表面4、间皮可分布于机体下列哪个部位( ) 。A、脉管内表面;B、体腔内表面;C、心腔内表面;D、消化道内表面5、下列哪个部位是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 )A、阴道粘膜;B、口腔粘膜;C、肛门粘膜;D、皮肤6、下列哪种上皮细胞一般具有明显的突起结构。 ( )A、内皮;B、间皮;C、单层立方上皮; D、单层柱状上皮7、关

9、于单层扁平上皮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B、细胞边界平整,无细胞间连接C、核位于细胞中央D、细胞扁薄,利于物质交换E、形成光滑面,阻力小8、人体中最耐摩擦的上皮是A、复层扁平上皮B、变移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9.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是:A. 上皮的厚度B. 上皮的功能C. 组成细胞的形态及排列层次D. 上皮的分布部位10.哪一项不是变移上皮的特点?A. 分布于大部分泌尿管道的腔面B. 属于复层立方上皮C. 上皮形态常随所在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变化D. 上皮各处厚薄不一,因其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常起伏不平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外分泌腺的有( ) 。A、肾上腺;B、肝脏;C

10、、杯状细胞; D、甲状腺;E、十二指肠腺2、下列哪些部位分布有单层立方上皮( ) 。A、肾小管管壁;B、肺泡壁;C、肾小囊内层;D、甲状腺腺泡壁;E、子宫粘膜上皮3、下述结构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的有( ) 。A、肾小管细段管壁;B、肺泡壁;C、甲状腺腺泡壁;D、肾小囊外层; E、子宫粘膜上皮4、下述结构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的有( ) 。A、子宫粘膜;B、呼吸道粘膜;C、胃粘膜;D、肠道粘膜;E、膀胱粘膜5、构成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为( ) 。A、上皮组织;B、淋巴组织;C、神经组织;D、肌肉组织;E、结缔组织。6、下列哪些结构属于特殊上皮( ) 。A、视网膜;B、嗅上皮;C、味蕾; D、黄体;E、生

11、殖上皮四、判断题、乳腺分泌部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随乳腺的生理状况而变化,所以该细胞属于变移上皮。 ( )、上皮组织中细胞比细胞间质成分多,而结缔组织中细胞间质比细胞成分多。 ( )3、外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其产生的分泌物渗透进入腺细胞间毛细血管而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靶器官(或细胞)去发挥作用。 ( )4、变移上皮主要分布于皮肤的表层及口腔、食管、肛门和阴道,具有耐摩擦和保护功能。( )5、单层立方上皮见于血管内膜。 ( )6、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其产生的分泌物渗透进入腺细胞间毛细血管而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靶器官(或细胞)去发挥作用。 ( )7、腺上皮是以分泌为主要功能的上皮。 ( )8、构成机体的四大基

12、本组织为上皮组织、淋巴组织、网状组织和肌肉组织。 ( )9、腺体内只有腺上皮,却无其他组织成分。 ( )五、名词解释1、内分泌腺:2、外分泌腺:3、连接复合体:4、内皮:5、间皮:6、微绒毛(microvilli):六、问答题试述上皮细胞的特化结构及其意义。第二章 上皮组织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细胞两端按结构和功能的差别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2 个面,分布于心脏、血管等脉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体腔及某些脏器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5、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二、单选题1C; 2B;3C ;4B;5D;6D ;7B;8A;9C ;10 D 三、多选题1、BCE ;2、AD ;3、ABD;4、ACD

13、;5、ACDE;6、ABCE四、判断题1;2;3;4;5;6;7;8;9五、名词解释1、内分泌腺:上皮细胞向深层结缔组织生长和形成过程中,腺体与表面上皮脱离,即不形成导管,腺体内细胞呈团索状,腺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腺体分泌物(也称为激素)通过渗透进入血液或淋巴并运送到机体各组织器官发挥作用,称此为内分泌腺,也称为无管腺。2、外分泌腺:上皮细胞向深层结缔组织生长和形成过程中,腺体未与表面脱离而形成导管,腺体产生的分泌物可经导管排送到器官腔面或体表面,称此种腺体为外分泌腺,也称有管腺。3、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四种细胞连接中,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14、则称为连接复合体。4、内皮:指分布于血管、心脏及淋巴管等脉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结构薄而表面光滑,可以减少管内液体物质流动时的阻力及有利于脉管内外物质的交换。5、间皮:指分布于体腔及某些脏器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可以减少脏器运动时的相互摩擦,起保护脏器的作用。6、微绒毛(microvilli):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主要分布于小肠纹状缘、肾小管刷状缘,其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六、问答题1、上皮细胞的游离面:(1)细胞衣,由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和糖酯的糖链部分和吸附于膜 表面的蛋白多糖构成,功能:粘着、支持、保护、物质交换及识别;(2)微绒

15、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3)纤毛:是指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长突起,具有一定方向节律性摆动的能力,可以将细胞表面的异物向一定方向排出。2、上皮细胞的侧面有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这些侧面结构使相邻细胞间相互连接成一有机整体,保护了上皮深层组织不受外界侵害及上皮深层液体成分不会流失,并保证了上皮组织的完整性。3、 基底面有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这些结构使上皮细胞与深层组织紧密连接成一有机整体,同时保证了上皮细胞的营养供应。第三章 结缔组织一、填空题1、软骨分为 、 和 种。骨的发生包括 和 种方式,两者基本过程相

16、似。2、网状组织的细胞成分是 ,纤维成分是 ,淋巴器官中网状组织的基质成分是 。3、血液中 1-2 叶核的嗜中性粒白细胞增多称为 ,表示 ,4-5 叶核的嗜中性粒白细胞增多称为 ,表示 。4、嗜酸性粒细胞在_ _状态下,可在外周血中数量增加。嗜碱性粒细胞和 _细胞的功能相似,参与机体的_ _反应。5、骨组织的细胞成分包括_ _、_ _、_ _和_ _。6、哈(弗)氏系统营养通路: 、 、 、,最后运送到骨细胞。二、单项选择题1、血液约占体重的( ) 。A、5%;B、7%;C、10%;D、12%2、 、血液属于下列哪种组织。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肌肉组织3、蜂窝织

17、炎是指下列哪种组织被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广泛性炎症。 (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疏松结缔组织;D、致密结缔组织4、肌腱属于下列何种组织( ) 。A、软骨组织;B、疏松结缔组织;C、规则致密结缔组织;D、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5、透明软骨可见于( ) 。A、会厌;B、耻骨联合;C、耳朵; D、关节软骨6、下列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有( ) 。、骨;、脑;、脂肪;、肌腱7、结缔组织中的纤维由下列哪些细胞产生。 ( )、间充质细胞;、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8、分布在真皮的组织( ) 。、是疏松结缔组织;、是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是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以弹性纤维为主的组织9、疏松结缔组

18、织中浆细胞来源于( ) 。、间充质细胞;、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B 淋巴细胞; 10、透明软骨组织在 HE 染色切片中难分辨纤维的主要原因是( ) 。A、纤维平行排列;B、纤维少;C、纤维与基质的折光率相同;D、纤维短小11、骨组织坚硬的原因是( ) 。A、骨细胞不断分泌骨质;B、胶原纤维粗大且平行排列C、骨组织含大量的骨盐;D、骨组织呈板层状12、相邻骨细胞突起之间有( ) 。A、紧密连接;B、中间连接;C、缝隙连接;D、桥粒连接13、关于成骨细胞哪项是错误的。 ( )A、细胞矮柱状或椭圆形;B、分布于骨组织表面;C、高尔基复合体发达;D、胞质嗜酸性14、破骨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A、呈

19、梭形,细胞质弱嗜碱性; B、不断分裂成多核细胞C、降钙素能增强其活动;D、溶解和吸收骨质15、红细胞能携带 O2 主要是因为( ) 。A、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B、膜为半透膜,允许 O2 通过C、膜上有相应的受体;D、通过糖酵解产生 ATP16、关于有粒白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比红细胞大;B、胞核圆形,染色质团块状C、可做变形运动,具有吞噬功能;D、核可分为 1 至 5 叶17、17、白细胞的正常值( ) 。A、4-10X109/L B、100-400X1012/L C、4-10X1012/L D、3.5-5.5X1012/L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有( ) 。、骨;、血

20、液;、脂肪;、肌腱;、味蕾2、疏松结缔组织中具有下列哪些细胞。 ( )A、脂肪细胞;B、成纤维细胞;C、浆细胞;D、间充质细胞;E、肥大细胞3、下列哪些细胞质中的颗粒释放物可引起过敏反应。 ( )A、浆细胞;B、嗜酸性粒白细胞;C、嗜碱性粒白细胞;D、肥大细胞;E、嗜中性粒白细胞4、骨密质常分布于下列哪些部位。 ( )A、长骨表面;B、长骨两端;C、短骨表面;D、扁骨表面;E、扁骨内部四、判断题1、疏松结缔组织中浆细胞来源于 T 淋巴细胞。 ( )2、疏松结缔组织中组织细胞来源于血液中单核细胞。 ( )3、骨内膜与骨组织间的间隙中所含的细胞同骨外膜与骨组织间的间隙中所含的细胞,即均含有骨祖细胞

21、、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 )4、软骨组织的细胞间质为半固态基质,其中无纤维成分。 ( )5、浆细胞的核呈车轮状,核旁有浅染区。 ( )6、骨松质常与骨髓腔相通。 ( )7、血小板由巨噬细胞产生。 ( ) 。五、名词解释1、哈弗斯系统(骨单位):2、网织红细胞:3、同源细胞群:4、软骨囊:5、组织液:6、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六、问答题1、简述长骨骨干的组织结构。2、简述骨发生基本过程。第三章 结缔组织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2、网状细胞、网状纤维、淋巴液。3、核左移;细菌感染后转好,机体抵抗力旺盛,预后良好

22、;核右移;衰老,造血功能障碍,预后不良。4、过敏及寄生虫感染、肥大细胞、过敏反应。5、骨祖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6、福尔克曼穿通管、哈氏中央管、骨小管、骨陷窝二、单选题:1B;2B;3C ;4C;5D;6B; 7C;8B;9D ;10、C;11、C;12、C ;13、D ;14、D ;15、A;16、B三、多选题:1、ABCD;2、ABCDE ;3、CD;4、ACD四、判断题:1;2;3;4;5;6五、名词解释1、哈弗斯系统(骨单位):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指以一个中央管(哈氏管)为轴心作同心圆平行排列的数层骨板结构;2、网织红细胞:新生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入血后,细胞内残留的部分核

23、糖体经煌焦油蓝染成细网状或者颗粒状,称之为网织红细胞,成人约占 RBC 的 0.51.5%,其在血液中的比例反映骨髓的造血能力,入血 1 3 天成熟。3、同源细胞群: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的 2-8 个软骨细胞,同时存在于一个软骨陷窝中,这些细胞称为同源细胞群。4、软骨囊:软骨 C 周围的基质成分浓缩,并呈强嗜碱性,形似囊状,此区域称为软骨囊。5、组织液来源:是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动脉端渗透出来的液体;去向:由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功能:参与组织细胞的营养及代谢物质交换;异常:a.来源增多或回流受阻组织水肿;b.来源减少组织脱水。6、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

24、l):又称多能干细胞,可生成各种血细胞;源于人胚第3 周初的卵黄囊的血岛,在 3-6 月岭胚时,该细胞定居迁移于肝、脾,而在出生后定居红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很强增殖潜能,一定条件下可大量增殖;多向分化能力,能分化成不同的祖细胞;自我复制能力,可终身保持恒定的数量。六、问答题1、简述长骨骨干的组织结构。答:主要由密质骨构成,骨干从外到内由下列结构排列而成:(1)外环骨板:由 10-40 层骨板规则、整齐的环绕骨干外表面排列,其最外层与骨外膜紧密相贴。(2)哈弗斯系统: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中主要的骨板结构,每个哈弗斯系统又称为一个骨单位,是以一个中央管(哈氏管)为轴心作同心圆平行排列的

25、数层骨板结构(3)间骨板:在哈氏系统之间不规则排列,是哈氏系统生长发 育中的残余骨板,内无哈氏管。 (4)内环骨板:在骨干最内层,与骨内膜相连,结构与外环骨板相同。 2、简述骨发生基本过程。答:骨发生的方式包括 2 种,即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者的基本过程相同,包括胚胎期由间充质细胞分化成骨祖细胞,后者再分化成成骨细胞,由成骨细胞分泌含胶原纤维和基质的类骨质,成骨细胞本身包埋其中后转变成骨细胞,而类骨质经钙化后形成骨。 第四章 肌肉组织一、填空题1、骨骼肌细胞的收缩由 向 内平行滑动完成,收缩时构成肌原纤维的 带未变化,但 带和 带变窄。闰盘是指 。2、肌浆就是 ,肌浆网是指 ,肌膜是指 ,

26、肌纤维是指 ,肌原纤维是指 。3、肌外膜是指 。肌束膜是指 。肌内膜是指 。肌膜是指 。二、单选题1、下列属于随意肌的有( ) 。A、横纹肌 B、平滑肌 C、心肌 D、骨骼肌2、下列关于肌肉组织的叙述哪项正确。 ( )A、由胚胎期中胚层分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能产生运动的器官内,细胞多,细胞间质成分少。B、由胚胎期外胚层分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能产生运动的器官内,细胞多,细胞间质成分少。 C、由胚胎期中胚层分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能产生运动的器官内,细胞少,细胞间质成分多。D、由胚胎期中胚层分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能产生运动的器官内,细胞少,细胞间质成分多。3、下列关于肌节的叙述哪项正确。 ( )A、指位于

27、2 条 M 线之间的肌原纤维段 B、指位于 2 条 Z 线之间的肌原纤维段C、指位于 2 条 H 带之间的肌原纤维段 D、指位于 2 条 A 带之间的肌原纤维段4、细肌丝向粗肌丝内作“刀入鞘”式的平行滑动结果引起下列何种变化。 ( )A、A 带未变,仅 H 盘和 I 带变窄; B、H 盘未变,仅 A 带和 I 带变窄C、I 带未变,仅 H 盘和 A 带变窄;D、A 带、H 盘和 I 带均变窄 5、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由:A. 滑面内质网形成;B. 粗面内质网形成C. 肌膜向肌纤维内凹陷形成;D. 肌浆网形成6、肌节是由:A. 1/2 I 带A 带1/2 I 带组成;B. A 带I 带组成C. A

28、 带A 带组成;D. 1/2 I 带组成7、三联体是指( ) 。A、横小管和一侧的终池和纵小管; B、纵小管和两侧的终池;C、终池和两侧的横小管;D、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8、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由( ) 。A. 滑面内质网形成;B. 粗面内质网形成C. 肌膜向肌纤维内凹陷形成;D. 肌浆网形成三、多选题1、下列属于不随意肌的有( ) 。A、横纹肌;B、平滑肌;C、心肌; D、骨骼肌;E、无纹肌2、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A、粗肌丝位于肌节中央;B、细肌丝位于肌节中央;C、A 带位于肌节中央;D、I 带位于肌节中央;E、H 带位于肌节中央四、判断题1、骨骼肌细胞中终池与小管组成二联管,而心肌中

29、两者构成三联管。 ( )2、平滑肌横断面一般可见到细胞核,但骨骼肌横断面的细胞核可见可不见。 ( )3、骨骼肌细胞中明、暗交替的横纹比心肌的要明显。 ( )4、平滑肌纤维中因无粗、细肌丝之分,所以无可见的横纹。 ( )5、心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肌原纤维明带与暗带交界处的同一水平面,而骨骼肌的横小管位于肌原纤维 Z 线处的同一水平面。 ( )6、肌纤维就是指肌细胞中呈纤维状的细胞器。 ( )7、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是由两条横小管及其中间终池构成。 ( )五、名词解释1、肌原纤维:2、肌节:3、transverse tubule:六、问答题简述骨骼肌收缩机制。第四章 肌肉组织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30、细肌丝,粗肌丝,暗带,明带,H 带,相邻心肌细胞间深染的线状或阶梯状结构。2、肌细胞的细胞质;肌细胞的滑面内质网;肌细胞膜;肌细胞;是细胞内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两种蛋白质构成的肌微丝,与肌纤维纵轴平行成束排列,是肌肉收缩的物质基础。3、每块肌肉表面的结缔组织膜,每束肌纤维表面的结缔组织膜,每条肌纤维表面的结缔组织膜,每个肌细胞的细胞膜。二、单选题1D;2A;3B;4A;5C;6A;7D三、多选题1、BCE ;2、ACE四、判断题1;2;3;4;5;6五、名词解释1、肌原纤维:是细胞内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两种蛋白质构成的肌微丝,与肌纤维纵轴平行成束排列,是肌肉收缩的物质基础。2、肌节:两条 Z

31、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 1 个肌节,组成为 1/2 I 带 + A 带 + I 带,由肌节递节重复形成肌原纤维,因此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六、问答题答:肌细胞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沿 T 小管传至终池,引起终池膜对 Ca 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终池内 Ca 离子向肌浆中扩散而触发细肌丝中肌钙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触发细肌丝向粗肌丝内作“刀入鞘”式的平行滑动,最后引起肌原纤维、乃至整条肌纤维的收缩;收缩时,A 带未变,仅 H 盘和 I 带变窄。 第五章 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一、填空题1、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_ _,_ _,_ _和_ _。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

32、胞包括_ _和_ _。2、神经组织是由 _和_ _组成。3、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部位由 、 和 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 。4、反射弧一般由 个以上神经元组成,构成反射弧的 5 个组成部分包括 , , 和 。二、单选题1、不参与组成血脑屏障的结构是( )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外基膜;、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脚板) ;、足细胞及其突起2、形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胶质细胞是( ) 。A、星形胶质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施万细胞3、形成周围神经纤维髓鞘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卫星细胞;B、小胶质细胞;C、室管膜细胞;D、神经膜细胞4、神经系

33、统中的巨噬细胞是( ) 。A、星形胶质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室管膜胶质细胞三、多选题1、神经细胞的细胞质中所含的特殊细胞器有( ) 。、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微丝和微管2、下列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的有( ) 。A、星形胶质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卫星细胞;E、施万细胞3、组成血脑屏障的结构包括( )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外基膜;、内皮外胶质细胞及其突起;、支持细胞;、足细胞及其突起4、下列哪些结构属于感觉神经末梢。 ( )A、触觉小体;B、环层小体;C、肌梭;D、运动终板;E、游离神经末梢四、判断题1、神经细胞的

34、胞体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而周围神经系统中只有神经细胞的突起,却无神经细胞的胞体存在。 ( )2、小脑中体积最大的神经细胞是蒲肯野细胞。 ( )3、大脑中神经细胞分层不如小脑中神经细胞分层明显。 ( )4、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具有突起,这些突起同样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 )5、感觉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 ( )6、神经细胞一般具有突起,其中树突起传出神经冲动的作用,而轴突起传入冲动的作用。( )7、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少突胶质细胞。 ( )五、名词解释1、雪旺氏细胞(或施万细胞):2、卫星细胞:3、神经原纤维:4、血-脑屏障:5、尼氏体:6、化学性突触:7、神经

35、纤维:第五章 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神经膜细胞,卫星细胞;2、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3、突触前成分 、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突触前成分向突触后成分方向传导。4、两,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二、单选题1D;2C;3D;4B三、多选题1、BE;2、DE;3、ABC;4、ABCE四、判断题1;2;3;4;5;6五、名词解释1、雪旺氏细胞(或施万细胞):指包裹在神经纤维外围的薄膜状神经胶质细胞,可形成髓鞘,与轴突共同形成神经纤维,功能是参与周围神经系统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的形成,也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2、卫星细

36、胞:是脊神经节中神经元胞体周围的一圈扁平或立方形神经胶质细胞,是 PNS神经胶质 C 之一,对神经节中神经元起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3、神经原纤维:是 NC 胞质中的微丝和微管,其在神经浆(即胞质)中聚集成束,呈黑色细丝状交织成网并伸向胞突内,起支持细胞和参与物质运输作用。 4、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中毛细血管及血管外胶质细胞可阻挡血液中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入脑内,这种保护性屏障叫血-脑屏障,结构包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外基膜、内皮外胶质细胞及其突起。5、尼氏体:是胞质中呈块状或颗粒状的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主要分布于胞体内和树突及其基部胞质内,轴突及其基部则没有,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如神经递质

37、、神经调质和激素。6、化学性突触:以释放化学性物质为传递媒介的突触,其组成包括三部分,即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其功能是单向传递神经冲动。7、神经纤维是 N 元长的突起远端(称轴索)与包裹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共同构成的索状结构,据 N 胶质细胞是否产生髓鞘包裹于轴索外围将 NF 分为有髓和无髓两种,其功能是传送神经冲动。第六章 组织各论、皮肤、眼和耳一、填空题1、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由 和 构成。2、位于皮肤表皮下方的真皮分为 层和 层。3、器官一般可分为 、 和 3类。二、单项选择题1、厚皮肤由浅至深可分为( ) 。A、角质层、透明层、棘层、颗粒层、基底层B、基底层、透明层

38、、棘层、颗粒层、角质层C、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D、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2、与厚皮相比,薄皮少了哪层。 ( )A、透明层;B、颗粒层;C、角质层; D、棘层3、关于梅克尔细胞描述错误的是( ) 。A、属非角质细胞;B、数量较多 ;C、散在分布于基底细胞之间;D、有感觉功能 4、汗腺属于( ) 。A、单泡状腺;B、复泡状腺;C、单管泡状腺;D、单曲管状腺5、关于毛乳头描述错误的是( ) 。A、毛囊基部突入毛球的结构; B、属上皮组织的根鞘部分C、对毛的生长起诱导和营养作用;D、血管和神经末梢丰富6、巩膜静脉窦位于( ) 。A、睫状体;B、巩膜;C、角膜与巩膜交界处;

39、 D、虹膜7、听觉感受器是下列哪种结构( ) 。A、骨迷路;B、螺旋器;C、椭圆囊斑; D、球囊斑三、多项选择题1、皮肤的功能包括( ) 。A、保护深层组织;B、排出某些代谢废物;C、感觉;D、调节体温;E、防止水分蒸发2、下列哪些结构属于由皮肤演变而来的皮肤衍生物。 ( )A、体毛;B、指(趾)甲;C、汗腺;D、皮脂腺;E、乳房3、下列结构哪些属于膜性器官。 ( )A、皮肤;B、子宫;C、胸膜; D、膀胱;E、腹膜四、判断题1、皮肤厚薄一般根据人的年龄、性别、环境及机体不同部位而存在差别。 ( )2、皮脂腺一般比汗腺分布较浅。 ( )3、皮肤有毛部位的汗腺比无毛部位分布更丰富。 ( )五、名

40、词解释1、真皮乳头2、毛乳头3、器官4、系统第六章 皮肤、眼和耳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表皮,真皮2、乳头层,网织层3、实质性器官,中空性器官,膜性器官二、单项选择题1C;2A;3B ; 4D;5B ;6C; 7B三、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ACE四、判断题1、;2、;3五、名词解释1、真皮乳头:指紧靠表皮的真皮内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向表皮突出形成的乳头状结构;2、毛乳头:指结缔组织突入毛球基部的结构,其中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对毛的生长起诱导和营养作用。3、器官:由几种不同组织按一定的比例、数量及方式组合成的执行特定功能的独立结构;4、系统:由共同完成一系列关系密切的生理功

41、能的多个器官所构成的体系;第七章 循环系统一、填空题1、毛细血管分为三类,即_ _,_ _和_ _;一般来说,毛细血管管壁由 、 和 组成。2、动、静脉血管管壁由 、 和 组成。3、心脏壁由 、 和 组成。4、微循环是组织器官内血液与细胞或组织液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由 、 、 、 和 组成 3 条血液通路。5、微循环的 3 条通路即 、 和 ,它们分别在组织处于 、 和 状态时是主要流通途径。6、 中动脉的中膜主要由_ _构成,大动脉的中膜主要由_ _构成。二、单项选择题1、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可分为( )A、内皮、中膜、外膜; B、内膜、中膜、外膜C、内弹性膜、中膜、外膜; D、内皮、内弹性膜

42、、外膜2、以下称弹性动脉的是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 D、微动脉3、中型动脉中膜中不含A、弹性膜;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 D、平滑肌纤维4、中动脉中膜中的主要成分是A、神经纤维;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 D、平滑肌纤维5、有关心脏传导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 B、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束支C、均位于心内膜下层; D、功能是协调心房、心室按一定节律收缩三、多项选择题1、中型动脉与中型静脉相比( ) 。A、内、中、外 3 层在动脉更明显; B、静脉中内外弹性膜不明显;C、动脉的中膜更厚;D、静脉的外膜中无自养血管;E、静脉的外膜更厚2、三种毛细血管管壁

43、结构相比( ) 。A、连续毛细血管中的内皮间无孔或无间隙;B、血窦中无基膜或基膜不完整;C、连续毛细血管的基膜外一般有周细胞;D、血窦能容纳更多的血液、通透性更强;E、血窦的基膜外一般有周细胞四、判断题1、心脏壁的心肌膜是由 2 层走向不同的心肌纤维交错排列而成。 ( )2、心房结构与心室相比,心房无心肌膜,只有心内膜和心外膜。 ( )3、心瓣膜中也含有内皮细胞。 ( )4、心脏内膜中内皮细胞与血管内膜中内皮细胞是相延续的。 ( )五、名词解释1、血窦(sinusoids)2、蒲肯野纤维(Purkinje cell )3、周细胞(pericyte)六、问答题1、中动脉的管壁结构与功能2、简述毛

44、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结构异同点。3、以中动脉为例简述动脉血管管壁一般结构。第七章 循环系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内皮、基膜、周细胞2、内膜、中膜、外膜3、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4、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微静脉5、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真毛细血管,静息状态,应急状态,功能活跃状态6、平滑肌,弹性膜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A ;4D ;5C三、多项选择题1、ABCE; 2、ABCD四、判断题1;2;3;4五、名词解释:1、血窦:也称窦状隙或不连续毛细血管,是一管腔扩大的毛细血管,管壁内皮及基膜均不完整,偶见周细胞,因管腔大而不规则,能容纳较多

45、的血液,血流缓慢,有利于血液的储存和物质交换。分布于肝、脾、骨髓及内分泌腺。2、蒲肯野纤维:指分布于心内膜下层中一种特殊的心肌细胞,比心肌纤维粗,染色比心肌纤维浅,具有将冲动传导给心肌纤维的功能。3、周细胞(pericyte): 指分布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内皮基膜外之间的一种多突起、梭形扁平细胞,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起机械性支持作用。六、问答题1、中动脉又名肌性动脉 ,分三层:(1)内膜: 薄 内皮:单扁上皮,胞质中含 W-P 小体,可分泌 vWF,该因子参与止血、凝血功能;内皮下层:为很薄的一层含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疏松结缔组织; 内弹性膜:明显,波浪状,粉红色。(2)中膜:厚,10-40 层环平滑肌构成。(3)外膜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外弹性膜较明显,有较小的营养血管。功能:调节器官的血流量。2、与毛细血管相比,毛细淋巴管管壁也是由 1 层内皮细胞围成,不同点有 3:1)毛细淋巴管管壁外无周细胞,且基膜不连续,使其通透性较大;2)起始于盲端;3)管腔内无红细胞,只有含白细胞的淋巴。3、动脉血管管壁一般结构为:内膜: 内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