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海上的蒙古人:元代海军的兴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8588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的蒙古人:元代海军的兴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上的蒙古人:元代海军的兴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上的蒙古人:元代海军的兴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上的蒙古人:元代海军的兴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上的蒙古人:元代海军的兴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上的蒙古人:元代海军的兴亡蒙古历代骁勇的可汗们成吉思汗、 窝阔台、蒙哥和忽必烈在一统江山 的过程中从草原牧民中聚拢军事力量, 像释放战犬一样把他们指派到亚洲、欧 洲、中国、高丽、中东、波斯、阿拉伯和日 本进行战争。蒙古的人口数量从未超过 两百万,每个人都必须参军,并且很早就 要掌握马术和射箭。大草原上的部落社 会军事化程度极高,“成年男性配备一 马即可成军” 。这些游牧民族放肆地发动武力战争,心 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完胜” 。在独 特的作战方式和文化意识的驱使下,蒙 古人离开草原,踏上征途,将其马与暴力 的统一带入了重要的邻近政权宋朝。 然而,蒙古人在宋朝遭遇了新的挑战, 一个大草原上没

2、有的东西长江。宋元时代的海军建设:蒙古水手起初,蒙古人对水上作战一无所知,但 他们清楚地知道,草原上的传统军事设 备无法进行江上作战。宋朝的船舰虽然 只是用于海防,算不得作战海军,但是 对付蒙古军队还是绰绰有余,而且,13 世纪的宋朝海军掌握着当时大量的先进 技术:早在 1129 年,宋朝船舰上就配备 了投掷机;1132 年至 1189 年,宋朝海 军开始使用桨轮式军舰;到了1203 年, 宋朝海军开始在军舰上使用金属盔甲。 宋朝造船技艺还有一个创新之处,那就 是在甲板下设置水密隔舱。如果船身因 为战斗或者意外受到损害,隔舱就会被 封闭,增加了船只在水上漂浮的机会。 宋朝精于火药之道,能够使用

3、活塞式喷 火器点燃敌人船只,并在船上配备了火 药制造的燃烧弹弩和燃烧箭。总之,宋 朝人的军事技能、武器技术和对战争的 理解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顶尖水平。正 因为如此,面对金和蒙古,宋朝才能维 持那么多年。早在 1172 年(宋朝和蒙古决一胜负的 一百多年前) ,女真人的入侵让宋朝皇帝感 到惶恐不安,他意识到一个强大的海军对 于国家的存亡至关重要。事实证明了这一 远见的正确性,宋朝在与金人的对抗中凭 借着其海军的优势,打败了金人。然而,蒙古人要另当别论。为了经由长江 向宋朝发起一场水战,蒙古人选择了主 动学习和使用造船技术。在中原船匠的 帮助下,蒙古人进行转变的尝试取得了 成功。1270 年,忽必

4、烈下令建造五千艘 船只;三年之后,再次下令建造两千艘, 这些船只能够搭载五万军队渡过长江同 宋人作战。1273 年,蒙古人攻打襄阳时 调用了上千条船只;同年,终于在汉江上 击败宋朝军队,至此,蒙古水军成为一 支重要的海军力量。厓山海战:宋朝的终结1279 年 3 月 19 日,宋元海军之间的较量最终分出了胜负。张弘范和李恒率领的元朝海军舰队以 300 至 700 艘战舰,迎战张世杰率领的 1000 艘战船的宋朝海军。从一开始,宋军战术就漏洞百出:宋军想要占据一个有利的防御位置,便用大绳索将战船一字形连接起来,试图形成一个海上防线;为了防止士兵逃亡,便焚毁陆地上的房屋和据点,并且安排皇帝的“龙舟

5、”在舰队中央。这种自绝后路的战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宋军既无法攻击也无法移动,逃跑更是难上加难。起初,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乘风纵火冲向宋军舰船,但宋船皆涂泥,元军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砍柴的道路。宋军被迫吃干粮十余日,口干舌躁,许多士兵开始冒险以海水解渴。很明显,对于宋军只剩负隅顽抗一条路了。3 月 12 日,一批宋军士兵投敌。3 月 13 日,宋军试图突围的几艘战船被元军制伏,死伤惨重。3 月 17 日,张弘范决定发动猛攻。蒙古舰队分成四支对抗宋军:李恒率领一支从北面和西北攻击宋军;张弘范率领一支从西南进发;剩余两支分别从南面和西面发动攻击。当天清晨的天气对元军

6、非常有利,黎明时分,在浓雾和大雨的掩护下,李恒率领的船队在海浪和西南风的推动下,很快就来到了宋军北面这意味着要从宋军船尾处发起攻击。事后看来,这是一个绝妙的战术,它使元军弓箭手充分利用了船内高高的艉楼(船尾部的船楼) 。在战役前,元军为弓箭手建造了射击台,现在,每个射击台上都有七八个弓箭手,居高临下,用火箭发动攻击。事实证明,在近距离作战中这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随后,李恒下令切断了宋军战船间的绳索,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十分惨烈,临近中午依然胜负未分。但元军已经掳获了三只宋船,李恒的船队亦突破宋军外围,另外两支元军舰队则在西北部打乱宋军队形。就在此时,海浪转向,李恒率领的元军舰队转而向相反的方向北

7、部驶去。宋军以为元军停止攻击,于是放松了警惕,不料张弘范的舰队乘浪而来,从正面发起了猛烈攻击。张弘范先是命人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伏兵负盾俯伏,在箭雨中驶近宋船,等船舰接近,突然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军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 中央。张世杰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斩断大索突围而去。成千上万的宋朝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室跳入海中,溺水而亡。宋朝最后一 位皇帝也在丞相的臂弯中沉到了海底,年幼的小皇帝一死,宋朝皇室最 后的血脉也不复存在了。在距离蒙古人家园两千英里的南方,忽必烈凭 借着一场海战完成了对中原的征服,蒙古人的元朝政权就此形成。元日战争:当草原骑兵遇到日本武士 忽必烈为何要入侵

8、日本,这或许永远都不得而知。有一个故事(或许是 捏造的)说,忽必烈决定入侵日本,是因为听信了一个高丽妓女的话,认 为日本很容易制伏。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忽必烈希望利用日本作为自己的 同盟对抗宋朝。1266 和 1268 年,忽必烈分别派遣两批使者赴日,希望与日本“通好” (实 际上是要求日本称臣,归顺元朝) ,但是两次都空手而归。忽必烈决心要惩罚日本,数千木匠被召集起来制作 300 艘大船,更有高丽皇帝提供的船只、水手、 战士和粮草。1274 年 10 月,舰队完工,高 丽将领金方庆率领 5 千人的队伍加入由忽 敦指挥的 2 万蒙古军队。10 月 3 日,他们 乘坐 900 艘战船离开马山向日本

9、驶去。10 月 5 日,高丽军队袭击并占领了对马岛。同 时,蒙古军队占领壹岐岛。10 月 14 日,他们 占领平户,前往博多湾。就在博多湾,元朝 的草原勇士同日本武士发生了第一次交锋。 接下来的战斗既是双方战士的争斗也是两 种文化的冲突。日本武士冲着敌人大喊自 己的名字和宗族,希望同他们单独肉搏,但蒙古人可不这么想,而且大多数元军 既不懂日语也不明白日本人仪式化的战 斗方法的意义。即使他们明白,可能也 不会有多大兴趣。蒙古人没有日本武士 这么多花样,他们更加务实和随便依 靠箭林弹雨将大军阵线向前推进,以极强 的破坏力摧毁日本军队。元军装备精良,他们的弓箭射程更远;宋人 发明的爆炸性武器通过弹弩

10、被一个个投掷 到日本武士中间,日本人难以抵挡,被迫撤 回太宰府。于是,蒙古人以其一 贯的作风,毁坏乡村,滥杀无辜, 平民百姓死伤惨重。10 月 21 日,由于后援不足,元军 开始撤退,当晚竟遭到台风侵袭, “会夜大风雨,战舰触岩崖多败” , 21 日早上,海面上到处漂浮着舰 船的残骸,元军损失 1.3 万余人,大多死于这场风暴,最后辗转回 到中国的只剩下 13500 人。就在这个空当,忽必烈再次尝试使用外交手段。1275 年,他派遣一名高丽使臣携书信前往日本,与幕府的北条时宗交涉,日本人却当场将使臣斩首,送回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惊骇之余,忽必烈决心再次发动进攻。1281 年 5 月 3 日,蒙古

11、再次派遣舰队前往日本,这次的目标是九州。蒙古人的武器和装备比第一次入侵时还要完善,他们带来了能找到的所有武器设备十字弩、投石器、火药和大炮,但他们最擅长的还是骑兵作战。日本人则同先前一样,用弓箭做武器,使用的战术也是传统的武士战术英勇的个人战斗。这种战术在近距离搏斗时十分有用,但在汉人制作的大炮面前却乏善可陈。不过,日本人早已做好迎敌的准备。自 1275 年起,幕府就开始积极为可能的元军第二次侵略做了准备,除了改进弓箭,使之与蒙古强弓不相上下,幕府还在很多元军可能登陆的地点修建堡垒和其他防御工事,日本人称为“元寇防垒” ,事实证明,它非常有效元军的战舰在到达日本近海时,竟找不到登陆的地点,只得

12、泊于博多湾中,以舰船为阵地长达一个月。 日本人开始以小规模的游击战来对付留守船上的敌人,这有效打击了蒙古人的士气,元军被迫退回到壹岐岛。7 月中旬,从南部出发的第二支蒙古军队(3500 只船的巨型舰队)抵达,却又恰好遇到台风季节,元军并没有打算进行持久战,所以对日本无常的天气并没有太在意。同先前的战斗一样,元军发动进攻,日本人顽强抵抗。日本人的防御力量十分强大,他们成功抵御六周,拖延了元军的进攻。7 月 29 日,出现了猛烈的暴风雨。恐慌之下,元军将领逃到马山的安全处,只留下一半的兵力发动入侵。接着,一场瘟疫让元军的境况雪上加霜,上千名士兵病亡。8 月 1 日,暴风雨再次爆发,这 次的暴风雨破

13、坏力极强,导致元军失去 4 千只船舰和数量惊人的队伍,包括舰队撤退时被抛弃的 2 万名士兵,这些士兵遭到了日本人的猛烈追击,死伤过半,其余则沦为战俘,蒙古人、色目人、高丽人、契丹人、女真人、金朝统治下的汉人被斩首, “唐人” (汉族人,蒙古人称为“南人” )则沦为奴隶。在日本人看来,这是一场“神风” ,是神明在帮助他们打败元朝军队。蒙古人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则不得而知,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幸存的元军担心忽必烈盛怒之下降罪,逃到了高丽,再也没有回中原。身在中国的忽必烈并不甘心,开始谋划发动第三次入侵,但这个计划伴随着他的去世而终止。14 世纪 60 年代,元朝逐渐衰落,风驰电掣般取得的政权再也无法维系,这个传奇朝代的传奇战争史、空前绝后的疆域扩张史和外交史也逐渐淡出了世界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