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气候变化现状与未来影响.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84791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气候变化现状与未来影响.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气候变化现状与未来影响.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气候变化现状与未来影响.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气候变化现状与未来影响.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气候变化现状与未来影响.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气候变化现状与未来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现状与未来影响l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 国情l中国 温室气体排放 现状l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 趋势l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 国情 (一)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较重 1、气温季节变化剧烈。很多地方冬冷夏热,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了维持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2、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夏季,且地区分布不均衡,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气象灾害频发。其灾域之广、灾种之多、灾情之重、受灾人口之众,世界少见 。中国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 国情 ( 二)生态环境脆弱 (以下数据均为 05年统计结果 ) 1、

2、全国森林面积 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 18.21%。 2、草地面积 4.0亿公顷,其中大多是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北方温带草地受干旱、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正面临退化和沙化的危机。 3、土地荒漠化面积约为 263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 27.4%。 4、大陆海岸线长达 1.8万多公里,濒邻的自然海域面积约 473万平方公里,面积在 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 6500多个,易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 国情 (三)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1、一次能源生产量为 20.61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的比重高达76.4%。 2、一次能源消费量为 22.33亿吨标准煤,

3、其中煤炭所占比重为 68.9%,石油为 21.0%,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为 10.1%(同年全球:煤炭占 27.8%,石油 36.4%,其他占 35.8%)。 3、由于煤炭消费比重较大,造成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 。中国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 国情 (四)人口众多 1、中国大陆人口达 13.1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0.4%。 2、中国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只有 4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庞大的人口基数,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每年有 1000万以上新增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同时,每年约有上千万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4、

4、 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人均商品能源消费量约 1.7吨标准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2/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 国情 (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1、中国人均 GDP约为 1714美元 (按当年汇率计算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4左右。 2、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西部地区的人均 GDP仅为东部地区人均 GDP的 39.5%。 3、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 31.0%。 4、中国的脱贫问题还未解决,农村尚有 2365万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83元人民币的贫困人口。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中国温

5、室气体排放现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全世界第一 ,但我国的人均排放量总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 我国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从 2000年的 32.22亿吨到 2009年的 67.89亿吨 ,增加了 1.1倍 ,年增长率为 8.63%,年增长速度较为平稳。2.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由 2000年的 2.54吨 /人增长到 2009年的 5.09吨 /人 ,年增长率8.01%,增长幅度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接近一致。3.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由 2000年的 3.25吨 /万元下降到了 2009年的 1.99吨 /万元 ,下降幅度为 38%,年均下降幅度为 5.3%中国温室气

6、体排放现状 (二)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本呈现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 1、从消费总量看 ,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五位的省份是山东、河北、广东、江苏、河南;一些西部省份如宁夏、青海以及海南省的排放总量最少。 2、从区域上比较 ,华东七省市的平均排放量最大 ,平均排放量 3.34亿吨 ,华北五省市平均排放3.05亿吨 ,西南四省市平均排放为 2.16亿吨 ,西部五省的平均排放量仅为 1.19亿吨 ,东北、华中平均排放接近 2.63亿吨的全国平均水平。 3、从人均碳排放量看(使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更具有可比性) ,内蒙古、宁夏、上海、天津、山西的人均碳排放量最高 ,海南、安徽、江西的

7、人均碳排放量最低。部分人口数量大的省区的排放量较低。 4、从碳排放强度看,总体表现为西北地区居全国第一 ,西南地区第二 ,华北地区位列第三且内部差异显著 ,而华东和中南部地区相对较低 ,而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 ,则显示出中等排放水平的 态势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与 趋势趋势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降水 变化降水 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对农牧业的 影响 1、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将均以减产为主。 2、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

8、变。 3、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4、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 减少。 (二)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 影响1. 森林类型的分布北移 。从南向北分布的各种类型森林向北推进,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2. 森林生产力和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森林生产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将增加1% 2%,暖温带增加 2%左右,温带增加 5% 6%,寒温带增加 10%左右。3. 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 。4. 内陆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 。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高山、高原湖泊最终将缩小。5. 冰川与冻土面积将加速减少 。到 2050年,预计西部冰川面

9、积将减少 27%左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1.增加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几率。未来 50 100年,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在北方的宁夏、甘肃等部分省 (区 )可能明显减少,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部分省份可能显著增加。2.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未来 50 100年,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 (区 )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3.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未来 50 100年,全国大部分省份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 (区 )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 。(四)对海岸带的影响1. 中国沿岸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2. 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几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3. 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损害程度也将加大 。(五)对其他领域的影响。1、 引起热浪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由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将增加。2、 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会,增加心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危害人类健康。3、 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的增多,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4、 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对某些区域的旅游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5、 由于全球变暖,也将加剧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对保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