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经复习公式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需求函数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线性供给函数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121212 ./)(/)(/e QPPQPQPd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dde/(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 1)AFOCBGOCBQPed (1)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3)需求的收入弹性:PQsfdyxye/dx价 格 变 化 的 百 分 比需 求 量 变 化 的 百 分 比需 求 的 价 格 弹 性 系 数QPdse/2/)(122s xyyxQPdye/ yxxyPQeMdMe/2第三章
2、 效用论(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2)消费者均衡条件(3)消费者剩余(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5)预算线( budget line)(6)均衡的条件第四章 生产论(1)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K 不变,可变,则(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L,K 均可变,可互相替代fQ,(4) 等产量线:dQTUMUQlim0IXPXPn21 npU2100QPdfCSQxyMRxy0lim212PIXI21MRSKLfQ,LfTP,AdTMLL0,f3(5)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6) 等
3、成本线(7)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3、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组合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根据上两式,可得:(8)特例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增 1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递减 dLKMRTSL0limKLLMP0lircwK rwMPRTSKLrKwlLfPK,0rKfprwMPKfL KALQ4第五章 成本论(1) 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可 Q 得要素 L 的反函数: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2)成本分类总成本 TC 总不变成本 TFC 常 数TFC总可变成本 TVC 平均总成本 AC:平均不变成本
4、AFC:平均可变成本 AVC:边际成本 MC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得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4)长期总成本函数KLf,)()(1QfbKrwST)()(VQVAATFCQVdTCMC0limLPwCTFQwLTVQTLAPQTVA1LTC5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1)厂商的收益总收益(TR):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
5、部收入。TR=PQ平均收益(AR):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上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AR=TR/Q边际收益(MR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上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MR=TR/ QdTR/dQ(2)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均衡的必要条件:(3) 生产者剩余(如图)P0Q00MG另外,由于 TFC 不变,即 MFC=0 总边际成本等于总可变成本,所以PS=TR-TVC=P0Q0-0GQ0(4)厂商对最优规模的选择(短期在 Q1 点生产,长期在 Q2 点生产TCR0QMCRdQTCRdMQdfPSQ006PPeABQ1 Q2QEFFSMC LMCLACSACd(AR=MR=P
6、)(5)厂商进出一个行业:市场价格为 Pe 行业长期均衡、市场价格为 P2 有厂商进入业、市场价格为 P3 行有厂商退出行业。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AR=MR = SMC=LMC =LAC= SAC=P (简记 aracmrmcp)(6)成本递增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7)成本不变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不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7(8)成本递减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
7、下方倾斜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1)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反需求函数:P=a-bQ, 总收益函数: TR=PQ=(a-bQ)Q=aQ-bQ2平均收益函数:AR=a-bQ 边际收益函数:MR=dTR/dQ=a-2bQ结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d 曲线和 MR 曲线的纵截距是相等的,且 MR 曲线的横截距是 d 曲线横截距的一半。(2)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由上式可知:当 ed0 时 ,MR,TR 随着销售量 Q 递增而增加。当 ed0 时,MR,TR 随着销售量 Q 递减而减少。当 ed0 时,MR=,TR 与销售量 Q 的多少无关。(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利润最大
8、化 MR=SMC(实现利润) dePdPdQTRM118SMCACDMRQP,CP*AC*(4)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均衡条件;MR=LMC=SM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必然获得超额利润,其原因在于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5)三级价格歧视不同的市场定价或不同消费者定价不同。据 MRA=MRB=MC 及)1(dePMR可得:(4)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长期中,垄断竞争企业进入与退出市场是自由的。企业只能获取正常利润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AR=LAC=SAC(5)古诺模型(古诺,1838)假设:只有两个厂商(寡头甲和寡头乙);生产同质产品;生产成本为零(
9、TC=0,MC=0);都准确知道市场需求曲线;都假定对方产量不变来确定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依次行动,又称双头模型。设 OA=Q,则Q 甲=(1/2-1/8-1/32- ) Q=1/3QQ 乙=(1/4+1/16+1/64+)Q=1/3Q一般结论:m 个寡头的市场,每个寡头的均衡产量为:qQm+1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mQm+11221de9(6)斯威齐模型(斯威齐,1939)假设:如果一厂商提价,其他厂商不会跟着提价,因而提价厂商的销售量减少很多;如果一厂商降价,其他厂商也降价,因而降价厂商的销售量增加有限。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讨论要素的需求(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VMP(
10、L)=W1、边际产品价值(VMP) VMP(L)=MPLP ( 产品价格 P 是常数)2、要素的边际成本:由于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此,要素的价格是常数,所以,边际要素成本是常数 W(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VMP(L)=MP(L)P=W从上式可看到,MP(L) =W/PMP(L) =从上式可得到:W 越大,MP 必须越大,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劳动的需求必然减少。(3)卖方垄断:产品市场是垄断者,在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者,因此,产品的价格不再是常数,但要素价格仍是。边际收益产品 MRP:是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而带来的产品(边际要素产品)所增加的收益。 要素的
11、边际成本:,要素的边际收益: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WMPR(4)买方垄断: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者,在要素市场是垄断者,因此,产品的价格是常数,但要素价格不再是,是变量。买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边际产品价值 VMP: VMP(L)=MP(L)P边际要素成本: LWdLLFC因为要素市场是买方垄断,所以要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 ,0dLW即 MFC 大于 W,所以 MFC 位于 W 之上。又因为 MPCdLQMFCdLQWfMRPdLQRdT10所以:买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MFC=VMP,由此式可以唯一确定要素价格与数量。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完全竞争边际产品价值
12、=工资VMP=W边际产品价值=边际要素成本VMP=MFC不完全竞争边际收益产品=工资MRP=W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MRP=MFC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讨论要素的供给(1)供给原则:以劳动为例,L 和 l 分别表示劳动的供给量和劳动的自用量,则要素的供给原则可表示为:(2)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O LWD SEWeLeWoL1 L2(2) 土地的供给曲线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为 ,式中 Y,q 分别表示土地收U,入和自用土地数量。简化为 YU(3)资本的供给假定:消费者在一种商品、两个时期(今年与明年)之间选项择如图:横轴 C0今年消费的商品量;C1明年消费的商品量预算线 W
13、W ,过初始点( , ),市场利率为 r,0C1则(4)欧拉定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dLYULYU或dYl100 )(rW11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即证明:以两种生产要素情况说明,由于生产函数是齐次的(规模报酬不变)QKLkdLkLKkfKfQ )()(),1),( (5)洛沦兹曲线:反映收入拥有平均化程度的曲线。 O 人口比例收入比例20 40 60 80 10020406080100 PGFAB横轴:人口累积百分比纵轴:收入累积百分比基尼系数:0G1,G 越大财富分配越不平均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需求: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
14、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供给 :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BA12供给函数 QS=f(p):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均衡: 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供给)的变
15、动: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经济模型: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内生变量:指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静态分析: 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食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比较静态分析:
16、 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在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 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引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弹性: 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具体的说,表示一个经济变量有百分之一的变动,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需求(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的百分比。交叉价格弹性:表示
17、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互为替代品: 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互为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 收入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对于一个家庭或者一
18、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第三章 效用论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总效用(T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13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 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
19、最大的效用。即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的需求价格: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距。 无差异曲线 :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或者说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 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
20、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上要放弃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是递减的。完全替代品:指在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 预算线: 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亦称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恩格尔曲
21、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市场需求量: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第四章 生产论 生产者: 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亦称厂商或企业。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说产生的成本 生产函数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
22、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14固定的。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劳动的总产量 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 APL:指平均每一个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产生的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
23、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厂商使用既定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或者以最小成本生产既定产量的生产要
24、素组合。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扩展线: 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所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第五章 成本论生产成本: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资料的货币支出。 机会成本:
25、生产者运用一定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 :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成本: 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或厂15商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所应该得到的收入报酬。 )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亦称利润或超额利润。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总不变(可变)成本 TFC(TV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可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总成本 T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饿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
26、。平均不变(可变)成本 AFC(AVC):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 AC: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边际成本 MC: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 LTC: 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 LAC: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LMC: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规模经济: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亦称内在经济。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
27、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使经济效益下降。亦称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外在不经济: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产生的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行业: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的厂商的总体。 完全竞争: 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a.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b.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c.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d.信息是完全的。收益:厂商的销售收入
28、。总收益 TR: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 AR: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边际收益 MR:出售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生产者剩余: 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成本不变行业: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16成本递增(递减)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下降)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垄断市场 :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价格歧视 :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
29、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厂商对同种商品的不同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生产集团: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产品的厂商的总和。d 需求曲线: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 需求曲线: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是,该厂商
30、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理想产量:完全竞争且也在长期平均成本 LAC 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多余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非价格竞争:垄断竞争厂商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寡头市场: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亦称寡头垄断市场。古诺模型: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亦称双头模型。10.自然垄断: 有些行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 需要在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而且,只
31、要发挥这个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生产要素 :一般可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边际生产率分配论: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引致需求: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的需求。完全竞争厂商: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边际产品: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产量。亦称编辑生
32、产率。 边际产品价值 VMP:表示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品MP 与既定产品价格 P 的乘积。17卖方垄断厂商: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的买方)是完全竞争者。 边际收益产品 MRP: 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边际收益和要素的边际产品的乘积 MRMP。买方垄断:厂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的买方)是垄断者,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完全竞争者。 边际要素成本 MFC: 表示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成本。11.边际物质产品 MP: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第九
33、、十、十一章1. 劳动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待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2. 准基金: 是指短期内固定不变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3. 基尼系数: 是根据洛伦茨曲线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若以 A 表示实际的洛伦茨曲线与收入的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以 B 表示实际的洛伦茨曲线与收入绝对不平均之间的面积,则基尼系数 G=A/A+B.4. 欧拉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5. 一般均衡: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 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叫做一般均衡。6. 局部均衡:假定其他市场不变时某一市场供求相等时的状态叫做局部均衡。7. 福利经济学: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的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的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政策问题。8. 市场失灵: 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的场合下会导致资源的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9. 道德风险:在交易双方签订契约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具有私人信息或私人行动的一方采取自利的行为使交易的另一方面对的不利情况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