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鲁迅作品风波文章.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8160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鲁迅作品风波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鲁迅作品风波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鲁迅作品风波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鲁迅作品风波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鲁迅作品风波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论风波的深思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鲁迅先生的作品风波的文章写作背景、文章结构形式、文内主要人物简析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分析的过程中了解作者鲁迅先生的主要意图,并了解他的革命之情。目录:一、作品出处及写作背景二、作品文章结构三、作品人物剖析四、作品解析正文:一、背景鲁迅先生的风波一文最初是发表于 1920 年九月新青年月刊第八套第 1 号,后收入呐喊 。风波是描写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风波。张勋,北洋军阀之一,原是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他和部下官兵仍留着辫子,以示效忠清王朝,因称辫子统帅。1917 年,他利用与北洋军阀政府内部矛盾(黎元洪为政府总统,段其瑞为国务总理,围绕是否

2、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北洋军阀内部发生了“府院之争” ,国务总理段其瑞在日本怂踊下主张参战,总统黎元洪在美国支持下反对参战,当段黎矛盾不可开交时,徐军督军,辫子军统帅张勋进京调停,乘机复辟了帝制,在北京扶持清废帝薄仪复辟,在举国上下一片声讨中,这场复辟只延续十二天,就以失败告终。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北京教育部任职,为了抗议张勋的倒行逆施,他于七月三日愤然离职,事件结束后他才回到教育部。二、文章结构鲁迅先生的风波一文是以“故事性”的小说叙述结构进行描写的,是以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风波为故事依据,文章从辫子事件的发生,文中人物对于从“剪辫子”这一事件的不同反应,到辫子事件的结束,以一种连贯性

3、的情节写出来,鲁迅先生从风波的各种描写可以看出他对张勋复辟这件事情的感想,让人们了解到他的内心的想法。在风波一文中, “辫子事件”是贯穿始终的结构主线和叙述中心,我们可以将风波的文章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描写了辫子危机的起因和开端。风波一文是以日常农家平静的日落而息生活作为文章的开篇,在宁静而又吵闹的平实生活,九斤老太太对曾孙女儿六斤吃饭前还吃炒豆子的斤斤计较的琐碎小事展开了对“辫子事件”的描述。而七斤嫂对七斤晚归的不满责骂却得不到七斤的正常反应,以七斤的话语点出皇帝坐了龙庭了为开端引出辫子事件。第二,危机意识逐渐深化“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

4、忙的问。“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里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首先,以七斤的话,皇帝坐了龙椅要辫子,并以七斤是从咸亨酒店得知此消息的,而咸亨酒店又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从而证实皇帝坐了龙椅是要辫子的事件真实性。其次,又从赵七爷的出场:“赵七爷在革命后,辫子盘在顶上;到如今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穿上平时不轻易拿出来的竹布长衫。 ”以及后面赵七爷的形象变化描写中更进一步加重了皇帝坐了龙庭,而辫子是必不可少的,点出了辫子存在的重要性;再然后从七斤嫂一开始客气的问候赵七爷用饭,赵七爷的客气回话却试探性的询问听到风声了吗,再到赵七爷一步一步咄咄逼人的点出没

5、有辫子的七斤是要掉脑袋的,文中赵七爷声生严厉的质问:“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八一嫂也发怒,大声说,:“七斤嫂,你 恨棒打人”赵七爷本来是笑着旁观的;但自从八一嫂说了“衙门里的大老爷没有告示“这话以后,却有些生气了。这时他已经绕出桌旁,接着说, “恨棒打人 ,算什么呢。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 ”他两手同时捏起空拳,仿佛握有无形的蛇矛模样,向八一嫂抢进几步道, “你能抵挡他么!”从文中七斤嫂和八一嫂激烈对话和赵七爷的咄咄逼人的语言描写和肢

6、体动作描写,都让人们意识到七斤没有辫子要掉脑袋的的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以这种层层渐进的描写达到辫子事件的高潮。第三,危机的消解七斤照例日日进城,家景却总有些黯淡,村人们对七斤的回避,七斤嫂对七斤的辱骂“囚徒”等等描述辫子事件的延续,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高兴的表情,七斤嫂的问话中点出咸亨酒店对于皇帝坐了龙椅事件的不再提起,赵七爷辫子重盘头顶,不穿长衫等描写出辫子危机已消解。第四,重回正常村人们及七斤嫂又对七斤的尊重,日子又恢复正常。从风波文章的四个部分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下的农民对于保守思想的根生地固,人民对于现实生活的麻木。三、人物剖析1、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里的主人,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

7、贫乏, 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里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 ”“革命以来,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象道士一般;常常叹息,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文章中对赵七爷的简要描写以及赵七爷和七斤嫂等人的对话中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他虽与七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封建社会专制统治下无信仰,无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2、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

8、面的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的尊敬,有相当的地位和待遇。但是在文中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催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则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盲从,政治上无知,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典型落后农民形象。3、七斤老太:常道“一代不如一代, ”从文章中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下的农妇,持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4、七斤嫂:从她正常时候对七斤的尊重态度,再到知道七斤可能要因为掉脑袋时对七斤的辱骂态度,最后发现七斤没事时又恢复对七斤的尊重态度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她的各种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泼辣粗俗,伶牙俐齿,“ 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 ,强词夺理,不为

9、人后的人, 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状态之中的人。鲁迅先生在风波一文中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却又愚昧无知,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不知反抗的贫困农民形象,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比照,映衬,如赵七爷与七斤、七斤嫂的对比,前者顽固守旧,投机于皇帝复辟却不学无术,后者的麻木、愚昧鄙视,对于可能掉脑袋的盲从不知反抗的封建农民阶级;到九斤老太和六斤的对比,前者保守腐朽,后者辱骂九斤老太“这老不死的!”却依然走上和九斤老太一样的道路,裹上小脚,走她的前辈走过的路。这些人物的生动形象以及情节的起伏深刻地演绎了本文的主题。四、本文主旨鲁迅以风波一文的描写,从人们对于辫子风波事件的发展

10、变化到最终的归于平静,六斤最终裹起小脚,延续前辈们的道路,深刻的揭示了即使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它的果实却被封建军阀所篡夺,中国的面貌和人民的命运并没有根本改变,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下;愚昧落后,冷漠保守,缺乏民主主义觉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写作意图是:“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痛苦”包括农民的不觉悟;封建复辟的可能性;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此告诫革命者:只有真正唤醒民众,才能进行彻底的革命。参考文献:1、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年影印 1923 年北京新潮社呐喊初版。2、忻州华师学院院报 2010 年 12 月第 26 卷第 6 期关于鲁迅小说风波的文本分析 ,作者:尉文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