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与子琳书.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8028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子琳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与子琳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与子琳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与子琳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与子琳书【原文】告琳,顷来闻汝与诸友生讲肄书传 ,滋滋昼夜,衎衎不怠,善矣!人之讲道,惟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山溜至柔,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夫溜非石之凿,蝎非木之钻,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刚之体,岂非积渐之致乎?训曰:“徒学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 ”故学者所以饰(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注作“饬” 。 )百行也。侍中子国,明达渊博,雅学绝伦,言不及利,行不欺名,动遵礼法,少小长操。故虽与群臣并参侍,见待崇礼不供亵事,独得掌御唾壶,朝廷之士,莫不荣之。此汝亲所见。 诗不云乎“毋念尔祖,聿修厥德”?又曰:“操斧伐柯,其则不远。 ”远则尼父,近则子国,于以立身,其庶矣乎。 (孔丛子连丛

2、上,又见艺文类聚五十五。 )【译文】告诉你,近来(我)听说你与几位朋友(一起)讲论研习经传,一天到晚孜孜不倦,乐无懈怠, (这确实)很好!一个人讲论学习经典,只看他的心志,收获一定来自循序渐进的积累,勤奋收获才会多。这就像山间的细流,是最柔软的, (但坚硬的)石头(却)被它穿透;再比如木中的蠹虫,是最弱小的, (可坚硬的)木头(却)被它咬坏。那山间的细流本不是凿石头的凿子,木中的蠹虫也不是钻木头的钻子。但是(它们都)能凭借微小脆弱的形体,攻陷坚硬的物体, (这)难道不是不断积累才逐渐形成的吗?古人说:“仅仅学而知之,还不值得赞赏,脚踏实地地去实践才值得赞赏!”所以求学(做学问)是(人们)用来整

3、饬各种品行的途径啊。侍中孔安国, (他)通达事理,学问精深广博,儒家经典之学无与伦比。他不贪利忘义,行为不欺世盗名,举止完全遵守礼法,自幼及长都能固守节操。所以他虽然与各位大臣一起侍奉皇帝, (但是他)做事待人(都)尊崇礼仪,做事从不轻慢,所以唯独他深得皇帝宠信,满朝文武,莫不引为荣耀。这是你亲眼所见。 诗经大雅文王上不是说“不要只想着你祖辈的荣耀,要努力记述修治自己的德行”吗?诗经豳风伐柯上又说:“可以就近取法,那学习的榜样不远。 ”(在我们孔氏家族) ,远一点儿的榜样是孔子,近一点儿的榜样是孔安国,以他们为榜样来立身成人,这就差不多了吧。【注释】1、本文是孔臧写给儿子孔琳的一封家信。孔臧(

4、前 201?前 123?) ,孔子 10 世孙,西汉著名古文学家孔安国的堂兄,武帝时官至太常卿,在官数年卒。孔臧著书 10 篇,今不存;又有赋 20 篇,亦不传。2、友生:(1 )朋友。 诗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唐李华云母泉诗:“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 ”清昭槤啸亭杂录优容大臣:“(仁皇)厚待儒臣,如张文端英,高江村士奇等,朝夕谈论,无异友生。 ”(2)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名帖:“余乙卯年三月,过故鄣姚氏,乃大京兆画溪公之孙,出公座主王槐野先生单名帖,称友生字,仅蝇头细书。 ”清袁枚随园随笔师称友生:“今师与弟子帖称友生,不知所始孔丛子孔子云:自吾得由也,而恶

5、言不入于耳;自吾得师也,而前有光后有辉,吾得四友焉。 云云。是师称友生之滥觞乎!”这里是(1)义。3、讲肄:讲论肄习。 诗小雅 甫田 “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汉郑玄笺:“闲暇则于庐舍及所止息之处,以道艺相讲肄,以进其为俊士之行。 ”孔颖达疏:“相讲论而肄习其业。”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古之为政,必置三公以论道德,树六卿以议庶事,百官箴规讽谏,闾阎讲肄以修明业。 ”4、 书传:(1)著作;典籍。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新唐书方技传王远知:“远知少警敏,多通书传,事陶弘景,传其术,为道士。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6、:“成岫,字云友,钱塘人,略涉书传。手谈齿句,斗茗弹丝,并皆精妙。 ”(2)有关尚书经义的传述解释。如明刘三吾等撰有书传会选 、胡广等撰有书传大全 。(3 )谓以文字书札传述;传递书信。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 ”臣故载来。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诗:“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这里是(2)义。5、滋滋:勤勉貌。 孔丛子 连丛子上:“顷来闻汝与诸友生,讲肄书传,滋滋昼夜,衎衎不怠。 ”隶释汉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滋滋汲汲,诲人不倦。 ”洪适释:“滋滋为孳孳。 ”6、衎

7、衎(k n):(1)和乐貌。 易渐:“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尚秉和注:“衎衎,和乐也。 ”后汉书樊準传:“每讌会,则论难衎衎,共求政化。 ”李贤注:“衎衎,和乐貌也。 ”唐柳宗元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和安而益寿,兄弟衎衎以相友。”清钱谦益徐元修墓志铭:“善饮酒,与之饮,未尝不醉,三爵之后,油油衎衎如也。”(2)刚直从容貌。 列子 仲尼:“南郭子俄而指子列子之弟子末行者与言,衎衎然若专直而在雄者。 ”汉书赵广汉尹翁归等传赞:“张敞衎衎,履忠进言。 ”颜师古注:“衎衎,彊敏之貌也,音口翰反。 ”新唐书李景略传:“希全死, (景略)迁左羽林将军,对德宗延英殿,论奏衎衎,有大臣风。 ”明何大复画鹤

8、赋:“意衎衎而欲伸,态昂昂而犹武。 ”林纾送涛园沉公改官岭南诗序:“遇公事尚书,则衎衎论辩,不少挠詘。”这里是(1)义。7、不怠:不懈怠;不放松。 书微子:“降监殷民,用乂讎敛,召敌讎不怠。 ”曾运乾正读:“怠,懈也,缓也。 ”史记乐毅列传:“纣之时,箕子不用,犯谏不怠,以冀其听。 ”宋苏辙龙川略志卷二:“经岁不怠,虽度世可也。 ”8、讲道:指儒家或宗教家讲习经典著作的内容、意义。 汉书律历志上:“今广延群儒,博谋讲道,修明旧典。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五释慧基:“于是从容讲道,训厉禅慧,四远从风,五众归伏。 ”明史顾宪成传:“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 ”许地山缀网

9、劳蛛:“在这两三年间,我牧师常来找我谈话,有时也请我到他的面包房里去听他讲道。 ”9、山溜:亦作“山霤” 。山间向下倾注的细小水流。 孔丛子 连丛子上:“山霤至柔,石为之穿。 ”晋陆机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前蜀贯休湖上作诗:“山霤穿苔壁,风钟度雪林。 ”宋欧阳修浮槎山水记:“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 ”明无名氏八声甘州合筝套曲:“见天风淅淅,山溜泠泠。 ”10、蝎虫:木中蛀虫。 孔丛子连丛子上:“善矣人之进道,惟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山霤至柔,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 ”11、岂非:反诘用词,难道不是。 左传成公十八年 :“周

10、子曰: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 ”东观汉记明帝纪:“易鼎足象三公,岂非公卿奉职得理乎!”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三:“杨氏语录以郭子仪不问发父塚之盗为能忘物我,伤义既甚。而今复有此论,岂非流入于异端而不觉耶?”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岂非平日讲贯蕴畜者在是。 ”12、积渐:逐渐形成。 管子明法解:“姦臣之败主也,积渐积微使王迷惑而不自知也。”汉书贾谊传:“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元张可久红绣鞋岁暮曲之二:“玲珑心似锦,积渐鬓成丝,落一张闲故纸。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又功罪勘报,其权往往属之御史,积渐凌替,故非一朝也。 ”郭沫若羽书集不要

11、怕死:“大汉奸的防闲是相当困难的,这种大抵都是有点社会地位的人,他们并不是无智,并不是不晓得做汉奸的利害,然而他们仍悍然为之者,我看有些是积渐使然,有些是出于不得已的。 ”13、多:动词,推重;赞美。14、履而行:即履行。实行;执行。 后汉书宦者传 吕强:“储君副主,宜讽诵斯言;南面当国,宜履行其事。 ”南史谢灵运传:“会稽东郭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文帝令州郡履行。 ”丁玲一天:“他觉得履行了石平的嘱咐,他没有放松过自己。 ”15、佳:形容词作动词,赞赏;嘉奖。16、所以:表示凭借的固定结构,用来的方法(途径等) 。17、饰:掩饰;修饰。一说通“饬” ,整饬。18、百行:各种品行。 诗卫风

12、氓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汉郑玄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 ”旧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士有百行,孝敬为先。 ”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妾岂爱一身,误君百行。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宽、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19、侍中子国:即侍中孔安国。侍中:官职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子国:即孔安国。孔安国(前 1

13、56?前 74):字子国,孔子 10 世孙。经典序录误作 12 世孙。约自汉景帝元年,至昭帝末年间在世,受 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武帝时,官谏大夫,临淮太守。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府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 礼记 论语及孝经 ,皆蝌蚪文字,当时人都不识,安国以今文读之,又奉诏作书传,定为 58 篇,谓之古文尚书 ,又著古文孝经传 、 论语训解 。20、明达: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通达。 鹖冠子 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 ”旧唐书方伎传崔善为:“善为好学,兼善天文算历,明达时务。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 :“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

14、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21、渊博:精深广博。晋葛洪抱朴子崇教:“是以遐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墙之徒,比肩而接武也。 ”宋苏轼东坡志林记讲筵:“卿讲义渊博,多所发挥,良深嘉叹。 ”清昭槤啸亭杂录纯庙博雅:“纯庙天纵聪慧,揽读渊博。 ”柔石二月二:“你学问是渊博的,哥哥常是谈起你。 ”22、雅学:正道之学。指儒家经典之学。 孔丛子与子琳书 :“侍中子国,明达渊博,雅学绝伦,言不及利,行不欺名。 ”23、绝伦:绝群。同类中无可比拟者;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史记龟策列传:“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 ”后汉书班固传上:“弘农功曹史殷肃,达学洽闻,才能绝伦

15、,诵诗三百,奉使专对。 ”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静者多心妙,先生艺绝伦。 ”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24、言不及利:口不言利。指不贪利忘义。25、行不欺名:行为不欺世盗名。26、动遵礼法:举止完全遵守礼法。27、少小长操:自幼及长都能固守节操。操:操行;节操。28、见待:指待人。见:偏指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相当于人称代词。29、崇礼:尊崇礼仪。 礼记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孔颖达疏:“尊崇三百三千之礼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暨武帝崇礼,始立乐府。 ”30、

16、不供:指不做。31、亵事:轻慢之事;亲近而不庄重之事。32、掌御唾壶:执掌皇帝唾壶一类的事。这里指做皇帝的贴身侍从,深得皇帝宠信。唾壶: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 西京杂记卷六:“魏襄王冢床上有玉唾壶一枚。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余里。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武帝(汉武帝)以孔安国为侍中,以其儒者,特许掌御唾壶,朝廷荣之。 ”33、荣:引为荣耀。34、聿修:也作“聿脩” 。 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毛传:“聿,述。 ”聿本助词,后多训为“述” ,因以“聿脩”谓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 :“聿脩祖宗

17、之志,思辑战国之苦。 ”吕向注:“聿,循;脩,治也。 ”北史周纪下宣帝:“朕以眇身,祗承宝运,虽庶几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钵罗耶伽国:“今戒日王者,聿修前绪,篤述惠施,五年积财,一旦倾捨,于其施场,多聚珍货。 ”35、厥:其,自己的。36、操斧伐柯:执斧砍伐斧柄。喻可就近取法。语出诗 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中庸引此文,朱熹集注:“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 ”晋陆机文赋:“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 37、其则不远:那学习的榜样不远。则:名词,表率;榜样。38、尼父:亦称“尼甫” 。对孔子的

18、尊称。孔子字仲尼,故称。 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汉班固白虎通圣人:“孔子反宇,是谓尼甫。 ”唐李涉怀古诗:“尼父未适鲁,屡屡倦迷津。 ”明冯梦龙山歌叙:“桑间濮上, 国风刺之,尼父录焉。 ”39、于以:犹言于何。用什么。 诗邶风击鼓:“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皇上嘉悼,思存宠异。于以赠之?言登给事。 ”40、立身:处世为人。 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周书李和传:“宇文庆和,智略明赡,立身恭谨,累经委任,每称吾意。 ”唐寒山诗之一一:“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 ”鲁迅华盖集论辩的魂灵:“是处世的宝训,立身的金箴。 ”41、其庶矣乎:这就差不多了吧。其:语气副词,加强感叹语气。庶:副词,差不多;差不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