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对讲机行业分析8月 21日一、公网对讲的现状 模拟对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通信新的需求。数字对讲将逐渐成为对讲行业的主流。 “天翼对讲 ”的目标是 五年内达到千万用户 。 天翼对讲在去年 7月已达 一百多万用户 ,平台容量已扩至 300万,目标是做成千万用户的市场规模 。从百万到千万,电信信心满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公网对讲市场的巨大需求。 国内 模拟对讲 的年销售量在 1000多万 台左右,市场总体保有量在几千万用户规模。在未来几年内,现有的 大量模拟对讲机都将要被新的数字对讲机所取代 ,尤其在铁路,电力,海事,工地等政府能够监管的领域这一替代进程相对显著。所以我
2、们认为模转数带来的市场空间巨大,其中基于公网的集群终端,未来会占很大的份额。所以,对于集群通信的发展来讲这是一次很大的机遇。 原计划 2015年低全面禁止使用模拟对讲 的预期未能实现,鉴于目前实际现状,模拟对讲寿命又延长两年, 到 2017年低才能真正结束 。但这并不能阻止数字对讲前进的步伐。在国内,基于公网运营商网络的数字对讲产品 有望成为未来数字对讲的主流 。二、公网对讲类型 一是由美国高通公司研发的 Qchat制式的天翼对讲机,这是以3G技术为主导的国际标准产品, 130元 /年,不限 流量 。 另外一种是以国内 2G技术 (POC)为代表的公网对讲机, 20多元 /年,流量 3.6G/
3、年 。 产品的共同之处:都是使用中国电信的流量卡作为 “燃料 ”、并通过中国电信的网络进行传输,实现全国无距离限制对讲。不管是 Qchat制式的天翼对讲、还是 2G的 POC对讲,近半年来产品上市量倍增,据行内人士预测 每年公网对讲机的销售量 ,至少在 100万 左右。附: 国内流量 3.6G/年 ,(若超出流量按 0.033元 /10KB收取)套餐内 3.6平均每分钟对讲将产生 0.0067MB,折合下来一年时间内每天可对讲 20个小时左右(一般情况下几乎没人 12小时连续通话,因此相当于不限流量) 9.648M/天三、国内主流的产品 一类是 三大运营商 直接运营的公网对讲产品。三大运营商实
4、际均在运营公网对讲产品,如中国电信的天翼对讲,中国移动的和对讲,中国联通的沃对讲。对讲产品主要 面向企业 客户。 一类是 公司化运营 的公网对讲产品。如卓志达,易洽,集群通等。1.运营商系 天翼对讲 基于 CDMA1x, CDMA2000网络,所运营的天翼对讲,主要有 QChat和 GoTa两种标准。其中 GoTa是中兴通讯推出的一款基于 CDMA网络的集群通信标准,该系统在 CDMA公网网络原空口标准上进行扩充,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集群对讲系统,从性能上讲是目前国内最成熟的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网集群标准。各项性能指标与国际主流厂商系统接近,部分指标超越。此标准的缺陷是,目前只有中兴一家设备厂
5、商支持,未能形成真正的产业联盟,所以 只有中兴的基站可以扩展支持 GoTa标准 。中国电信, 只能在部署了中兴设备的省份开展基于 GoTa的业务 ,无法形成一张全国的公网对讲网络。主要终端大唐、东信、海信、华立、华录、康佳、波导、米粒创新、南极星、启东优思 、泉盛电子、世纪天元、微网信通、信云、银星数码、优快、优派、环宇 、中渔、科立讯、力声、腾汇达、翌科、盛本通讯、泉顺、顺风耳、赛亚斯、经纬之星、鑫瑞明、首信、高斯贝尔、特易通、锐格、力盛、拓洋、正锐、天易达、尚易通、富乐而康、威特尔。 QChat是高通主导的一种基于 CDMA网络的 PTT 对讲技术标准,对网络制式也有要求,目前 国内只有中
6、国电信 可以部署。QChat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功能趋于成熟,电信可以 全国组网 。 QChat的产业链相对成熟和完善,国内有多家终端厂商能够生产满足要求的设备。 QChat虽然在性能上略低于 GoTa,但由于其能全国组网,且终端相对丰富,电信在发展天翼对讲的制式选择上,已经向 QChat标准倾斜。中国电信利用此系统,基于其广覆盖、大容量的移动通信网络和电信级的业务管理平台,通过专业手机终端和可下载客户端,为客户提供全网覆盖范围内的对讲服务,形成天翼对讲品牌。中国电信作为 “天翼对讲 ”的发起者,也是 平台 的运营者。 中国电信 2015年对 QChat系统进行了大范围的升级,使系统容量,支
7、持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天翼对讲用户电信方面称存量用户已经达到 100万,未来的目标是千万级用户。 中国移动 的公网对讲产品基于 PoC技术, PoC是一种基于 移动网络 、采用 VoIP技术的 Push to talk业务,其借用了集群系统中的 PTT特性。 PoC服务定义了一种适合移动设备的 半双工 VoIP系统,利用了无线数据网络的包交换能力。 2005年 6月,开放移动联盟( OMA)宣布推出 OMAPushToTalkOverCellular1.0候选标准( OMAPoC1.0)。中国移动在此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推出了移动版本的 PoC标准。对外成为手机对讲业务,目前已更名为和
8、对讲。依据用户需求,率先推出 4G专用对讲终端,具有三防、大音量、长待机、便捷侧键、一键求助等功能及特点。定制终端有大唐电信、三五互联、源通世纪、瑞创信达。(浩联时代的 WePTT平台 ) 中国联通 与移动类似,基于 VOIP技术也推出了类似的沃对讲系统。 2G时代, 中国移动和联通的对讲在 GSM网络表现不佳,延时比天翼对讲要大 , 网络覆盖和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也比 CDMA网络要差些 。所以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系的公网对讲,天翼对讲目前占有明显优势。( 普天宜通多媒体融合指挥调度 沃 -PTT平台 )2.公司运营 卓智达目前是该类产品中市场份额最大,其系统也是 基于 CDMA网络 的数据业务
9、开展,特点是主要生产低成本终端,尤其是低成本的无屏终端,此类产品是 三大运营商的对讲产品库中没有 的,但实际上是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产品。目前其已形成完善的产业联盟,国内多大几十家终端厂商具备生产能与其平台对接的产品。平台费: 50元 /年 +流量费: 20几元 /年, 3.6G/年 ,主要终端 特锐特( 20K) 、 辉特利( 20K) 、 飞达信( 5K) 、 通易达( 5K) 、 飞捷( 10K) 、 琪祥( 10K) 、 普星( 1K) 等。与卓智达合作的 平台代理商 大约有 450多家 。中兴上半年出了 50-60万个对讲模块,占渠道销售额的 1/2。 易洽产品特点也卓智达类似,主流产
10、品基于 CDMA网络, eChat是 中兴通讯 的公网对讲品牌,借助中兴的国内外市场资源, 15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进步。含一年服务费,从 第二年起 600元 /年,流量不限 。 集群通是指挥调度系统老牌产生捷思锐推出的公网对讲品牌,不同于卓智达和易洽,捷思锐的终端支持联通 WCDMA( 40元 /年, 流量 1G ),和 三大运营商 的 LTE,理论上可以在 三网都运营 ,其终端产品均采用 安卓智能操作系统 ,能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如 视频,图片传输 等。据传捷思锐获得了几千万的投资,用于发展集群通业务。( “智能终端 +网络 +平台 ”模式),在网络方面,供应不限流量卡,一次支付全年
11、不限流量;在平台方面,提供免费的专业级调度软件、代理商 /企业管理后台和移动管理 APP。 易呼通 Poctalk-PTT( VoIP技术,三种加盟方式:合作运营 /自建平台 /项目合作)、 微沃 Wisdom-PTT( VoIP技术)和河南宝蓝锐目 (经销商实行 “平台终身免费使用 ”制 )、致远( 模块 +PCB, 60元,自有平台 )等。四、公网对讲的优势 4G网络部署越来越快,覆盖越来越好,基于 4G的公网对讲设备也开始起步,在 4G网络下,公网对讲的时延得到极大改善,与专业对讲性能接近。 公网对讲厂家越来越多,竞争趋于激烈,平台厂商开始降低收费,甚至有免费平台出现。 流量费也越来越便
12、宜,有效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用户对视频,图传等业务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传统对讲机无法满足的功能,在公网对讲上越来越多的实现。 行业集成越来越丰富,随着智能设备的崛起,对讲设备已经不再局限与语音对讲。越来越多的对讲设备成为行业用户的智能手持操作平台,能够实现更多的工作业务。 标准更加完善。 3GPP组织最近公布基于 LTE的 MCPTT标准,成为未来公网对讲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对于指导公网对讲专业化,标准化意义重大。 大厂开始介入,据传摩托罗拉,海能达等传统领军厂商也开始介入公网对讲的研发。主流厂商的加入,必然带领行业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未来小平台的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无
13、需自己建设中继及数字系统,只要应用地有中国电信的 2G和 3G的信号覆盖,就可以通过公网实现全国范围内 无距离 限制自由对讲,且可满足 单呼 、 组呼 和群呼 ,通过 管理平台 ,还可以实现 GPS定位 及 调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网对讲逐渐走上前台,在各类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4G网络的广泛覆盖,公网对讲的性能也与专业对讲接近。随着智能终端的崛起,公网对讲已不在局限于普通的语音对讲。基于数据业务的各种多媒体业务,越来越多的受到专业用户的欢迎。如视频调度,图传,位置信息,门禁,告警,语音播报。与各行业专业应用集成,形成新的解决方案。公网对讲产业链与传统对讲产业链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五、数
14、字对讲机分类 一类是 专网 数字集群对讲 另一类是 公网 数字集群对讲专网里面又分窄带和宽带,窄带有 DMR, dPMR, PDT, Tetra等;宽带有国内自有标准 B-TrunC(华为、中兴高达、普天、信威、鼎桥 -Witen宽带集群全业务融合平台)。公网集群包括 PoC, QChat, eChat,和集群通 (GQTone) (捷思锐)等技术和产品。1.公网与专网区别1.专网与公网存在本质区别:首先从 服务用户对象 角度来看,专网更多的面向一些特定的部门和群体以及相关的行业用户,提供的是应急通信、指挥调度以及日常通信相关的业务,更强调的是 社会效益 。而公网面向公众来提供服务,提供的是个
15、人通信服务,公网运营商还是以经济效益 为主的。从 设计角度 来看,专网更加关注通信的 可靠性安全性 ,公网更多的关注 用户的通讯的体验 。从 终端角度 来看,专网面向 特殊的应用 场景,对终端有一些特殊的要求,特别是可靠性和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公网终端作为个人的消费品,注重的是娱乐功能外观 以及 时尚性 等等。2.专网与公网 最大的区别:在网络层面,专网强调 小容量大覆盖 的网络,可以为 特定场所 提供覆盖服务的;公网强调的是一种 大容量 和 广覆盖 ,对于容量的需求可能更高。在数据的上下行配比方面,专网更多的强调的上行速率,对上行速度要求比较高,公网强调的是下行速率。运营管理方面,专网一
16、般都是 用户自行出资建设 ,或者是由 国家政府 出资建设进行维护管理,公网则是由 运营商统一网络的建设 运营维护和管理。 所以,专网运营商如果进入公网市场,就要在网络、人员、品牌、业务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先期投入。即使是,此次有着交通运输部官方背景,并已经拿到资质的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也只是表示,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资质的取得,也只是有助于深入推进移动卫星通信信息服务转型升级,切实保障移动卫星业务的健康,维护我国国家防御体系的稳固、有效保障 “一带一路 ”的建设。而这些目的,都不是公网运营的方向。 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相对于公网拥有较为完整的宽带频谱资源,专网频谱资源相对零散,带宽相对不足。以
17、LTE为例, LTE集群组网频宽至少是 1.4M,只有采用 5M/10M/20M同频组网的时候才能体现更明显宽带优势。2.公网与专网的应用 专网集群系统一般应用在 强力部门 ,如公安、军队、武警等,或 重点行业如铁路、机场、监狱等,需要专用授权频率,并独立部署网络。其优点是安全可靠,保障性好,缺点是成本高,信号覆盖差,业务应用能力弱。 公网集群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 3G/4G移动通信技术背景下产生的,基于公网运营商的网络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群通信技术。公网集群技术的雏形可以追溯到 10年前开始发展的 PoC业务,以及后来发展的中国电信的 Q-Chat天翼对讲业务,和在 CDMA2000网络上衍生出来的 eChat(中兴)、Smart-PTT(卓智达)等。这些技术集中在提供简单的语音对讲业务,满足了很多需要广域对讲功能的低端用户的需求。 出租车 、 物流车 、 渣土车的客户占据了很大份额 ;高速交巡警 、 长途输变电线路架设与维护 、 高铁运营 及 长途客货车 也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另外, 快餐送递 、 物流派送 ,都有这方面的需求。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