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墨竹如人,导入 识字 阅读 练习,导入,郑板桥(16931965)即郑燮(xi),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竹。,郑板桥画的竹,词语积累,衙斋 囤积 粥厂 劲节 高志 虚心 落拓 造诣 平粜绰约风姿 离乡背井 溢于言表 风骨峥嵘 不义之财 乘人之危,字,tu,y,tia,y zha,chu,tu,根据意思答出相应词语,1、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 2、 (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 ) 3、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钱财( ) 4、借竹子节节高的长势来形容人刚正不阿的气节。( ) 5、雄健有力的风格超越寻常( ),离乡背井,溢于言表,不义之财,
2、劲节,风骨峥嵘,郑板桥是清代画家中的一位奇才。他一生爱竹画竹,并以竹自喻。无法统计他一生画过多少幅竹,但所画之竹皆风骨峥(zhn)嵘(rn),潇(xio)潇洒洒,舒展自如,人们从竹的绰(chu)约风姿中不仅能体味到“劲节”“高志”“虚心”的品质,更能透过它,见到画家郑板桥的品性人格。,墨竹如人,课文主要 写了郑板桥的哪几件事?,郑板桥当县令时,时常到百姓中问长问短。他不坐轿子不带衙(y)役,穿着便鞋就下乡。农民见他没有架子,都信任他,称颂他。,郑板桥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有一年天旱,粮食颗粒无收。富户乘人之危,把粮食囤(tn)积起来,抬高市价,想发不义之财。灾民们卖儿卖女,离乡背井。郑板桥见此情
3、景,焦急万分,于是一面向朝廷呈报灾情,请求赈(zhn)济,一面就地查封富户仓里的存粮,责令囤户把粮食平粜(tio)给灾民。还把饥民们组织到修筑城池的工地上,使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又令富户在街巷里开设粥(zhu)厂,免费供应老弱妇幼。为了救灾,他还捐出自己的官俸(fn)。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衙斋(zhi)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与人民痛痒相关的情怀溢于言表。,品诗:,“衙斋(zhi)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次,从省里来了一位大官,郑板桥前去迎接,因为脚上穿的草鞋没有来得及换掉,便遭到斥责,说他有意犯上。郑板桥看透了官
4、场的腐败,决定辞官回家,卖画为生,图个清静自在。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驮着他的琴书字画直奔扬州而去。他离开县城的那天,老百姓倾城相送,情景十分动人。重返扬州的郑板桥已名震南北,是诗、书、画造诣(y)极高的“郑三绝”了,向他求字画的人络绎不绝,只要他动动笔,自然就有人送钱送酒。郑板桥尽管生活清贫,却从不轻易将自己的画卖给别人。有些盐商千方百计想买他的字画,往往不能如愿;许多农夫、小贩、工匠、士兵却很容易求得他的画。他说过:“我画兰、画竹、画石,都是用来慰劳天下劳动者,并非是供那些达官贵人享用的。”,郑板桥不媚权贵,体谅百姓,寄情遣兴于绘画。墨竹是他晚年的代表作,图中几竿修竹倚石挺立,突兀的巨石之中
5、长出一丛兰草。竹之劲、兰之清、石之坚,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坦荡与落拓(tu)之感,显出一种从容的傲然。,从 一事中,我看出郑板桥是一个 的人,小组合作,复述故事:,概括郑板桥品质,赈济百姓,辞官回家,画赠百姓,体谅百姓;,不媚权贵;,甘于清贫 ,脱俗。,走访百姓,平易近人,谦逊,墨竹有什么特点?,墨竹:,风骨峥嵘,潇潇洒洒,舒展自如,体谅百姓;,不媚权贵;,甘于清贫 ,脱俗。,平易近人,谦逊,郑板桥:,郑板桥和竹有什么联系?,1、“他一生爱竹画竹,并以竹自喻。”2、 人们从竹的绰(chu)约风姿中不仅能体味到“劲节”“高志”“虚心”的品质,更能透过它,见到画家郑板桥的品性人格。
6、,拓展:,竹石 (郑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拓展: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包括: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奉旨革职,郑县长板桥同志,一不事先请示,二不事后报告,擅自打开粮仓去赈济灾民。拿着国家的钱财,施恩于百姓,自己去沽名钓誉,置朝廷和万岁爷的脸面于何地呀?因此,就被皇上革了职。回家的路上,见到一艘官船之上竖着一杆大旗 -“奉旨上任”。郑板桥同志再次发了飚 在自己雇的小舢板上,扯了自己的上衣,也挂起了一个布条子:“奉旨革职”。 。,练习,竹之高志 喻人之刚正竹之虚心 喻人之谦逊竹之劲节 喻人之脱俗,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乘(chn chn)人之危 离乡背(bi bi)井,直奔(bn bn)扬州 免费供(n n)应,绰,chu,衙,y,囤,tn,粥,zhu,诣,y,拓,tu,词,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