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春望复习.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7726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望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春望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春望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春望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春望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杜甫诗专题复习,春望,(一)改错别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底万金。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簮。,溅,烽,抵,搔,簪,(二)赏析 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描绘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描绘出了乱草遍地,人烟稀少的荒芜之状,令人满目凄然。 “破” “深”写出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渗透了诗人忧时忧国的无限沉痛之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感情。,3、烽火连三月

2、,家书抵万金。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真切表达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信的心情。“连三月”写出战乱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对妻子儿女的强烈的思念。,古诗词名句赏析的角度理解内容品味语言蕴含哲理表达情感,中招真题再现,(二)阅读春望,完成下面试题。 (5分) (2011长沙)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 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含义?(3分)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名句: , 。 春望一诗中,运用

3、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思念感情的两句诗是: , 。 春望 ,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

4、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C, 对“国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

5、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写的景物。,D,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

6、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之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C,阅读杜甫春望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联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C“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乱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值钱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C,读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