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联合组织及其应用,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条格组织及其应用 第二节 绉组织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透孔组织及其应用 第四节 蜂巢组织及其应用 第五节 凸条组织及其应用 第六节 网目组织及其应用 第七节 小提花组织及其应用 第八节 色线与组织的配合,本章知识要点,联合组织的形成方法及分类 条格组织的绘图方法、上机条件及其应用 绉组织的绘图方法、上机条件及其应用 透孔组织的绘图方法、上机条件及其应用 凸条组织的绘图方法、上机条件及其应用 网目组织的绘图方法、上机条件及其应用 小提花组织的绘图方法、上机条件及其应用 配色模纹的组成、绘图方法及其应用,联合组织的特征和种类,联合组织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2、组织(原组织或变化组织),按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而成的新组织。构成联合组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两种组织的简单并合,也可能是两种组织纱线的交互排列,或者在某一组织上按另一组织的规律增加或减少组织点等等。 按照各种不同的联合方法,可获得多种不同的联合组织。常见的联合组织有条格组织、绉组织、透孔组织、蜂巢组织、凸条组织、网目组织、小提花组织等。,一、纵条纹组织,第一节 条格组织及其应用,纵条纹组织的设计要点: 1、各条纹交界处的相邻两根经纱上组织点的配置最好是经纬浮点相反,以使界线分明。 2、如果各条纹交界处相邻两根经纱不能配成经纬浮点相反,那么为使条纹分界清晰,可镶嵌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
3、线。 3、各条纹组织的经纬纱交错次数不宜相差过大。如果必须将织缩差异较大的两种组织并列配置时,那么应在设计与工艺上采取一些补救措施。,4、纵条纹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Rj各纵条纹中的经纱数之和。 每一纵条纹的经纱数,随条纹的宽度、经纱密度、所采用的组织以及与相邻组织的配合而定,同时要考虑每筘穿入数和条纹界限分明问题。 Rw各纵条纹所用的基础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举例:,各条纹交界处的相邻两根经纱上组织点配置成经纬浮点相反,使界线分明。例1:/3右斜纹+/3左斜纹,例2: 3/3右斜纹+3/3左斜纹+3/3经重平例3:2/2 右斜纹+2/2左斜纹+2/2方平,例4:某纵条纹织物的规格及
4、纱线排列情况如下:,织物规格:14.5258.3425268; 经纱排列:1深灰14杏1杏黄38杏1普白12杏1榄绿38杏(共106根/花); 纬纱:杏黄 上机图,例5:采用一个织轴织造,斜纹部分的经密比平纹部分大。,工艺上采取补救措施,使界线分明。,产品规格:7.42 7.42492315 筘号:144齿/10cm 穿综、入筘、色纱排列:,例6:采用三个织轴织造且平纹部分经密比起花部分小。,织物规格:7.4213492354 筘 号: 136齿/10cm 穿综、入筘、色纱排列:,例7:某纵条纹织物,采用双织轴织造,织物规格为:,筘号: 193齿/10cm 穿综、入筘、色纱排列:,镶嵌一根另一
5、颜色的纱线,使条纹分界清晰。,二、横条纹组织: 横条纹组织较少单独使用,多与其他组织配合使用,增加花色品种。现举一企业生产实例加以说明。,二、横条纹组织,横条纹组织较少单独使用,多与其他组织配合使用,可增 加花色品种。现举一企业生产实例加以说明。,穿综及色纱排列:,织物外观呈现方格效应,选用经面或纬面组织为基础组织,沿着经向和纬向间隔配置而获得格形,所形成的方格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三、方格组织,设计要求:经纱交织次数不宜相差太大;界限要分明:相邻两格子交换处的组织点相反;组织要连续:沿对角线排列的方格组织其起始点相同, 保持组织连续,花纹清晰。,组织参数:Rj,Rw各条纹不同组织的组织循环
6、纱线 数的最小公倍数。 组织图绘作 1、选择组织的起点 2、填绘组织。首先画出基础组织,然后采用底片翻转法,分别以经向和纬向为轴进行翻转而成。,此种组织使织物外观呈现在平纹地或斜纹地上由纵横条构成大格型效应,所以又称为大格子组织。格子组织较多应用于手帕,如缎条手帕,也有用于衣料。,四、 格子组织,格子组织织物,织物组织中不同长度的经纬浮点,在纵、横方向错综排列,使织物表面具有分散的、规律不明显的、微微凹凸的细小颗粒, 呈现绉效应,这类组织称为绉组织。,第二节 绉组织及其应用,一、绉组织的特征与形成原理,起绉织物,绉组织织物,2、在一个组织循环内,各根经纱与纬纱的交织次数应尽量接近,相差不要过大
7、,以使每根经纱的缩率趋于均匀。3、经纬浮长不宜过长(除特殊要求织物上一般不超过2mm,有的除外),因为太长的浮线会破坏织物表面均匀细微的颗粒状外观。不应有大群相同的组织点(经或纬)集聚在一起,以免影响起绉与光泽的效果。,1、不同长度的经、纬浮点沿各个方向均匀配置,切忌使织物表面呈现出明显的纵、横、斜向纹路或其他规律出现。,二、设计要点,三、绉组织的构作方法1. 增点法以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为基础,按另一组织的规律增加组织点构成绉组织。,2. 以一种组织纱线移绘到另一种组织纱线间将一种组织的经(或纬)纱,按一定的比例(11)或(12)等,移绘到另一种组织的经(或纬)纱线间。,3. 调整同一种组织的纱
8、线次序构成绉组织用这种方法绘作绉组织时,一般是以变化组织为基础组织,然后变更基础组织的经(纬)纱排列次序而成。,4. 旋转法选用一个组织为基础,使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组合构成绉组织。,5. 省综设计法(1)确定采用的综片数,一般综片数为48片。 (2)确定组织循环图的范围。 (3)确定每片综的提升规律,即画出纹板图。 (4)画穿综图和组织图。首先把经纱循环数分成若干组,每一组的经纱数等于综片数。,纹板图设计,穿综方案,省综设计法,第三节 透孔组织及其应用,一、透孔的形成原理,1、确定其组织循环纱线数。 2、在意匠纸上画出组织图的范围。 3、在组织图的左下角填绘基础组织。 4、按照底片翻转的关
9、系画出其余的组织点。,二、透孔组织的绘作方法,透孔组织的小单元可以按照各种几何图形与平纹组织相配合,构成花式效果。,三、花式透孔组织,透孔组织一般可做薄型服用夏季面料,织物多孔、轻薄、凉爽易于散热。,四、透孔组织的应用,织物表面具有规则的四方形凹凸花纹,形如蜂巢,故称蜂巢 组织。织物手感松软、丰厚,缩水率较大。它常用于衣料、 披巾、茶巾等。,第四节 蜂巢组织及其应用,一、织物外观形成的原因,松紧组织的相间配置, 浮长线的逐渐过渡 织物表面由薄甲和乙处 逐步过渡到厚,由厚逐 步过渡到薄,形成四方 形凹凸形状。甲凸起, 乙凹下。,二、简单蜂巢组织的作图,以单个组织点构成的菱形斜纹为基础,把整个组织
10、分成四个部分,在上下或左右两部分的三角形内,填绘经组织点,并与原来的菱形斜纹线之间空一个组织点而成。,三、变化蜂巢组织,变化的方法:,2、组织循环大小与简单蜂巢相同,在单个组织点菱形斜纹的左斜纹线的下方,隔一个纬组织点,再作一条平行的斜纹线。 3、其他方式。,1、将单个组织点菱形斜纹变成顶点相对且相隔一纬的上、下两个山形斜纹。,第五节 凸条组织及其应用,凸条组织织物的外观: 织物表面有纵向、横向或斜向的凸条,背面有浮长线。,一、组织配置与凸条效应的形成凸条外观的形成: 基础组织(重平组织)+固接组织(简单组织) 固接组织:平纹、1/2斜纹、2/1斜纹、2/2斜纹等,种类 1、纵凸条:纬重平+固
11、接组织 2、横凸条:经重平+固接组织,1、选定基础组织和固结组织; 2、确定完全组织的大小; 3、填绘组织图。,二、基本凸条组织的绘制方法,加入平纹的凸条组织,加平纹芯线的凸条组织,三、增加凸条效应的方法,四、变化凸条组织,五、凸条组织的应用棉色织女线呢、仿灯芯绒等织物 ;在丝织的素织物中,以横凸条较为多见。,第六节 网目组织及其应用,一、组织配置的特征与网目效应的形成,二、网目组织的绘作方法,1、确定地组织。 2、配置网目经与纬浮长线。 3、确定完全组织的大小 Rj(两条网目经之间的地经纱根数+每条网目经的经纱根数) 2 Rw(两条牵引纬之间的纬纱根数+每条牵引纬的纬纱根数) 2 4、填绘组
12、织图,例:以平纹为地组织绘制一经网目组织。网目经的浮沉规律为:两根网目经之间相隔的地经根数为5, 每隔5根地纬安排一根牵引纬,网目经与牵引纬均为单根。RjRw(5+1)212,三、网目组织应用与上机,第七节 小提花组织及其应用,小提花组织的特征:小提花组织是利用多臂机织造,在织物表面运用两种或两 种以上织物组织的变化,而形成各种小花纹的组织。,一、小提花组织分类1、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2、斜纹地小提花组织 3、缎纹地小提花组织,二、设计要点1花、地组织配合时,交接处要清楚,保证花纹清晰不变形; 2起花部分的浮长线不要太长,一般经纱浮长不超过35个组织点; 3起花部分的经纱与平纹的交织次数不要相差
13、太大,以尽量用单轴织造为原则; 4.每次开口的提综数尽量均匀,花型配置应相对均匀分散; 5因起花部分只起点缀作用,故应尽量使起花部分织物的密度与基础组织相同,以降低织造难度。若起花部分密度与地组织密度差异较大,则工艺上要采取补救措施。,平纹地小提花组织及织物,斜纹地小提花组织举例,缎纹地小提花举例,棉型织物中,多用于色织府绸、细纺等纺丝绸产品。 丝织中,可以用小提花组织来制织“以素代花”产品。 在毛织物中,可制织女式呢或花呢类产品。,三、小提花组织的应用与上机,小提花织物上机时,应视产品特征,穿综可采用照图穿法或间断穿法,穿筘视产品经密而定。,A,B,C,D,第八节 色线与组织的配合,配色模纹
14、的特征利用不同颜色的经纬纱线与织物组织相配合而构成的花形图案。,配色模纹由四部分构成,意匠纸上分成四个区来表示:区为织物组织区为色经排列顺序区表示色纬排列顺序区表示配色模纹,一、配色模纹的构成,二、根据已知的组织图和色纱循环绘制配色模纹,三、根据已知的色纱循环和配色模纹绘制组织图,四、根据已知的配色模纹确定色纱循环和组织图,思考题:,1、以八枚五飞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绘作一纵条纹组织图。 2、以 经重平、 和 方平为基础组织,绘作一纵条纹组 织图。 3、以四枚不规则缎纹为基础组织,Rj=Rw=16,绘作小方格组织的上机图。 4、以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组织为基础,绘作Rj=Rw=10的方格组织图。
15、5、设计绉组织的注意事项有那些方面? 6、以 为基础组织,采用经纱排列为1、9、5、7、3、2、4、12、10、8、11构成绉组织。,7、试自由设计一个Rj=36,Rw=20,采用6页综制织的绉组织,并说明设计思路。 8、试设计一平纹与绉地的条子织物组织图。 9、试绘作Rj=Rw=12的简单蜂巢组织图。 10、绘作基础组织为 纬重平,固结组织为平纹,两凸条间加两根平纹的基本凸条组织上机图。 11、绘作基础组织为 纬重平,固结组织为 ,两凸条 间加两根平纹,凸条中间加两根芯线的凸条组织上机图。 12、凸条组织形成凸条的原理是怎样的?,7、试自由设计一个Rj=36,Rw=20,采用6页综制织的绉组
16、织,并说明设计思路。 8、试设计一平纹与绉地的条子织物组织图。 9、试绘作Rj=Rw=12的简单蜂巢组织图。 10、绘作基础组织为 纬重平,固结组织为平纹,两凸条间加两根平纹的基本凸条组织上机图。 11、绘作基础组织为 纬重平,固结组织为 ,两凸条 间加两根平纹,凸条中间加两根芯线的凸条组织上机图。 12、凸条组织形成凸条的原理是怎样的?,13、试设计一平纹与透孔的条子组织图。 14、设计纹样如下图,黑格处填透孔组织,白格处填平纹,试画该花式透孔组织上机图,要求用综数20。 15、以 为基础组织,色经及色纬循环为: 、 ,试绘作配色花纹图。,16、已知配色模纹及色纱排列如下图,试确定各种可能的基础组织图。17、试设计并试织一平纹地小提花组织,要求用综数16。 18、试设计并试织一缎纹地小提花组织,要求用综数16。 19、试设计并试织一斜纹地小提花组织,要求用综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