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真 实的青春没有逆袭.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7241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 实的青春没有逆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真 实的青春没有逆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真 实的青春没有逆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真 实的青春没有逆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真 实的青春没有逆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真实的青春没有逆袭,一个大学结业生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当伴郎,,我悉心置办了一身正装,,当初找工作时, 也不曾有这样拾掇自己的兴致。,对我这个大学结业生来说, 生活似乎要进入正常化的轨道了。,套上成熟的衣服,我感到一阵别扭,,他人的婚礼,自我的规范,,我们属于社会所解读的“自我中心”的一代。,消费主义的风潮裹挟了我们从童年至青年的全部过程。,同时,这又是一个剧烈变化、理想主义远去的时代,,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单纯到世故、 从无知到精明的火箭般成长。,我们的青春,注定要比任何时候都短暂。,2003年以后,大学扩招的就业潮持续高涨, 读书的性价比劣势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传统功能。,“毕业即失业”并

2、不是夸大其词的恐慌制造, 是大部分人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即使按部就班完成学业, 也不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出路。,对普通人来讲, 这是一个在起跑线上就已输掉的时代。”,也许正是这想法,我选择了“混”。,大一的第二个学期,我,挂科了。,学校把成绩单寄到家里的时候, 我和父母都不以为意。 这个家庭还没有从儿子考上北京重点大学的喜悦中冷却下来。,2006年,对于一个西部县城来说, 考上大学还是一个神话般的前程。,热浪般的羡慕与祝贺中, 我被父母送到了北京。,像魔咒一样,挂科越来越多。,被寄予厚望的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足球。,“好多人都挂科, 有的甚至没到四年就提前退学了”,我试图为自己当时的心理找原因

3、,你看,还有比我更差的!我心里这样想。,等我发现大溃败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 马上就要毕业了。,知道双证已经拿不了的时候, 我放弃了所有的补救的机会,,开始破罐子破摔, 最后带着一张结业证离开了大学母校。,分别那天,所有人都说这没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不是没想过另谋出路,我称之为喜剧式的创业计划:,20042005赛季欧冠决赛利物浦对AC米兰, 上半场连进3球的米兰几乎已经稳坐胜局,,我不断重温足球中的经典逆转。,孰料下半场利物浦连扳3球, 最终靠点球逆转登顶,拿下了冠军。,这场赛事,我每看一次都会热血沸腾, 像信仰一样为之膜拜、癫狂。,我开始执拗地认为, 自己的一生将只与足

4、球有关。,我注意到很多人工作之后仍然愿意回学校踢球,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场地、赛事和信息平台。,这或许是一个商机,可以做类似于足球联盟的网站。这个想法燃起了久违的热情,我开始在纸上草创网站的页面和模版。,专注了一个月之后, 发现所谓的创意不过就是一纸空谈, 我无法对别人清晰解释客户群体、盈利模式。,足球带给我的快乐与能够转化的价值之间,差之千里。,兴趣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其实我只是把足球的逆转投射到了现实生活, 变异成了一种病态的自大和赌博式的心理。,学业的失败、无业的恐慌,,都能在一边上网浏览新闻, 一边痛骂社会和体制不公的快感中得到释放。,这是我们同龄人共同的成长体验,,网络信息的海量

5、冲击让我们与社会提前相遇,,电脑屏幕上呈现出的喧闹和纷乱, 远比真实的生活更有戏剧性和吸引力,,关注他者无异于暂时忘记自我困境的止痛剂。,足球中的逆转并不是真实的人生,我开始清醒。,同学答应把我介绍到自己所在的小公司,要求不高、月薪2000。,然而,等了一个多月后,还是不了了之。,我决定回家乡跟亲戚学做小生意, 我想着自己总还是有“力气”这点价值的。,不过,我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彩票店卖一张彩票才赚1毛钱,,人人都必须有手脚并用、精明油滑的本事。,开饭馆的人天不亮就要起床,,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真实的底层社会。,原来苦力活也不是谁都干得来的。,我开始觉得,我并不属于这个群体。,按照教育部的规

6、定,拿到结业证的大学 生可以在两年内重申补考换取毕业证。,只剩下半年的时间了,我决定重拾书本,我开始重新审视学历在这个社会中的分量。脑中的路线图也渐渐明晰起来。,最终却输在了最后一科上,55分,宣判了彻底的失败。,然而,运气好像自高考之后就再也不会降临。,在家里埋头苦读,考试时坐火车来北京, 挂掉的课程一门一门补过了,,那段时间和家里的冲突特别多,,有时候会坐着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我想不通,要用什么代价才能挽回4年的荒废。,我又回到了北京,开始做简历,找工作。 希望能够在自己栽倒的地方重新站立。,尽管单薄的一页纸上,几乎没有可写的履历,但终于要学着摆脱寄生的窘迫。,一个月后,一家小公司接

7、收了我,月薪3000。告诉父母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平静。,无论如何,重拾了久违的那种规律状态,,尽管同学的研究生都快读完了。,尽管仍然租着一张床位, 每天要用两个小时赶去上班,,但我知道,24岁的这一年, 我终于不再是个“另类”,偶尔,我也会想,社会压力、亲人的期望、自己的前途,这是不是青春应该承受的。,这不再是一个年轻即资本的时代,,工业流水线上的经验主义要求每个人 必须在短时间内实现成人化,,在一个竞争白热化的社会环境中,,犯错的青春会被迅速、无情地抛弃,,“做自己”显得既无用又荒唐。,对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来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才是我们最真实的前路。,完,按ESC退出,原作:张墨宁 改编:王家文 2013年8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