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煤矿开采学第四章--开拓巷道布置.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7202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9.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开采学第四章--开拓巷道布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煤矿开采学第四章--开拓巷道布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煤矿开采学第四章--开拓巷道布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煤矿开采学第四章--开拓巷道布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煤矿开采学第四章--开拓巷道布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3/11,1,煤矿开采学,主讲人:李建忠,Tel:13803403342 E-mail: ,2019/3/11,2,第四章 井田开拓巷道布置,2019/3/11,3,主要内容,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 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 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4,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一、井筒数目的确定,井筒是矿井最重要的井巷工程,是矿井由地下通向地面的出口,是煤炭、材料、设备、人员、风等的必经之路,是整个矿井生产系统的咽喉。 井筒数目是根据矿井提升任务大小和通风需要等因素确定的。煤的提升和矸石、材料、设备及人员的提升(即辅助提升)可由一个或几个

2、井筒来完成。用作提升的井筒可兼作进风或回风井,有些情况下,则必须设专用回风井。在具体确定井筒数目时,可按以下三种情况考虑:,(1)双提升井筒开拓 (2)多提升井筒开拓 (3)单提升井筒开拓,2019/3/11,5,1、双提升井筒。准备两个提升井,一个为主井,担负提煤;一个为副井,担负人员、设备、材料、矸石等的辅助提升。 2、多提升井筒开拓。在一个井田中,装备两个以上的提升井筒开拓整个井田。 3、单提升井筒开拓。装备一个井筒提升,另设一个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一、井筒数目的确定,2019/3/11,6,井筒形式确定后,需要正确选择井筒位置。但在不少场合,井筒位置与井

3、筒形式是伴随一起确定的。主副井筒出口要布置工业场地,建设地面工业设施和民用建筑,还要在其下部设置开采水平,进行开采部署。 合理的井筒位置应有利于: 井下生产; 井筒和井底车场的开掘、维护及使用安全; 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要求:不受地面和井下地质条件限制时,井筒应位于井田储量中心(主要指立井),二、井筒位置的确定,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7,1、对井下开采合理的井筒位置 (1)井筒(硐)沿走向方向的有利位置 大巷运输工作量 储量 U = L (W/cos ) m 井筒在井田一侧: 大巷运输工作量 =UL/ 2 井筒在井田中央:大巷运输工作量 = U / 2L/ 4 2=

4、U L/4 在走向方向上井筒位于井田中央大巷运输工作量最小。,L / 2,L,W,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8, 均衡生产及矿井生产能力 井筒在井田中央:两翼均衡生产,能力大。 井筒在井田一侧:单翼开采,生产能力小。, 通风 井筒在井田中央 两翼风量分配较均衡,风路短,风压小。 井筒在井田一侧风路长,大巷通过风量大,风压大。欲降风压,增大巷道断面,工程量增加。,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9, 采掘接替 井筒在井田中央:两翼基本同时结束,较快转入下水平。 井筒在井田一侧:生产能力相同时,后期一翼生产,运输、通风过分集中,采掘相互干扰,不能较快转入下

5、水平。,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0,实际中形成单翼井田的原因,地质勘探资料不足,井筒需要靠近高级储量范围。 受地形限制。 后期增产,改建扩大井田范围。如范各庄矿,后把毕各庄扩进去,井型由180320万t/a,井筒位于非储量中心。,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1,(2)井筒沿倾斜方向的有利位置 斜井开拓时,井筒沿煤层倾向的有利位置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层位和倾角。 立井开拓时,井筒沿煤层倾向位置(见图) 单水平开采缓倾斜煤层的井田,井筒应坐落在井田中部,或者使上山部分斜长略大于下山部分; 对开采缓或倾斜煤层群的矿井,考虑井筒设在沿倾斜中部靠上适当位置

6、,使井筒煤柱不占初期投产采区;,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2, 急倾斜矿井,井筒宜靠近煤层浅部,甚至布置在煤系底板(见图) 近水平煤层的矿井,尽可能使井筒靠近储量中央; 煤系基底有丰富含水层的矿井,既要考虑井筒到最终深度仍不穿过丰富含水层,又要考虑初期工程量和基建投资,还应考虑煤柱损失。,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3,立井,石门工程量 初期工程量 井筒在位置石门长度最短,初期工程量较小,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4,立井井筒沿煤层倾向位置的几个原则方案 1井筒;2石门;3富含水岩层;4需保护的场地范围,第一节 井筒数

7、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5,井筒位置比较,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6,急倾斜煤层开拓的井筒位置1井筒位于煤层底板;2井筒位于煤层顶板; 3阶段石门; 4工业场地煤柱边界线,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7,2、对掘进与维护有利的井筒位置,(1)井筒应尽可能不通过或少通过流砂层、较厚的冲积层及较大的含水层。 (2)井筒位置应使井底车场有较好的围岩条件,便于大容积硐室的掘进与维护。,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8,3、便于布置地面工业场地的井筒位置,(1)要有足够的场地(一般情况下,工业广场的面积为:大型井0.

8、8-1.1公顷/10万t,中型井1.3-1.8公顷/10万t ,小型井2.0-2.5公顷/10万t ) ; (2)有较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便于矿井供电、给水和运输,并使附近有便于建设居住区、排矸设施的地点; (4)井筒位置应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 (5)充分利用地形,使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地面运输合理,并尽可能使平整场 地的工程量较少。,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19,根据瓦斯涌出量或等级 井型大小 井田走向长度 煤层条件(埋深),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三、风井布置及矿井通风系统,2019/3/11,20,(一)中央并列式通风,布置:

9、进风井、回风井并列布置在井田中央工业场地内; 两井相距中小型井3050m,大型井60150m,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21,a.罐笼或串车提煤的中小型井 主井进风,副井回风。 b.箕斗或胶带提煤的大中型井 副井进风,主井回风 c.在井田上部边界另设安全出口。,优点: 工业场地集中,管理方便;井筒保护煤柱少。 缺点: 通风线路长,风阻大,漏风多。 适用: 井田尺寸、能力不很大、低瓦斯矿井; 矿井投产早期。,(一)中央并列式通风,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22,(二)中央边界式通风(中央分列式),布置:主、副井位于井田中央,风井设在井田中央上部边界

10、。,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23,使用: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优点:风路短,风阻小,井下漏风少。 缺点:深部要维护较长的上山回风,工业场地分散。 适用:煤层赋存不太深的缓、中倾斜煤层矿井;煤层赋存深,瓦斯大的矿井;矿井生产后期。,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二)中央边界式通风(中央分列式),2019/3/11,24,(三)对角式通风,布置: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风井成对角布置在井田两翼上部边界。,1主井,2进风井,5回风井,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25,优点:风路、风压稳定。一翼灾变,另一翼正常。 缺点:风机和通风设备多,工业场地分散,建井

11、时间长,主副井与风井贯通距离长。 适用:对通风要求很严格的矿井(高瓦斯、煤层易自燃、有煤和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井田一翼长达68km,后期风路长的矿井,(三)对角式通风,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26,(四)采区风井通风,布置:风井设在各采区 使用:中央井筒进风,各采区回风井回风。,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2019/3/11,27,优点:通风线路短;各采区通风方便、灵活;风阻小。可不设回风大巷。 建井可平行施工,建井期短。 缺点:风井及设备多,管理分散。 适用:井田上部距地表浅(50100m),采区尺寸大的采区。,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四)采区风井通风,2

12、019/3/11,28,5个分区,每区能力, 200万t/a 各分区布置一对立井 通风:进风、回风和 辅助运输 两个集中出煤斜井,1-双主斜井 2-双岩石运输大巷 3-分区主要大巷 4-煤仓 5-工作面 6-露头 7-分区境界 8-井田境界 No-进回风井,(五)多井筒分区域通风方式,2019/3/11,29,中央边界式与对角式 中央并列式与对角式 风井布置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a、矿井表土浅,第一水平设小风井,第二水平改其他方式。 b、井田走向大的矿井(6 8km),初期中央并列式,后期中央对角式。 c、风井有效半径:一个专用风井的有效半径大致控制在3km左右。,第一节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

13、定,(六)混合式通风,2019/3/11,30,开采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水平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开采水平垂高:开采水平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一、开采水平划分,2019/3/11,31,(一)合理的水平垂高 确定水平垂高确定阶段垂高能否进行上、下山开采 1、合理的阶段斜长 运输设备能达到的阶段斜长 合理的采煤工艺及采面参数 2、合理的区段数 3、利于采区正常接替 4、经济上有利 5、合理的水平服务年限及足够储量,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一、开采水平划分,2019/3/11,32,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

14、11,33,水平垂高(阶段斜长)有加大的趋势,2005年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1994年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阶段(水平)垂高,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11,34,近水平煤层开采的水平垂高,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盘区开采:下山不超过1500m; 上山不超过2000m。,2019/3/11,35,按煤组划分水平示意图,1第一水平;2第二水平,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11,36,下山开采:利用原开采水平的井巷和设施,开采该开采水平之下的采区,煤从下向上运输。 上下山开采:一个开采水平既采上山阶段又采下山阶段。,(二) 下山开

15、采的应用,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11,37,1、上下山开采比较,比较 利用原有开采水平进行下山开采;另设开采水平进行上山开采。,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11,38,上下山开采的比较,1主井 2副井 3回风井 4运输大巷 5总回风巷 6采区上山 7下山采区中部车场 8下山采区上部车场 9采区下山 10大巷配风巷(作为下山采区总回风巷) 11下山采区水仓,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11,39,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1、上下山开采比较,2019/3/11,40,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

16、/11,41,下山开采在技术上的问题随煤层倾角变小而变弱 下山开采在经济上有利,上山开采在技术上优越。,1、上下山开采比较,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11,42,维护上山采区的上山及总回风道,风井及通风设施为下山采区通风。 利用运输大巷配风巷回风。,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11,43,(1)倾角小于16的缓斜煤层,瓦斯及涌水量不大; (2)煤层倾角不大,采用多水平开拓的矿井,开拓延深后提升能力降低的; (3)由于开采强度加大、水平服务年限缩短,造成水平接替紧张,可布置一个或几个下山采区; (4)当井田深部受自然条件限制,储量不多、深部境界不一,

17、设置开采水平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可在最终开采水平以下设一部分下山采区。,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下山开采一般的适用条件,2019/3/11,44,合理划分开采水平,急斜煤层:一个开采水平只采上山阶段。 缓倾斜、中倾斜煤层:阶段斜长要照顾井田主要块段 当16时,上下山开采 近水平煤层:开采水平在煤组内的合理位置及标高煤层间距近开采水平设底部煤层中煤层间距远分组设开采水平,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2019/3/11,45,辅助水平(中间水平) 在开采水平内,因生产需要(局部阶段斜长过大)而增设有运输大巷的水平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辅助水平设石门、阶段大巷、不设井底车场。

18、辅助水平的煤运到开采水平,由开采水平井底车场运至地面。 应用原则辅助水平增加井下运辅环节,生产系统复杂化。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越性方可使用。,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三) 辅助水平的应用,2019/3/11,46,.水平垂高过大,阶段斜长较长 .井田形状不规则,煤层倾角变化大 .多水平上下山开采 4 .近水平煤层分组开采,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辅助水平适用的情况,2019/3/11,47,辅助水平的应用,2019/3/11,48,辅助水平的应用,2019/3/11,49,辅助水平的应用,2019/3/11,50,知识点,能力点,1、运输大巷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布置特点

19、2、运输大巷的三种布置方式的适用条件 3、煤层和岩层运输大巷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4、回风大巷如何布置,能根据具体煤层地质条件,合理布置水平大巷,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51,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 运输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担负煤、矸、物料和人员的运输,通风、排水及铺设管线等。是矿井的“动脉”。,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52,一、运输大巷(一) 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 (二) 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三) 运输大巷的位置 二、总回风巷,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53,一、运输大巷,(一)运输

20、大巷的运输方式 1.轨道运输大巷轨距一般有600mm、900mm两种,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54,轨道运输对大巷的要求,(1)根据所选定的矿车及电机车类型,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设计大巷断面尺寸,并使大巷内最高风速不大于8 ms。 (2)运输大巷的方向应与煤层走向大体一致,当煤层因褶曲、断层等地质构造影响,局部走向变化频繁时,为便于列车行驶和减少工程量,应设法使大巷尽量取直。 (3)运输大巷坡度以便于运输和排水为准,一般为34,如果井下涌水量较大,含杂物较多,也可取5。,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55,大巷采用矿车运煤的优点,(1)矿车运煤可

21、同时统一解决煤炭、矸石、物料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2)运输能力大,机动性强,随着运距和运量的变化可以增加列车数; (3)能满足不同煤种煤炭的分运要求; (4)对巷道直线度要求不高,能适应长距离运输; (5)吨公里运输费较低。,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56,2、带式输送机运输大巷,优点:(1)实现大巷连续化运输,运输能力大;(2)操作简单,比较容易实现自动化;(3)装卸载设备少,卸载均匀。 缺点:带式输送机不适应按不同煤种的分采分运,并要求大巷直。因此,对于运量大、运距较短、煤种单一、装载点少、大巷比较直的矿井,适于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

22、9/3/11,57,不同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巷运输设备,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58,大巷的方向:与煤层走向(近水平煤层煤层主要延展方向)基本一致,应尽量取直或分段取直,但要考虑维护和煤仓高度。胶带运输大巷必须取直或分段取直轨道运输大巷虽能适应弯道,但应尽量取直,以利减少工程量。轨道运输大巷要求:600 mm轨距,R12m,900 mm轨距, R15m。 大巷的坡度:利于运输和泄水。一般:i=35 向井底下坡。,3、大巷的方向和坡度,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59,大巷应用情况: 国内:基本上用机车运输;大型矿井用胶带。 国外:西德:大巷胶带:占30%

23、 且认为: 井田面积10(km)2时,胶带运输;井田面积30(km)2时,用机车运输;1030(km)2,具体分析比较。 我国,通过基建费和生产经营费分析比较,认为: 矿井一翼A=150万t/a,运距3km,采用胶带运输优越。 总的趋势:胶带运输增加。,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60,井下新型辅助运输设备 无轨胶轮车以柴油机或蓄电池为动力、不需轨道、自由行驶,具有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多功能、运量大等优点,易于实现由车场大巷或斜井地面至工作面的直达运输。适用于巷道坡度小于68的近水平煤层开采的大型矿井辅助运输,要求其行驶的巷道断面较大,尤其对巷道底板条件要求较高,需要根据

24、不同底板岩性,采取相应措施,满足其行驶对路面的要求。,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61,无轨车运行所需巷道断面,无轨车车速5-30km/h,车身较长,有时还需和拖车铰接,无固定的轨道限制其运行轨迹,司机操作驾驶有难度。主干巷道内人行道要大于1.2m,另一侧宽度=0.5m;两辆对开列车最突出部分的间距=0.5m;采区巷道内,间距适当缩小,人行道0.8-1.0m,另一侧宽度0.3-0.5m,完全满足行车不行人的巷道可不设人行道。,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62,井下新型辅助运输设备齿轨机车以防爆型低污染柴油机为动力,采用机械或液压传动,具有载重量大、机动灵

25、活、运距不限等优点,易于实现由车场大巷或斜井平硐至工作面的直达运输。但重量较大,造价较高,轨道系统安装要求严格,尤其对巷道底板岩性有较高要求,有底鼓、遇水泥化和膨胀或泥水多的巷道不宜选用。轨道系统增设齿轨的齿轨机车,适应巷道坡度不大于8;改造轮系,轨道系统增设卡轨或护轨的齿轨卡轨机车,适应巷道坡度812,因此适应开采近水平或缓倾斜煤层的矿井辅助运输。,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63,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64,井下新型辅助运输设备卡轨机车:根据动力和牵引方式不同,可分为防爆柴油机卡轨车和绳牵引卡轨车。防爆柴油机卡轨车:适应巷道坡度不大于8,具有承

26、载量大、机动灵活、可进入多条分支巷道运送物料、易于实现由大巷至工作面顺槽直达运输的优点。绳牵引卡轨车:具有适应巷道坡度大(可达25)、承载量大的优点,但只能在一个巷道系统内运行,不能进入多分支轨道。,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65,井下新型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车按动力不同可分为:防爆柴油机、蓄电池、绳牵引单轨吊和风动单轨吊四种。单轨吊车具有能充分利用巷道断面、基本不受巷道底板因素影响、适应巷道起伏变化、爬坡能力较强、机动灵活等优点。但为了保证巷道和支架能承爱足够的吊挂力,对顶板岩石强度和巷道支护均有较高要求,另外,运行速度慢,承载重量较小。,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

27、19/3/11,66,井下新型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车,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67,井下新型辅助运输设备选择当采用无轨运输系统时,应采用矿用防爆型低污染无轨胶轮车;当组成直达运输系统且倾角适宜时,可选用齿轨机车、卡轨机车、胶套轮机车;当组成直达运输系统,而上下山倾角较大或巷道底板底鼓严重时,可选用单轨吊车;当不适合直达运输时,可选用绳牵引式轨道运输设备。,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68,(二)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分层运输大巷 优:初期投入少,见效快 缺:后期工程量大,维护费高 适用: 煤层距离远 煤层煤质不同,需分装分运 煤层数目少,走向短,第三节

28、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69,2、集中运输大巷 优点:各煤层联合开采,大巷工程量及占用的轨道、管线也少;可同时进行若干煤层的准备和回采,开采强度比较大,井下生产采区比较集中,便于管理;巷道维护条件好,有利于大巷运输,且煤柱损失少。 缺点:建井初期工程量大,建井期长,每个采区都要掘进石门,采区石门工程量大,经济上不合理。,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0,3、分组集中运输大巷 井田内煤层分为若干煤组时,为一个煤组服务的运输大巷。 各分组集中大巷之间用主要石门联系。 煤组内各煤层之间用采区石门联系。,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1,4、运

29、输大巷布置发展趋势,国内: 50年代,分层布置方式 60年代后, 分组集中大巷和集中大巷 现在:当前设计新井,向分层大巷布置发展 国外趋势: 向分层大巷布置发展。 综采发展,生产集中,回采工作面少,可能采一个煤层就能保证产量。 回采工作推进快,要求巷道掘进快,维护时间短; 巷道普遍采用可缩性支架,支护问题已解决。 岩巷掘进机械化不过关。,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2,(三)运输大巷的位置,运输大巷作用:为开采上水平各煤层服务;为开采下水平煤层回风。 要求:服务时间长;处于不受或少受采动影响的位置。 位置:岩石大巷:煤组的底板岩石中;煤层大巷:煤组最下部煤质坚硬,围岩稳定

30、的薄及中厚煤层中。,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3,1、煤层大巷,煤层大巷位置分煤层大巷 沿煤层布置;集 中 大 巷 布置在煤组最下部稳定薄及中厚煤层中分组集中大巷 布置在煤组最下部稳定的薄及中厚煤层中 煤层大巷施工i、按腰线沿煤层掘进适合机车运输ii、按中线沿煤层掘进适合胶带运输 iii、按中线及腰线掘进大巷适合机车和胶带(可能穿层),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4,煤层大巷的适用条件煤层赋存不稳定,变化大的小型矿井; 离其他煤层较远的深及中厚煤层,储量小、服务年限不长; 煤系基底有距离较近富含水层,不易将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 井田走向短、运输大巷

31、服务年限短,煤层厚度不大; 煤系基底有煤质坚硬、稳固的围岩,煤层无自然发火危险。,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5,煤层大巷应用及发展趋势 构造复杂的小型矿井,或勘探井,可超前探煤。 层间距大的单一薄及中厚煤层,储量小,T短。 煤系底板附近有富水层,而煤层顶板条件好,可设煤层大巷。 煤系最下煤层为薄及中厚煤层,煤质硬,顶板好,无自燃。 机械化程度很高(综采面少,推进快)大巷壁后用不燃性材料(碎石等)充填的矿井。,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6,2、岩层大巷,岩层大巷位置 至煤层法线距:15 30m;岩性稳定的岩层中; 不受上煤层采动影响,布置在压力传播

32、影响角之外; 利于布置采区煤仓和车场; 岩层大巷施工 按中线及腰线取直或分段取直; 煤层内设副大巷探巷,超前勘探,及时为岩石大巷定向; 煤层稳定时不设副大巷,隔一定距离用探巷或钻孔探煤层位置 。,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7,岩石大巷的优缺点 优点:巷道维护费用低,并可少留或不留煤柱,能较好地适应地质构造的变化,便于保持巷道的方向和坡度,利于列车行驶和保证运输能力,有利于预防火灾和安全生产,有利于设置采区煤仓和采区车场。 缺点:如果在煤层底板岩石中的位置选择不当仍然会使岩石大巷维护困难。,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8,3、煤层大巷与岩层大巷的比较

33、,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79,4、急斜煤层大巷位置底板滑动线之外10 20m。 5、大巷的保护掘前预采 先开卸压工作面,在采空区维护大巷;跨大巷回采 采区最下一个区段布置回采工作面,跨大巷回采,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80,二、总回风巷,总回风巷的布置特点: 1、对开采急斜、倾斜和大多数缓斜煤层的矿井,总回风巷可设在煤层稳固的底板岩石中。 2、当井田上部冲积层很厚、含水丰富时,需要沿煤层侵蚀带设防水煤柱,总回风巷布置在防水煤柱内。 3、当井田边界因煤层侵蚀深度不一致而造成标高相差较大时,总回风巷可根据不同标高分段布置。,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2019/3/11,81,4、对于近水平煤层矿井,总回风巷一般与大巷平行,大多布置在上部煤层或上部岩层中。 5、对煤层埋藏较浅,采用采区风井通风的矿井可不设总回风巷。 6、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中,当上一水平转入下水平开采时,常利用上水平的运输大巷作为下水平的总回风巷。,第三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