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沿海防护林体系布局与结构探索.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566858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沿海防护林体系布局与结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沿海防护林体系布局与结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沿海防护林体系布局与结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沿海防护林体系布局与结构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沿海防护林体系布局与结构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06-09-06作者简介 翟建中(1948- ) ,男,高级工程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教研室主任。上海沿海防护林体系布局与结构探索翟建中 1 潘其云 1 卢新隆 2(1上海农林技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1600;2上海加地乐绿化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612)摘 要:沿海防护林是上海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位于北亚热带南缘,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是其地带性森林的特征。上海沿海防护林的构成应以林种为单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讲究实效,利用现代林业科学技术,建设人工地带性森林。在防护林的规划中,本文提出适地适树、综合治理和效益协调一致的原则,将乡土

2、树种、适生树种作为沿海防护林的建群种。上海在沿海地区建设与发展的海岸基干林带、农田林网、厂(场)区绿化、城乡绿化、景观生态林和滨海湿地都是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进一步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改进防护林结构,提高防护林质量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在防护林建设中,应结合新农村建设,既要考虑生态效益,又要考虑农民的经济利益,建议在防护区内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复合农林业和沿海旅游业。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当发展用材林,既可使沿海防护林得到有效的维护与更新,也可以供应上海地区对木材的需求。关键词:沿海防护林;地带性森林;乡土树种;布局与结构城市森林是建立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基础上的绿化形式,以突出森林结构的群落为

3、基本单位,并遵循地带性植被结构特征,是人工营造并蕴含自然特征的生物群体 1。沿海防护林是沿海城市森林中的重要组分,它起着防风固沙,抵御台风和海啸,保护城市生命安全的重大作用。气候灾害是上海沿海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包括热带气旋、寒潮及由此引起的风暴潮、龙卷风、旱涝、暴雨和冰雹等。上海沿海地区每年都可能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一般在每年的 511 月,其中以 79 月最多。大风、暴雨、狂浪和风暴潮造成的危害最严重。寒潮低温是上海沿海另一种常见灾害性天气,它伴随着剧烈降温、大风、雨雪和冰冻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危害。上海市沿海每年受到寒潮侵袭平均 23 次,主要集中在 11月翌年 1 月。上海市

4、沿海陆域是暴雨较多的地区,主要发生在 59 月汛期,由于沿岸地势低平,暴雨积水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涝害。上海市沿海还有龙卷风、多雾、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2 因害设防,沿海防护林是上海城市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2002 年起,上海开始城市森林建设,对沿海防护林建设做了全面规划,本文在对上海沿海防护林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今后的建设与发展作一探索。1 上海地带性森林的特征根据植物地理学学说,植物的分布与地理气候相一致,不同的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森林植被分布。植物学家将地球划分为五个气候带,每个气候分布相应的森林植物群落,这就是地带性森林。我国的亚热带面积最大,约占全国面积的 1/4,本带依据气候和植被状况,分

5、为东部亚热带和西部亚热带两个部分。东部亚热带又分为东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东部北亚热带的地域约自北纬 3440到 3030,森林植被为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常见的落叶树种有朴树、糙叶树、榆树、黄连树、盐肤木、枫香、白栎等,常绿树种有香樟、毛竹、冬青、青冈栎、红楠等。 3 上海位于北纬 3114,东经 12129,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西与苏、浙为邻,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全境除松江有几座小山外,其余均为低平坦荡的平原;地理位置属东部北亚热带南缘,佘山上的森林植被群落就是其地带性森林特征的反映。2 上海沿海防护林设计原则、类型与布局2.1 规划设计的原则2.1.1 适地适树原则适地适树

6、原则是造林工作的基本原则。沿海防护林体系主要分布在沿海陆地(包括海岛)上。因此,沿海地区的地貌类型对林种、树种的布局起着更为主要的作用。在这一原则的应用中,应当重视乡土树种与适生树种的使用,森林群落是一个有序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选用乡土树种为生态林建群种,可提高森林的稳定性与抗逆性,降低森林维护与管理费用。目前,在上海造林实践中,许多林业单位大量引进外来树种,片面追求树种的新、奇、特,而对乡土树种不屑一顾;有的片面追求“四季常青” ,而将适应性强、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树种置于一旁。 “适地适树” , “适地适群落”是生态林发展的方向,而具有适应能力强的乡土树种,绝不应该忽视,而应当

7、发展,在城市森林的结构中应成为主要建群种,以便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 4 52.1.2 综合治理原则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差,土壤含盐量较高(0.1%0.3) ,土壤酸碱度在 PH7.59.0,不利于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因此,沿海防护林要以防风为目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防旱、防寒、改良土壤、防土壤盐碱的问题,营造海防林应当将生物措施(以乔灌草相结合)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改变单一树种和单一林种的造林模式,实行田、路、河、渠、堤、林相配套,构成带、网、片为主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6 7 这一体系将有利于建立农林牧生态工程,将生态学原理与经济建设及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在人工辅助的能量和物质参与下,使林业生产实现生态学

8、、生态经济学和现代工程技术多系统的配套,以及生产过程中物流、能流的合理循环。2.1.3 效益协调一致原则传统的防护林建设是以防护为目的的,而现在在防护林建设中,应当结合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考虑生态效益,更要考虑农民经济利益,我们建议在防护区内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并复合发展农林业和沿海旅游业;筹建市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管理范围,积极支持与发展沿海防护林的建设。2.2 海防林的类型上海从吴淞口至杭州湾大陆岸线及崇明、长兴和横沙三岛海岸线总长度为 451.85 公里(一弧三圈) ,其中大陆岸线 174.5 公里,岛屿岸线 277.35 公里。按照上海林业发展规划,主风向设计林

9、带的宽度为 10001500 米,次要风向林带宽度为 200500 米,建设总面积 56平方公里。上海沿海地区属于泥质海岸,为沿海平原海岸的主要类型,长江每年 4.35 亿吨巨量泥沙(大通站多年平均值)东流入海,为上海海岸带岸滩地貌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边滩主要有长江口南边滩、杭州湾北岸边滩、崇明东滩、崇明北边滩等。上海陆域及海岛均为人工稳定海岸。由此可见,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结构布局从浅海水域向内陆沿伸,分为滨海湿地、海岸基干林带和沿海纵深防护林三个建设层次。在不同地段建设沿海防护林应以林种为单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讲究实效,利用现代林业科学技术,建设人工地带性森林。2.2.1

10、滨海湿地地球上的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直接供水、补充地下水、抵御自然灾害、滞留与降解污染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库保存、天然产品生产、休闲、娱乐和科研等多种功能,具有巨大的社会服务价值。 8 根据 19972000 年上海市湿地资源调查,上海市湿地总面积31.9714104hm2,占全市总面积的 34.03,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口。上海要以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为重点,着力提高滨海湿地抵御台风、风暴潮、及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滨海湿地生态功能,不断增强能力建设,逐步形成适应特大型城市的滨海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和符合生态型城市需要的滨海湿地基础生

11、态空间。2.2.2 海岸基干林带和沿海纵深防护林上海在沿海地区建设与发展的海岸基干林带、农田林网、果树经济林、景观生态林、厂(场)区绿化、城乡绿化等是防护林的几种主要类型。据调查,大部分地区海岸基干林带的宽度约 2030m 左右,尚未达到国家提出的 200m 宽的要求,并且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有的地段还有缺口断带,整体抗风力弱,急需调整与加强。景观生态林在沿海地区发展很快,例如南汇森林公园位于浦东国际机场与新建的临港新城之间的滨海地带,距机场约 18km,其总设计面积超过一万亩,是上海地区迄今为止仅次于崇明东平森林公园第二大人工森林。又如位于杭州湾的金山区建成了 70hm2的防护林,其中 2

12、000m 长,264m 宽的卫生防护林有效地保护了居民区的生态环境。在景观生态林范围内,主要发展以山、湖、岛、港等为依托的远郊休闲度假旅游圈。沿杭州湾北部岸线,应当加大重点区域(点状)的开发和完善力度,如华夏休闲度假区(东块) ,浦东南汇滨海旅游区、芦潮港旅游区、奉贤海湾旅游度假区、金山海滨旅游区。积极推进与海塘(堤)建设相结合的沿湾、沿海、沿江岸线(带状)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形成点状和带状相结合的分布,开发以滨海风光、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产品。目前,沿海地区的景观生态林建设多注重休闲娱乐功能,而对如何抗台减灾作用考虑的较少。用材林是重要的林种之一,但在上海地区却很少发展。森林是有生命

13、的群体,它们也要生老病死,如果不利用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合理地进行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木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也是林业的工作内容之一。抚育间伐的作用是调整混交林林分组成,淘汰非目的树种,调整林分密度,使保留木具有合理的营养空间,改善卫生状况,增强林木的抗力,提高防护功能。 923 沿海防护林的布局根据上海市地处长江口和海陆交汇点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不同地段的区域性特征,上海沿海防护林的布局试作如下分析:2.3.1 长江口区长江口区受长江径流淡水的影响,但也受东海涨落潮海水入侵的影响,是咸淡水交汇相当敏感的地区。长江口区的整体功能,是在江海陆之间相互作用而决定的。而其中又以长江的作用为主导方面。该区根据

14、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功能区:长江河口区域、长江口南岸陆域和长江河口沙岛。2.3.1.1 长江河口区域长江河口区域的主体功能是:航运、水产、淡水源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口的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长江口北港、北槽是进出上海港的咽喉,长江口内风浪小、有较好的避风条件。长江河口地区每年有 9335 亿立方米(徐六泾站)的径流经长江河口区入海,出入长江河口区的径流和潮水可将污染物和径流带入的污染物输入东海,对本地区的水体有着很大的自净能力。但是由于排污量综合管理跟不上,造成长江河口区的水质有下降的趋势,水体的自净能力也逐渐减弱。要使上海市民享受到清洁的水源,

15、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一定要从污染源头抓起:第一步要做到达标排放,第二步是提高标准,向低污染排放的方向努力,达到天蓝水清。在这一地区的周围,可以发展水源涵养林。其主要功能是固土护堤,防止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提高江水的自净能力,保护长江河口区域及其所属水库与沿海湖泊的水质。2.3.1.2 长江口南岸从沪苏分界的浏河口到南汇咀是上海市港口建设的密集带,建有综合性码头、专业性码头等,是交通运输业内营外联的起点。长江口南岸深水靠岸,水陆交通便捷,长江南岸建有我国大型的钢铁企业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高桥石化有限公司、石洞口电厂、高桥电厂和外高桥修造船基地及经济开发区等,使本区成为上海市支柱产业中的钢铁和造船的

16、主要基地。随着浦东的改革开放,城镇一体化的建设和为城镇服务的多种行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区的主要功能有:海港与空港、工业、淡水源、重大市政工程、排污等主体功能。宝山地区是上海的重工业基地,要选择抗污染的树种构建沿海防护林,同时将海堤绿化与厂区绿化相结合建设沿海防护林。浦东国际机场地处浦东新区机场镇、施湾镇、南汇县的祝桥镇、东海镇的濒海地带,场区南北长约 8 公里、东西宽约 4 公里,距市中心约 30 公里,场址用地由海滩发育而成,其中一半土地由围海促淤而成,地势平坦,净空条件极好。机场临海西侧是远东大道。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机场与空港地区的规划建设应做好环境生态保护工作、节水节能工作、绿化

17、美化工作和预防污染等工作。鉴于机场对净空条件及通信的要求,不可种植鸟嗜植物,而可以发展以东方杉、湿地松、中山杉、柳杉等针叶树种为主的海防林。2.3.1.3 长江河口沙岛长江河口沙岛主要有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三个河口沙岛,以河口发展趋势而言,长兴岛和横沙岛将成为第二代的崇明岛。由于三个河口沙岛被水所包围,受交通、能源等条件制约,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开发强度较低,仍保持着“三净”的自然环境条件。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依托崇明岛自身区位条件和土地、环境、岸线资源等综合优势,积极提高对外开放度,大力加强基础建设,重点开拓自由贸易、中转航运、出口加工、生态农业、海岛旅游五大功能,培育具有海岛特色的

18、优势产业,为上海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战略空间。这一地区位于上海外围,经受海潮和台风的影响大,故应当选择抗风力强、耐盐雾和耐盐碱的深根性树种,如水杉、柳杉、池杉、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中山杉、湿地松、杜英、无患子、枫香等。有计划地发展用材林基地,既可使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得到有效的维护与更新,也可以供应上海地区对木材的需求。2.3.2 杭州湾北岸杭州湾北岸是上海市发展的南翼,建有上海石化有限公司、星火开发区、漕泾化学工业区等新型开发区,是上海的化工带。杭州湾北岸也是上海市南翼利用杭州湾海水的自净能力向杭州湾排污的主要地区。今后,要注意环境保护,排污要做到达标排放,以保证周海域达到一类海水的标准。这一地区

19、是每年台风的主要入侵之地,适宜营造大面积的沿海防护林,以保证上海腹地免遭台风的侵袭。目前,上海已建成的防护林类型有南汇的桃树果树经济林,还有观光旅游特色的万亩森林公园等。将景观生态林与旅游休闲相结合是这一地区沿海防护林的特点。3 沿海防护林的结构科学合理的结构配置是提高沿海防护林防护功能、抗御自然灾害的关键,沿海防护林林种结构应建立以带(基干林带)网(农田、果园防护林网)片(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景观生态林等)相结合防护林体系。 10沿海防护林的林带方向,以垂直于主要害风方向为宜,尤其对崇明三岛和杭州湾北岸地区更要注意这一问题;而沿海农田及村镇绿化的林带方向,一般可按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的标准

20、设计。沿海防护林以防风为主的一侧林带结构采用疏透结构,对保护果树等种植园为主的防护林网(带) ,可采用紧密结构。沿海地区多强劲风,农田防护林采用窄林带小网格,每个网格面积约 46 公顷。树种布局可采用行间混交、块状混交或带状混交,国内外有许多混交林模式可供借鉴,例如:湿地松桤木混交林是我国南方沿海诸省所营建得十分稳定的混交林型,桤木根部的外生菌根能固定氮素并转递给松树,促进松树的生长。 11 12 湿地松是我国引种十分成功的造林树种,能耐水湿、抗盐碱(能在 PH8 的土壤上生长) ,是我国南方沿海的主要防护林树种之一,其成林林相好;而且具有多种经济用途,如枝叶是优良的造纸材料,又是松树中含松脂

21、最高的树种,15 年后可采割松脂,用于提炼松香、松节油等工业原料。营造混交林首先应按经营目的和培育目标的要求,选定目的树种,选择种间关系较协调的混交树种。主要考虑混交树种的生长速度,竞争潜力的差异;树种的形态学特征,如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宽冠幅与窄冠幅,深根性与浅根性等;生态学特性,如喜光与耐荫,喜湿与耐旱,喜肥与耐瘠薄;生物学特性,如速生与慢生,早期生长型与后期生长型,使种间生态基本协调,生态位上尽可能互补,以便于调控。树木的成林性也是应当考虑的一项指标,一般来说,针叶树成林性较好,易于形成整齐的林相,具有较强的抗台风的能力。在沿海防护林的结构中,还应注意树种的配置与生物的多样性,而不合

22、理的配置会造成病虫害成灾、森林毁灭。要提倡良种壮苗,生态调控,综合治理,将森林植被有害生物天敌的关系调整到自然控制病虫害的防治指标以下,使森林具有一定的补偿复原能力,减少化学防治,降低养护费用。参考文献1李建龙,范亚民,魏虹等城市生态绿化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02上海经济年鉴编审委员会,上海经济年鉴,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经济年鉴社,1998,3王名金,刘克辉,伍寿彭等树木引种驯化概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54王礼先,王斌瑞,朱金兆等林业生态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145严铃璋发挥上海绿色空间优势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1, (2):

23、57596彭镇华著城市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7杨京平,卢剑波农业生态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02158安树青,湿地生态工程( 第 2 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高智慧,张金池,陈顺伟等岩质海岸防护林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210宋兆成沿海防护林的发展、问题和建议C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911翟建中,潘其云,邓建铃等湿地松育苗与造林技术J上海农业学报 2005,21(1):879112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5The Exploration of the Distri

24、b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in Shanghai Zhai Jianzhong1,Pan Qiyun 1,Lu Xinlong 2(1Shangha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ongjiang,Shanghai,201600;2Shanghai Jiadile Afforestation Engineering CoLtd. Shanghai,201612)Abstracts: The coastal protective

25、 forest shelterbelt is one of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forest in Shanghai that situated on the south edge of northern subtropics zone. The mingled forest of deciduous and broad-leave evergreen forest is a forest feature on this area .The structure of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should be counted as

26、an unit we call it forest-assortment Artificial forest should be planed according to local soil condition and natural calamity, integrated management, pursue a active results and built up artificial native forest by used with moder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lanning of forest shelterb

27、elt, the article brough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that tree species is adaptive to soil, integrated management, economical efficiency should be balanced with ecological one. The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should be constructed of indigenous and adoptive tree species as main species of forest society

28、. The basic forest zone along the coast, the field safeguarding forest, the forestation of factories (farms) and towns or countryside that were built and developed in Shanghais coast area, are very important consists in the coast shelterbelt system. It is a significant present task to enhance constr

29、uction, improve structure and raise the standard of coast shelterbelt, in which should have been combined with new villages construction. Not only ecological efficiency but also economical one should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this article, a suggestion has been brought forward that ecological economi

30、es, agriculture combination with forestry and coastal traveling should have been developed actively. The writers think that the timber forest should be developed in some area with special conditions that is useful for the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to refresh and also to meet the needs of lumbers in shanghai market. At last, the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have been discussed depend on different features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shanghai.Key words: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Native Forest Zone, Indigenous Tree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