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稻螟虫.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566744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螟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稻螟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稻螟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稻螟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稻螟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水稻螟虫水稻螟虫中危害最大的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三化螟是我国南方稻区的大害虫。图中蓝色线为三化螟分布北限。三化螟的分布西限为:四川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云南的怒江、整个河谷地区及泸水以南的中缅边界。 东至沿海,南到海南都有发生。二化螟在我国分布很广,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尚未发现二化螟为害外,南北稻区都有分布。二化螟分布北限为黑龙江的克山县,陕西的关中平原,新疆的阜康、米泉、昌吉、呼图壁。马纳斯等县稻区。 全国的稻区在 1956 年以前以二化螟为主,水稻改制后三化螟上升为主要害虫。80 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整了水稻种植制度,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长江流域三化螟为害下降,二化螟又成

2、为主要害虫。 水稻螟 虫二化螟和三化螟为害都是钻蛀水稻茎秆,在苗期和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初期侵入,造成枯孕穗,在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侵入,咬断穗颈,造成白穗或虫伤株。所不同的是二化螟初孵幼虫还会在叶鞘取食造成枯鞘。拔取 田间被害的水稻:枯心苗,枯孕穗株,白穗 株等。剖视 茎秆,三化螟为害的水稻,一般每株有一条 幼虫。二化 螟有群集为害的习性,每株可多达数十头。这是田间 识别最简单的方法。三化螟幼虫雄蛾长810 毫米,翅展 1822 毫米,前翅近三角形,中央有一小黑点,自翅尖至内缘中央附近有一条暗褐色斜带,外缘有 9 个小黑点。雌蛾:体长 1013 厘米,翅展 2328 毫米,前翅淡黄色或黄色

3、,向外方颜色较深,翅中央有一个明显的黑点。二化螟雌蛾翅展 2326 毫米,体灰褐色,前翅灰黄色,略呈长方形,沿外缘有 7 个小黑点,后翅白色,略呈三角形。雄蛾翅展 2123 毫米,前翅中央有一黑斑,黑斑下面还有三个不明显的小黑斑。翅色和体色都比雌蛾深。水稻螟虫发生世代习性三化螟 以幼虫在稻桩中越冬。 成虫在羽化的第二天开始产卵,这一天晚上趋光性较强,对黑光灯更敏感。 产卵喜欢产在生长嫩绿的水稻上。 卵孵化后幼虫即咬孔蛀入为害。水稻最易受害的时期是分蘖期和孕穗期。 在分蘖期,蚁螟蛀入后 23 天,始见青枯心,6 天后始见枯心,12天后枯心苗明显增加,15 天时达到高峰。此时幼虫以三龄为主。幼虫转

4、株 23 次,正是在 23 龄之间。 水稻最易受螟虫为害的时期是分蘖期和孕穗期以三化螟为例水稻各个时期受害情况如下:三化螟的初孵幼虫(蚁螟)要先蛀入水稻内部,才能取食存活,侵入的部位多是叶鞘脉间。 水稻苗期叶细,脉间狭窄,蚁螟不易侵入,随苗长大,侵入率提高。 o 20 天秧龄的苗,蚁螟侵入率 19; o 40 天秧龄的苗,蚁螟侵入率为 59。 最易入侵的是分蘖期易于侵入。 圆秆期 o 晚稻:稻株外面有多层叶鞘包裹,叶鞘比较坚硬,90以上的蚁螟不能蛀入而死亡。 o 早稻:虽有多层叶鞘包裹,但叶鞘柔软,蚁螟的入侵率很高。 孕穗期:只有一层叶鞘包裹,而且叶鞘两边抱合部分很柔软,蚁螟易于侵入。 剑叶裂

5、开露穗时,是最有利的侵入时机。 水稻抽穗后,组织老化,蚁螟入侵也困难。 但转株为害的幼虫,侵入力强,不受以上限制。二化螟(不同于三化螟的地方): 越冬幼虫有转移规律 (二化螟越冬后,土中下层稻桩中的幼虫要先转移到冬季作物茎秆和土面的稻桩中,然后化蛹。转移盛期约有半数以上的幼虫转移到冬季作物茎秆中,其中有 2/3 蛀食茎秆。因为这一习性,二化螟的越冬死亡率各地不同。有的为 20,有的却达到80。因为死亡不是冬季的低温引起的,而是二化螟在转移过程中,遭到天敌的捕食和寄生,引起大量死亡。)幼虫有群集为害的习性。(初孵的二化螟幼虫,如稻苗瘦小,则分散为害,先造成枯鞘,后造成枯心苗。若稻苗较粗,则群集于

6、叶鞘为害,造成枯鞘,2 龄以后再转移分散为害。在茎秆粗壮,营养丰富的杂交稻上,幼虫群集为害,甚至老龄幼虫也不分散,每株多达数十头,并有群集化蛹的现象,一株稻茎中多的有蛹十多头。) 幼虫化蛹在叶鞘内或茎内。蛹期的大雨常造成二化螟大量死亡。 二化螟蛹期受雨水的影响二化螟化蛹在稻株的茎内或鞘内侧,因水稻的生育期不同而有不同。 在分蘖期的稻苗上,80的幼虫在叶鞘内侧化蛹, 在圆秆拔节的苗上,大部分在茎内化蛹。 在稻田无水时,化蛹离土面 3 厘米的产位, 在稻田有水时,化蛹在离水 3 厘米的部位。 因为化蛹部位低,在盛蛹期到盛孵期之间,即二化螟最大量地集中于稻茎较低部位时。若遇大雨甚至暴雨,稻田保持深水

7、 2 天以上,能淹死大量的蛹、初孵、低龄幼虫。可以利用二化螟化蛹的这一特点,深灌水淹死大批的幼虫和蛹。气候的影响三化螟16以下越冬幼虫不能化蛹和羽化。20以下,卵孵化率低,不能造成为害。40以下,不影响蚁螟的侵入活动。40以上温度越高,侵入率越低。温度 46以上,100 条虫子,能活下 6 条。春季雨水充足,稻桩经雨水浸渍,容易霉烂,使越冬幼虫窒息而死,或易遭寄生菌寄生而死。春季干旱少雨则第一代三化螟发生量大。气候因素还影响发蛾期,从而影响发生量。二化螟二化螟抗寒能力强,发育的适温为 1630,最适的温度是2225,低温多湿利于二化螟的发生,高温年份二化螟死亡率高,发生数量少。气候对三化螟发蛾

8、期的影响三化螟的发育速度,主要取决于气温的高低。春季温度高,越冬幼虫发育快,第 1 代发生期提早,第 2、3 代也相应提早。单季稻区的 1 代螟蛾和双季稻区的 3 代螟蛾在本田产卵的很少。主要在单季稻秧田和双季晚稻秧田产卵。蚁螟在秧苗上的侵入率低,孵化后的成活率一般只有 27。经过移栽操作,又使秧苗里的幼虫死亡不少,能发育成螟蛾的数量很少。春季温度低,13 代螟蛾发生晚,能在本田产卵,孵化后的成活率高,发蛾量明显增多。水稻螟虫 消灭虫源 栽培治螟 药剂防治消灭越冬虫源 毁灭稻桩:冬闲田要挖毁稻桩冬作田要拾毁稻桩。 及时春耕,灌水浸田,淹没稻桩 710 天。 冬作田和绿肥田,可采用灌跑马水的方法

9、,以利作物生长,又能促使稻桩霉烂。在第一代螟蛾出现前 1520 天开始,每 57 天灌一次,连续灌三四次。 绿肥留种田应是螟害轻的稻田。 防治二化螟,有虫的稻草要及早烧光,沤肥或在草堆上喷药。冬春季要铲除田边杂草和茭白。 返回前端栽培治螟防治三化螟主要是选用适当的品种和播种期,使水稻的分蘖期和孕穗期与三化螟的盛孵期错开。 一年发生 3 代的地区,单季稻及时播种、移栽。在第 3 代三化螟盛孵前齐穗灌浆。 双季稻用中、晚熟品种,同时种、抢收夏耕灭茬。 o 使双季早稻在 2 代三化螟盛孵前齐穗灌浆。 o 使双季晚稻在 4 代三化螟盛孵前齐穗灌浆。 二化螟 初孵虫为害水稻叶鞘,可在其开始盛孵时将田水排

10、低到 3 厘米以下,使蚁螟为害叶鞘的部位很低,到孵化高峰和孵化末期各灌深水一次,水深 1215 厘米,淹没叶鞘保持 23 天,杀虫效果 90以上。在化蛹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杀蛹。 夏收灭茬:双季连作早稻收获时,二化螟还未羽化,耕翻灌水,死亡率可达 90以上。如果稻桩出水,死亡率只有 3040,所以要翻耕灭茬。 单季中晚稻与双季连作稻并存的地区,双季早稻收获时,二化螟还未化蛹,稻草放在田边,二化螟会从草中爬出转移到单季中、晚稻田为害。所以早稻要随割、随打、随挑,使稻草远离稻田。 返回前端药剂防治药剂防治要提高用药效率,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面积,降低成本。为此要做好“两查两定”。即查虫情、苗情,定防

11、治田和防治时期。定防治对象田定防治时期药剂及用量用药方法返回前端定防治对象田:三化螟 在卵块孵化盛期查青枯心,每亩超过 30 个枯心团的,全田用药,不到30,用药打枯心团。 在发蛾盛末期查卵块密度,每亩查到卵块 30 块以上,全田防治。不到30 块,打枯心团。 在卵孵化期查苗情, o 在卵盛孵前已齐穗的和盛孵后孕穗还不到 10的,不用防治。 o 在卵盛孵期内,孕穗超过 10,或抽穗不到 80的,为防治白穗的对象田。 二化螟 在苗生长旺盛,粗壮的秧田,开始分蘖的本田,每亩查到螟卵 100 块以上,全田防治。 在孕穗期的稻田,每亩查到 200 个枯鞘团,全田施药,不到 200,治枯鞘团。 每亩查到

12、 500 个枯鞘团,全田施药防治 7 天后,再施药一次。 返回用药时期o 治枯心苗和枯鞘一般在卵孵化前 12 天用药 1 次,大发生年份,在孵化高峰前 3 天用药 1 次,710 天后再用药一次。 o 治白穗:在孵化盛期内掌握水稻破口期,510的水稻破口露穗时,用药防治。水稻抽穗后,三化螟一般不易侵入为害,但如稻穗尚未抽齐,又遇上盛孵期,要防治一次。 o 防治二化螟为害的虫伤株,在水稻灌浆后仍要在盛孵期施药。 返回有效药剂和亩用量:o 25杀虫双水剂,每亩 200 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 100 克。 o 50杀螟硫磷(杀螟松)乳油,每亩 100 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 50 克。 o

13、 50杀螟丹(巴丹)可溶性粉 100 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 50 克。 o 90乐果乳油 100150 克。 o 90晶体敌百虫 150 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 100 克。 返回施药方法:o 喷雾,亩药量加水 5075 升。 o 泼浇,亩药量加水 300900 升(防治白穗,稻田后期田中无水时,水量加倍 ) 。 o 撒毒土,亩药量拌半干湿泥粉 20 公斤(防治枯心苗效果好,防治白穗一般不采用) 。 o 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省工、省药、效果好。 为了防止秧田虫源带到本田,可用 90晶休敌百虫 1000 倍液,拔秧后浸秧 510 分钟,然后栽秧,或在拔秧前 12 天,亩用 40乐果乳油 150 克,兑水喷雾。此时施用农药,田中宜保持浅水,田中无水时,宜加用水量,不宜采用撤毒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