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双控”机制建设职工.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6633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3.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控”机制建设职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双控”机制建设职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双控”机制建设职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双控”机制建设职工.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双控”机制建设职工.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双控”机制建设培训,衡水京华制管有限公司 安全部,危险源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1)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二部分。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2)危险源的分类按照标准分第一种分类: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 (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第二类危险源”(非客体导致能量或危险 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和,第

2、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术语和定义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2)风险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企业一切的安全事务(建章立制、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控制风险; (3)风险管理是指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与实施的全过程。,风险点划分原则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 围清晰”的原则,工

3、贸企业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 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系统 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 示例:按区域场所划分如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储罐区、制冷车 间、污水处理场、锅炉房等;按工序划分如纺织行业的前纺工序、织造工序 等;按设施划分如除尘系统等;按部位划分如铁合金生产企业的炉前部位、 炉面部位等。,事故隐患 隐患,含义是隐蔽、隐藏的祸患。即为失控的危险源,是指伴随着现实风 险,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的危险源。隐患一般包括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物 的不安全状态)、环(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安全管理缺陷)等4个方面

4、。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通过制定事故隐患分类规定、确定事故隐患排查方法和事故隐患风险评价标 准,并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事故隐患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即为隐患排查治理。隐 患排查治理措施一般包括:法制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应急措施等四个层次。,隐患分类 按照隐患的危险程度,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局令 第16号),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其中: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 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 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危险

5、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危险源失控会演变成事故 隐患,事故隐患得不到治理就 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 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事故 (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1、龙门吊是危险源,因为它带有能量(电 能),同时它能使物体带有势能和动能。 2、完好的设备是危险源,但没有构成隐患。 3、但当钢丝绳出现断丝现象时,就出现了隐 患,但断丝数较少时(尤其载荷小时),虽 然存在隐患,但不会发生事故。 4、当断丝数目增加到一定的量,尤其是载荷 过大时,就会发生断绳事故。,风险辨识、分级管控过程,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风险评价 与分级,制定实施 风控措施,全面系统辨识,风险分级与管控,排查伴随风险,的部

6、位、场所、,设备、设施或 区域。,编制风险点排 查清单。,按照人、物、 环境和管理四 个层面进行危 险源辨识。编制危险源辨 识清单。,对危险源进行 风险评价,确 定重大风险。编制风险评价 与分级管控信 息表。,按照技术、管理、 防护和应急处置逻 辑顺序制定实施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编制本单位的风险 库。,危险源辨识的思路 存在什么危害(危险源)?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伤害怎样发生?简单讲就是找到它,并对有关性质做出判定。 (1)识别危险源的存在:有没有?在哪里?是什么? (2)确定其特性:状态是好是坏?诱发那种事故?谁会受到伤害?等等。 (3)过程:过程意味这需要先后顺序,即有定义、有标

7、准、有识别的方法; 有组织、有人员、有时间、有处置等等。,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常规活动: 是按组织策划的安排在正常状态下实施的活动。 如出料、切换、清罐(塔、器)、加料、提(降)负荷及重要参数的调 整、巡检和作业现场清理等按既定要求和计划实施的生产运行活动以及按计 划的安排进行的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活动等。 非常规活动: 是组织在异常和紧急情况下实施的临时抢修、突然停电、水、气 (汽)的处理等活动。 如生产设备出现故障而进行的活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的要点 危险源的辨识要防止遗漏,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3种时态和3种状态下潜在的各种危险,分析约束失效,设备、装置

8、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 即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七种安全危害: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 心理)。 七种环境因素:大气、水体、土壤、噪音、废物、资源和能源、其他。,3.1 风险评价与分级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行 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 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风险矩阵分析法( LS ) 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R=LS,其中R是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 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 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数学表达式为: R=LS R代表风险值; 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S代表事故后果严重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各车间、部门要认真、正确、有效开展“双控”建设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