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YDT - 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技术条件.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5663352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 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技术条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YDT - 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技术条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YDT - 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技术条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YDT - 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技术条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YDT - 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技术条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3.180.01 M3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YD/T XXXX-XXXX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技术条件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wireless RF optical module( 报 批 稿 ) 200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YD/T XXXX-XXXXI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3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33 缩 略 语 、 术 语 和 定 义 34 技术要求 75 试验方法 86 检验规则 147 标 识 、 包 装 、 运 输 和 贮 存 14附录

2、 A( 资 料 性 附 录 ) RF 光模块通信接口协议 16附录 B( 资 料 性 附 录 ) RF 光模块 E2PROM 地 址 分 配 表 .17附录 C( 资 料 性 附 录 ) RF 光模块连接器及 DB9 接 口 定 义 19附录 D( 规 范 性 附 录 ) 试 验 仪 表 设 备 要 求 20YD/T XXXX-XXXXII前 言本 标 准 的 可 靠 性 试 验 参 考 了 Telcordia GR-468-CORE: 2004 用 于 通 信 设 备 的 光 电 器 件 通 用 可 靠 性 保 证 要 求 的 第 4.2.1、 3.3.2.1、 3.3.3.1; MIL-S

3、TD-883G 微 电 子 器 件 试 验 方 法 标 准 的 方 法 2002.4、 方 法 2007.3、 方 法 1010.8、 方 法 3015.8; MIL-STD-202G 电 子 和 电 气 元 件 试 验 方 法 标 准 的 方 法 103B和 Telcordia GR-78-CORE: 2007 通 讯 产 品 的 结 构 设 计 和 制 造 -试 验 方 法 9.4中 可 靠 性 试 验 相 关 规 定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到与YD/T 1241-2002 800M CDMA数 字 蜂 窝 移 动 通 信 网 直 放 站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协调一致。本标准的附录 D

4、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A、 附 录 B 和附录 C 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楠、樊士彬、刘倚红、李春芳。YD/T XXXX-XXXX3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技术条件1 范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无 线 通 信 用 射 频 传 输 光 模 块 ( 以 下 简 称 RF 光 模 块 ) 的 技 术 要 求 、 测 试 方 法、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 标 准 适 用 于 无 线 通 信 光 纤 直 放 站 用 的 RF 光 模 块 , 其 他 类 似

5、 的 RF 光 模 块 可 参 照 使 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828.1-2003 计 数 抽 样 检 验 程 序 第 1 部 分 : 按 接 收 质 量 限 ( AQL) 检 索 的 逐 批 检 验 抽 样 计 划 ( ISO2859-1: 1999, IDT)GB/T 20440-2006 密 集 波 分 复 用 器 /

6、解 复 用 器 技 术 条 件 MIL-STD-202G 电 子 和 电 气 元 件 试 验 方 法 标 准MIL-STD-883G 微 电 子 器 件 试 验 方 法 标 准Telcordia GR-78-CORE: 2007 通 信 产 品 的 结 构 设 计 和 制 造 -试 验 方 法 Telcordia GR-468-CORE:2004 用 于 通 信 设 备 的 光 电 器 件 通 用 可 靠 性 保 证 要 求3 缩略语、术语和定义3.1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LC Automatic Level Control 自动电平控制ATT Attenuator 衰减器ESD

7、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FSK Frequency Shift Keying 频 移 键 控G Gain 增益Gadj Gain Adjust Range 增 益 调 节 范 围Gmax Max Gain 最大增益Gmin Min Gain 最小增益IMD3 third-order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三 阶 互 调 失 真 Pin Input RF Power 输入射频功率Pout Output RF Power 输出射频功率RF Radio Frequency 射 频VSWR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

8、tio 驻 波 比3.2 术 语 和 定 义YD/T XXXX-XXXX4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2.1单纤双向 RF 光模块 single fiber bi-directional RF optical module单 纤 双 向 RF 光 模 块 中 同 时 具 有 光 发 送 、 光 接 收 单 元 及 波 分 复 用 单 元 , 是 一 种 可 利 用 一 根光纤进行双向射频传输的光模块。模块内部含有 FSK 调 制 器 和 解 调 器 , 可 同 时 进 行 串 行 低速控制数据的双向传输。3.2.2双纤双向 RF 光模块 two-fiber bi-directional R

9、F optical module双 纤 双 向 RF 光 模 块 中 同 时 具 有 光 发 送 和 光 接 收 单 元 , 不 含 波 分 复 用 单 元 , 是 一 种 利 用 两根光纤进行双向射频传输的光模块。模块内部含有 FSK 调制器和解调器,可同时进行串 行低速控制数据的双向传输。3.2.3单纤单向 RF 光模块 single fiber unidirectional RF optical module单 纤 单 向 RF 光 模 块 中 具 有 光 发 送 单 元 或 光 接 收 单 元 , 是一种利用一根光纤进行单向射 频传输的光模块。模块内部可含有 FSK 调 制 器 或 解

10、 调 器 , 可 进 行 串 行 低 速 控 制 数 据 的 发 送 或接收。3.2.4光波长误差 optical wavelength errorsRF 光 模 块 光 波 长 的 厂 家 标 称 值 与 RF 光模块光波长的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单位为 nm。3.2.5增益 gainRF 光 模 块 在 线 性 工 作 范 围 内 对 输 入 信 号 的 放 大 能 力 , 用 dB 表示。G=10lg Pout (1)式中:Pin Pin 表 示 RF 光 模 块 的 射 频 输 入 功 率 , 单 位 mW; Pout 表 示 RF 光 模 块 的 射 频 输 出 功 率 , 单 位

11、mW。3.2.6增益误差 gain errorRF 光 模 块 发 射 /接 收 增 益 的 厂 家 标 称 值 与 RF 光 模 块 发 射 /接 收 增 益 的 实 际 测 量 值 之 间 的 差 值 , 用 dB 表 示 。3.2.7增益调节范围 gain adjust rangeRF 光 模 块 最 大 增 益 与 最 小 增 益 的 差 值 。式中:Gadj Gmax Gmin (2)Gmax 表 示 RF 光 模 块 的 最 大 输 出 增 益 ; Gmin 表 示 RF 光 模 块 的 最 小 输 出 增 益 。YD/T XXXX-XXXX5f f 1 2 2 1ff1 22 1

12、123.2.8增益调节步长 gain adjust step增 益 调 节 步 长 是 RF 光 模 块 可 以 控 制 的 最 小 等 间 隔 增 益 改 变 量 , 用 dB 表 示 。3.2.9增益调节误差 gain adjust error在 RF 光 模 块 增 益 调 节 范 围 内 , 设 置 RF 光 模 块 增 益 1dB 变 化 量 时 , RF 光 模 块 实 际 增 益 变化量与 1dB 之 间 的 差 值 , 用 dB 表 示 。3.2.10带内波动 pass-band ripple在 RF 光模块 发射/接收有 效工作频带内以相同幅度信号输入时, RF 光模 块输出

13、信号的 最 大 和 最 小 功 率 的 差 值 , 用 dB 表 示 。3.2.11三阶互调失真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二 路 信 号 (f1,f2)同 时 输 入 RF 光 模 块 , 信 号 互 相 调 制 所 产 生 的 三 阶 互 调 产 物 与 输 出 主 信 号 的 差 值 , 单 位 为 dBc。IMD P P 1 2 P2 f f P2 f f3 2 2式中:(3)P 表 示 f 频率点的输出功率,单位为 dBm;1P 表 示 f 频率点的输出功率,单位为 dBm;2P2 f fP2 f f3.2.12表 示 2 f1 - f2 频率点的输出功率,

14、单位为 dBm;表 示 2 f2 - f1 频率点的输出功率,单位为 dBm。驻波比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驻波比是驻波波腹处的声压幅值 Vmax 与波节处的声压幅值 Vmin 之比。3.2.13VSWR= VmaxVmin (4)底部噪声 floor noiseRF 光模块在 工作频带内输出的平均噪声功率, 通常按 1Hz 带宽内的功率值计算, 单位 为 dBm。3.2.14射频隔离度 RF isolationRF 光模块中泄露到 RF 输出口射频信号功率与 RF 输入口的输入功率之比 , 单位为 dB。6YD/T XXXX-XXXX3.2.15杂散发射 sp

15、urious-emission除去工作载频以及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的频率上的辐射功率,单位为 dBm。3.2.16光功率检测误差 power measurement errorRF 光 模 块 检 测 到 的 发 射 光 功 率 /接 收 光 功 率 与 实 际 发 射 光 功 率 /接 收 光 功 率 之 间 的 差 值,单位为 dB。3.2.17RF 功率检测误差 power measurement errorRF 光模块检 测到的输入/输出 RF 功率与实际输入/输出 RF 功率之间的差值, 单位为 dB。3.2.18FSK 通信光接收灵敏度 FSK commnuication op

16、tical receiver sensitivity在 FSK 通 信 模 式 及 规 定 的 应 用 代 码 下 , RF 光 模 块 在 满 足 规 定 误 帧 率 要 求 时 , 所 接 收 到 的 最 小 平 均 光 功 率 ,单 位 为 dBm。7YD/T XXXX-XXXX4 技术要求4.1 分 类a)按其波分复用方式可分为:单纤单向 RF 光模块;单纤双向 RF 光模块;双纤双向 RF 光模块。b) 按 其 工 作 波 长 范 围 可 分 为 :1310nm RF 光模块;1490nm RF 光模块;1550nm RF 光模块。c)按最大工作带宽范围可分为:宽带 RF 光模块(最

17、大工作带宽50 0MHz) ;窄带 RF 光模块(最大工作带宽500MHz ) 。4.2 技术要求单 纤 双 向 、 双 纤 双 向 、 单 纤 单 向 RF 光 模 块 技 术 指 标 如 表 1 所 示 。表1 RF光模块技术指标指 标参 数单 位 常温(+25) 高温(+70) 低温(-20)光波长误差 nm 15 15 15输出光功率 dBm 25 25 25输入光功率 dBm -15+6 -15+6 -15+6光回波损耗 dB 60 60 60增益误差 dB 0.5 1 1增益调节范围 dB 20 增益调节步长 dB 1 dB 1(0dB20dB) 增益调节误差dB 1.5(20dB

18、 以上) 带内波动 dB 0.5(工作频带内) 三阶互调失真 dBc -60 -60 -60驻波比 1.4 底部噪声 dBm -133 -133 -133射频隔离度 dB 60 杂散发射 dBm -60 光功率检测误差 dB 1 1 1RF 功率检测误差 dB 1 1 1FSK 通信光接收灵敏度 dBm -15 -15 -15工作温度 -20+70 光连接器类型 FC/APC 电源 V +123 功耗 W 5 8YD/T XXXX-XXXX4.3 为了实 现 RF 光模块的通用性和一致性, RF 光模块的通信协议可参照附录 A 执行, 参 数存储地址分配表可参照附录 B 执行, RF 光模 块

19、连接器及 DB9 接口定义参照附录 C 执行。 5 试验方法5.1 外观检查在 试 验 前 首 先 应 对 RF 光 模 块 进 行 外 观 检 查 。 其 外 形 尺 寸 与 设 计 尺 寸 应 相 符 ; 外 观 须 平 整 、 无 油 渍 、 无 伤 痕 及 无 裂 纹 , RF 连 接 器 、 光 连 接 器 、 通 信 口 、 模 块 上 下 盖 安 装 正 确 牢 固。5.2 试验环境条件RF 光 模 块 的 性 能 试 验 应 在 下 面 大 气 条 件 下 进 行 :温 度 : 15 35相 对 湿 度 : 45 75气 压 : 86kPa 106kPa5.3 试验仪表设备本试

20、验中所用到的仪表设备要求见附录 D。5.4 测试说明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以下性能指标测试原理框图中的光模块光纤连接方式均采用光纤 直接连接。5.5 测试方法5.5.1 光波长误差测试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测试原理框图如图 1 所 示 。信号源 待测 RF 光模块 光波长计b) 测试步骤图 1 光波长误差测试方框图1) 按 图 1 连 接 系 统 , 使 待 测 RF 光 模 块 正 常 工 作 ;2)将信号源输出频率设置为工作频段中心频率、输出射频功率值为-10dBm,打 开信号源输出;3)等待测 RF 光 模 块 的 发 光 波 长 完 全 稳 定 后 , 通 过 光 波 长 计 测

21、量 RF 光 模 块 的 发 光 波 长 , RF 光 模 块 光 波 长 标 称 值 与 光 波 长 实 测 值 之 间 的 差 值 即 为 光 波 长 误 差,其值应符合表 1 中 对 光 波 长 误 差 的 要 求 。5.5.2 输出光功率及输出光功率检测误差测试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测试原理框图如图 2 所 示 。信号源 待测 RF 光模块 光功率计b) 测试步骤图 2 输出光功率及输出光功率检测误差测试方框图9YD/T XXXX-XXXX1) 按 图 2 连 接 系 统 , 使 待 测 RF 光 模 块 正 常 工 作 ;2) 将 信 号 源 输 出 频 率 设 置 为 工

22、作 频 段 中 心 频 率 、 输 出 射 频 功 率 值 为 -10dBm;3)等待测 RF 光 模 块 的 输 出 光 波 长 完 全 稳 定 后 , 通 过 光 功 率 计 测 量 RF 光 模 块 的 输出光功率,其值应符合表 1 中 对 输 出 光 功 率 的 要 求 。4)计算 RF 光模块所测得的输出光功率值与 RF 光模块实际输出光功率值的差值 即为输出光功率检测误差,其值应符合表 1 中 对 光 功 率 检 测 误 差 的 要 求 。5.5.3 输入光功率及输入光功率检测误差测试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测试原理框图如图 3 所 示 。信号源标准RF 光模块光可调 衰减器

23、待测RF 光模块 频谱分析仪b) 测试步骤图 3 输入光功率及输入光功率检测误差测试方框图1) 按 图 3 连 接 系 统 , 使 待 测 RF 光 模 块 正 常 工 作 ;2) 将 信 号 源 输 出 频 率 设 置 为 工 作 频 段 中 心 频 率 、 输 出 射 频 功 率 值 为 0dBm, 设 置 标准光模块的输出光功率为+6dBm;3) 调 节 光 可 调 衰 减 器 的 衰 减 量 为 0dB, 计 算 RF 光 模 块 检 测 到 的 输 入 光 功 率 与 实 际 输 入 RF 光 模 块 光 功 率 的 差 值 即 为 RF 光 模 块 输 入 光 功 率 检 测 误

24、差 ;4) 按 1dB 步 进 递 增 光 可 调 衰 减 器 的 衰 减 量 , 依 次 计 算 相 应 的 RF 光 模 块 输 入 光 功 率 检 测 误 差 并 记 录 ;5) 重复步骤 4) 直至输入 RF 光模块的 光功率小于-15dBm 为止, 所测得的全部输 入光功率检测误差均应符合表 1 中 对 光 功 率 检 测 误 差 的 要 求 ;6) 设 置 待 测 光 模 块 的 增 益 为 0dB 并 调 节 光 可 调 衰 减 器 的 衰 减 量 为 0dB, 如 通 过 频 谱 分 析 仪 所 测 得 的 RF 光 模 块 输 出 RF 功 率 为 0dBm,则 待 测 RF

25、 光 模 块 的 输 入 光功率上限符合表 1 中对输入光功率的要求;调节光可调衰减器的衰减量为 21dB, 如 通 过 频 谱 分 析 仪 所 测 得 的 RF 光 模 块 输 出 RF 功 率 为 -42dBm,则 待 测 RF 光 模 块 的 输 入 光 功 率 的 下 限 符 合 表 1 中 对 输 入 光 功 率 的 要 求 。5.5.4 光回波损耗的测试回波损耗测试按 GB/T 20440-2006 中 5.4.6 条 进 行 , 其 值 应 符 合 表 1 中光回波损耗 的要求。5.5.5 增益调节误差、增益调节步长、增益调节范围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测试原理框图如图 4

26、 所 示 。矢量网络分析仪射频口 1 射频口 2 光 输 出 口 光 输 入 口待测 RF 光模块10YD/T XXXX-XXXX图 4 增益调节误差、增益调节步长、增益调节范围、测试方框图b) 测 试 步 骤1) 将 矢 量 网 络 分 析 仪 校 准 后 按 图 4 连接测试系统;2) 以 增 益 调 节 步 长 步 进 调 节 RF 光 模 块 衰 减 值 , 增益调节步长应符合表 1 中对增 益调节步长的要求,记录每衰减一个步长 RF 光 模 块 输 出 的 增 益 值 , 直 至 RF 光模块增益为最小;3) 增 益 调 节 误 差 即 为 步 骤 2)记 录 的 每 衰 减 一 个

27、 步 长 的 输 出 增 益 值 的 同 增 益 调 节步长之间的差值,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之间的差值即为增益调节范围,其 值应符合表 1 中 对 增 益 调 节 误 差 、 增 益 调 节 范 围 的 要 求 。5.5.6 增益误差、带内波动测试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发射增益误差、发射带内波动测试原理框图如图 5 所示;接收增益误差、接收带内波动测试原理框图同图 4 所示。矢量网络分析仪射频口 1 射频口 2 光 输 出 口 光输入口待测 RF 光模块b)测试步骤图 5 发射增益误差、发射带内波动测试方框图1) 按图 5 连 接 并 校 准 测 试 系 统 ;2) 通 过 矢 量 网

28、络 分 析 仪 测 量 相 应 频 段 的 增 益 、 带 内 波 动 , 所 测 得 增 益 与 RF 光 模 块 增 益 标 称 值 的 差 值 即 为 RF 光 模 块 发 射 增 益 误 差 , 所得到的发射增益误差与 测得的发射带内波动值应符合表 1 中对增益误差、带内波动的要求;3) 按图 4 连 接 并 校 准 测 试 系 统 ;4) 通 过 矢 量 网 络 分 析 仪 测 量 相 应 频 段 的 增 益 、 带 内 波 动 , 所 测 得 增 益 与 RF 光 模 块 增 益 标 称 值 的 差 值 即 为 RF 光 模 块 接 收 增 益 误 差 , 所得到的接收增益误差与

29、测得的接收带内波动值应符合表 1 中对增益误差、带内波动的要求;5.5.7 三阶互调失真测试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发射链路三阶互调失真测试原理框图如图 6 所 示 ;接收链路三阶互调失真测试原理框图同图 3 所 示 。信号源待测RF 光模块光可调 衰减器标准RF 光模块 频谱分析仪b) 测试步骤图 6 发射链路三阶互调失真测试框图11YD/T XXXX-XXXX1) 按图 6 所 示 连 接 好 系 统 ;2) 将信号源 设为 2 路信 号输出, 输 出 频 率 设 为 RF 光 模 块 工 作 频 段 的 中 心 频 率 ,2 路 信 号 的 频 率 相 差 1.23 MHz 或 6

30、00 kHz, 将 频 谱 仪 的 频 率 范 围 设 为 所 选 工 作频段范围;3) 设 置 接 收 端 RF 光 模 块 衰 减 值 为 0dB;4) 调 节 光 衰 减 器 的 光 衰 减 值 , 使 RF 光模块增益为 0dB;5) 调 节 信 号 源 输 出 信 号 功 率 , 使 RF 光 模 块 同 时 输 出 二 路 功 率 为 -3dBm 的 射 频 信号, 在频谱仪上读出互调产物的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差值即为发送链路互调 衰减值,其值应符合表 1 中 对 互 调 衰 减 的 要 求 。6) 调 节 光 衰 减 器 的 光 衰 减 值 , 使 RF 光模块增益为-5dB 和 +

31、5dB,重 复 步 骤 5);7) 按图 3 所 示连接好测试系统, 重复步骤 2) 6) , 所测得 的接收链路互调衰减值应符合表 1 中 对 互 调 衰 减 的 要 求 。5.5.8 驻波比、射频隔离度测试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测试原理框图如图 7 所 示 。矢量 射频口 1 网络 分析 射频口 2 仪RF 光模块 射频输入端口RF 光模块 射频输出端口待测 RF光模块 标准 RF 光模块b) 测试步骤图 7 驻波比、射频隔离度测试方框图1) 按图 7 所 示 采 用 光 纤 直 接 连 接 好 测 试 系 统 ;2) 将 RF 光 模 块 的 衰 减 值 设 置 为 0dB, 矢

32、 量 网 络 分 析 仪 的 射 频 口 1 端 口 输 出 信 号 功率为 0dBm;3) 将 矢 量 网 络 分 析 仪 的 频 率 范 围 设 置 为 工 作 频 率 , 测 S12、 S11、 S22、 S21 参 数 ;4) 矢量网络 分析仪测量出的 S12、 S21 中最小值即为射频隔离度值, 其值应符合表1 中 对 射 频 隔 离 度 的 要 求 。5) 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出的 S11、S 22 中的最大值即为驻波比,其值应符合表 1 中对驻波比的要求。5.5.9 底部噪声测试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发射链路底部噪声测试原理框图同图 6 所示;接收链路底部噪声测试原理框图同

33、图 3 所示。 b) 测试步骤1) 按图 6 所 示 连 接 好 测 试 系 统 ;2) 将 RF 光 模 块 增 益 值 设 置 为 0dB;3) 关闭信号源输出,设置频谱分析仪显示带宽为 1kHz,在频谱分析仪上读出工12YD/T XXXX-XXXX作频带内的平均噪声功率的最大值即为发射链路底部噪声值,其值应符合表1 中 对 底 部 噪 声 的 要 求 。4) 按图 3 所 示连接好测试系统, 重复步骤 2) 3) , 测试接 收链路底部噪声值,其值应符合表 1 中 对 底 部 噪 声 的 要 求 。5.5.10 杂散发射测试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发射链路杂散发射测试原理框图同图

34、6 所示;接收链路杂散发射测试原理框图同图 3 所示。 b) 测试步骤1) 按图 6 所 示 采 用 光 纤 直 接 连 接 好 测 试 系 统 ;2) 将 RF 光 模 块 衰 减 值 设 置 为 0dB;3) 关 闭 信 号 源 输 出 , 设 置 频 谱 仪 分 辨 率 带 宽 为 100kHz;4) 将 频 谱 仪 设 置 为 谐 波 的 频 段 , 所 测 得 谐 波 的 最 大 值 即 为 模 块 发 射 链 路 杂 散 发射值,其值应符合表 1 中对杂散发射的要求。5) 按图 6 所 示采用光纤直接连接好测试系统,重复步骤 2) 4) ,测量 接链路杂散发射值,其值应符合表 1

35、中 对 杂 散 发 射 的 要 求 。5.5.11 RF 功率检测误差测试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发 射 链 路 RF 功 率 检 测 误 差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同 图 6 所 示 ; 发 射 链 路 RF 功 率 检 测 误 差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同 图 3 所 示 。b) 测试步骤1) 按图 6 所 示 采 用 光 纤 直 接 连 接 好 测 试 系 统 ;2) 将 RF 光 模 块 增 益 设 置 为 0dB;3) 调 节 信 号 源 输 出 , 使 被 测 RF 光 模 块 的 射 频 输 出 +10dBm -30dBm 之 间 以 1dB 为步进变化,通过模块的通信控

36、制软件查询射频输出检测值,检查检测值与 频 谱 分 析 仪 上 读 出 的 实 际 值 的 差 异 即 为 发 射 链 路 RF 功 率 检 测 误 差 , 其值应符 合表 1 中 对 功 率 检 测 误 差 的 要 求 ;4) 按图 3 所 示连接好测试系统, 重复步骤 2) 3) , 测 试 接 收 链 路 RF 功 率 检 测 误差,其值应符合表 1 中对功率检测误差的要求。5.5.12 FSK 通信光接收灵敏度a) 测 试 原 理 框 图 测试原理框图同图 3 所 示 。b) 测试步骤1) 按图 3 连 接 好 系 统 ;2) 将 标 准 RF 光 模 块 及 待 测 RF 光 模 块

37、 的 衰 减 值 设 置 为 最 大 衰 减 量 ;3) 调 节 光 衰 减 器 的 衰 减 量 , 并 统 计 FSK 通 信 误 帧 率 ;4) 测量保证 FSK 通 信 误 帧 率 大 于 0.001 的情况下待测 RF 光模块的接收光功率,所测得的最小接收光功率值为 RF 光 模 块 的 FSK 通信光接收灵敏度,其值应 符合表 1 中 对 误 帧 率 的 要 求 。13YD/T XXXX-XXXX5.6 可靠性试验5.6.1 可靠性试验RF 光 模 块 产 品 可 靠 性 试 验 包 括 机 械 完 整 性 试 验 、 环 境 应 力 试 验 和 物 理 特 性 试 验 , 如 表

38、2 所示。表 2 可靠性试验要求抽 样 方 案试验项目名称 参 考 标 准 试 验 条 件LTPDa SSa Ca机械冲击 MIL-STD-883G方法 2002.4 加速度 500g,脉冲持续时间 1.0ms, 5 次/轴向 20 11 0变频振动 MIL-STD-883G方法 2007.3试验条件 A 频 率 : 20Hz 2000Hz,加速度:20g,扫频速率: 4min/ 循 环, 循环次数: 4 循环/轴向, 方向 X、 Y、 Z20 11 0机械 完整 性 试验插拔重复性 bTelcordiaGR-468-CORE: 2004 4.2.1200 次插拔 20 11 0高温贮存Tel

39、cordiaGR-468-CORE: 2004 3.3.2.1Tstg=+85 t=2000h 20 11 0低温贮存TelcordiaGR-468-CORE: 2004 3.3.2.1Tstg=-40 t=72h 20 11 0温度循环 MIL-STD-883G方法 1010.8 -40+85 ,500 次循环 20 11 0恒定湿热 MIL-STD-202G方法 103B 温度 85,相对湿度 85%,t=500h 20 11 0环境 试验寿命(高温)TelcordiaGR-468-CORE: 2004 3.3.3.1Ta=70, 正常 工作条件下: t=2000h 20 11 0ESD

40、阈值 c MIL-STD-883G方法 3015.8 人体放电模式 (H BM) , 大于 500V, 3 个正脉冲,3 个负脉冲 6 0c)物理 特性 试验 ESD 抗扰度TelcordiaGR-78-CORE: 2007 9.44kV 2 0c)a LTPD批 允 许 不 合 格 品 率 , SS最 少 样 品 数 , C允 许 失 效 数 。 b 仅适用于插拔式组件。c 在 ESD 试 验中,所有样品须测试到其失效为止(通过不断增加电压) 。“ 0”(失效数)表示测试 ESD极限值小于最小容许值的器件数。14YD/T XXXX-XXXX5.6.2 可靠性试验的失效判据机械完整性试验、环境

41、应力试验和物理特性试验完成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出现下 列故障现象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即判定为不合格:a) RF光 模 块 光 功 率 变 化 量 : 1dB; b) RF光 模 块 增 益 变 化 量 : 1dB;c) RF光 模 块 技 术 指 标 不 满 足 表 1中 所 列 的 各 项 参 数 的 指 标 要 求 ; d) 外壳封装破裂或有裂纹、组件有脱落。6 检验规则6.1 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 出厂检验分为日常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6.2.1 日常检验该检验对生产的 RF 光模 块的全部产品进行检验, 其检验数据应随同产品提交给用户, 日常检验的项目是:输出光功率、

42、输入光功率、光回波损耗、增益误差、增益调节范围、 增益调节误差、带内波动、三阶互调失真、驻波比、底部噪声、射频隔离度、杂散发射、 RF 功 率 检 测 误 差 、 收 光 功 率 检 测 误 差 、 FSK 通 信 光 接 收 灵 敏 度 , 其 指 标 应 符 合 表 1 要求。检验方法见本标准 5.4 中相关测试方法。6.2.2 抽样检验由 质 量 部 门 从 一 个 生 产 批 或 几 个 生 产 批 ( 这 些 生 产 批 是 在 基 本 相 同 的 材 料 、 工 艺 、 设 备 等 条 件 制 造 ) 的 产 品 中 按 一 定 比 例 抽 取 样 品 进 行 检 验 。 抽 样

43、检 验 项 目 和 测 试 方 法 同 6.2.1。 抽 样 要 求 按 GB/T 2828.1-2003 规定,检验水平 IL= 、 允 许 质 量 水 平 AQL=1.0。6.3 型式检验RF 光 模 块 有 下 列 情 况 之 一 时 , 进 行 型 式 检 验 : a) 新 产 品 转 产 或 老 产 品 转 厂 生 产 的 定 型 鉴 定 ;b) 结 构 、 材 料 、 工 艺 有 较 大 改 变 , 可 能 影 响 产 品 性 能 时 ; c) 正 常 生 产 时 , 24 个 月 后 , 应 进 行 周 期 型 式 检 验 ;d) 产 品 长 期 停 产 12 个 月 后 , 恢

44、 复 生 产 时 ; e) 出 厂 检 验 结 果 与 上 次 型 式 检 验 有 差 别 时 ;f)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机 构 提 出 进 行 型 式 检 验 要 求 时 。 型式检验按第 5 章 试 验 方 法 规 定 进 行 。7 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7.1 标识产品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编号等标识。7.2 包装15YD/T XXXX-XXXX产品应有良好的包装,及防静电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包装盒上应标有 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生产厂家、产品执行标准号、防静电标识、激光防护标志等。包装盒内应有产品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包括:模块名称、型号、主要技术指标、使用 注意事项

45、等。7.3 运输包装好的产品可用常用的交通工具运输,运输中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烈日暴晒和猛 烈撞击。 当产品需要长途运输时 , 需用木箱或硬纸箱做外包装, 在箱上写明不能抛甩、 碰、 压,应有防雨防潮标志,以免损坏产品。7.4 贮存产 品 一 般 贮 存 在 环 境 温 度 为 -10 +45 , 相 对 湿 度 不 大 于 80 且 无 腐 蚀 性 气 体 、 液 体 的 仓 库 里 。 贮 存 期 超 过 一 年 的 产 品 , 出 库 前 , 按 本 标 准 5.4中 的 规 定 进 行 光 电 特 性 测 试 , 测试合格方可出库。16YD/T XXXX-XXXX附录 AA.1 RF光

46、模块接收数据通信模式(资料性附录) RF光模块通信接口协议RF光 模 块 作 为 从 机 接 收 数 据 的 通 信 模 式 见 图 A.1INTS ModuleAdd W A E2PROMAdd A Data1 A Data2 A DataN A PINT INT INT INT INT图 A.1 RF 光模块作为从机接收数据时序图A.1中: 阴影部分为主机所发送内容, 其它为从机所发出内容。 当主机通过总线写数 据寻址与RF光模块地址匹配时,RF光模块作为从机发出响应A,主机收到响应A后继续依次 发 写 E2PROM地 址 字 节 、 数 据 字 节 ,完 成 后 发 结 束 位 P。 R

47、F光 模 块 按 收 到 的 E2PROM地 址 , 将 数 据 依 次 写 入 相 应 的 E2PROM表 中 , 或 根 据 E2PROM地 址 分 配 表 的 要 求 将 接 收 到 的 数 据 依 次 写 入 FSK发 送 缓 冲 区 , 由 FSK模 块 组 帧 后 进 行 FSK调 制 发 送 。A.2 RF光模块发送数据通信模式RF光 模 块 作 为 从 机 发 送 数 据 的 通 信 模 式 见 图 A.2INTS ModuleAdd R A E2PROMAdd A DataLEN A Data1 A DataN N PINT INT INT INT INT图 A.2 RF 光

48、模块作为从机发送数据时序图A.2中阴影 部分为主机所发送内容, 其它为从机所发出内容。 当主机通过总线读数据 寻 址 与 RF光 模 块 地 址 匹 配 时 , RF光 模 块 作 为 从 机 发 出 响 应 A, 并 等 待 接 收 主 机 的 读 E2PROM 地址字节, RF光模块收到 读E 2PROM地 址 起 始 字 节 及 读 字 节 长 度 后 , 发 出 ACK响 应 主 机 并 将 相 应E 2PROM地址 中的数据通过总线发回主机, 收到主机响应A后 发送下一字节, 直至读 完指 定 长度的字节。17YD/T XXXX-XXXX附录 B(资料性附录)RF 光模块 E2PROM 地址分配表 B.1 RF 光 模 块 E2PROM 地 址 分 配 表 , 如 表 B.1 所 示 。表B.1 光模块E 2PROM地址分配表E2prom 地址 定义 属性 说明00 模块地址 R/W 7bit,范围(0-127)出厂设置为 00107 模块地址修改验证码 R 字符型表示,用于模块地址修改验证080F 生产日期 R 字符型表示101F 产品名称 R 字符型表示202F 产品型号 R 字符型表示303F 厂家信息 R 字符型表示404F 产品序列号 R 字符型表示505F 模块编号 R/W 字符型表示,用户定义606F 模块说明 R/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