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YDT -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566334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YDT -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YDT -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YDT -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YDT -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bICS 35.100.70L79 YD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YD/T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要求Security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DNS resolution system-发布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 布 YD/T I目 次目 次I前 言.II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要求 11 范围 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13 术 语 、 定 义 和 缩 略 语 13.1 术语和定义 .13.2 缩略语 .24 概述 35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安 全 方 针 45.1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

2、安全方针文件 .45.2 安全方针文件的评审 .46 技术要求 46.1 权威域名解析系统技术要求 .46.2 递归域名解析系统技术要求 .56.3 授权安全要求 .56.4 DNS 数据备份要求 57 管理要求 57.1 资产管理要求 .57.2 人员管理要求 .67.3 运行管理要求 .67.4 物理和环境管理要求 .67.5 设备管理要求 .67.6 通信和操作管理要求 .77.7 访问控制管理要求 .87.8 连续性管理要求 .8YD/T II前 言本标准是“域名系统运行技术规范体系”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域名系统运行总体技术要求域名系统权威服务器运行技术要求域名系统递归服务器

3、运行技术要求IPv6 网络域名服务技术要求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要求域名服务安全框架技术要求域名系统授权体系技术要求域名系统安全防护要求域名系统安全防护检测要求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伟、李晓东、王伟、金键、沈烁、胡安磊。YD/T 1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安 全 要 求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的安全方针、技术要求以及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为互联网公众提供域名解析服务的国内各级单位, 适用对象包括根域名解析系统, 顶 级域名解析系统,其他各级域名解析系统、递归域名

4、解析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 XXXX 域名系统权威服务器运行技术要求 YD/T XXXX 域名系统递归服务器运行技术要求 YD/T XXXX 域名系统授权体系技术要求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域名 d omain name域名系统名字空间中,从当前节点到根节点的路径上

5、所有节点标记的点分顺序连接,如图1中对应 的 域 名 “.”。在 本 标 准 中 , 域 名 的 范 围 包 含 了 由 数 字 、 英 文 字 母 及 连 接 符 ( “-”) 等 ASCII编 码 组 成 的 英 文 域 名 , 以 及 由 非 ASCII编 码 的 字 符 组 成 的 国 际 化 域 名 ( IDN) 两 大 范 畴 , 比 如 .中 国 , .网 络 , .公 司 等 。3.1.2域 d omain域名系统名字空间中的一个子集, 也就是树形结构名字空间中的一棵子树。 这个子树根节点的域名 就 是 该 域 的 名 字 , 如 图 1中 灰 色 圆 圈 所 示 的 域 “”

6、。3.1.3顶级域 t op level domain域 名 系 统 名 字 空 间 中 根 节 点 下 最 顶 层 的 域 。 顶 级 域 分 为 国 家 及 地 区 代 码 顶 级 域 ( Country Code Top Level Domain, ccTLD) 、 通 用 类 别 顶 级 域 ( Generic Top Level Domain, gTLD) 和 行 业 类 别 顶 级 域( sponsored Top Level Domain, sTLD) 等 三 种 不 同 类 型 。 如 图 1中 “cn”为 中 国 顶 级 域 , “com”、 “net”、 “arpa”均 为

7、 通 用 类 别 顶 级 域 , 而 “tel”、 “mobi”则 是 行 业 类 别 顶 级 域 。3.1.4资源记录 r esource record 在域名系统中用于存储与域名相关的属性信息, 简称RR。 每个域名对应的记录可能为空或者多条。 域名的资源记录由名字(NAME)、类型(TYPE)、种类( CLASS)、生存时间(TTL)、记录数 据 长 度 ( RDLENGTH) 、 记 录 数 据 ( RDATA) 等 字 段 组 成 。 3.1.5域名系统 d omain name systemYD/T 2一种将域名映射为某些预定义类型资源记录 (Resour ce Record) 的

8、分布式 互联网服务系统, 网络中 域名解析系统间通过相互协作,实现将域名最终解析到相应的资源记录。域名系统由名字空间和资源记录、 域名解析系统、 解析器三部分共同组成。 域名系统的名字空间是 一个分层次的(Hierachical )树状结构,在资源记录中存储了包含IP地址等与域名相关的多种信息,通 过不同层次上域名解析系统的协作实现对域名属性信息的分布式检索。3.1.6域名解析系统 d omain name service system提供域名解析服务的系统,由权威域名解析系统、递归域名解析系统组成。 3.1.7权威域名解析系统 a uthoritative domain name servi

9、ce system对于某个或者多个区具有权威的服务系统, 权威解析服务系统保存着其所拥有权威的区的原始域名 资源记录信息。 根据域名系统名字空间的树状结构, 权威域名解析系统包括根域名解析系统、 顶级域名 解析系统和其他各级域名解析系统。3.1.8递归域名解析系统 r ecursive domain name service system负责接收用户 (解析器) 的解析请求, 并通过查询本地缓存或者执行从根域名解析系统到被查询域 名所属权威服务系统的递归查询过程,获得解析结果并返回给用户的域名解析系统。一般来说, 按照职能的不同, 域名解析服务系统本身可以分为权威解析服务系统和本地 (递归)

10、解 析 服 务 系 统 两 类 。 这 两 者 之 间 最 大 的 区 别 就 是 , 权 威 解 析 服 务 系 统 通 常 不 提 供 递 归 解 析 ( Recursive Resolution) 服 务 , 它 只 负 责 维 护 和 保 存 它 所 拥 有 权 威 的 域 的 资 源 记 录 信 息 ,并 且 接 受 递 归 解 析 服 务 系 统 的查询请求; 而本 地 (递归) 解析服务系统则通常不会维护或者管理任何域的资源记录数据, 它只负责 接收用户 (解析器) 的查询, 并且通过本地缓存或者向包括根在内的权威名字服务系统发出查询从而获 得查询结果。3.1.9区文件 z on

11、e file某个区内的域名和资源记录及相关的权威起始信息(Start of Authority, SOA) 按 照 一 定 的 格 式 进 行 组 合 , 从 而 构 成 存 储 这 些 信 息 的 区 文 件 。 其 中 , 权 威 起 始 信 息 包 含 了 区 的 管 理 员 电 子 邮 件 地 址 ( Mail Address) 、 序 列 号 ( Serial) 、 更 新 周 期 ( Refresh) 、 重 试 周 期 ( Retry) 和 过 期 时 间 ( Expire) 等 信 息 。 3.1.10主域名解析系统 master domain name service sys

12、tem被配置成区数据发布源的权威域名解析系统。 3.1.11辅域名解析系统 slave domain name service system通过区传送协议来获取区数据的权威域名解析系统。 3.1.12区传送 zone transfer将区的资源记录内容从主服务系统向辅服务系统传送的过程, 用于实现主、 辅服务系统间的数据同 步。3.1.13解析器 resolver向名字服务系统发送域名解析请求,并且从名字服务系统返回的响应消息中提取所需信息的程序。 解析器软件通常集成到操作系统内核或者应用软件中。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YD/T 3ccTLD Country Code Top L

13、evel Domain 国家码类别顶级域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gTLD Generic Top Level Domain 通用类别顶级域IP Internet Protocol 网际协议KSK Key Signing Key 密钥签名密钥RFC Request For Comments 请求注解SOA Start of Authority 起始授权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TL Time to Live 生存时间TLD Top Level Domain 顶级域UDP User Datagram Protoc

14、ol 用户数据报协议ZSK Zone Signing Key 区签名密钥4 概述域名解析服务是一种互联网应用层资源的寻址服务, 是其他互联网络应用服务的基础。 常见的互联 网 络 应 用 服 务 有 web服 务 , 电 子 邮 件 服 务 , ftp服 务 等 , 它 们 都 是 以 域 名 服 务 为 基 础 , 来 实 现 系 统 内 部 资 源的寻址和定位的。域名解析系统是以树型拓扑结构来定义的, 由不同类别的域名解析系统服务机构负责不同级域名的 解析服务。其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权 威 域 名 解 析 系 统递 归 域 名 解 析 系 统Root ROOTcom netedu us c

15、nTLD由 CNNIC负 责 运 行 和 管 理 的 权 威 域 名 服 务 器 ,面 向 递 归 域 名 服 务 器 bjSLD递 归 域 名 服 务 器 , 面 向 终 端 用 户图1 全 球 域 名 服 务 体 系 结 构 图 树 的 顶 层 是 根 域 的 服 务 器 ( Root) , 目 前 一 共 有 13个 根 服 务 器 遍 布 全 球 。 逻 辑 上 每 一 个 根 服 务 器 对外 都 为 不 同 的 IP地 址 , 物 理 上 每 一 个 IP地 址 标 识 的 根 服 务 器 则 是 通 过 任 播 ( Anycast) 技 术 , 由 若 干 台 物 理 服 务 器

16、 构 成 。 接 下 来 一 层 为 顶 级 域 ( TLD) 层 , 由 国 家 及 地 区 代 码 顶 级 域 ( ccTLD) 、 通 用 类 别 顶 级 域 ( gTLD) 和 行 业 类 别 顶 级 域 ( sTLD) 三 类 组 成 。 域 名 树 型 拓 扑 结 构 中 顶 级 域 下 层 的 二 级 域 、 三 级 域 , 以 及 再 下 一 层 子 域 域 名 的 解 析 服 务 , 如 “”、 “”、 “”等 , 通 常 是 由 获 得 授 权 的 权 威 名字服务器来完成。整 个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从 职 能 上 看 , 包 括 两 大 类 系 统 , 即 权 威

17、域 名 解 析 系 统 ( Authoritative DNS) 和 递 归域名解析服务(Recursive DNS)。权威域名系统服务是指拥有某个区的域名信息,并为该区提供域 名解析的服务。权威域名系统通常面向的不是终端用户。图1中,cn和的域名解析系统就属于权威YD/T 4域名系统。 递归域名系统则相反, 它不针对某个区提供域名解析服务, 而是直接面向终端用户, 为终端 用户提供递归的域名解析系统。针对上述域名解析系统的组成结构, 本标准应涵盖权威域名解析系统、 权威域名服务器、 递归域名 解析系统以及递归域名服务器等方面的安全要求。5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方针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管理者应根

18、据业务目标制定清晰的安全指导方针, 并通过在整个域名解析服务系统运行单位内颁布和维护安全方针文件来表明对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的支持和承诺。5.1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方针文件 安全方针文件应说明运行管理承诺, 并提出在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安全管理方面的方法。 文件中包括以下内容:a)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1) 权威域名解析系统技术要求2) 递归域名解析系统的技术要求3) 授权安全要求4) DNS数 据 备 份 要 求b)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的管理要求,包括:1) 资产管理要求2) 人员管理要求3) 运行管理要求4) 物理和环境安全要求5) 设备安全要求6) 通信和操作安全要求7

19、) 访问控制要求8) 连续性管理要求5.2 安全方针文件的评审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或当重大变化发生时进行安全方针的评审, 确保它持续的适用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尤其当相关的域名系统运行、技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变更之后。6 技术要求6.1 权威域名解析系统技术要求6.1.1 功能和协议要求 作为权威域名系统的权威服务器, 应具备权威服务器的基本功能, 即能够正常处理来自互联网络的任何客户端的域名查询请求, 和该区的可信任辅服务器之间实现安全的区数据传送, 支持D NS安 全协议。 其 实 现 必 须 符 合 IETF相 关 RFC标 准 , 符 合 必 备 的 接 口 和 安 全 协 议 , 完

20、整 的 安 全 要 求 和 要 求 支 持 的 RFC 列 表 见 YD/T XXXX-XXXX 域 名 系 统 权 威 服 务 器 运 行 技 术 要 求 。6.1.2 拓扑规划要求 针对某个权威域, 提供权威域解析的服务器数量应保证多台备份, 提供权威域解析的服务器应部署在多个不同的自治域网络中, 并且建议在地理上进行合理分配分布, 达到抗自然灾害等灾备目的。 具体 部 署 数 量 和 分 配 要 求 见 YD/T XXXX-XXXX 域 名 系 统 权 威 服 务 器 运 行 技 术 要 求 。6.1.3 性能要求权 威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应 保 证 业 务 处 理 能 力 , 预

21、 留 应 对 突 发 流 量 的 处 理 能 力 , 满 足 YD/T XXXX-XXXX域名系统权威服务器运行技术要求中规定的解析性能要求以及域名数据同步要求。 6.1.4 权威域名服务器安全要求YD/T 5权威服务器的安全决定了权威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是整个域名解析系统安全的核心问题。 权威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需 要 保 证 DNS 服 务 的 的 数 据 安 全 、 解 析 安 全 以 及 传 输 安 全 , 具 体 要 求 见 YD/T XXXX-XXXX 域 名 系 统 权 威 服 务 器 运 行 技 术 要 求 。6.2 递归域名解析系统技术要求 递归服务器是最终面对互联

22、网用户的域名服务器, 对于保障各种互联网应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针对递归服务器的各类攻击(缓存中毒、域名劫持、DNS 放大攻击等)日益威胁互联网系 统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中递归服务器的构建进行规范化。6.2.1 协议要求 作为递归域名系统的递归服务器, 应具备递归服务器的基本功能, 即能够安全的实现查询, 缓存等功能。 其实现必须符合IETF 相关R FC标准, 符合必备的接口和安全协议, 完整的安全要求和要求支持的RFC列 表 具 体 要 求 见 YD/T XXXX-XXXX 域 名 系 统 递 归 服 务 器 运 行 技 术 要 求 。 6.2.2 拓扑规划要求针对某个自

23、治域内, 提供递归域解析的服务器数量应保证多台备份。 同一自治域内的不同递归服务 器在部署上应该进行分布, 同一用户访问两台服务器的路径上不存在单一故障点。 具体部署数量和要求 见 YD/T XXXX-XXXX 域 名 系 统 递 归 服 务 器 运 行 技 术 要 求 。6.2.3 性能要求递 归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应 保 证 业 务 处 理 能 力 , 预 留 应 对 突 发 流 量 的 处 理 能 力 , 满 足 YD/T XXXX-XXXX域名系统递归服务器运行技术要求中规定的解析性能要求以及域名数据同步要求。 6.2.4 递归域名服务器安全要求递归服务器的安全决定了其服务域内域

24、名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是局部范围内域名解析系统安全 的核心问题。 递归服务器应该保证安全远程管理和安全缓存清空等数据安全; 保证解析软件和同步等解 析 安 全 , 具 体 要 求 见 YD/T XXXX-XXXX 域 名 系 统 递 归 服 务 器 运 行 技 术 要 求 。6.2.5 中文域名支持要求 中国境内的递归服务器应配置对中文域名 (C DN/IDN) 的支 持, 比如.中国, .中國, .网络, .公司, .網絡,.公益,.政务。 递归服务器的配置应确保通过其进行查询的用户能够正确解析相应的域名。6.3 授权安全要求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应 符 合 YD/T XXXX

25、-XXXX 域 名 系 统 授 权 体 系 技 术 要 求 。 6.4 DNS 数据备份要求6.4.1 日志存放形式 域名解析日志应完全保存, 并以冷备份的方式按日期存放。 冷备份的方式应有两种以上, 包括硬盘 、磁带、光盘等方式。 热备份是将日志存放在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上。6.4.2 日志存放时间 冷 备 份 应 保 留 最 新 的 3个 月 的 全 部 日 志 。 并 建 议 进 行 永 久 保 留 。 热备份的保留时间,应以满足域名管理者的日志分析需求为标准。6.4.3 日志分析 应建立解析服务日志的分析制度, 以便于及时发现服务中的异常情况, 并对非法访问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7 管理要求

26、7.1 资产管理要求7.1.1 资产清单6YD/T 应清晰 的识别公共域名解析系统所涉及的资产, 编制并维护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的核心资产清单。 清 单中应包括所有为从灾难中恢复而需要的资产,与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相关的资产可能包括:信息资产、 软件资产、物理资产、服务、人员、无形资产等。7.1.2 资产责任人 与公共域名解析系统有关的所有信息和资产都应指定部门和人员承担责任,资产责任人应确保: a) 与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相关的信息和资产进行了适当的分类;b) 确定并周期性审查访问限制和分类。 7.1.3 资产的合规使用与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相关的信息和资产使用规则应当确认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 7.1.4

27、以资产清单为基础的脆弱性和威胁分析a) 从技术脆弱性和管理脆弱性两个方面,对公共域名解析系统进行脆弱性的分析;b) 从技术威胁、环境威胁、人为威胁三个方面,对公共域名解析系统进行威胁分析。 7.2 人员管理要求在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的管理人员和第三方人员的整个任职周期内, 包括聘任前、 聘任中、 离职三个 阶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公共域名解析系统所面临的人为威胁。应考虑:a) 确 保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管 理 人 员 和 第 三 方 人 员 理 解 其 职 责 , 确 保 其 具 备 相 应 的 技 术 能 力 , 以 降 低公共域名解析系统被破坏或者不当使用的风险;b) 应

28、对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管 理 人 员 和 第 三 方 人 员 提 供 适 当 程 度 的 安 全 意 识 和 安 全 技 术 培 训 以 及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相关信息和资产的正确使用方法, 并建立一个正式的处理安全违规的纪律处 理过程。c) 应有流程或规定规范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管理人员和第三方人员退出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的管理, 并确保相关人员归还所有设备及删除他们的对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的所有访问权限。7.3 运行管理要求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应 遵 守 YD/T XXXX-XXXX 域 名 系 统 权 威 服 务 器 运 行 技 术 要 求 以 及 YD/T XXXX-XXX

29、X 域 名 系 统 递 归 服 务 器 运 行 技 术 要 求 中 相 关 的 运 行 管 理 要 求 。此外,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中所有涉及到的服务应对国家主管部门提供数据采集接口, 并应按照国家 主管部门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实施办法的规定对相应网络安全事件进行通报。7.4 物理和环境管理要求7.4.1 设置安全的区域a) 应 设 置 安 全 边 界 ( 诸 如 墙 、 卡 控 制 的 入 口 或 有 人 管 理 的 接 待 台 等 屏 障 ) 来 保 护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信息和资产所在的区域;b) 应设置恰当的进出控制措施, 确保只有授权任用才能进出 , 同时进出的信息要予以

30、记录和审计;c) 应 有 适 当 的 措 施 来 避 免 火 灾 、 洪 水 、 地 震 、 爆 炸 、 社 会 动 荡 和 其 他 形 式 的 自 然 灾 难 或 人 为 灾 难 对域名解析系统所在区域的破坏;d) 应 有 足 够 的 支 持 性 设 施 ( 例 如 电 、 供 水 、 排 污 、 加 热 /通 风 和 空 调 ) 来 支 持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 支 持 性设施应定期检查并适当的测试以确保它们的功能,减少由于它们的故障或失效带来的风险。7.5 设备管理要求7.5.1 设备安置和保护a)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的设备应进行适当安置,以防止对相关设备的未授权物理访问;b) 应

31、采 取 控 制 措 施 以 减 小 潜 在 的 物 理 威 胁 的 风 险 , 例 如 偷 窃 、 火 灾 、 爆 炸 、 烟 雾 、 水 ( 或 供 水 故 障)、尘埃、振动、化学影响、电源干扰、通信干扰、电磁辐射和故意破坏;c) 对 于 可 能 对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运 行 状 态 产 生 负 面 影 响 的 环 境 条 件 ( 例 如 温 度 和 湿 度 ) 要 予 以 监 视;d) 建筑物应采用避雷保护,所有进入的电源和通信线路都应装配雷电保护过滤器;7YD/T 7.5.2 布线和设备维护a) 应保证传输数据或支持信息服务的电源布缆和通信布缆免受窃听或损坏;b) 使用文件

32、化配线列表减少失误的可能性;c) 要按照供应商推荐的服务时间间隔和规范由已授权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 同时保存所有可疑的 或实际的故障以及所有预防和纠正维护的记录;d)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系统拓扑结构图。 7.5.3 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监控a)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的 硬 件 设 备 应 进 行 安 全 检 测 , 确 保 其 满 足 相 应 的 行 业 标 准 、 技 术 规 范 等 , 并 保留检测证据;b) 操作系统的安装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及时进行升级和打补丁;c) 域名解析软件的安全性应定期跟踪并及时升级和更新,防止漏洞带来的威胁;d) 对 业 务 、 应 用 软 件

33、、 服 务 器 、 网 络 设 备 等 子 系 统 进 行 7*24小 时 不 间 断 探 测 监 控 , 监 测 的 频 率 应 不 低 于 10分 钟 一 次 , 监 控 日 志 的 保 存 时 间 应 至 少 为 三 个 月 。e) 对域名资源记录和解析结果进行正确性抽检,抽检频率建议至少每小时1次。 7.6 通信和操作管理要求7.6.1 操作程序和职责a) 与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相 关 的 操 作 应 有 成 文 的 操 作 程 序 , 例 如 计 算 机 启 动 和 关 机 程 序 、 备 份 、 设 备 维 护 、 介 质 处 理 、 计 算 机 机 房 、 DNS软

34、 件 的 配 置 维 护 和 物 理 安 全 等 ;b) 与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相关的各类责任及职责范围应加以分割, 以降低未授权或无意识的修改或 者不当使用域名解析系统资产的机会。7.6.2 防范代码 防范恶意代码要基于恶意代码监测、修复软件、安全意识、适当的系统访问和变更管理控制措施,可以考虑以下内容:a) 建立禁止使用未授权软件和正确使用授权软件的策略;b) 安装和定期更新恶意代码检测和修复软件来扫描域名解析系统, 并根据扫描结果升级域名解析 系统。c) 制定适当的从恶意代码攻击中恢复的业务连续性计划。 7.6.3 设备和线路备份a) 系统应为分布式广域部署,节点间服务互备;b) 关键设备的

35、重要部件应采用冗余的方式提供保护;c) 系统关键设备、重要线路应采用冗余的保护方式,提供灾难备份和恢复的能力; 7.6.4 数据备份a) 应 根 据 风 险 评 估 的 结 果 , 确 定 需 要 备 份 的 数 据 和 文 件 , 一 般 情 况 下 需 考 虑 系 统 配 置 文 件 、 解 析 日 志 、 区 文 件 等 , 备 份 时 间 至 少 为 3个 月 ;b) 应建立备份拷贝的准确完整的记录和文件化的恢复程序;c) 宜定期测试备份介质,以确保当需要应急使用时可以依靠这些备份介质;d) 恢复程序应定期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他们有效,并能在操作程序恢复所分配的时间内完成; 7.6.5

36、网络安全管理a) 应建立远程设备管理的职责和程序;b) 主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 辅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以 及 备 份 解 析 系 统 的 部 署 应 处 于 不 同 自 治 域 , 避 免 单 一 网 络 失效引起的解析中断。c) 宜 建 立 专 门 的 控 制 , 以 保 护 在 公 网 上 传 递 数 据 的 保 密 性 和 完 整 性 , 并 且 保 护 已 连 接 的 系 统 及 应 用;d) 如有必要,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阻断或重定向用户对恶意域名的访问;8YD/T e) 应使用适当的日志记录和监视措施; 7.6.6 审计和分析a) 应 产 生 记 录 用 户 活 动

37、、 异 常 和 信 息 安 全 事 态 的 审 计 日 志 , 并 要 保 存 至 少 3个 月 以 支 持 将 来 的 调 查和访问控制监视;b) 应采取措施保证主域名解析系统、 辅域名解析系统、 备份域名解析系统内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 实现日志时间的精确同步;c) 审计的内容至少包括:授权访问、特殊权限操作、未授权的访问尝试、系统警报或故障;d) 记录日志的设施和日志信息应加以保护,以防止篡改和未授权的访问。 7.7 访问控制管理要求7.7.1 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对外公开服务的访问控制a)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对 外 开 放 服 务 只 开 放 UDP53端 口 ; 7.7.2

38、访问控制策略和用户访问管理a) 应在访问控制策略中清晰地规定每个用户或每组用户的访问控制规则和权利;b) 应限制和控制特殊权限的分配及使用, 防范未授权访问的多用户系统应通过正式的授权过程使 特殊权限的分配受到控制;c) 应定期检查权限的分配,确保用户访问权限的正确分配。 7.7.3 网络访问控制a) 应能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网段级;b) 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c) 应在网络中实施路由控制,以确保计算机连接和信息流不违反业务应用的访问控制策略。 7.7.4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a) 登录到操作系统的程序应设计成使

39、未授权访问的机会减到最小;b) 所 有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的 管 理 员 和 第 三 方 人 员 ( 包 括 技 术 支 持 人 员 、 操 作 员 、 网 络 管 理 员 、 系 统 程 序 员 和 数 据 库 管 理 员 等 ) 应 有 唯 一 的 、 专 供 其 个 人 使 用 的 标 识 符 ( 用 户 ID) , 应 选 择 一 种 适 当 的 鉴 别 技 术 ( 口 令 、 令 牌 或 智 能 卡 ) 证 实 用 户 所 宣 称 的 身 份 , 静 态 口 令 应 满 足 一 定 的 复 杂 性要求并且定期更换;c) 在一个设定的休止期后,超时登录应清空会话屏幕,也可

40、以设置关闭应用和网络会话。 7.7.5 信息和敏感系统访问控制a) 应对设备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b) 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操作;c) 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7.8 连续性管理要求7.8.1 连续性管理的制定a) 目标是防止公共域名解析系统的服务失效, 保护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免受重大失误或者灾难的影 响,并且在遇到灾难的情况下及时恢复解析服务;b) 应为公共域名解析系统制定一个解析服务连续性管理的过程, 识别可能引起解析服务中断的事 态以及这种事态发生的概率;c) 应 为 公 共 域 名 解 析 系 统 制 定 一 个 解 析 服 务

41、连 续 性 计 划 , 来 保 持 域 名 解 析 服 务 的 可 用 性 , 在 解 析 服务中断的情况下能够在要求的时间内恢复系统的服务。7.8.2 制定连续性计划考虑的方面a) 冗余方面:设备处理能力、关键设备及其重要部件、网络接入、系统的广域分布;b) 数 据 及 业 务 备 份 方 面 : 关 键 数 据 和 重 要 信 息 的 备 份 和 备 份 频 率 、 业 务 状 态 的 保 护 和 恢 复 、 业 务 系统的完整备份;9YD/T c) 应 急 处 置 预 案 方 面 : 应 制 定 应 急 处 置 预 案 , 并 定 期 对 应 急 预 案 进 行 及 时 修 订 、 修 订 期 不 低 于 1 年 ; 每 年 应 进 行 不 低 于 1次 的 应 急 预 案 演 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