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YDT - 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铜包铝管内导体、皱纹铝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566326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 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铜包铝管内导体、皱纹铝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YDT - 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铜包铝管内导体、皱纹铝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YDT - 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铜包铝管内导体、皱纹铝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YDT - 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铜包铝管内导体、皱纹铝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YDT - 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铜包铝管内导体、皱纹铝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3.120.10M 42 YD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YD/T 20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 50 泡沫聚乙 烯绝缘、铜包铝管内导体、皱纹铝管外导 体射频同轴电缆Telecommunication cable Foamed polyethylene dielectric, copper-clad aluminum tube inner conductor, corrugated aluminum tube outer conductor , 50 ohm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cabl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

2、ion(报批稿)-发布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 布 YD/T 20目 次前 言01 范围 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13 产品分类 24 要求 25 试验方法 76 检验规则 .117 标 志 、 包 装 、 运 输 和 贮 存 .12I前 言本标准参考了YD/T 1092-2004通信电 缆无线通信用50 泡沫聚乙烯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 同轴电缆和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资料。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3、。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湘荣、郭志宏、丁伟林、张磊、邓庆龙、甘露、潘照红。5YD/T 20通 信 电 缆 无 线 通 信 用 50 泡 沫 聚 乙 烯 绝 缘 、 铜 包 铝 管 内 导 体 、 皱 纹 铝 管 外 导 体 射 频 同 轴 电 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用50泡沫 聚乙烯绝缘、 铜包铝管内导体、 皱纹铝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 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 标 准 适 用 于 连 接 无 线 通 信 设 备 至 天 线 及 射 频 电 子 设 备 之 间 , 工 作 频 率 范 围 主 要 在 150MHz 2500MHz的 无 线 通

4、 信 用 50 泡 沫 聚 乙 烯 绝 缘 、 铜 包 铝 管 内 导 体 、 皱 纹 铝 管 外 导 体 射 频 同 轴 电 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8 金属材料 室 温 拉 伸 试 验 方 法GB/T 2951.1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外形 尺 寸 测 量 机

5、 械 性 能 试 验GB/T 2951.13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密度测定方 法 吸 水 试 验 -收 缩 试 验GB/T 3048.2 电 线 电 缆 电 性 能 试 验 方 法 第 2部 分 : 金 属 导 体 材 料 电 阻 率 试 验 GB/T 3880.1 一 般 工 业 用 铝 及 铝 合 金 板 、 带 材 第 1部 分 : 一 般 要 求GB/T 3880.2 一 般 工 业 用 铝 及 铝 合 金 板 、 带 材 第 2部 分 : 力 学 性 能 GB/T 3880.3 一 般 工 业 用 铝 及 铝 合 金 板 、 带 材 第 3

6、部 分 : 尺 寸 偏 差 GB/T 4437.1-2000 铝 及 铝 合 金 热 挤 压 管 第 1部 分 无缝圆管GB/T 4909.5 裸 电 线 试 验 方 法 第5部分:弯曲试验 反 复 弯 曲GB/T 6995.3 电 线 电 缆 识 别 标 志 方 法 第 3部 分 : 电 线 电 缆 认 别 标 志 GB/T 8806 塑料管道系统 塑 料 部 件 尺 寸 的 测 定GB/T 15065 电 线 电 缆 用 黑 色 聚 乙 烯 塑 料GB/T 17737.1-2000 射 频 电 缆 第 1部 分 : 总 规 范 -总 则 、 定 义 、 要 求 和 试 验 方 法GB/T

7、18380.12-2008 电 缆 和 光 缆 在 火 焰 条 件 下 的 燃 烧 试 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 直蔓延试验 1 kW预 混 合 型 火 焰 试 验 方 法YD/T 322-1996 铜 芯 聚 烯 烃 绝 缘 铝 塑 综 合 护 套 市 内 通 信 电 缆YD/T 837.3-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3部分:机械物理性能 试验方法YD/T 837.4-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部分:环境性能试验 方法YD/T 837.5-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

8、缆结构试验 方法YD/T 886-1997 无 卤 阻 燃 成 端 电 缆YD/T 897.1-1997 接 入 网 用 同 轴 电 缆 第 1部 分 : 同 轴 用 户 电 缆 一 般 要 求 YD/T 1113 光 缆 护 套 用 低 烟 无 卤 阻 燃 材 料 特 性JB/T 8137 电 线 电 缆 交 货 盘JB/T 10696.3 电 线 电 缆 机 械 和 理 化 性 能 试 验 方 法 第 3部 分 : 弯 曲 试 验YD/T 2JB/T 10696.8-2007 电 线 电 缆 机 械 和 理 化 性 能 试 验 方 法 第 8部 分 : 氧 化 诱 导 期 试 验3 产品分

9、类3.1 电缆型号电 缆 型 号 由 型 式 代 号 与 规 格 代 号 组 成 。 型 式 代 号 按 表 1规 定 , 规 格 代 号 按 表 2规 定 。表1 型式代号中各代号的含义分类 内导体 绝缘 外导体 护套 特性阻抗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Y聚乙烯护 套H通信电 缆 CAT铜包铝 管 省略泡沫聚 乙烯绝 缘AL环形皱 纹铝管YZ低烟无卤 阻燃聚烯 烃护套50平均特 性阻抗 为50表 2 规 格 代 号 单 位 为 毫 米规格代号 12 22 23 32内导体标称外径 4.80 9.00 9.45 13.10绝缘层标称外径 12 22

10、23 323.2 产品标记与示例产品标记由电缆型号和本标准号组成。示 例 : 光 滑 铜 管 内 导 体 外 径 为 9.00mm、 泡 沫 聚 乙 烯 绝 缘 层 标 称 外 径 为 22mm、 外 导 体 为 环 形 皱 纹 铝 管 、 护 套 为 低 烟 无 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平均特性阻抗为50的射频同轴电缆标记为:HCATALYZ-50-22 YD/T XXXX-XXXX4 要求4.1 电缆结构电缆结构示意图见图1。1 2 3 41护套 2 环 形 皱 纹 铝 管 外 导 体3 泡 沫 聚 乙 烯 绝 缘 4铜包铝管内导体图1 电缆结构4.2 内导体4.2.1 电缆内导体结构尺寸及要求

11、本标准中规定的电缆内导体均采用铜包铝管,结构尺寸及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YD/T 2032表3 各规格代号电缆产品内导体结构尺寸及要求规格代号 单位 12 22 23 32铜包铝管外径 mm 4.800.03 9.000.05 9.450.05 13.100.05管壁厚度 mm 0.500.06 0.600.05 0.600.05 0.660.06铜层体积比 22 20 20 20最大直流电阻率 .m 2.6310-8 2.6510-8 2.6510-8 2.6610-8最小抗拉强度 MPa 138最小断裂伸长率 25最大椭圆度 1.5 2.0 3.0注:电缆内导体椭圆度,按式(1)计算4.2

12、.2 电缆内导体椭圆度电 缆 内 导 体 椭 圆 度 应 符 合 表 3的 规 定 , 按 式 ( 1) 计 算椭圆度 2(D1D2) 100%(D1D2).(1)式中: D1在铜管横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外径值,单位为mm;D2在与D1同一横截面上测得的最小的外径值,单位为mm。4.2.3 电缆内导体外观外 表 面 无 针 孔 、 裂 缝 、 起 皮 、 夹 杂 、 铜 铝 粉 末 、 积 碳 层 、 脏 污 , 无 不 平 整 、 毛 刺 现 象 , 不 应 存 在 明 显的划伤、凹坑和斑点等缺陷。4.2.4 电缆内导体用铜包铝管4.2.4.1 铜层体积比铜 包 铝 管 结 构 图 见 图 2,

13、 铜 层 体 积 比 按 式 ( 2) 计 算 , 其 值 应 符 合 表 3的 规 定 。图2 铜包铝管结构图铜 层 体 积 比 D (D 2t)2D2 d 2 100% (2)式中: D铜包铝管外径,单位为mm; d铜包铝管内径,单位为mm; tYD/T 4铜层平均厚度,单位为mm。YD/T 2054.2.4.2 铜层最薄点厚度铜层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0.06mm。4.2.4.3 结合性铜 包 铝 管 中 铜 铝 结 合 性 按 照 5.1.1.7进 行 试 验 后 , 用 正 常 目 力 观 察 , 铜 层 与 铝 芯 之 间 应 无 分 层 现 象 , 当试样经拉伸或扭转断裂后, 铜层与

14、铝芯应同时断裂, 且铜层紧贴在铝芯上, 弯曲试样的内侧铜层不产 生皱折现象。4.2.4.4 弯曲性能铜 包 铝 管 弯 曲 性 能 按 照 5.1.1.8进 行 试 验 后 , 用 正 常 视 力 检 察 ,铜 包 铝 管 表 面 应 无 皱 折 和 裂 纹 。4.2.4.5 铜层密实性铜 包 铝 管 的 铜 层 密 实 性 按 照 5.1.1.9进 行 试 验 后 , 用正常视力检察,铜包铝 管表面应无沿扭转纹路产 生的裂纹。4.2.4.6 铜包铝管中铝管规格型号铜包铝管中铝管的规格型号宜符合GB/T 4 437.1-2000中 表 1铝 合 金 为 O状 态 的 规 定 。4.2.4.7

15、铜包铝管中铝管力学性能铜包铝管中铝管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4 437.1-2000中 表 2的 规 定 。4.3 绝缘4.3.1 概述电缆的绝缘层应为连续地同心挤包在内导体上的泡沫聚乙烯绝缘层, 其材料应是含有稳定剂的绝缘 级聚乙烯。4.3.2 泡沫聚乙烯绝缘层结构 泡沫聚乙烯绝缘应为以下两种结构中的一种: a ) 双 层 绝 缘 内 导 体 粘 结 层 /闭 孔 结 构 泡 沫 聚 乙 烯 ; b) 三 层 绝 缘 内 导 体 粘 结 层 /闭 孔 结 构 泡 沫 聚 乙 烯 /聚 乙 烯 外 皮 层 。采用以上两种结构时 , 内导体粘结层应既粘着在内导体上又粘着在泡沫聚乙烯上 ; 聚乙

16、烯外皮层应 粘着在泡沫聚乙烯上。4.3.3 材料要求泡沫聚乙烯绝缘层各部分材料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a)内导体粘结层材料内导体粘结层材料应为聚烯烃绝缘料,允许在其中添加少量适当材料以改善内导体粘结层与内导体之间的粘结性能; b)泡沫聚乙烯材料泡沫聚乙烯材料应为一种聚乙烯绝缘料的掺合物。聚乙烯绝缘料掺合物可由不同密度聚乙烯绝缘料和少量成核剂按适当比例掺合而成; c ) 聚 乙 烯 外 皮 层 材 料 聚 乙 烯 外 皮 层 材 料 应 为 高 密 度 聚 乙 烯 绝 缘 料 。 聚乙烯绝缘料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及本标准规定的相关性能要求,其性能应符合YD/T 897.1-1997中 4.2.2的

17、规 定 。4.3.4 绝缘同心度绝 缘 同 心 度 按 式 ( 3) 计 算 , 任 何 一 个 绝 缘 截 面 上 的 绝 缘 同 心 度 应 不 小 于 94 。绝 缘 同 心 度 (1 Tmax Tmin ) 100% .(3)Tmax Tmin式中: Tmax一个截面上的绝缘最大厚度,单位为mm;Tmin与Tmax同一横截面上的绝缘最小厚度,单位为mm。4.3.5 绝缘附着力YD/T 6绝缘内皮层应既粘着在内导体上又粘着在绝缘泡沫层上, 绝缘层应易于从内导体上剥离, 但从内导 体上剥离绝缘所要求的力应不小于98N。4.3.6 绝缘热收缩绝缘的总收缩量应不超过6.4mm。4.3.7 绝缘

18、的热氧化稳定性 绝 缘 试 样 老 化 前 后 的 氧 化 诱 导 期 ( OIT)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a) 老 化 前 的 氧 化 诱 导 期 应 不 小 于 30min; b) 老 化 后 的 氧 化 诱 导 期 应 不 小 于 21min。4.4 外导体4.4.1 电缆外导体类型及结构尺寸电 缆 外 导 体 由 环 形 皱 纹 铝 管 构 成 , 电 缆 外 导 体 结 构 尺 寸 应 符 合 表 4的 规 定 。表4 外导体类型及结构尺寸 单位为毫米规格代号 12 22 23 32波峰标称外径 14.1 25.2 25.7 36.1波峰外径偏差 0.25 0.30 0.3

19、0 0.30波谷标称外径 12.0 21.9 22.2 32.0皱纹标称节距 5.00 7.00 7.20 8.60皱纹节距偏差 0.30 0.30 0.30 0.30管壁最小厚度 0.30 0.35 0.35 0.384.4.2 电缆外导体外观电缆外导体焊缝应连续、光滑、无针孔或划伤等缺陷。4.4.3 电缆外导体用铝带4.4.3.1 电缆外导体用铝带规格型号电缆外导体用铝带规格型号宜为符合GB/T 3 880.1中 的 退 火 铝 带 O状 态 的 规 定 。4.4.3.2 电缆外导体用铝带力学性能电缆外导体用铝带力学性能宜为符合GB/T 3 880.2中 的 退 火 铝 带 O状 态 的

20、规 定 。4.4.3.3 电缆外导体用铝带尺寸偏差电缆外导体用铝带尺寸偏差宜为符合GB/T 3 880.3中 的 退 火 铝 带 O状 态 的 规 定 。4.5 护套4.5.1 护套要求电缆护套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电 缆 的 护 套 应 连 续 地 同 心 挤 包 在 外 导 体 上 , 其 材 料 应 为 黑 色 聚 乙 烯 或 低 烟 无 卤 阻 燃 聚 烯 烃 ; b) 在 同 一 护 套 截 面 上 , 护 套 最 小 厚 度 、 最 大 外 径 应 符 合 表 5的 规 定 ;表 5 护 套 最 小 厚 度 、 最 大 外 径 要 求 单位为毫米规格代号 12 22 23 32护

21、套最小厚度 0.8 1.1 1.1 1.2护套最大外径 16.4 28.8 29.0 40.0c) 聚 乙 烯 护 套 应 符 合 YD/T 322-1996 中的 3.7.13 对 聚 乙 烯 护 套 机 械 物 理 性 能 的 要 求 。 低 烟 无 卤 阻燃 聚 烯 烃 护 套 应 符 合 YD/T 886-1997 中的 4.13 对 低 烟 无 卤 阻 燃 聚 烯 烃 护 套 的 机 械 物 理 性 能 的 要 求 ; d) 电 缆 护 套 外 表 面 应 光 滑 、 圆 整 , 无 孔 洞 、 裂 缝 、 气 泡 和 凹 陷 等 缺 陷 ; e) 电 缆 护 套 生 产 过 程 中

22、 应 进 行 交 流 火 花 试 验 , 试 验 后 应 无 击 穿 点 。 火 花 试 验 电 压 应 符 合 表 6 的规定。YD/T 2074.5.2 护套材料聚乙烯护套料应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或高密度聚乙烯 (HDPE) 。 聚乙烯护套料应符合 GB/T 15065 的 规 定 。 低 烟 无 卤 阻 燃 聚 烯 烃 护 套 料 应 符 合 YD/T 1113 的规定。4.5.3 电缆标志电缆标志应符合GB/T 6995.3的要求。电缆护套上应沿其长度方向每间隔1m印制有制造厂名或其代 号、电缆型号和长度的标志,标志应清晰可辨,应选用与护套颜色对比明显的颜色。长度标志以

23、m为单 位 , 其 标 称 间 距 为 1m, 误 差 应 不 大 于 0.5 。4.6 电缆性能要求4.6.1 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4.6.1.1 低温下弯曲电缆低温下弯曲试验应按5.5.1的规定进行。完成试验后,用正常视力检查,试样的护套应无任何 可见的开裂、裂纹或其它损伤。在进行检查之前,允许试样恢复至室温。4.6.1.2 温度循环电缆的温度循环试验应按5.5.2的规定进行。完成试验后,用正常视力检查,试样的护套应无任何 开 裂 、 裂 纹 或 其 它 损 伤 ; 试 验 后 测 试 的 电 压 驻 波 比 应 符 合 表 6中 对 相 应 工 作 频 段 的 电 压 驻 波 比 的

24、要 求 。4.6.1.3 温度冲击电缆的温度冲击试验应按5.5.3的规定进行。完成试验后,电缆试样内导体轴向尺寸变化应不大于 1.6mm, 绝 缘 层 轴 向 尺 寸 变 化 应 不 大 于 3.2mm。4.6.1.4 重复弯曲电缆的重复弯曲试验应按5.5.4的规定进行。完成试验后,用正常视力检查,试样的金属部件应无 裂 纹 ; 试 验 后 测 试 的 电 压 驻 波 比 应 符 合 表 6中 对 应 工 作 频 段 的 电 压 驻 波 比 的 要 求 。4.6.1.5 抗压性电缆的抗压性试验应按5.5.5的规定 进行。 完成试验后的电压驻波比应符合表6中对应 工作频段的电 压驻波比的要求。4

25、.6.1.6 阻燃电缆的阻燃性能阻燃电缆的阻燃性应符合GB/T 18380.12-2008中 附 录 A的 要 求 : 满 足 上 支 架 下 缘 和 炭 化 部 分 起 点 之 间 的 距 离 大 于 50mm, 且 燃 烧 向 下 延 伸 至 距 离 上 支 架 的 下 缘 不 大 于 540mm。4.6.2 电缆的电气性能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电气性能要求规格代号序号 要求 单位 频率 MHz12 22 23 321内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 /km 4.17 1.80 1.71 1.112外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 /km 3.45 1.66 1.62 1.073绝缘介

26、电强度(DC 1min) V 6000 100004 最小绝缘电阻 M.km 50005护套火花试验(AC,有效值) V 8000 100006 电容 pF/m 767 相对传输速度 30200 888 平均特性阻抗 1502500 502YD/T 8表 6 (续 )规格代号序号 要求 单位 频率 MHz12 22 23 32150 3.24 1.69 1.57 1.33280 4.48 2.37 2.18 1.86450 5.75 3.05 2.81 2.41800 7.80 4.21 3.86 3.33900 8.32 4.49 4.11 3.551500 10.97 6.02 5.49

27、4.771800 12.13 6.69 6.10 5.322000 12.85 7.12 6.48 5.672400 14.22 7.92 7.20 6.339 最大衰减常数(20) dB/100m2500 14.56 8.13 7.40 6.49260300 1.20 1.15 1.20 1.20320480 1.20 1.15 1.20 1.20820960 1.20 1.15 1.20 1.2014001650 1.20 1.15 1.20 1.2017001900 1.20 1.15 1.20 1.2018602100 1.20 1.15 1.20 1.2021002250 1.20

28、1.20 1.20 1.2010工作频段内的 最大电压驻波比23002500 1.20 1.20 1.20 1.20注1:电缆应在合同规定的1个或2个“工作频段”内符合相对应的要求。 注2:顾客对特定工作频段下的电气性能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合同中进行规定。 注 3:相对传输速度、电容为标称值,作为电缆的工程应用数据,测试但不考核。4.7 电缆制造长度根据供需双方的协议,以协议长度作为制造长度,也可以是制造厂的标准长度。5 试验方法5.1 内导体试验方法5.1.1 外径及内径以分度为0.01mm的千分尺,在内导体上沿同一截面的圆周上大约均匀分布的4个位置进行测量,并 计算其均值。5.1.2 管壁厚

29、度应按GB/T 8 806的 规 定 进 行 测 量 , 测 量 结 果 以 读 取 的 最 小 读 数 表 示 。5.1.3 椭圆度以分度为0.01mm的千分尺 在内导体圆周上的不同位置反复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外径, 当两个外径值 的 差 值 最 大 时 , 记 录 这 两 个 外 径 值 , 并 按 式 ( 1) 计 算 椭 圆 度 。5.1.4 铜层厚度采 用 “断 面 抛 光 测 量 法 ”, 应 将 其 横 截 面 用 金 相 砂 纸 研 磨 抛 光 , 达 到 镜 面 光 洁 , 使 用 大 于 20倍 的 读 数显微镜测量。在沿铜包铝管轴向,相互垂直的四个位置测定铜层厚度,其中应包

30、含铜层最薄部位。 5.1.5 铜层体积比采 用 测 出 的 铜 层 厚 度 、 外 径 和 内 径 , 并 按 式 ( 2) 计 算 铜 层 体 积 比 。YD/T 2095.1.6 直流电阻率铜包铝管直流电阻率实验应按GB/T 3 048.2的 方 法 进 行 试 验 。5.1.7 铜铝结合性试验铜包铝管的铜铝结合性试验应按GB/T 4909.5的规定进行或采用任何合适的方法进行反复弯曲,直 至断裂。 也可用观察拉伸试样或扭转试样的断口方法, 或将试样弯曲90 后观察内侧铜层是否皱折来评 定。5.1.8 弯曲性能试验在 弯 曲 半 径 为 铜 包 铝 管 标 称 外 径 15倍 的 条 件

31、下 , 弯 曲 180不 应 产 生 皱 折 和 裂 纹 。5.1.9 铜层密实性试验铜包铝管的铜层密实性试验的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试验装置由两个夹持装置组成,一个固 定,一个旋转,它们的间距可调。L试样固定试样夹头 旋转试样夹头F 图3 铜层密实性试验装置图为使试样保持直线状态,需要在试样装置的夹具上施加张力F,F应为(505)N,夹持长度L为试样标称直径的100倍。 试 验 时 , 以 15r/min的 速 度 将 可 转 动 夹 头 按 顺 时 针 方 向 旋 转 3圈 , 返 回 起 始 位 置 。5.2 绝缘的试验方法5.2.1 绝缘同心度绝 缘 的 同 心 度 应 按 GB/

32、T 2951.11的 规 定 进 行 测 量 , 并 按 式 ( 3) 进 行 计 算 。5.2.2 绝缘附着力绝 缘 附 着 力 应 按 GB/T 17737.1-2000中 10.1规 定 的 方 法 进 行 试 验 。5.2.3 绝缘热收缩绝缘热收缩试验应按GB/T 2951.13中 的 规 定 进 行 。 截 取 200mm长 的 绝 缘 导 体 , 在 中 间 部 分 标 出 150mm 长 的 绝 缘 , 将 标 记 线 外 绝 缘 除 去 , 将 制 取 的 试 样 放 在 循 环 通 风 烤 箱 里 , 在 ( 1152) 下 保 持 4h,然 后 冷却至室温,切割绝缘试样时引

33、起的收缩量应计入绝缘的总收缩量中。5.2.4 绝缘的热氧化稳定性绝缘的热氧化稳定性应按JB/T 1 0696.8的 规 定 进 行 , 并 遵 照 以 下 规 定 : a) 用 于 老 化 前 、 后 氧 化 诱 导 期 试 验 的 试 样 应 在 同 一 根 电 缆 中 截 取 ;b) 老 化 前 试 样 数 量 共 为 3 个 ( 去 除 内 导 体 粘 结 层 和 外 皮 层 ) , 将 这 3 个 试 样 分 别 放 入 除 油 脂 的 铝 杯中进行氧化诱导期试验;c) 老化后氧化诱导期试验的试样应在 (902) 的循环空气烤箱中经 14 天老化的绝 缘上切取 (去 除内导体粘结层和外

34、皮层),并将该试样放入除油脂的铝杯中进行氧化诱导期试验;d) 老 化 前 后 氧 化 诱 导 期 试 验 均 应 在 ( 1802) 下 进 行 。5.3 外导体的试验方法5.3.1 外导体的机械性能外导体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应按GB/T 228的规定进行测量。YD/T 105.3.2 外导体的结构尺寸从电缆上截取约15倍标 称轧纹节距长的一段电缆并将其校直, 以适当的方法去除电缆护套并避免损 伤外导体。制成试样后,结构尺寸的测量按以下规定进行:a) 波峰外径以分度 0.01mm 的游标 卡尺, 在外导体皱纹的波峰上沿圆周大约均匀分布的 4 个位 置进行测量。测量时应用游标卡尺对外导体皱纹波

35、峰外径的最大点进行测量;b) 皱 纹 节 距 以 分 度 0.01mm 的 游 标 卡 尺 测 量 至 少 5 个 连 续 的 节 距 长 度 , 计 算 其 平 均 值 ; c)波谷外径以分度 0.01mm 的游标卡尺在外导体皱纹的波谷上,在沿圆周大约均匀分布的 4个位置进行测量。测量时应用游标卡尺对外导体皱纹波谷外径的最小点进行测量; d ) 管 壁 厚 度 应 按 GB/T 8806 的 规 定 进 行 测 量 。5.4 电缆护套的试验方法5.4.1 护套外观、完整性护套外观应用正常视力检查。护套完整性应按YD/T 8 37.4-1996中 4.5的 规 定 进 行 。5.4.2 护套最

36、小厚度、最大外径护套的最小厚度、最大外径应按GB/T 2 951.11的 规 定 进 行 。5.4.3 电缆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电 缆 护 套 的 机 械 物 理 性 能 试 验 应 按 YD/T 837.3-1996的 规 定 进 行 。5.5 电缆机械物理性能和环境性能试验方法5.5.1 低温下弯曲电缆的低温下弯曲试验应按JB/T 10696.3的 规 定 进 行 。 将 电 缆 试 样 放 入 低 温 试 样 箱 内 , 在 ( -30 2)温度条件下放置48h进行低温处理。然后取出试样,在30s内进行一次弯曲。弯曲试验用圆柱体直 径 应 符 合 表 7的 规 定 。表 7 弯 曲 直 径

37、 要 求 单 位 为 毫 米电缆规格代号 12 22 23 32低温下弯曲 250 500 550 760温度循环 140 240 250 400重复弯曲 250 500 550 7605.5.2 温度循环电缆温度循环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试样长度电缆试样的长度应足以缠绕芯轴一整圈 (360) 。 电缆缠绕的芯轴直径应符合表 7 的规定;b) 试验前的电压驻波比测试在进行试验前, 按 5.6.9 规 定 的 方 法 测 试 其 在 表 6 规定 的 所 有 工作频段内的电压驻波比。 测试结果应符合表 6 规 定的在至少 1 个工作频段 内符合相对应的要求。 记录所 有电压驻波比符合要求的工

38、作频段;c) 温度循环试验将经测试符合b)条规定的电缆试样安装好连接器后,缠绕在规定直径的芯 轴上并以适当方法固定好。将缠好电缆的芯轴放入循环通风试验箱内,并按照表8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各 保 持 48h,作 循 环 试 验 , 共 进 行 10个 循 环 ;表8 温度循环要求温度循环步骤 温度() 时间( h)1 802 482 252 48d) 试验后的电压驻波比测试在温度循环试验结束后, 按 5.6.9 规 定 的 方 法 测 试 电 缆 试 样 在 进 行 b) 条 规 定 的 测 试 后 记 录 的 工 作 频 段 内 的 电 压 驻 波 比 。YD/T 20115.5.3 温度冲击电缆

39、温度冲击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a) 取一段约300mm长的电缆 ,试样两端各暴露约25mm长的内导体和约25mm长 的绝缘层。 应垂直于电 缆试样的纵向轴线整齐地切除电缆的护套、外导体、绝缘层;b) 试验开始前, 应以分度0.01mm的游标卡 尺测量并记录试样两端露出的内导体和绝缘层的轴向长 度;c) 将试样放置在温度为(802)的空气循环烘箱内至少保持4h。然后将试样从烘箱中取出, 并 在 2min内 放 入 温 度 为 ( 502) 的 试 验 冷 冻 箱 内 至 少 保 持 4h, 随 后 取 出 试 样 并 使 其 达 到 室 温 ;d) 在 试 验 结 束 时 , 以 分 度 0.01

40、mm的 游 标 卡 尺 测 量 并 记 录 试 样 两 端 内 导 体 和 绝 缘 层 的 轴 向 长 度 ; e) 高低温冲击试验应经历4次循环,并记录试验后试样内导体轴向尺寸变化的最大值和绝缘层轴向尺寸变化的最大值。5.5.4 重复弯曲进行重复弯曲试验的电缆试样长度应足以绕规定直径的芯轴3整圈。 弯 曲电缆的芯轴直径应符合表7 的规定。 将电缆试样的一段固定在芯轴圆周上, 将电缆试样绕芯轴缠绕不小于一整圈, 解开电缆并将其 自由端拉直,共重复15次。在卷绕和解绕过程中,电缆试样的弯曲部分应始终贴在芯轴的表面上。在 试 验 进 行 前 、 结 束 后 , 按 5.5.2中 b) 条 、 d)

41、 条 的 规 定 测 试 电 缆 试 样 的 电 压 驻 波 比 。5.5.5 抗压性电 缆 的 抗 压 性 试 验 应 按 GB/T 17737.1-2000的 规 定 进 行 并 采 用 以 下 细 则 :a) 应 采 用 可 移 动 钢 板 进 行 试 验 ; 可 移 动 钢 板 的 边 缘 倒 角 半 径 应 不 小 于 2mm; b) 对于各种规定电缆抗压强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c) 试验时,负荷加载持续时间应为20min;d) 在 试 验 进 行 前 、 结 束 后 , 应 分 别 按 5.5.2中 b) 条 、 d) 条 的 规 定 测 试 电 缆 试 样 的 电 压 驻 波 比

42、。表9 抗压性试验加载总负荷要求 单 位 为 牛 顿 每 毫 米电 缆 规 格 代 号 12 22 23 32抗 压 强 度 13 9 9 155.5.6 阻燃电缆的燃烧试验单 根 电 缆 垂 直 燃 烧 试 验 应 按 GB/T 18380.12-2008的 规 定 进 行 。5.5.7 电缆长度标志误差电 缆 长 度 标 志 误 差 应 按 YD/T 837.5-1996的 规 定 进 行 。5.6 电气性能试验5.6.1 内、外导体直流电阻内 、 外 导 体 直 流 电 阻 应 按 GB/T 17737.1-2000中 11.2的 规 定 进 行 。5.6.2 绝缘介电强度绝 缘 介 电

43、 强 度 试 验 应 按 GB/T 17737.1-2000中 11.5的 规 定 进 行 。5.6.3 绝缘电阻绝 缘 电 阻 测 试 应 按 GB/T 17737.1-2000中 11.2的 规 定 进 行 ,试 验 直 流 电 压 500伏 ,加 压 时 间 1分 钟 。5.6.4 护套火花试验护 套 火 花 试 验 应 按 GB/T 17737.1-2000中 11.6的 规 定 进 行 。5.6.5 电容电 容 测 试 应 按 GB/T 17737.1-2000中 11.3的 规 定 进 行 。5.6.6 相对传输速度相 对 传 输 速 度 测 试 应 按 GB/T 17737.1-

44、2000中 11.9的 规 定 进 行 。5.6.7 平均特性阻抗平 均 特 性 阻 抗 测 试 应 按 GB/T 17737.1-2000中 11.8的 规 定 进 行 。YD/T 125.6.8 衰减常数衰 减 常 数 测 试 应 按 GB/T 17737.1-2000中 11.13的 规 定 进 行 。5.6.9 电压驻波比电 压 驻 波 比 测 试 应 按 GB/T 17737.1-2000中 11.12的 规 定 进 行 。6 检验规则6.1 出厂要求电缆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的电缆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书。6.2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3

45、出厂检验6.3.1 出厂检验包 括 100 检 验 和 抽 样 检 验 。6.3.2 单位产品和检验批单位产品:每一根制造长度的电缆或每一包装(一盘或一卷)电缆。 检验批: 以在同一段时间内, 采用相同原材料和相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型号规格的单位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6.3.3 100 检 验出 厂 检 验 的 100 检 验 的 项 目 、 要 求 和 试 验 方 法 按 表 10的 规 定 。表10 100 检 验 项 目 、 要 求 和 试 验 方 法序号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1 护套外观 4.5.1 d) 5.4.12 护套最小厚度 4.5.1 b) 5.4.23 护套最大外径 4.5.1

46、 b) 5.4.24 护套火花试验 4.6.2 5.6.45 绝缘介电强度 4.6.2 5.6.26.3.4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应在完成表10规定检验项目且检验合格后的电缆上进行。 检验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和抽 样方案按表11的规定。表11 抽样检验项目、要求、试样方法和抽样方案序号 项目 要求 试样方法 抽样方案1 内导体直流电阻 4.6.2 5.6.12 外导体直流电阻 4.6.2 5.6.13 衰减常数 4.6.2 5.6.84 电压驻波比 4.6.2 5.6.95 相对传输速度 4.6.2 5.6.66 电容 4.6.2 5.6.57 平均特性阻抗 4.6.2 5.6.78 内导体结

47、构尺寸 4.2.1 5.19 外导体结构尺寸 4.4.1 5.3.210 绝缘电阻 4.6.2 5.6.311 电缆长度标志误差 4.5.3 5.5.720注:对序号5、序号6项目进行测试记录,但不考核。YD/T 20136.3.5 检验批的合格判定按照表10和表11的规定,根据检验批的大小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每批至少1个样本单位。被试样本 如有不合格抽样项目时, 应重新抽取双倍数量的样本就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 如仍有不合格, 则应对该 批全部电缆的这一项目进行检验。 任何样本在检验中有任一项目不合格, 则该样本单位应判为不合格产 品。在剔除不合格品后的该批产品应判为合格产品。6.3.6 不合格

48、样本单位的处理不合格样本经返修后, 可重新单独提交检验。 重新检验时应和新的检验批分开, 重新检验项目应包 含原不合格项目和其它有关项目。6.4 型式检验6.4.1 抽样方案型式检验样本电缆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电缆中随机抽取。不管批量大小,型式检验样本大小应为3 个。6.4.2 型式检验项目型 式 检 验 项 目 包 括 表 10、 表 11和 表 12规 定 的 全 部 项 目 。表12 型式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序号 项目 要求 试样方法1 铜包铝管内导体的椭圆度 4.2.2 5.1.32 绝缘附着力 4.3.5 5.2.23 绝缘热收缩 4.3.6 5.2.34 绝缘的热氧化稳定性 4.3.7 5.2.45 电缆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 4.5.1 c) 5.4.36 低温下弯曲 4.6.1.1 5.5.17 温度循环 4.6.1.2 5.5.28 温度冲击 4.6.1.3 5.5.39 重复弯曲 4.6.1.4 5.5.410 抗压性 4.6.1.5 5.5.511 阻燃电缆的阻燃性能 4.6.1.6 5.5.66.4.3 型式检验的周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对电缆进行型式检验:a) 应 在 鉴 定 后 12个 月 和 此 后 每 隔 12个 月 至 少 进 行 一 次 ; b) 当生产工艺或原材料有重大改变时,应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