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圆明园.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61117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圆明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圆明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圆明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圆明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区西北的海淀区,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 。圆明园规模宏伟,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被大多数中国园林学家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清朝时一些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参观圆明园之后将其称作“ 万园之园”。1860 年,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圆明园 - 简介圆明园位于北京城西北郊的海淀镇西北,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 5,200 余亩(约 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

2、封建帝王在 150 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园于 1860 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圆明园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被中国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圆明园遗址的中部和东部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作为景区对外开外放。圆明园 - 营建历史满族世代繁衍生息在东北黑龙江流域。17 世纪中叶,大举进兵华北,彻底推翻了明王朝,自东北入关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

3、权,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冬季那里是林海雪原,夏季则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的气候很不适应。紫禁城虽金碧辉煌、宏伟壮丽,但清朝皇帝感到那里呆板憋闷,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也为了防止宫廷暴乱,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当时对皇城曾有“红墙,绿瓦,黑阴沟” 之称。这使得皇帝们有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竟延续了二百多年。北京的西郊,有连绵不断的西山秀峰:玉泉山、万寿山、万泉庄、北海淀等多种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

4、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昆明湖,成为西郊最大的水面。古代劳动人民在这里生活,辛勤劳动,开垦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风2景区。早在辽代,封建帝王就选中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宫,到了明代,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游人,于是一些达官贵人就占据田园营建别墅,大片土地被一块块占去。到了明万历年间,明皇亲武清侯李伟在这里大兴土木,首先建造了规模宏伟,号称“京国第一名园”的清华园(故址在今北京大学西墙外) 。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丽的“勺园”,取“海淀一勺” 的意思。空旷郊野,出现了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成为京郊名噪一时的园林荟集之地。到了清朝

5、,皇帝也同样看中了西郊这块绝好的造园之地。大规模地兴建园林就这样开始了。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康熙时代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水面,其内建有“牡丹台” 、“天然图画” 等园景。当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的时候,它的规程是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的,所以建的景不多,名声也不大,远远比不上畅春园。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来,在其 60 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建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总设计师是叫雷金玉的建筑师,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时被康熙看中。但在实际建造中大多还是皇帝的看法,不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都亲自指导。

6、圆明园 - 建筑特色圆明园集中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粹,融会了东西各种建筑风格,大量运用对景、障景、借景、透景等空间处理技巧,汇聚各种造园手法,堪称是中国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和顶峰杰作,经法国传教士 王至诚 介绍到西方, 成为西方造园的经典学习参考, 在雨果笔下被称作“万园之园”或被西方国家称为 “东方凡尔赛宫” 。整个圆明园的规模宏大,三园的总平面呈倒“品”字形,占地面积约 350 万平方米,周长 10 余公里。三园共有园景 123 处,公众一般知道的的就是右侧图片里的大水法,但这仅仅是圆明园三园东北角长春园里最北面的仅占一小条面积的西洋楼景区的大水法遗址的一部分!在圆明园三园景点分布中,圆明园

7、69 处,长春园 24 处,绮春园 30 处,总建筑面积超过 16 万平方米。三园设园门 19 座,水闸 5 座。园内有殿堂楼阁、轩馆廊榭等各种建筑 140 多组,木制和石制桥梁 100 多座,各种风景点 100 多处,还3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字画和文房珍宝,如 四库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和淳化阁帖摹版等。圆明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它的水主要来自玉泉山,通过颐和园的昆明湖和清河支流万泉河,由西马厂铁闸从西北注入圆明园的紫碧山房,然后散布于各园。这种将水源布置在西北角的布局参考了中国神话中天下之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传说。雍正年间大规模修整了水道,将全园的湖泊相连,形成

8、了整座园林的脉络。这些河道、湖泊和遍布全园的假山、岛屿等相互烘托映衬,具有山水写意画般的意境。圆明园的景观大量取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和诗画意境,如方壶胜境、蓬岛瑶台(蓬莱仙岛)、武陵春色(桃花源)、上下天光(洞庭湖)、杏花春馆(仿杜牧杏花村诗意)等。园内仿建了许多江南名胜,称为“缩景 ”,如取自杭州的“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全部仿建,其中一些被计入圆明园四十景)、取自庐山的西峰秀色、取自海宁安澜园的四宜书屋、取自南京瞻园的茹园、取自苏州狮子林的狮子林、取自杭州汪氏庄园的小有天园等。此外长春园北部还有欧式建筑群西洋楼。圆明园主要供游玩和休憩之用,但后来帝王们经常在此处理政事,因此园内也有许多宫殿和其

9、他建筑,如住宅、庙宇、戏楼、市肆、藏书楼、船坞等。圆明园的建筑尺度比一般的皇家建筑要小,显得比较亲切。建筑的平面造型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罕见的建筑平面,如卍字形、书卷形、眉月形、田字形、方胜形、套环形等。除极少数殿堂外,建筑的外观装饰朴素雅致,多用小式灰瓦、卷棚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而内部装潢则大都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之能事。在圆明园的周围,还修建了用于观赏游玩的数座皇家园林(参见三山五园),亲王公主赐园,翰林院、集贤馆臣僚办公退居的花园,以及泉宗庙花园、圣化寺花园、紫竹院花园等行宫花园。圆明园内的植被和动物配置十分丰富。三园中以植物命名的景点约 150 处,占全园景点总数的六分之一。根据嘉庆时

10、期圆明园内工档记载,园内主要绿化植物花木有天台松、马尾松、果松、刺松、白果、梧桐、桑、柏、垂杨柳、观音柳、桃、杏、李、栗、榛、柿、海棠、玉兰、丁香、玫瑰、山茶、栀子、波斯桃、文冠果、金银花、连翘、棣棠、荷花、乌沙尔器、金莲花、紫藤、石榴、葡萄、佛手、探春、芍药、牡丹、茉莉、兰草、桂花、梅、竹、芭蕉、罗汉松等 80 余种。园内散布白4鹤、孔雀、锦鸡、白鹇、鸳鸯、凤头鸭、梅花鹿、麋鹿等鸟兽。作为平地建起的人工山水园,圆明园总体布局是比较成功的,虽然有学者片面地认为:最早落成的西部园区存在一些缺点, 如河道过窄,建筑过于密集,存在园林布景简单重复、部分空间空淡乏味(如安佑宫、山高水长、洞天深处)的情

11、况。但事实上这些区域才真正是体现中国传统园林精髓的所在,既是当年英法拼命学习其精妙、努力效仿的原因,也是后要联军极力毁掉这个典范的原因,对于毁掉圆明园的险恶用心,国外正直的园林专家早有揭露。之所以有误解,这与中国传统园林不普及中国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的理念有所失传、西方园林强势侵入,当下园林人才接受的普遍是西方园林理念、不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奇妙所在有关, 绮春园的平面构图则过于散漫,没有形成一条合理的游览路线。长春园的山水比例尺度最为成功。圆明园留给我们的不单是受侵略的屈辱史、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不可多得的、中国皇家园林的众多典范,建筑被灭失了,但山形水系在、错落有致

12、的排布和植被的分布里,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是鲜活的中国文化的教材,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教材。圆明园经西方传教士介绍至欧洲后,对欧洲传统的法式几何图案人工园林和英式纯自然风景园造成了冲击,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结合的中国式园林风格开始引入西方。英国造园师为肯特公爵建造的邱园(Kew Garden)即参考了中国的造园理论。圆明园 - 园林布局圆明园总体上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这三座相互连通、实为一体的园林组成的。三园可各自划分为数十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一组建筑为中心,并搭配若干山形水系而形成。景点中的每组建筑都包括了若干个院落,而每一个院落又分别有几幢建筑。这种园中有园、层层嵌套的格局

13、是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征。5圆明园附属园林澄怀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熙春园近春园圆明园 - 圆明园的焚毁与残败圆明园的毁败始于 1860 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的大规模纵火抢劫。圆明园被焚后经清室整修,尚有部分建筑幸存。1900 年,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圆明园在混乱中遭到附近驻军和匪民的劫掠,残存建筑大部被毁。清朝灭亡后,圆明园遗址无人看护。残存的石料大多被掠去,残存的建筑和园墙也因人口的大量迁入大多遭到平毁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于 1860 年 10 月 6 日攻抵北京德胜门、安定门等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纷纷退至圆明园一带,英法联军遂追至圆明园。联军士兵起初尚相劝戒,勿进入

14、园中,恐中国日后以失物索赔,但不久于黄昏间即有数千名法军士兵冲入圆明园,守园的官兵寡不敌众。见法军展开抢劫,英军司令格兰特遂批准英军入园。联军士兵大肆劫掠园中的珍宝和陈设物。根据英国官员事后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宝(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陈设等)价值达 600 万英镑之多,因不识其价值或因搬运不便而被毁坏的珍本图书、佛塔、瓷器、家具等价值与此相仿。由于此前清廷谈判代表曾拘捕英国军使巴夏礼一行,并曾将其囚禁于圆明园中,英军在园中发现 泰晤士报随军记者被肢解的尸体,英军统帅詹姆斯布鲁斯,第八代额尔金伯爵遂以“对外交人员实施虐待 ”为由,于 10 月 18 日下令放火烧园,以作为对清廷的惩罚。英军第一

15、军团一部于 10 月 18 日起在园中各处纵火,同时派出分队焚毁附近的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畅春园等皇家园林。圆明园大火6持续了两天,300 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责,称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圆明园被焚后,尚有部分景点幸存。据同治十二年(1873 年)的内务府调查报告,园内幸存建筑有圆明园的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鱼跃鸢飞、耕云堂、慎修思永、知过堂、课农轩、顺木天、春雨轩、杏花春馆、文昌阁、魁星阁、蓬岛瑶台、万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坞,长春园的林渊锦镜、海岳开襟,绮春园大宫门、庄严法界、正觉寺等建筑。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打算择要重修圆明园,计划修复圆明园

16、前朝区、九洲区,以及福海以西以北的少数景点,并将绮春园择要修复,改名“万春园”,作为慈禧太后居所。但该计划终因财力不足而在开工 11 个月后作罢。此后对园内一些景点仍有小规模维修,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曾多次到园中游幸。此时的圆明园除幸存建筑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贵花木、山水叠石、建筑基址,桥梁、道路、园墙和园门大多完好。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庭再次逃亡。在混乱中,圆明园又遭到附近驻军和匪民的趁火打劫。园内残存建筑除新宫门(绮春园宫门)有庄户保护外,全被土匪推倒拆毁,拆卖砖瓦木料。园内的古树名木、木质桥梁以及建筑地基中的木桩,全部被劫运往附近的清河镇出售。清朝灭亡后的数十年里,圆明园遗址继续

17、受到劫掠。园内的方砖、条石、石料、汉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纷纷被军阀官僚运走修建私园和陵墓,圆明园虎皮石围墙被拆除修路。此外也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于 1910 年至 1937 年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兰亭碑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 1915 年移往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1928 年大水法遗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绥远阵亡将士碑。

18、日占时期,园内部分遗址在“奖励农业”的口号下被平山填湖,改为水田。1950 年代,曾计划将中国科学院 北京植物园寻址于此,但 1960 年代园内土地大多被附近生产队改为农田,大量人口迅速涌入,相继拆除了圆明园福海石驳岸、舍卫城残余城墙及地基、万春园三孔桥、运料门、长春园七孔闸等残存建筑,以及7残留的全部园墙,并砍伐了园内残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庙古树。特别是 1975 年以后,各单位在园内大量平毁土山、填平湖泊、砍伐树木,修建工厂、养猪场、养鸡场,圆明园遗址原有山形水系和残存的古树植被彻底消失。圆明园 - 现存遗迹经过 70 余年的残毁后,圆明园已成荒地。目前圆明三园内有迹可考的遗址大多分布在西洋楼

19、一带,包括海晏堂大锡海,谐奇趣、方外观残存石柱石台,大水法西洋式石门及喷水池,绮春园单孔桥,圆明园别有洞天石舫等。现在可供游览的景点主要是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福海的残迹,重点有正觉寺、西洋楼和含经堂遗址等。正觉寺是唯一一组历经 1860 年和 1900 年两次劫难而完整留存下来的建筑物。寺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正殿、东西配殿、后楼、禅院和八角亭等。但 1970 年代,这里改为工厂的厂房和生活区,拆毁严重,现仅存山门和东西配殿等少数建筑。圆明园九洲景区废墟已于 2009 年清理完毕,开放参观。圆明园被劫掠后,园内价值连城的珍宝大量流失于海外。在欧洲各博物馆收藏有来自圆明园的藏品,

20、如女史箴图(藏于大英博物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文源阁版四库全书残本和瓷器、佛像、佛塔(多集中于法国枫丹白露宫)等。圆明园其他珍宝绝大多数已无可考察。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被英法联军于 1860 年盗走的海晏堂 “水力钟”喷泉 12 生肖兽首铜像,目前已知尚存的遗珍中,牛首、虎首、猴首铜像已于 2000 年 4 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被北京保利集团以 3137 万港币(牛首、猴首 1539 万、虎首 1544 万)标得,2003年 9 月,贞观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宣布会拍卖狗首铜像,但被外界质疑真伪,最后该公司收回货品,取消拍卖,同月何鸿燊出资 600 万余元购回猪首铜像,

21、并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现都展存于东直门南大街 14 号保利大厦二层之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马首原收藏于台湾,由何鸿燊于 2007 年 9 月下旬(即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原定将之拍卖之前夕)以 6910 万港元(据当日汇率折合人民币 6673.678万元)成功投得并赠与中国政府。兔首及鼠首铜像则于佳士得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的“伊夫 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上,分别以 1400 万欧元将鼠首和兔首拍出,买家是中国商人蔡铭超,在拍卖前,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公开表态:坚决反对公开拍卖该铜像。而鼠首和兔首铜像将于 2009 年 2 月公开拍8卖,多名中国律师组团,会向法国追索国宝。但巴黎大审法院于 2 月 24 日裁定中国律师团禁制拍卖败诉。两铜像于 2009 年 2 月 25 日各以一千五百七十四万五千欧元被投得,但买家最后拒绝支付款项。另外此前龙、蛇、羊、鸡、狗一直杳无音信,其是否存世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