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商道做完后的检查大家在考试的时候,如果做完题还有时间的话,肯定会检查一下。商道做完决策后认真检查一下也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打正式比赛的时候。如果因为一个非技术性的失误导致成绩不佳,肯定会追悔莫及。下面是我做完决策后的一般检查步骤,希望对众多新手有所帮助。商道决策检查步骤: 0 屏 1.0 屏各预期值是否正确2.竞争公司数量是否正确3.网络直销预期值是否已更新1 屏1.贴牌款式数是否为 50,质量是否为 50 或超过 50(我曾经就产过 3000+的 0款式贴牌.)2.生产技改是否已投,是否合理3.薪酬设置、对应效率,换算出正确的雇佣工人数(这里要注意一下预期效率和实际效率可能不同)4.计算
2、预期材料价格和实际材料价格差价,算出总损失额(第 11 年决策时计算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即使不用优材,原材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差价也会在10KK 左右)2 屏1.项目改造顺利是否合理3 屏1.是否需要出售产能4 屏1.物流配送是否合理2.是否有货留在仓库(在改质控投入后有可能出现少量货留在仓库的情况)5 屏1.零售店支持和与零售店数量搭配是否合理2.送货周期是否正确3.测试专卖店最优值6 屏1.网络直销款式数量、送货方式7 屏1.贴牌价格有没有被刷掉2.投标量是否已经大于可供销量(如果贴牌投票数量和预期产量一样的话,可能会出现产量大于投票量的情况,无端端多出几千件的库存。要设置投票量大于产量有两
3、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改 txt 文件,另一种是在 1 屏比原来基本上多生产 100 千件贴牌,切到 7 屏把投标量设到最大,再切回 1 屏把新增的 100 千件贴牌改回自牌,这样贴牌投标量就大于产量了。)8 屏1.明星投票价的位数是否正确2.明星全部投中几率及价格承受能力3.明星多时,几个明星的标准价要有差值9 屏1.发股、收股是否填对(偶曾经第一期发股 3000,填错地方了,唉。)2.是否回购债券3.是否需要分红,不需要就清零最后要做的工作:1.测试不同预期价格时,出货情况2.检查现金流情况3.打印预期财报4.截取各屏: 2 供需比对价格的影响市场上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并非一成不变,例如:旅游旺季
4、时,机票需求量大,票价也比较贵;但到了淡季,机票需求量变少,票价也变便宜了。这是因为供给需求因素的变动会影响均衡价格的变动。同样道理,商道也跟实际市场基本上一样。 我把商道的供需比分为 3 种情况:1.供需比 1.5 上就是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多出现于总决赛以及一些强强对抗赛中。在这种情况,供需比如果达到 1.5 以上的话,一般会出现价格站,关于在这个价格战中怎么对均价的预期,如果粗略估计的话,一般一年降 2-4 元,但不排除有的公司开专卖店,以及一些即将破产的公司不约而同的提价,这个就需要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价格战比的就是谁亏得少了2.供需比在 1.1-1.4烈的竞争过后一般会有一些公司破产
5、,这些公司的破产带走了他们的产能和存货。此时,整个行业的供应突然下降和整个行业竞争的公司数也少了,我们称这是行业春天的到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升价呢?一般情况,假如供需比在 1.1 的话,那么升价还是比较猛的,如果不升价,会出现缺货,得利的就是那些升很高的价,一般这个时候升个 20-30 元是不为过的。如果供需比在1.3-1.4,那么就要考虑清楚了,不要一味想着升价,如果一味升价,那么假如其他对手升得不高,那么将会出现存货,得利的又是其他公司,那么升多少好呢,这个需要根据你前期的情况,是否要冒进还是保守,这个比较难定夺,需要根据行业情况分析。3.供需比小于 1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整个行业公司的
6、 BOSS 一定会高兴坏了,因为你可以把你的 3 无产品卖个宝马的价格,而且还会出现抢购现象,不过小产能就悲了。供需比小于 1 的话,一般就不要进贴牌,风险大,如果进的话,一定要谨慎定价,不要就一味的定个最高价,不要忘记了贴牌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贴牌的价格必须小于当年长三角均价 2.5 元才能卖出去。自有品牌就直接定个99.99,网络 150,一分折扣都不用给,广告也不用投,人家都会上门抢货的。3 谈谈项目改造群里经常有人问关于项目改造的问题,偶在这里也稍稍说明一下好了通常会用到的 3 屏 6 个项目改造中的 4 个分别是:(1)产能升级 25%(2)节省 45%安装费(3)质量升级 35 点(
7、5)生产效率提升 20%具体的项目改造顺序跟自己的战略相关,这里只定性地讨论一下成本和节省费用的问题。以下是各个项目改造需要花费的成本,以及对正在扩建的产能是否有效,是否当年有效等。其中要注意的有两点:1.除了产能升级外,其余的均对“正在扩建”的产能有效,收费也会按照你现有产能和正在扩建的产能的总和来算。2.四个项目改造中“节省 45%安装费”是当年就有效的,也就是说,只要你在那项上打了钩,1 屏的安装费就按原来的 55%计算,这个大家稍微留意一下。以下是各区提升工人效率可以节省的费用,由于偶没有在 3 区建过厂,所以没有 3 区的数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算一下。从表里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 4
8、 区升级效率是很不划算的,所以.大家看着办吧以下是不同款式时,升级节省 45%安装费可以节省的费用。如果 3K 产能走大款式路线,那每年每厂可节省 4050K,两年多一点就回本了4 质量控制数据群里有人问质量控制有什么用,今天偶就简单介绍一下质量控制相关的概念和数据吧质量控制最主要的作用是提升产品的质量评分:单件单件质控投入增加质评 033 分,累计单件质控投入增加持证 037 分。质量控制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降低废品率,可以提高产量,同时降低废品成本。现在贴一下我测的质控投入数据。以下是 11 年 3K 产能生产 3600 千件时质量控制投入量与质评增量以及废品率的关系。(数据是 11 年测的
9、,因此主要体现的是单年质控投入引起的质评变化以及废品率变化。废品率变化与累计质控无关。)以上表格的数据,3600 产量时可以直接参考,如果产量为 N,则可根据以下公式换算:表中值*360/N简单来说,质量控制是根据单件投入来计算的以下是根据上表数据作的图一般在走大款式路线时为了降低废品率和废品成本,或者走高质量路线想做到很高质量时,会投入较多的质量控制费用。5 简述低零售与高零售的区别中高手战的时候,大家可以经常看到零售店数量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一批人100 零售,另一批人 12000 甚至 20000+零售,或者是这两者的混合。这个技巧很多人都会用,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清楚其中的道理,今天偶就来
10、个终极解密,哈哈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服务分的算法:为了方便起见,直接截图了【方案 1】11 年 100 零售,1 周预期送货,2525 单店支持,服务分为 194.194=50(10 年不缺货)+24(10 年实际 3 周送货)+40(11 年 1 周预期送货)+80(单店支持服务分)【方案 2】11 年 2W 零售,1 周送货,0 店单支持,服务分 81【方案 3】11 年 2W 零售,4 周送货,0 店单支持,服务分 41具体计算方法同上。现给出以下假设条件:(1)11 年预期行业平均服务分 157(2)11 年预期行业平均零售店 3500(3)除零售和服务之外的所有因素对销售不产生任何影响
11、根据以上条件,【方案 1】与【方案 2】的销量比为 289:337【方案 1】与【方案 3】的销量比为 289:302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另外,大家参考的时候别忘了那些假设条件,尤其是第(3)条。因为实际情况下,除了零售和服务之外还有很多影响销量的因素。另外有几点值得注意的是1. 100 零售的零售支持费用为 252.5K,而 2W 零售的零售支持费用为2000K(每店有 100 元的固定支出),两者差额 1747.5K,也就是如果你单区销量 1747 千件的话,2W 零售会比 100 零售每件高出 1 元的市场费用成本。2. 100 零售的时候必需选 1 周送货,做预期的时候一般存货为 0 或
12、很少,预期能达到的送货一般为 4 周,但一旦实际销售时出现存货,实际送货周期达到 1周,那就要付每件 2 元的准时送货费。简述一下商道客户端是如何计算预期销量的。既然是谈销量计算,我们就先把生产成本、市场成本之类的因素放一边,今天主要谈的内容主要跟 0、4、5 三屏相关。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手册里关于产品竞争因素的内容:先给新手们普及一下这些指标吧简单的我就不解释了,稍微复杂一点的,我就提几句。【1、批发价】行业报告中关于前 10 个量的均值计算,除了批发价之外都是通过算术平均得出的,而批发价是各家公司在某区的定价与某区的可供销量的加权平均。也就是说供货量越大的公司,对均价影响的权重越大。(只限自
13、牌批发价,网络均价仍为算术平均。)【6、名人代言和品牌效应】这个说的就是品牌值了(废话.),手册上有写品牌值满分 250 分,其中名人点 125 分,累计广告点 125 分。不过这个品牌值具体怎么算出来的,相信绝大部分人还是不清楚滴,偶就稍稍说一点吧计算的大概思路是这样的:公司在某区投的广告额会累计,而累计广告可以换算出一个品牌形象值,这个值的上限是 125 点,也就是没有明星的时候,品牌值上限 125 点。当有明星的时候,情况就稍复杂一点了。大家都知道明星是有影响指数(以下简称点数)的,在计算品牌形象值的时候,公司当年拥有明星的点数和将换算成一个原始品牌值(不是品牌形象值,有区别的),这个值
14、 4 个销售区都有,而当年在某个区的广告额对应换算出一个加乘系数,该区的品牌值*加乘系数=该区的明星品牌形象值,该区总的品牌形象值=该区累计广告额对应品牌形象值+该区明星品牌形象值。有点小复杂,简单来说就三点:1.没明星,品牌形象上限 125 点;2.有明星不投广告,明星就白费了;3.没有一定的累计广告额,就算有明星,当年也投了广告,品牌形象也不可能一下子做得很高。【7、独立零售商的数量】【8、对零售商提供的支持服务】【9、公司专卖店的数量】一般 7 和 8 两者是不可兼得的,要么高零售、要么高服务、或者高零售中服务,如果要高零售高服务,除非你是相当有钱.把 9 提出来,是因为专卖店和高零售之
15、间会有冲突,也就是说如果你既高零售,同时又开比较多专卖店的话,你的高零售的效果就会因为专卖店冲突而被削弱。不过这个削弱作用比较小,大家不必太担心。【10、网络销售的效果】网络零售在各区的销量是单独计算的,具体影响因素手册上有,我就不多说了。【11、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各区的顾客忠诚度跟公司在各区上一年所占的原始市场份额有关,上一年所占原始市场份额越大,顾客忠诚度越高。具体的线性关系偶还没研究清楚,想知道的可以去问哈桑。总体来说,在行情相同(即各指标均值及供需情况相同)的情况,你公司在某个区的以上 11 个指标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你的市场份额,也就是你的销量。说直白一点,就是客户端根据你在某区的指标
16、和你对该区各指标的均值的预期换算出你公司在该区的产品好评度,即产品得分(以下简称得分)和该区行业均值的得分。假设参与竞争的公司数量为 N,那么公司在某区的市场份额=(公司在该区的产品得分/该区行业均值得分)*(1/N)也就是说客户端把这个行业均值的得分作为所有参与竞争公司的得分的平均值,行业均值得分*N=行业各公司总得分预期的市场份额=公司产品得分/行业总得分通过这样的计算,客户端得出公司各区的原始市场份额,公司在各区的预期销量=各区原始需求总量*各区预期市场份额*(1+竞争激烈程度)*(1+沪深指数波动)沪深指数一般情况下默认为 0,偶没有研究过。竞争激烈程度跟行业平均质量及行业平均价格相关
17、。具体的线性关系偶还没研究出来。据偶观察,竞争激烈程度与均价变化的关系如下:行业均价 竞争激烈程度 30+ 2+40 270 -490 -6+以上只是估计,而且忽略了行业均质的影响,大家如果有更准确的数据可以补充。各区的网络销量和批发销量是分开计算的,原理相同。客户端销量计算就先解密到这里了,公司得分的具体计算方法大家就不要问了.这个嘛,看情况而定给大家留一些想象的空间吧6 累计成绩是如何计算的,特将具体的计算方法分析如下:累计成绩的分值计算规则同当年成绩计分规则样,单项最高的得满分,其他的公司和最高分进行比较,按照比值得出相应的分数。( 例如: A 公司销售收入100 万(最高),得满分 2
18、0 分, B 公司销售收入只有 50 万,那么他的得分就是A 公司的 1/2,得 10 分,依次类推 )1、销售收入:这个很简单,就是 N-1 年 +N 年的销售收入;2、每股收益:首先看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EPS=净利润 / 已发行总股数),其中净利润=N-1 年 + N 年的净利润 ; 已发行总股数就是你现在已经发行的股票总数量了;3、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ROI=(净利润 + 利息费用)/ (债务及所有者权益总和-应付账款)其中:净利润=N-1 年 + N 年的净利润利息费用=N-1 年的费用 +N 年的费用债务及所有者权益总和=您的债务及所有者权益总和,参考您的公司财报应付账款=您的应付账款,参考您的公司财报4、债券评级:当年的债权评级5、股票市值:当年的股票市值6、战略评分:N 年、N-1 年,N-2 年的平均值7 关于分红分红一般来说就三个作用:1,减小所有者权益,提高投资回报率;2,提升股价(这个主要是为了 12 年少发股多募钱,或者 16 年提升公司市值);3,降低股价(每股分红超过当年每股收益,所以如果行情很好,手头现金很多的话,14、15 年就要开始分钱了,要不然光靠 16 年可能分不完)8 存货周期是指生产的货物库存要多少天才能卖出去,计算方法是总的存货量除以总的销售量在*365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