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智教育的核心元素情智教育的核心元素是:情感、智慧和情智共生。1、情感:儿童发展、儿童语文学习的内在本质力量。“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因为只有情感才是真正属于个体的,它是内在的、独特的,是人类真实意向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其情感的质量及其表达。我们确信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认同、遵循,乃至于形成人格,虽然需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但根本上是一个人的情感变化、发展,包括内在的情感品质与外在的情感能力提升和增长的过程。事实也正是如此。长期以来,教育的现实是,儿童的情感服从于认知,服从于知识,服从于分数,无形中被逐出了教育,教育显得荒凉、干瘪、枯躁,这种情感的被驱逐
2、而缺席,导致儿童生活的灰暗和苍白,导致儿童发展的残缺和畸型。我们应当大声呼唤情感这种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中的回归。第一,情感当作人发展的动力。徐志摩的那首诗写得好:“感情是我的指南,冲动是我的风!” “一生的周折都得寻出情感线索” 。发展的线索,就是要帮助儿童握住手中的指南,就是要帮助儿童产生冲动向前的风。在语文课上,我们似乎也被这股情感的风所冲动。有了这种动力,还会担扰孩子们“输在终点”吗?第二,情感发展当作教育的目标。情感不是知识的附庸和奴仆,儿童情感的发展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且知识不与情感在一起,或曰停留在情感以外,这种知识只能是假知识和无用的知识。情感地位的提高,说到底是提高到教育目标
3、的层位。第三,他把情感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对情感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情感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情感不只是一个喜欢不喜欢、快乐不快乐的情绪问题,它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所谓道德感,是说情感具有道德的内涵,是用道德的观点和方式去观察和感知现实的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所谓理智感,在于发现人自身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它与自觉追寻真理、探求未知联在一起。所谓美感,是人的高级情感,是对美的反映中的一种情感体验,与崇高感联系在一起。2、智慧:开启儿童发展、儿童语文学习的心智之门。智慧与情感是双胞胎,是情感的姐姐。智慧是人的生命发展中的重要命题,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元素,又是国际符号。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国的
4、孔子到现代的文化学者、科学家都钟情于智慧。自然,智慧也就成了教育中的重要命题。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全部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但是,如同情感被放逐一样,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智慧被某些人所设置的括号括进去了。于是教育中,只有知识而无智慧,只求智商而不求智慧,只比纸面上的分数而不闻不问那些比分数更为重要的东西。如此的教育只能是闭锁人的心智的教育,只能是愚蠢的教育,是无用的教育。这样教育下的孩子,既不能赢在终点,也不能赢在起跑线上。知识与智慧既是联合体,但又是独联体。自古以来,知识总是要与智慧纠缠,教师也被纠缠在知识与智慧的关系之中,而迷茫,而无奈。可以说,如今不少的课堂被知识所独霸,
5、学生成了“一块块供聪明的教师捏成文化人的胶泥” 。3、情智共生:儿童生命生长的“深度自然”与内在节律。情感与智慧是双胞胎姐妹,又犹如儿童精神文化发展的双翼。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内源性的,可以被看作是儿童生命中的“深度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生动的比喻:“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是播种在这个土地上。情感如春风,情感似太阳,情感好比土壤,智慧的种子在春风的吹拂下、阳光的照耀下,在肥沃的土壤里萌发、出绿、生长。情感给智慧的动力和幸福的表情,而智慧则给情感的方向、思维、哲理和文化,给情感的理性的支撑。孙双金的情智语文,有目的,有计划地让情与智走到一块来,让二者共生,共长,共同为语文教学的使命贡献各
6、自的力量,显示各自的色彩,消解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智慧与知识的分离,让语文从有效走向优质,展露最有魅力的笑容。这样,情智共生,就会“整体性表达的的精神发育的外部表征, ”“可以触摸到一个人的整体面貌” 。就这样,儿童生命的“深度自然”被焕发出来。“情智语文” ,又具有哪些鲜明的个性特征呢? 一、着眼追寻语文情智的融通 作为语文教育带有一定原创性的理念,当然必须对语文学科中“情”与“智”的两极融通,相克相生作深入的理性追寻。如此方能为“情智语文”的系统建构和运作践行,确定方向和坐标,提供策略和方式。孙双金以“亲其师而信其道” 、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强调了情感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又以知识不等于
7、智慧,但智慧统帅知识, “一个不重视智慧训练的民族是终究要灭亡的民族” (怀海特语) ,凸显了智慧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情”与“智”有别的一面。同时,孙双金更从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了人的情感与智慧的密切相关,只有在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之中,师生才会思维灵动,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这是“情”与“智”相谐的一面。笔者认为, “情智语文”正是追求情智融通的合力、魅力和张力的一种语文教育。 在正确理念的导引下,孙双金老师在躬身践行中更奋力于情智语文教学操作化的研究,并在反复探求中基本形成了情智语文的教学模式: 1、入境启动情智。即根据课文特点,寻找开读契机,以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课文
8、的积极性,迅速启动情智,进入学习情境。这一层面的操作要领在于激发学生情趣,诱导情智合力的萌发。 2、感悟生成情智。即抓住感悟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直觉化技能这一特点,同时实现情智合力的生成。学生在学习中迁移,在品赏中创新;教师在引导中以情牵情,在点化中以智激智,最终实现学生情智的生成和发展。 3、交流发展情智。学生个体智慧的发展升华,离不开群体的情智碰撞和互激。因此,课堂交流便成了学生情智发展的重要过程。情智的火花是在群体碰撞中“擦”出来的, “交流”便是一种最有效的促“擦”的磁场。 4、表达展现情智。语文教育中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无疑是学生情智的综合亮相;而表达本身又是不可缺失的情智宣泄过程。
9、这种宣泄过程往往又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提升情智的作用。 二、旨在开掘儿童情智的潜质 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小学语文应当成为儿童的一种生命存在。所以,情智语文,也就是把开掘儿童情智潜质,作为神圣的使命。他认为每一位儿童都具有丰富的情感潜质和深厚的智慧潜能,问题在于唤起和激发。四、充分激发师生情智的互动 情智语文的终极目标当然在于培育情智融通型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修炼自身成为情智融通型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师生的情智互动。不能想象一个寡情少智的教师能够拥有情智语文的理念和操作技艺,并以此去造就情智融通的课堂,培育情智和谐发展的学生。五、尽情享受生命情智的诗意 走进全球化时代,每个人多处在
10、一个多元复合、动态万变的维度之中,面临着许多难以承受之重,难以承受之闹,难以承受之快和难以承受之变。全球化对每个人的生命挑战,不仅有生存的层面,还有发展的层面;不仅有物质的层面,更有精神的层面。因此,人们对情感与智慧的呼唤,正深层地体现了现代人对人文精神的渴望和追求。我们需要把情感和智慧还给生命,让生命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是因为情智之于人生,犹如文字之于华章。文字本来是僵硬的,无灵无趣,可一旦被组合成语句,糅合进华章,便生机毕现,余韵绵绵。孙双金创导的“情智语文” ,正可以从这样的视角,让我们体会到它的人文情怀和时代亮色。也正是这样, “情智课堂”总会给我们带来不尽的启迪和诗意的享受。 人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可以说是一场漫长的追求情智之旅。在宁静祥和的世界里,情感和智慧犹如灿亮的星辰,让我们仰望终生。由此看“情智语文” ,就像是一棵植根于母语土壤里的苍翠大树,在油绿的枝叶上颤动的是情感的亮色,在春风里绽放的则是智慧的花朵,它们将繁育成为师生生命的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