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柴油机燃油喷射与燃烧(1、2节).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5660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油机燃油喷射与燃烧(1、2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柴油机燃油喷射与燃烧(1、2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柴油机燃油喷射与燃烧(1、2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柴油机燃油喷射与燃烧(1、2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柴油机燃油喷射与燃烧(1、2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燃油喷射与燃烧第一节 燃油,一、燃油的化学组成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碳和氢(约占石油重量的85%左右),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如钒、钠等有机酸盐类。碳氢化合物简称为烃,也可以说石油是烃类的混合物。,烃类,脂肪烃,环烷烃,芳香烃,烷类,烯类(CnH2n ) :链状结构, 非饱和烃。,炔类(CnH2n-2 ) :链状结构, 非饱和烃。,十六烷的自燃温度最低,着火性能为最好,着火性能较烷类差,对柴油机的燃烧不利,(CnH2n ):环状结构,饱和烃。,环(CnH2n-2 ) :环状的非饱和烃,碳原子间有三个双键,热稳定性和自行发火的温度比脂肪烃和环烷烃均高

2、,基本化合物为苯。,(CnH2n+2 ) :链状结构, 饱和烃。,不易分裂,故热稳定性和自行发火的温度均比脂肪烃高,适于作汽油机燃料,二、燃油的理化性能指标和影响因素,影响燃油燃烧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笨胺点、柴油指数、馏程、发热值和粘度); 影响燃烧产物构成的指标(硫分、灰分、沥青分、残碳值、钒和钠的含量); 影响燃油管理工作的指标(闪点、密度、凝点、浊点、倾点、水分、机械杂质和胶质)。,含烷烃多的燃油是良好的柴油机燃油。,芳香烃含量高的石油产品不宜作为柴油机燃料。,最适于柴油机使用的燃油应是以脂肪烃为主的各种烃的混合物。,1、十六烷值:,3、柴油指数:,表示燃油的自燃性能。通常在40-60

3、之间。,中低速柴油机:40-50,燃用重油的大型低速柴油机:25,2、苯胺点 : 苯胺点指用同体积的燃油与苯胺混合加热成单一液相溶液后使之冷却,从而量出混合溶液开始混浊(析出沉淀物)时的温度。,式中:t为燃油的苯胺点(C);d为燃油相对密度,它是指和燃油着火性能相同的,由正十六烷和-甲基萘组成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4、馏分和馏程: 馏程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燃油所能蒸发掉的百分数。 密度越大,重馏分越多,芳香烃含量越多。,柴油指数越大,则苯胺点越高,密度越小,柴油品质越好。,5、热值:1千克燃油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油的热值或发热值,其国际单位为kJkg(千焦千克),不

4、计入燃烧产物中水蒸汽的气化潜热者称为低热值,即为柴油机中使用的燃油热值,用符号Hu表示,我国标定在计算燃油消耗率时,重油的基准低热值Hu =42000kJKg,轻油的Hu =42700kJkg,显然轻油的准低热值较高。ISO规定的Hu =42707kJkg。,6、粘度:粘度表示流体的内摩擦,即燃油流动时分子间摩擦阻力的大小。 以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及雷氏粘度 、赛氏和雷氏粘度,(1)动力粘度(以表示) 动力粘度是两个相距1cm、面积为1cm2的液层,以1c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数值,动力粘度的单位在工程单位制中为达因秒米2)称为“泊”,在国际单位制中为Pas(帕秒)。1泊0

5、.1帕秒,1厘泊=10-3帕秒。,(2)运动粘度(以表示)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液体的密度之比。其单位在工程单位制中为“斯”(St),“斯”的百分之一称厘斯(cSt)亦称厘沲。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m2s(米2秒)。 1cSt=10-6m2/s=1mm2/s。,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又称绝对粘度,7、硫分:燃料中所含硫的重量百分数。 硫的有害之处在于它对柴沽机的机件有磨损与腐蚀作用。 8、灰分:规定条件下燃油完全燃烧后所剩残留物的重量百分数。 灰分的有害之处是高温腐蚀和磨料磨损 9、钒、钠含量:燃油中所含钒、钠等金属占燃油重量的百分数 会腐蚀金属(高温腐蚀)。因此为避免高温腐蚀应将排气阀控

6、制在550以下 10、机械杂质和水分:燃油中的机械杂质是指燃油所含的灰尘、沙粒和溶渣等的重量百分数 水分将降低燃油的发热值,并容易破坏正常发火 机械杂质使喷油器的喷孔堵塞,致使供油中断,加剧油泵的磨损,11、沥青分:燃油中沥青重量的百分数叫沥青分。 沥青很难燃烧,使排气冒黑烟,并在气缸中形成坚硬的炭垢附在气缸套、活塞环和喷油器喷孔处,易造成喷孔堵塞、活塞环折断及气缸套、活塞顶、气缸盖等零件因过热而产生裂纹等机械故障 12、残碳值:燃料在特定条件下加热到全部蒸发后所留下的炭渣重量的百分数叫残碳值。 表示燃油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炭渣的倾向。 13、闪点:油品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它的蒸汽与周围空气形成的

7、混合气,当接近火焰发出闪火(微爆)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开口闪点要比闭口闪点高2030, 一般所用燃料的闪点不得低于6065。 船舶上允许倾倒燃油或敲开容器的环境温度应低于闪点17在储运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14、凝点 、倾点 、浊点: 凝点:在试验条件下冷却至液面不移动的最高温度 倾点:燃油尚能流动的最低温度 浊点:燃油开始变浑浊时的温度 浊点高于凝点510度,倾点高于凝点35度。 燃油的使用温度至少应高于浊点35度 15、密度 与相对密度 密度的含义为物质单位体积的重量,单位为g/cm3。 燃油的密度大,即间接表示粘度大,重馏分多、芳香烃含量多,自然性

8、差。,相对密度:在轮机管理过程中,目前仍采用相对密度(比重)来代替密度。燃油的相对密度为20时的燃油重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以符号成d420表示。不同温度下的燃油比重可用下式换算:式中:d4t温度为t时的比重;t测定燃油比重时的温度,。,三燃油的牌号与选用 1国产燃油的规格与选用,(1)轻柴油,(2)重柴油,轻柴油产品按凝点不同分为10号、O号、10号、20号、35号五个等级 一般最低环境温度应高出凝点温度5以上,重柴油按凝点不同分为10号、20号、30号三个牌号,其代号分别为RC-10、RC20和RC30。,2国外燃油的规格与选用,(3)内燃机燃料油。,国外船用燃油基本上分为四类:(1

9、)轻柴油(GO)或船用轻柴油(MGO),常用于救生艇柴油机和应急发电柴油机。(2)船用柴油(MDO)常用于发电柴油机和柴油主机机动操纵时的燃料。(3)中间燃料油(IFO),是渣油与柴油的掺合油。按照不同轻重成分调制的中间燃料油,具有50时40380cSt的粘度,可用于各类大功率中速柴油机和大型低速字头柴油机。(4)船用燃料油(MFO)也叫C级锅炉油,粘度在50时380cSt以上,主要用于蒸汽锅炉,也可用于最新型的大功率中速柴油机和大型低速柴油机。,四燃油燃烧的热化学,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油实际供入空气重量L与1Kg燃油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重量L0之比,叫做过量空气系数,即:,在保证燃

10、烧完全和增压柴油机热负荷允许情况下,应力求减小值。 :值小:说明空气的利用率高,柴油机气缸工作过程强化(载)程度高,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作功能力大,但值小,往往会引起柴油机燃烧不完全,气缸热负荷增大,排气温度增高,热效率下降等。 :值大:,(气缸内的平均值)在柴油机中1,增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 1.92.3 增压中速二冲程柴油机 1.92.3增压中速四冲程柴油机 1.72.1增压高速四冲程柴油机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1.62.0预燃室式燃烧室 1.41.6非增压高速柴油机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1.61.9分隔式燃烧室 1.31.6油膜燃烧室 1.151.3,国外通常使用空燃比AF或燃空比FA与过量空气系数有

11、相适应的含义,第三章 燃油喷射与燃烧第二节 燃油的喷射 一、燃油喷射系统,1、燃油喷射系统类型及要求,1)要求: 对喷油设备的基本要求是:正确的喷油定时、精确的循环供油量、良好的雾化质量和喷油规律。,直接喷射系统,间接喷射系统,(蓄压式喷射系统),柱塞泵式,泵喷咀式 (用于顶置凸轮的小型高速柴油机),液压伺服式,高压泵系统,(设备复杂可靠性差),2)类型,电子喷射系统 (提高经济性及对不同燃油的适应性,改善低速运转及操纵性能,降低有害排放.但结构复杂,成本高,管理不便.),柱塞泵式喷射系统,1.凸轮. 2.滚轮 3.柱塞 .排油阀 5.弹簧 6.高压油管 7.喷油器弹簧 8.喷油器 9.针阀

12、10.喷油孔 A油孔 B.出油阀空间 C.喷油器空间,高压喷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组成,二、燃油的喷射过程,1喷射过程的三个阶段,1)喷射延迟阶段:从供油始点Op到喷油始点Ou。,启阀压力:是指能抬起针阀的最低燃油压力pn 。,供油提前角(ca)p,喷油提前角(ca)n,喷射的延迟角: ca= (ca)p - (ca)n,形成喷射延迟阶段的原因:燃油的可压缩性、高压油管的弹性及高压系统的节流。,喷射延迟阶段过长,将会导致后燃严重,排气温度上升。所以此阶段应尽可能短些。,影响喷射延迟阶段的因素:,高压油管特性参数(长度、内径),柴油机工况,出油阀结构参数,针阀启阀压力,转速上升,喷射延迟阶段(

13、角)增大,延迟时间缩短。,高压油管愈长、内径愈大、柴油机转速愈高、针阀启阀压力愈高,则喷射延迟阶段愈长。,2)主要喷射阶段:从喷油始点Ou到供油终点Kp。,在整个阶段由于瞬时供油量大于喷油量,固喷油压力持续提高。该阶段的长短取决于柴油机的负荷,负荷愈大,此阶段愈长。,3)尾喷阶段(也叫燃油滴漏阶段):从供油终点Kp 到喷油终点Ku。,压力不断迅速下降,燃油雾化不良,甚至产生滴漏现象。,滴漏阶段越短越好,此阶段的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均与喷射延迟阶段相同。,从喷油始点Ou到喷油终点Ku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n0即为喷油持续角。,2、喷射过程的压力波,造成喷射过程燃油压力波动的原因主要是:,1)喷射过程中

14、高压系统内的压力发生剧烈的变化。,2)高压系统中的的燃油具有惯性和可压缩性。,3)高压油管具有弹性。,由于压力波动现象的存在,使实际喷油过程与喷油泵柱塞的供油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异。,三、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1)供油规律与喷油规律,在燃油喷射过程中,每度凸轮泵轴转角喷油泵的供油量(供油速率) dgp/d或喷油器喷入气缸的喷油量(喷油速率) dgn/ d随凸轮轴转角(或时间)的变化关系称为供油规律或喷油规律,亦统称为喷射特性。,2)理想的喷油规律:先慢后快,实线 标准喷油系统的喷油规律 虚线 理想的先慢后快的喷油规律 阴影部分 着火前喷射的燃油量,从喷油规律曲线上可以进行如下的分析:,(1)喷油的始

15、点、终点和喷油持续角度是否适宜;,(2)判断有无二次喷射、断续喷射或针阀振动等不正常喷射现象;,(3)判断燃油喷射规率是否符合理想的燃烧过程和放热规律的要求;,(4)分析喷油规律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喷油规律的措施方案。,几种典型的喷油规律,a: 较常见,经济性较好,但爆压较高 b: 早期喷油较多,易导致运转粗暴 c,d: 异常的喷射现象。 e: 较好的喷油规律,初期喷油少,后期喷油快,运转柔和。,3)影响喷油规律的因素,(1)凸轮外形和有效工作段,凸轮外形越陡,油压上升越快,供油速度越大,喷射延迟角和喷油持续角就越小。,一般将凸轮的有效工作段选在柱塞运动的高速部分,以提高供油速率,减小喷油持续角

16、。,用转动凸轮法改变喷油正时时,凸轮有效工作段不变,喷油规律不变(喷射延迟角和持续角均不变),(2)柱塞直径和喷孔直径。,循环供油量和转速不变时,加大柱塞直径,使供油速度加大,喷油延迟角及喷油持续期都减少,而喷油规律曲线初期的喷油速度加大,喷油规律曲线加高。,循环供油量和喷孔数目不变时,喷孔直径减小,喷油持续角增大,而每度凸轮转角的喷油量减小。此时,由于高压油管中的压力增高,容易产生重复喷射。,(3)高压油管尺寸,高压油管愈长,喷油延迟角愈大而喷油持续角基本不变。,(4)柴油机负荷与转速,转速增加,喷油延迟角和喷油持续角均加大,相应每度凸轮转角的时间缩短,故而每度凸轮转角的喷油量减少,喷油规律

17、曲线变平坦。为避免后燃,高速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应比低速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大。,若增大负荷,其喷油始点基本不变曲线前半部分也基本相同,后半部分则随负荷增大平行向后推移,使喷油终点延后。,(5)喷油定时,改变喷油定时不改变喷油规律的形状,只将喷油规律的曲线向前或后推移。,四、异常喷射及其消除办法,正常喷射:对应柴油机每一工作循环,喷油器针阀 只启闭一次,针阀升程曲线基本呈梯形,每循环高压油管中的剩余压力也基本相同。,1重复喷射(二次喷射)。当喷油泵供油结束、喷油器针阀落座后又重新被油压抬起的喷射现象称为重复喷射,又叫二次喷射。,柴油机在高转速大负荷时最容易产生。,具体外因:,喷油器喷孔部分堵塞;出

18、油阀减压作用被削弱(如减压环带磨损);换用了内径和长度较大或刚性较小的高压油管;喷油器启阀压力较低等。,措施:,(1)选用较小长度和内径的高压油管,(2)增大喷油器喷孔流通能力,(3)适当增大出油阀减压卸载能力,(4)增大出油阀弹簧刚度,(5)适当提高喷油器启阀压力,2断续喷射。喷油泵供油期间,喷油器针阀断续启闭的喷射过程称为断续喷射。,喷油器选用不当和柴油机低速低负荷运转及空车惰转时,容易产生断续喷射。,消除断续喷射的措施是使喷油泵的最小供油率不低于发生断续喷射的临界供油率。,3不稳定喷射。喷油泵各循环供油量不均,极端情况为间歇喷射(隔次喷射),多发生在柴油机低负荷运转时,严重时,可导致间歇

19、喷射,进而使柴油机转速不稳。,喷油器针阀和喷油泵柱塞磨损导致泄漏,使压力下降,易引起不稳定喷射,5、最低(工作)稳定转速,柱塞与套筒、针阀与针阀套、喷孔孔径及油泵油量调节杆(或齿条)的间隙因加工、磨损不均使漏油不均。,最低(工作)稳定转速:各缸能够连续均匀发火的最低转速,船用低速柴油机:不高于30nb(标定转速),中速柴油机:不高于40nb,高速柴油机:不高于45nb。,4.滴油:在针阀偶件密封正常情况下,在喷油终了后仍有燃油从喷孔流出。,原因:针阀座下部至喷孔间容积过大或出油阀减压卸载能力不强,使针阀落座缓慢。,五、燃油的雾化,1、油束的形成与油束特征,燃油的雾化,燃油高速流经喷孔时的紊流扰动作用,缸内压缩空气的碰撞摩擦作用,油束特性,雾化质量,油束几何形状,雾化细度:油粒平均直径d,雾化均匀度:油粒直径的变化范围,油粒的最大直径与平均直径之差,各种直径油粒占全部油粒的百分数。,射程L:油束的贯穿距离,锥角:油束的扩散能力和紧密程度。,D,%,D1,60,2、油束特性的影响因素,(1)喷油压力,(2)喷孔构造(喷孔直径、喷孔长度直径比),(3)燃油品质(粘度和密度),(4)喷射背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