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杞人忧天.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5656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杞人忧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杞人忧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杞人忧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杞人忧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杞人忧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芒市遮放中学七年级(上) 人教版语文科目 教案设计学科长:赵琳 审核意见:同意授课 签名时间:2016 年 9 月 11 日备科组长:赵琳 备课组成员:赵琳 江素红 董诗念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30.寓言四则一、教学内容及解析1、内容:四篇寓言,主人公或者是人或者是拟人化的动物,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相依、好坏并存的哲理。2、解析:寓言是带有讽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二、教学目标1、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

2、和词汇。(2)学习寓言相关知识(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2、意图:有意识养成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习惯。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得与失。告诉学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要盲目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三、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翻译课文并掌握寓言的大意。(2)积累文言知识和词汇。(3)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4)教育学生要虚心接受别人意见、正确对待得与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2、难点:(1)翻译课文并掌握寓言的大意。(2)积累文言知识和词汇。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教材分析:寓言是带有讽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

3、物。主题多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2、学情分析:神话也是学生所喜欢的,但要让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而对盲孩子的思想感情以及多角度感受理解的主旨是要靠老师引导和启发的。教学时数 3 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一)整体把握作者、作品简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约公元前 6 世纪),是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原为奴隶,后来获得自由,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最终遭到杀害。这两则寓言从不同角度说明道理,前者以神喻人,后者以动物喻人。这两则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寓意深刻,或借此喻彼

4、,或借远喻近,具有强烈的想像色彩。韩非(约前 280前 233) ,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 20 卷,55 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 智子疑邻就是其中一篇。(二)理解把握课文1抓住情节的要害设问。例如,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店里,首先问宙斯像的价钱,此中意味深长;再问赫拉像的价钱时又是“笑着”问的,这些全都可以联系赫耳墨斯的心态来设问,使学生通过对细节的分析了解赫耳墨斯的妄自尊大。又如蚊子战胜了狮子,这个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这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

5、攻敌之短,就可以战胜对方;正因为如此,它又故意嘲笑了狮子的“用爪子抓,用牙齿咬” ,这些也都值得仔细品味。我国古代寓言绝大多数都出现在说理过程中,都是为说明事理而创作出来的,跟西方寓言有别,主要是形象描写成分较少,因而难以采取这种方式设问,但也有补救的办法,这要留到下面去说。2运用假设引起学生思考。例如,赫耳墨斯来到店里,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又如,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样设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者如此安排情节的意图。3、讨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情节和语言特点(1)教师出示改编的赫,要求学生找出

6、处理过的几处,讨论:这样改行吗?为什么?出示: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就赠送给你。”(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找出不同之处,说说好坏。(3)全班讨论,明确第一处:省略了“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不好。因为这句话透露出他是个爱慕虚荣的人。第二处:省略了“笑着”两字,不好。因为这个“笑”,道出了赫耳墨斯内心的骄傲和对别人的轻视,突出了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性格

7、特点。第三处:省略了“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不好。因为这句话写出赫耳墨斯对自己的过高估计,因为根据他的推断,宙斯和赫拉的售价一个比一个高,他自己的售价定会更高。第四处:把“添头、白送”改成了“赠送”,不好。因为“添头、白送”更强烈地说明赫耳墨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这对狂妄自大、爱慕虚荣的赫耳墨斯是一个极其尖锐的讽刺。(4)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学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4、结构图解: 败二 、 揭 示 寓 意 : 骄 兵 必 爱 慕 虚 荣自 命 不 凡赫 耳 墨 斯添 头 、 白 送自 己三 问 还 要

8、贵 一 点赫 拉二 问 一 个 银 元宙 斯一 问一 、 叙 述 故 事赫 耳 墨 斯 和 雕 像 者 于 小 人 物大 人 物 的 人 , 有 可 能 败二 、 揭 示 寓 意 : 打 败 过 住 叹 息被 蜘 蛛 消 灭 ; 吹 唱 被 粘战 胜 狮 子 : 说 吹 冲 咬一 、 叙 述 故 事 : 蚊 子和 狮 子蚊 子5、寓意: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第二课时穿井得人一、预习 1 阅读课文,思考理解与探究第二题。2 试翻译课文。 3 课外查找作家作品资料。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

9、习的内容,讲了怎么样对待缺点和错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穿井得人 ,这篇课文三、正课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吕不韦(?前 235 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 卷,内计 12 纪、8 鉴、6 论,共 160 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2朗读课文。补充重点词语。 宋之丁氏:丁氏,姓

10、丁的人家。 常一人居外:居外。居外打水。 告人曰:告,告诉。 国人道之:道之,互相传说。 4质疑:请讲述穿井得人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略 5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讨论并归纳:意义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6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讨论并联归纳: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7质疑: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 (1) 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2) 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8质疑:现实生活中有没有

11、类似情况?讨论并归纳:略四、课堂小结 1内容小结 穿井得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穿井得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有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有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经信,不能盲人,更不能以讹传讹。总之,这则喜剧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笑声,还应该有我们笑过之后的理性思考。2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 安:古义:哪里 子

12、将安之 今义:平安 恶:古义:讨厌犹恶子之声 今义:坏的 (2)词性活用 东 ,方位名词用为动词。 ((3)一词多义之:闻之于宋君 代词 这件事 子将安之 动词 去 得一人之使 助词 的 闻:有闻而传之者 听到的人 闻之于君 使听到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 以故东迁 因为于:闻之于宋君 向 非得一人于井中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二、三题。 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三课时杞人忧天一、导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 杞人忧天(投影出示)二、 导入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众生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 (出示投影)三、 朗读课文

13、,听读 ,自读, 正音。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鼓励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词,鼓励学生领读。2、激发学生齐读速读 3、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4、正音:杞(qi)人 躇(chu)步 跐(ci)蹈 舍(she)然 中(zhong)伤(投影出示)四、个别学生朗读、翻译,结合课下注释。(出示投影)重点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奈地坏何? (4)奈何忧其坏?(投影出示翻译) 五、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 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如何理解“日月星

14、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投影出示)六、拓展 讨论:1、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2、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七、板书设计 投影出示) 天,积气 奈何忧崩坠乎?忧 天地崩坠,身无所寄。晓 日月星宿,亦积气之有光耀者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地,积块 奈何忧其坏?(废寝食) (忧彼之所忧者)舍然大喜 -(亦舍然大喜) 八、小结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九、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