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社会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技术决定论批判宋朝龙2006 年 6 月 6 日目 录导论1第一章 社会劳动方式14一、家庭结合劳动 14二、企业结合劳动 18第二章 所有制形式25一、征役主义所有制 25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31第三章 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39一、征役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39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512第四章 技术决定论是怎样形成的? 58一、由“决定”概念的混淆所导致的技术决定论 58二、因“物质交往”的概念缺失而导致的技术决定论 62第五章 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中的辨证逻辑69一、矛盾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69二、资本论中的辩证逻辑73附录:马克思对黑格尔异化概念的改造79内容提
2、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和发展动力,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技术决定论的成因。生产方式是社会劳动方式和所有制形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即是私有制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展开即是私有制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劳动方式,就是社会劳动的分工协作形式。粗略说来,社会劳动方式有家庭结合劳动、企业结合劳动和社会结合劳动等历史形式。一定的社会劳动方式是由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质决定的:手工工具产生家庭结合劳动,机器体系产生企业结合劳动,而信息技术的充分发展则孕育着社会结合劳动。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质对社会劳动方式是一种产生性决定关系,也即一定性质的劳动资料必然产生一定的社会劳动方式。所有制形式
3、可以从目的因、质料因和致动因三个方面来考察。私有制关系的目的因是无偿积累,即用别人的无偿劳动来积累。私有制是以劳动要素垄断为基础的产品支配权。劳动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生产资料)和劳动结合过程,只要控制住了这三个因素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就可以实现无偿支配别人劳动的目的。劳动要素是但也只是私有制的质料因,也就是说它们具有被利用来作为私有制根据的能力,而不是自身主动具有这种能力,就象砖具有被利用来用作房子的材料,而不能主导变成房子一样;质料因还需要致动因来推动。这个致动因不能是劳动实践,而只能是人们之间的物质交往实践。社会劳动方式和所有制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运动的动力。如果所有3制形
4、式和社会劳动方式能够互相适应,则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劳动方式的变革,而随着社会劳动方式的变革,所有制形式也发生相应的变革。社会劳动方式和所有制形式的这种联动式变革,促成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劳动方式和所有制形式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中的适应性决定关系。这种适应性决定不同于产生性决定,也即一方只能决定另一方能否跟自己相适应,而并不能决定对方的产生过程;这正如相亲中的女青年只能决定男方的素质品质能否和自己相适应,而并不决定这些素质品质的产生一样。根据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实际发展过程,即通过对宗族奴隶制、农奴制、自由隶属农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的分析,证明了社会生产
5、方式的二重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技术决定论产生的两个根源,即:第一,把社会劳动方式和所有制形式在相互作用中的适应性决定混淆为产生性决定,这样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构,就变成了一方产生另一方的线性因果结构,由此造成了技术对社会劳动方式、社会劳动方式对所有制形式的单向决定论;第二,因为缺乏物质交往,缺乏所有制关系的动力机制,无法从概念上定义所有制关系,于是就把所有制关系直接折衷为社会劳动关系,这样,劳动资料的技术形态对社会劳动方式从而对社会劳动关系的直接决定作用,就被转化为技术对所有制形式的直接决定作用。这两种技术决定论的共性在于二者都取消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结构。最后本文从矛盾发展观以
6、及资本论的辨证逻辑,来辅助论证了社会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理论的哲学基础。关键词:社会生产方式,劳动方式,所有制形式,物质交往,技术决定论,辨证逻辑导 论本文分析的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为了使分析对象更为具体,我们选择私有制社会下的社会生产方式作为分析对象,而对原始社会公有制时代的生产方式以及未来自由人联合体时代的生产方式,本文都不作详细分析。分析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分析所有制关系;而因为我们局限于分析私有制社会下的生产方式,所以对所有制关系的分析,也就具体为对私有制关系的分析。顺便说明,本文所说的私有制一概是指剥削性的私有制关系;个体劳动者的独立小私有制不属于本文的分析范围。为了
7、把握私有制关系产生的一般背景,首先须要对劳动形态的发展史做一番浏览。最初的人类和动物一样,也是直接的植物采集或动物猎取。那时的人类不能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他们并非忙着生产食物,而只是忙着找食物,自然条件的优劣决定、导引着原始群的流动方向。如果他们能够找到好的生活富源,那么他们会生活地非常悠闲。如果自然产品被消耗完了,他们就另寻地方;如果寻不着新的生活富源,他们就只有用自然死亡来解决生存危机,也不可能通过劳动时间的增加来独立生产生活资料;因为劳动者不是生产的主体。产品是大自然本身未经人的协助就直接提供的。人的活动既不能改变大自然的生产条件,也不能生产大自然所没有的东西。人的劳动不是把原料加工成产
8、品,而只限于把天然存在的产品采集或猎获到自己手里,无论是从4水中捕鱼,从树上摘果子,还是围猎野鹿,都是如此。但和动物的采猎活动比较起来,人类的采猎活动毕竟要高级一些。首先,采猎的方式不一样。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化把人和猿区别开来了。手越来越多的运用自然物作为工具,越来越多地以天然工具来获取生活资料,这样,采猎的对象和范围就扩展了。人通过模仿其他动物获取食物的方法,就把它们的能力综合到自己身上,这样他们就突破了动物的天然的、本能的局限 1。我们把和动物的采猎活动有了一定区别的、人的采猎活动称作采猎劳动。采猎劳动,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因为采集或猎获,是动物活动的普遍特征,而劳动是人的活动。但是,这
9、样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正可以表明这样一个过渡时期人的活动性质,即在采集活动中已经加进了越来越多的自觉活动,虽然这种自觉创造的因素还没有成为主导性的因素。不能过高估计了采猎劳动的地位。采猎劳动中所发明的一些简单的辅助工具主要是直接服从消费活动的,他们是借以获取天然消费资料的手段,而不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工具;采猎劳动还是建立在人的自然本能基础上,这样的人还是野蛮人,而不是文明人。但是促进发展的因素在继续增加。在克服自然障碍的努力中,野蛮人不断获得新的品质和新的力量。他们已经能够区别石料的质地差别,在头脑中初步形成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计划,他们在接着打制石器之后,开始磨制石器;他们对不同类型和品种的动物
10、进行比较,开始驯养并繁殖动物;他们观察植物,保护那些适于食用的植物而铲除那些无用的杂草;他们清除大片的森林,使之变成耕地和牧场;他们进行铁矿石的冶炼,并用牛拉着带有铁铧的犁来从事大规模的田野农业,从而不但增加而且保证了生活资料的来源;他们精心制作自己的生活资料,发展起了真正的手工业;他们模仿大自然的动作和节奏,把大自然缤纷的色彩点缀在自己身上,这样就发展起了最初的艺术。人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把整个自然界作为生命活动的工具、材料和对象,大自然也越来越作为科学的、艺术的和实践的对象,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增加着人的普遍性和能动性。在实践中人的思维能力发展起来了。掌握了思维工具的人可以把大自然产生一个自然
11、产品的诸简单运动形式分析出来,一旦这些运动形式分析出来,就可以让这些运动形式进行重新组合。虽然人在思维中进行物质运动形式的综合时,可能毫无结果,例如 “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那它决不会因此就长出乳腺来” 2;也可能塑造出一些虚幻的存在来,例如把翅膀综合到人身上,或把狮身和人面综合起来;但有一些综合却是可能成功的,例如把梨树枝嫁接到苹果树上,把竹子编排成舟,把泥土、树枝和野草“综合”为房屋等等。一旦人们在思维中把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分解开来并重新组织起来,他们就又可以借助工具在现实中来实现物质运动形式分解或重新组织,这样就把观念的房屋变成现实的房屋等等。这样,通过实践中的新综合,人就可以
12、改造大自然的生产条件、控制大自然的生产机制,甚至生产出大自然所不直接存在的产品,最后一直以电脑的形式把人最引以为傲的器官即大脑复制出来。随着人的自觉创造能力的提高,劳动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即从采猎劳动转变为生产劳动。在采猎劳动阶段,产品是自然物质通过自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在,产品是人借助于一定手段并通过自身的活动对物质运动进行调动、调整和控制的结果。采猎劳动是占有物品的阶段,生产劳动是创造物品的阶段 3;采猎劳动阶段,人在搜集,1 “各种禽兽只有它自己所固有的本能,人本身也许没有任何一种固有的本能,但却能逐渐取得各种禽兽的本能”(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 75
13、页)。“一只鸽子会饿死在满盛美味的肉食的大盆旁边;一只猫会饿死在水果或谷物堆上,其实这两种动物,如果想去尝试一下,并不是不能以它们所不喜欢的食物为生的。”(同上,第 8283 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3 卷第 381 页。3 哈贝马斯认为应当把狩猎和采集阶段同耕种和畜牧阶段区分开来,即把“占有物品的经济阶段同创5生产劳动阶段,人在生产 4;采猎劳动中人适应自然,生产劳动中人改造自然;采猎劳动使人简单地从属于自然,生产劳动则包含着人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采猎劳动是形成中的人的活动,生产劳动是完全形成的人的活动;采猎劳动属于人的自然进化阶段,生产劳动属于人的社会进化阶段
14、 5;采猎劳动把野蛮人与猿区别开来,生产劳动把文明人与野蛮人区别开来;采猎劳动中,人和动物还有太多的共性,生产劳动才最终把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 6。但是在生产劳动中,人不仅是生产的主导者,而且是必要的生理耗费者 7。生产劳动中的这种生理支出是使用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生理耗费量的增多,还因为生产的对象多样化了,以前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现在通过加工变得对人用了,或者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向艰苦地带的移民,优越的自然条件丧失了等等。从生理学的意义上看,生产劳动中体力的支出,在一定限度内是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为了让自己的各种自然器官保持正常的功能并得到相应地发展,也需要一定量的、一定形式的体力支出。但是,在
15、生产劳动中,体力支出的数量和方式不以自然肢体的自由发展为尺度,而是为了得到产品所必须服从的某种自然必然性。生产劳动使一些肢体器官耗费过量的同时,却夺取了其他肢体器官自由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因而,生产劳动中的体力耗费,表明人还被禁锢在某种自然必然性中,表明人必须象消耗其他自然力一样来耗费自己的内在力量,表明人体作为力学器官仍然作为直接的自然客体受劳动过程的役使。在生产劳动的不断发展、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8因而人本身
16、完成的直接劳动以及人从事劳动的时间不再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基石和财富的尺度。人们将不再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被迫进行体力的耗费,他们可以根据自由发展的尺度来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这是人主动的体力运用,而不是被动的体力消耗;这种体力发挥是与创造性实践密切相连的;“对于正在成长的人造物品的经济阶段加以区别”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12 月,第 162163 页)4 “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4 卷第 623 页)5把采猎劳动和生产劳动区分开来,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恩格斯关于劳动
17、创造人类的论断。恩格斯指出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了,劳动使动物变成了人,也就是说还处于动物状态的人通过劳动使自己变成了人。前一种说法认为劳动是人特有的活动,后一种说法认为劳动是人猿就有的,人猿通过这种劳动把自己变成了人。这就发生概念内在规定的互相冲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郭大力提出了广义劳动和狭义劳动之分,制造工具是指狭义的劳动。(郭大力:人类的劳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学习杂志,1949 年第 1 卷第 3 期)艾思奇提出古猿使用天然工具进行劳动的论点(艾思奇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三联书店 1955 年版,第 2223 页)。郭大力所谓广义劳动,艾思奇所谓的古猿劳动,都不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劳动,
18、都不是生产劳动,而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采猎劳动。6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第 1 卷第 67 页)从历史上看,只是在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之后,也就是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不是来自大自然的直接恩赐,而是来自自身的活动,由自己亲手来栽培和驯养,人的活动形态才从采集性活动转变到生产劳动。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似乎人类在几百万年以前就已经摆脱动物界了,但是如果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史也不过一万年左右。在中国历史上,文明史也不过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如果把人类的历史比做一年,那么文明史才是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19、人类史和文明史之间的很大时间差别,就可以用采猎劳动与生产劳动的时间差别来说明。7 “就使用价值来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来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年,第 1 卷第 59 页)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46 卷(下)第 217 页。6来说,这个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训练,而对于头脑里具有积累来的社会知识的成年人来说,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运用,实验科学,有物质创造力的和物化中的科学。对于这两种人类说,由于劳动要求实际动手和自由
20、活动,就象在农业中那样,这个过程同时就是身体的锻炼。” 9人不是把自然肢体的某一个方面耗尽,而让其他方面变得萎缩或迟钝,而是让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10。因而,直接的体力劳动不再是人禁锢于自然必然性的表现,而变成了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这种劳动形态,我们称之为自由劳动。采猎劳动和生产劳动在一开始就有质的差别。这种质的差别导致了两种劳动形态在量上即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别。但是,在从生产劳动向自由劳动的过渡上,情况却相反。因为自由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在量上的基础发展,也就是说生产率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就过渡到自由劳动 11;在这个决定质变的生产率下,人类用生理的自由发展所需要支付的劳动量
21、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资料。因而,我们看到,在劳动形态的第一个过渡中,是质的差异导致量的不同;在第二个过渡中,是量的提高带来质的飞跃。这种质量互变的情况,是常有的。离开了自觉创造,不成其为生产劳动,而只是采猎劳动。采猎劳动的劳动者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缺乏自觉创造能力,没有或者顶多只能说具有萌芽形式的生产技能。不能把采猎劳动设想为比生产劳动生产率低,而应该设想为比生产劳动内容贫乏。单就生产率来说,采猎劳动的生产率可能很高,而生产劳动的生产率可能很低。比如,在热带森林里,一个原始人可能非常轻易地就能得到足够的生活资料 12,而一个生活在土壤贫瘠而又地处干旱地带的农民,可能终日劳作才能养活自己。
22、前者的生产率高于后者的生产率,但在劳动形态上,前者却低于后者;前者的产率虽然高,但体现的不是人的生产能力,而是大自然的生产能力;后者生产率虽然低,但体现的却是人的生产能力。采猎劳动与生产劳动的差别,与其到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中去寻找,不如到生产劳动的内容贫乏中去寻找;与其从劳动的量上寻找,不如从劳动的质上寻找;与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46 卷(下)第 226 页。10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
23、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1 卷第 85 页)11 “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
24、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第 926927 页)“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正象单个人必须正确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以适当的比例获得知识或满足对他的活动所提出的各种要求,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
25、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46 卷上第 120 页)12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中引用了一个例子:亚洲群岛东部一些岛屿的森林中长着野生的西米树,居民在西米树上钻个孔,确定树髓已经成熟时,就把树放倒,再掺水过滤,就可以得到完全可以食用的西米粉。从一棵树上通常可以采得西米粉 300 磅,有时可采得 500 磅至 600 磅。那里的居民到森林去采伐面包,就象我们到森林去砍柴一样。因而这里的劳动效率是比较高的,但却他们的生产能力却未必高。7其说是劳动者没有剩余时间,不如说他们不知
26、道该如何使用这些剩余时间。如果把从采猎劳动向生产劳动的过渡,简单地化约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程,那就是把质的对立简约为量的差别,这是再错误不过的了。这样就造成了对原始社会的误解,似乎原始人终日劳作才勉强养活自己。在采猎劳动阶段,正如直接劳动本身没有生产性一样,自由时间也没有生产性,人们不知道该怎么生产,因而也就无法象生产劳动阶段那样,把自由时间转化为生产时间 13。采猎劳动缺少了自觉创造性的方面,所以采猎劳动者没有二重性。采猎劳动阶段,人不会生产,也就不会因为生产范围的扩大而增加人的体力支付量,至于他们为了采集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进行的体力支出,这也属于他们正常的、本能活动,也就是说采猎劳动中,动物
27、或野蛮人的生命活动和他们获得消费资料的活动还是直接统一的,他们既不会把采猎之外的大量剩余时间转化为生产中的体力耗费时间,也不会感觉到直接的采猎活动是一种体力耗费过程,这就是他们的生命活动本身。当然,在采猎劳动中有一些生产劳动的萌芽,例如虽然野蛮人简单的打制石器不是用于生产活动(而是用于直接的采猎活动),但是打制石器本身的活动却可以而且应该看作是生产活动 14。因而,这种活动也就具有了生产劳动的二重性。但是,在采猎劳动阶段,生产劳动只具有萌芽形式,它在人的总体活动中只占有微弱的比重,人的大部分活动是按照动物式的本能在活动的。一直到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以前,人的活动与其说更象文明人,不如说更象动物。直
28、接的采猎活动是野蛮人活动的主体,因而即便采猎劳动中一些萌芽形式的生产劳动具有我们这里所规定的生产劳动的二重性,却不能说作为总体的采猎劳动具有生产劳动的二重性。自觉创造的过程如果不同时是体力耗费的过程,这也不是生产劳动,而已经是自由劳动了。自由劳动的劳动者虽然也进行体力支出,但是不必然进行体力支出,这种体力支出更不必然转化为体力耗费;因为,自由劳动中体力支出不是生产财富的基础,不是生产物质财富的必然条件。人之所以还要进行体力支出,那是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自己的生理健康等等。因而,自由劳动已经扬弃了劳动过程所具有的二重性。而在自由劳动阶段,劳动者的体力不再是生产的必要条件,不再是财富生产的基础
29、,因而劳动者也不具有二重性。可见,生产劳动的这种二重性,在采猎劳动中还没有发展起来,在自由劳动中已经得到扬弃。自觉创造和体力耗费,生产劳动的这种双重性质就是生产劳动的二重性。自觉创造和体力耗费的内在统一,这是生产劳动的本质规定。生产劳动要求生产劳动者不仅作为主体操纵生产劳动对象,而且要作为客体直接或间接参与或触发生产劳动对象。生产劳动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人超越自然的能动性;既体现人对自然的服从,又体现人对自然的改造。生产劳动的二重性,其本质内涵是人已经超出了直接的采猎活动,自觉创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能够进行产品的生产,但是这种生产又没有发展到自由劳动那样,把人从体力耗费的必然性中解
30、放出来。生产劳动的二重性既体现了人相对自然的能动性、人对自然的超越,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对自然的服从,它表明人类已经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但还没有达到完全的自由。和采猎劳动比较起来,生产劳动提供了一个日益丰富、日益精致的产品体系。生产劳动通过对对象的多重加工,把一些先前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变成了对人有用的产品;通过探索整个自然界,发现了新的有用物体或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通过采用新的方式加工自然物,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生产劳动发展了社会分工,创造13 “良好的自然条件直接给予他的,是许多闲暇时间。要他把这些闲暇时间用于为自己生产,需要一系列的历史条件”。(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31、年,第 1 卷第 563 页)14 “任何一只猿手都不曾制造哪怕是一把最粗笨的石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4 卷第 375 页)8了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创造了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的产品体系 15。生产劳动所提供的产品不但保证了旧需要的满足,而且发现、创造并满足了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需要;它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它不但提供了生存资料,还提供了发展资料。生产劳动在扩大必须品范围的同时,又提供了日益多样的奢侈品。人们用这些奢侈品为自己安排了他们的祖先所不知道的
32、各式各样的舒适享受。“这些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于是,得不到这些享受时的痛苦比得到这些享受时的快乐要大得多,而且有了这些享受不见得幸福,失掉了这些享受却真正感到苦恼了。” 16于是,这些奢侈品就变成了必需品,而同时又有新的奢侈品涌现出来。生产劳动越发展,它所提供的产品越是富有诱惑力,人们的需求变得越多样化、越精致、越奢侈,人们对产品的渴望就越大。但是在生产劳动阶段,体力耗费成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必要条件。这些日益丰富的产品,已经不是大自然直接提供的,而是只有通过体力耗费才能得到的。以前直接拿来生吃的东西,现在需要经过多重加工;代替茅草屋的宫殿需
33、要耗费大量而复杂的劳动。因而随着产品的精致化和多样化,人的体力耗费也增加了。人们越想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产品,就越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越想享受劳动的产品,就越需要汗流满面地去劳动,最后甚至连对自己劳动产品的享受时间也没有。因而,就产品象征着劳动消耗、象征着人的体力被禁锢于某种自然必然性中来说,人们又希望远离它、放弃它、逃避它。这样生产劳动的二重性就造成了追逐财富和转嫁劳动的矛盾,这个矛盾只有通过无偿积累即用他人的劳动来积累的途径才能解决。但这只是无偿积累的必要性,而必要性能否变成可能性还需要生产率提高到一定阶段,也即劳动者在养活自身之外能够有剩余时间可供支配,无偿积累才有可能。无偿积累的特殊需求
34、,在采猎劳动或者在自由劳动阶段都是不存在的。在采猎劳动阶段,大自然所提供的产品是简单的、粗糙的,相应地,人的需要也是粗陋的。野蛮人的欲望仅限于生理上的需要,自我保存是他唯一关怀的事情。“在宇宙中他所认识的唯一需要就是食物、异性和休息” 17 。那些因逸乐和肉欲才趣于完善的器官,在他身上还停留在粗鄙的状态。野蛮人所希望的“仅限于一些他能够占有或者容易获得的东西,所以再也没有比他的心灵更为安静” 18。因而,采猎劳动阶段还没有产生驱使别人为自己劳动的动力。在自由劳动阶段,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得到保障,而劳动也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也即是说在自由劳动阶段,不仅财富实现的过程,而且
35、财富创造的过程,都是人的自由过程,所以二者不发生矛盾,不会发生追逐一方而逃避另一方的情况。无偿积累为私有制提供了目的因。那么无偿积累这一目的借助什么手段才能实现呢?建立一种无偿积累关系,就是要造成劳动者在生产中的某种依赖关系,并通过这种依赖状态来支配其劳动,而劳动者的依赖状态又可以通过对劳动要素的垄断来实现。因而私有制关系的实质就是以劳动要素垄断为基础的产品支配关系。劳动要素包括劳15“劳动通过各色各样的过程,加工于自然界所直接提供的物资,使之合乎这些殊多的目的。这种造形加工使手段具有价值和效用。这样,人在自己消费中所涉及的主要是人的产品,而他所消费的正是人的努力的成果。”(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36、商务印书馆,1961 年版,第 209 页)。“从一块面包中抽掉耗费在它上面的劳动,抽调面包师、磨房工、农夫等等的劳动,还剩下什么呢?不过是一把对人没有任何用处的野草籽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13 卷第 24页)16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 116117 页。17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 85 页。18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 177 页。9动者、劳动手段(生产资料)和劳动结合过程三个方面,它们可以被垄断起来而变成私有制的根据。但是不同的劳动要素只是私有制
37、形式的质料因;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解,质料因就是被运动的能力,也即,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结合过程这三个要素只具有被变为私有制的能力,而没有主动变为私有制的能力。因而,还需要寻找致动因,即什么东西把劳动要素变成了私有制的根据。这种致动因不能来自劳动实践。因为从概念上说,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种改造自然的实践不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占有关系。所有制关系的致动因只能来自物质交往实践,而对剥削性的私有制关系来说,这种致动因只能来自一种特殊的物质交往实践,即异化交往。所谓异化交往就是通过制造劳动要素和劳动者分离从而实现无偿支配其劳动的物质交往实践。以生产资料垄断为例,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38、,首先,例如生产资料不能自动和生产者分离,这需要通过人与人的物质交往活动,通过这种活动的推动生产资料才能和劳动者相分离;其次,和劳动者相分离了的生产资料,也不是纯粹作为物就能带来剩余劳动。生产资料带来剩余劳动,不是靠它自身“生长”出剩余劳动,也不是靠它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出剩余劳动,因为在劳动实践中,它最多能把自身中已经凝结的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它能带来剩余劳动,是因为它在物质交往活动中,作为物质交往活动的手段吮吸了剩余劳动,而不是作为物、作为劳动材料自动创造了剩余劳动。认为物能长出剩余劳动或能创造出剩余劳动,这就是马克思不断批判的拜物教。因而,生产资料是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物质交
39、往手段,并通过这种物质交往实现对剩余劳动的“吮吸”的。因而,生产资料只有借助于物质交往、在物质交往之中、作为物质交往活动的手段,才能成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根据 19。可见,无论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还是已经分离了生产资料要实际发挥作为私有制根据的职能,都离不开这种物质交往活动,都要在这种物质交往活动之中实现。物质交往中的异化 20交往是制造劳动要素和劳动者相分离的手段、是使已经被垄断起来的劳动要素能够无偿占有劳动的动力机制,因而是剥削性私有制关系的致动因。异化交往包括暴力强制、需求遏制和管理职能控制等等。暴力强制可以造成直接的人身占有关系,也可以造成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需求遏制,也就是利用
40、劳动者的某种需求依赖关系,在满足其某方面的需要的同时达到对其劳动要素进行控制的目的,例如高利贷通过抵押贷款来侵吞小生产者的土地;管理职能控制,就是利用劳动者对共同体的依赖关系,借助社会分工使人片面化的情况、通过对社会分工的顶端控制,来达到实际支配劳动要素从而达到支配无酬劳动的目的。在无偿积累这一目的因的驱动下,在异化交往这一致动因的操纵下,作为质料因的劳动要素变成被垄断的劳动要素,成为吮吸剩余劳动的根据。这样,私有制关系就形成了。既然私有制的成因有目的因、质料因和致动因,那么要消灭私有制当然也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例如,靠革命交往来消灭私有制的致动因即异化交往,靠劳动生产率的发展、靠向自由劳
41、动的趋近来消灭私有制的目的因;至于消灭私有制的质19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蒂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2 卷第 44 页)。这里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物只是物质交往关系的手段,我们应该发现手段背后的物质交往关系,把物作为关系中的物来理解。20 “异化”概念容易引起误解,人们很容易把它和唯心主义相联系。异化,在黑格尔那里是先验本质的外化,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在 1844 年使用的异化既有先验本质的外化,又有矛盾对立关系的含义;马克思后来所抛弃的只是前一种意义上的异化,而后一种意
42、义上的异化他始终没有抛弃。如果是在矛盾对立关系的意义上来使用异化概念,那就不会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关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异化概念的改造过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本文的附录马克思对黑格尔异化概念的改造。10料因,例如,这可以通过使劳动社会化的办法,消灭生产资料的分散状态,使生产资料的性质本身不适合被垄断等等。当然,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消灭私有制的这三个因素会被分别提到首位,而不必等着三个条件都同时具备才提出消灭私有制的任务。但是也必须指出的是,孤立的条件固然能起重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例如,农民通过革命交往可以消灭剥削性的私有制,但生产资料的分散状态又开始
43、了新一轮的阶级分化;社会化大生产固然使生产资料的性质不适合被垄断,但是如果没有革命交往,私有制并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固然使自由劳动成为可能,但是如果没有其他两个条件的配合作用,仍然会存在一部分人的懒散怠惰和另一部分人的过度劳动。此外还需要补充一点。我们把私有制的目的因追溯到生产劳动的二重性。但生产劳动的二重性也产生一种和无偿积累正相反对的倾向,即财富的等偿实现的要求。财富的无偿积累是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量;财富的等偿实现,是保证自己的劳动量不被别人无偿占有。正是因为生产劳动具有生理耗费的性质,所以才产生了自己的劳动不被无偿占有的要求。所以财富的等偿实现和财富的无偿积累一样,也来
44、源于生产劳动的二重性。财富的等偿实现所孕育的不是异化交往,而是平等交往的需求。平等交往的原则固然是与异化交往相互对立的,但是这里的平等交往也不是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那种平等交往,而只是指能够按照劳动提供量来实现财富占有关系,也就是自己的劳动不被别人无偿占有。这种平等交往的原则,也即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被马克思叫做资产阶级法权,它曾经是促成原始社会解体的力量之一,在后来的历史中,它常常作为异化交往的补充物而存在的,只是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才能取代异化交往而变成主导形态的物质交往关系。列宁也曾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高度对这种平等的物质交往提出过批评意见,在列宁看来,这种“资产阶级权利”,使人
45、局限于“象夏洛克那样冷酷地斤斤计较,不愿比别人多做半小时工作,不愿比别人少得一点报酬的狭隘眼界。” 21这是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视野来看的,如果从阶级社会的观点来看,那么平等交往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正是因为平等的物质交往具有很大作用,所以在原始社会晚期,在有可能出现剥削性的私有制关系的地方,才没有一定产生剥削性的私有制。例如,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的易洛魁人部落联盟,到 19 世纪时,个人劳动所得除消费外,也是有节余的,但当摩尔根在 19 世纪发现他们时,在这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并没有导致剥削关系的出现。平等交往的生命力还体现在农村公社上。农村公社是原始公社的孑遗形态,它在古代社会曾长期存在 22。在
46、物质交往中,如果异化交往战胜平等交往,剥削性的私有制关系也就取得了支配地位,而平等交往以及相应的非剥削性的所有制关系,就作为被否定的理想存在于被剥削者的经济要求之中,他们不断反抗着异化交往的压力,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他们就组织起来,靠自身的集体力量、靠革命交往来实现异化交往向平等交往的转化。因而,平等交往是对异化交往的制约,而且在一定时期转化为革命交往,从而变成对异化交往的直接校正和否定。在对私有制的一般产生机制做了上述的简要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本文的正题,即对私有制生产方式的讨论。但是在进入正文的具体内容之前,先要就文章的形式做一简要的说明。本文实际的任务是从资本论中挖掘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
47、层逻辑,马克思很多丰富的内在思想需要借助某些概念转变为外在形式。因而本文在原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概念,这些新概念实际上都已经以潜在的形式包含在21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3 卷,第 198 页。22 “它的天然的生命力却为两个事实所证实。有个别的公社经历了中世纪的一切波折,一直保存到今天。然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公社的各种特征非常清晰地表现在取代它的公社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3 卷第 763 页)11马克思的思想中。在恩格斯看来,科学研究要掌握“运用概念的艺术”,因为概念是掌握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科学制定的概念,有助于逻辑推理、有助于发现真理
48、。马克思在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正是在旧概念的剖析中制定新概念,在新的概念工具下推进科学研究的 23。我们以古典政治经济学与“劳动力价值”这一概念的关系为例。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上,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这一价格是怎么决定的呢?政治经济学不自觉地用工人的生产费用即用来生产或再生产工人本身的费用代替了劳动的价格。这样,古典政治经济学在逻辑分析的行程中就把自己推到劳动力价值这一概念面前,它在确定劳动价值的内容时实际上谈的是工人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在概念上仍然毫无批判地采用了“劳动的价值”,“ 劳动的自然价格 ”等等范畴,结果陷入了无法解决的混乱和矛盾中,同时替庸俗经济学在原则上只忠于假象的浅薄理论提供了牢固的活动基础 24。而马克思却制定了一个与内容实质相符合的概念,即劳动力价值这个概念,从而把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已经潜在的内容通过概念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一系列难题。这就是概念工具的作用。康德区分了概念分析和概念综合之间的差别,所谓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