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在教学中如何让促进学生拓展课堂?答:按照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与课堂教学的先后顺序,可从课前准备参与和课后实践参与两个阶段,开展活动促进学生拓展课堂。(1)课前准备参与。这一环节就是课前组织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接触现实生活,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丰富感性材料,突出教学主题。采取的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个体活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单独参与教学过程的准备,促进个体和思维。二是小组活动。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常开展访问、调查等活动,在课上交流时,学生会积极踊跃,娓娓而谈。三是全员参与。有教学内容需要搜集的数据量较大,个体操作性差,对于这样的教学活动,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带
2、领下共同下参与课前准备活动,如在讲授统计中收集数据的方法时,教学前可带领学生组织一些相应的活动,搜集一些相关数据,由此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兴趣。(2)课后实践参与。课后实践活动的开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关注和指导。教师应及时捕捉校内有利于学生实践的契机,将数学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校德育活动、班队活动相结合。2、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实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功进行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实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功进行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教师应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联想质疑和提问,鼓
3、励学生求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问。一是原型创设。二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是在社会生活中创设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在而且学能了书本之外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社会知识,进一步体验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3)构建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会问、善问。教师要注意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提问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二是注意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三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四是要求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尝试用书本上的一些知识的原理来分析、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增强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