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碾压式土石坝坝顶超高及坝顶高程的确定1 计算依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第5.3节及附录A有关规定。2 已知参数2.1 水库水位及坝迎水面前水深H正 常 蓄 水 位(m): 100 正常蓄水位时坝迎水面前水深H(m): 29设计洪水位(P=5%)(m): 100 设计洪水位时坝迎水面前水深H(m): 29校核洪水位(P=0.33%)(m): 102.6 校核洪水位时坝迎水面前水深H(m): 31.62.2 气象资料及风区内水域平均水深Hm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W10(m/s): 2.85 正常蓄水位情况Hm(m): 29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夹角(): 0 设计洪水位情况Hm(m
2、): 29风区长度D(m): 4000 校核洪水位情况Hm(m): 31.62.3 其他参数大坝级别: 5 大坝上游坝坡m: 3上游坝坡护面类型代码: 4 综合摩阻系数K: 0.00000363 风浪要素(平均波高hm及平均波长Lm)的确定(1)对于丘陵、平原地区水库,当W0.3 1.86 1.61设计爬高R计算结果表水 位(m) 大坝级别 hm/H 平均爬高Rm 设计爬高R正常蓄水位 5 0.003 0.135 0.248设计洪水位 5 0.003 0.135 0.248校核洪水位 5 0.001 0.082 0.1515 风壅水面高度e的确定按规范A.1.10条,风壅水面高度按公式(A.1
3、.10)计算:(A.1.10)mwmLhK21Dbcos2mgHDKW式中:K综合摩阻系数,K= 0.0000036D风区长度(m),D= 4000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夹角,= 0W计算风速(m/s)Hm风区内水域平均水深(m)风壅水面高度e计算结果表水 位(m) K D(m) () W(m/s) Hm(m) e(m)正常蓄水位 0.0000036 4000 0 4.275 29 0.0005设计洪水位 0.0000036 4000 0 4.275 29 0.0005校核洪水位 0.0000036 4000 0 2.85 31.6 0.00026 安全加高A的确定按规范5.3.1条,安全加高A
4、根据大坝级别按规范表5.3.1确定。安全加高A值表坝 的 级 别 5设 计 正常蓄水位情况 0.5设计洪水位情况 0.5校核(山区、丘陵区) 校核洪水位情况 0.37 超高y的确定按规范5.3.1条,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y按规范公式(5.3.1)计算:y=R+e+A (5.3.1) 坝顶超高y计算成果表水 位(m) R e A y正常蓄水位 0.248 0.0005 0.5 0.748设计洪水位 0.248 0.0005 0.5 0.748校核洪水位 0.151 0.0002 0.3 0.4517 坝顶高程(或防浪墙顶)确定(1)按规范5.3.3条,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
5、应按下列运用条件,取其大值:1 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2 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3 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2)按规范5.3.4条,当坝顶上游侧设有防浪墙时,坝顶超高可改为对防浪墙顶的要求。但此时在正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高出静水位0.5m;在非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不低于静水位。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计算情况 项 目水库静水位(m) 坝顶超高y(m) 坝顶高程(m) 取值正常蓄水位 100.00 0.748 100.75103.1设计洪水位 100.00 0.748 100.75校核洪水位 102.60 0.451 103.05结论:坝顶上游侧设1.0m高的防浪墙,墙顶高程为 103.1 坝顶高程为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