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 城 专 题1、 长城 【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 登长城 【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 饮马长城窟 【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 统汉烽下 【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关于长城的诗歌长城(the Great Wall)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
2、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据 2012 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 21196.18 千米,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与古罗马斗兽场、古埃及金字塔、比萨斜塔等是古世界的八大奇迹之一。1987 年 12 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简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
3、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 2000 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它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恰如左河水之诗曰:“北国横亘一青龙,气壮神州万里程。 多少胡兵屈仰止,几多血肉筑安宁。 ”故此,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而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世界的骄傲。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
4、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 。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 24 道之多。据历史文献记载,有 20 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 10 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 3 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 1 万里。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长城是中国坚不可摧的象征。长城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