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出贡献”还是“做出贡献”先看下列两个例句: 要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上面两例中的“作出贡献”和“做出贡献”是错用、混用还是可以通用?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作出”与“做出”均未列入专门词条,并且“作”与“做”有关词条中也未涉及以“贡献”为宾语的例子。查看权威教材及文字资料,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钱学森最后一段:“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 中国导弹之父 。 ”又如关于组织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 1
2、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中宣发200913 号)。这似乎偏重于“作出贡献 ”,那就值得商榷了。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中“作”与“做”都有“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思,从例举的词条看,“作”一般多用于抽象性的活动,例如: 作报告 ,可引申作安排、作承诺、作思考、作构思、作判断等。 “做”多用于事务性的具体的活动,例如:做工、做买卖,可引申做题、做家务、做卡片、做广告、做楼盘等。 “作出”和“做出”,笔者认为可以看成“作”和“做”的延伸,即 “作出”表示主观意愿, 具有抽象性;“做出”表示具体事物,具有客观性。所以, 当强调主观意愿,表示某人内心愿意奉献,但不一定有实际行动或客观结果时,用“作出贡献”,如例; 当强调客观结果,表示某人确实有关于某事的贡献,有据可查时,用“做出贡献”, 如例。 那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钱学森最后一段中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就应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为钱学森确实有“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的贡献。有据可查,这里强调的是结果。中宣部评选活动的通知,英雄模范人物的贡献已成结果,并能一一列举出来,也应改为“做出突出贡献” 。所以“作出贡献”还是“做出贡献”,要看是强调主观意愿,还是强调客观结果。 (作者单位 :安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