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平面构成[1].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4977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平面构成[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平面构成[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平面构成[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平面构成[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设计构成之 平面构成,课程目的: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在二次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之间的关系构成表现,肌理的表现及意义。探索形式美法则怎样在具体构成中体现样式,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构成中的表现,为今后的专业造型设计打好基础。 课程要求:课程对象:以具有初步造型能力的本科低年级同学课时安排:课时为36节左右基本材料与用具:白卡纸 广告色 各号描笔 直尺 圆规 曲线板 鸭嘴笔等。,一、 平面空间中基本元素的视觉训练,点在几何学中,点只有位置,而在形态学中,点还是具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性质的造型元素。不同的点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特征,对于周

2、围空间来说,点的面积越小就越具有点的特性,随其面积的增大,点的感觉也就会减弱。在画面空间中,一方面点具有很强的向心性,能形成视觉的焦点和画面的中心,显示了点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点也能使画面空间呈现出涣散、杂乱的状态,显示了点的消极性。 点的性格: 方形点 -坚实、静止、稳定、冷静 圆形点 -饱满、充实、运动、不安定 多边形点-尖锐、紧张、躁动、活泼 不规则点-自由、随意 点的变化: (1)方、圆、角、规则、不规则、 (2)面积大小的变化 (3)单位点和群体点的变化 (4)位置、聚散的变化,点的构成 1、有序的点的构成:这里主要指点的形状与面积、位置或方向等因素,以规律化的形式排列构成,或相同的

3、重复,或有规律的渐变。点往往通过疏与密的排列而形成空间中图形的表现需要。同时,丰富而有序的点构成,也会产生层次细腻的空间感,形成三次元。 2、自由的点的构成:这里主要指点的形状与面积、位置或方向等因素,以自由化、非规律性的形式排列构成,呈现出丰富、平面、涣散的视觉效果。 (1)等点图形:由形状、大小相同的点构成一个画面。 (2)差点图形:由形状、大小不相同的点构成一个画面。画面富于变化,个性与特点强烈,运动感、现代感突出。,线线是点的运动轨迹,又是面的运动起点。在几何学中,线只有位置和长度,而在形态学中,线还是具有宽度、形状、色彩、肌理等性质的造型元素。线又分为两大类:直线(平行线 垂直线 斜

4、线 折线 虚线 锯齿直线)曲线 (弧线 抛物线 双曲线 圆 波纹线 蛇行线) 线的变化: 曲直变化 粗线变化 力度变化 不同方向的变化 各种不同形式的线的组合 不同位置的聚散组合,线的构成: 1、有序的线的构成:这里主要是指线性、长短、粗细、位置或方向等诸因素,以规律化的形式构成,或是相同线性的重复,亦可是有序的长短渐变等等。线通过疏与密的排列可以形成空间中的“灰面”,有序的线通过渐变或改变方向的构成,会产生细腻的层次感觉,形成三次元。 2、无序的线的构成:这里主要是指线性、长短、粗细、位置或方向等诸因素,以自由化、非规律性的形式排列构成,呈现丰富的、生动且多变的视觉效果。(1)等线图形:粗细

5、相等的线组合排列,可以是等直线、等曲线、放射线、倾斜线、黑白变化的等线。 (2)差线图形:粗细不同、不规则的线组合排列。可以表现物形的结构、运动、节奏、空间感。 (3)屏线图形:指线从一端到另一端,呈现继续变粗或变细的特征而组合构成的物形。体现一种速度感、节奏感、动感。,面扩大的点形成了面,封闭的线造成了面,密集的点和线同样可以形成面。面的分类: 1、几何形:是数学的构成方式,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圆形等等。具有数理的简洁、明快、冷静和秩序感,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实用器物的造型设计中。 2、有机形:富有自然法则,具有秩序感和规律性,具有生命的韵律和淳朴的视觉特征。 3、偶然形:如滴落的

6、墨迹或水迹,具有一种不可重复的意外性和生动感。 4、不规则形:人为创造的不规则构成型,可随意运用各种自由的、徒手的线性构成形态,具有很强的造型特征和鲜明的个性。面的构成:分离 相与 覆叠 透叠 差叠 相融 减缺 重叠,二、有关造型艺术的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法则 1、和谐:就是指艺术作品的一切组成部分有机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协调律,就是相接近的因素的调和统一。在造型艺术作品中,和谐是以形、色等诸方面体现出来的。 2、对比:是把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和对象的性质(形状、面积、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及性格方面的对立因素十分冲突的表现出来,有助于更加鲜明的刻画事物的形象和性格。 3、对称:是事物

7、中相同或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均衡。 4、均衡:原指力学上的均衡状态,这里主要是指画面中的图形与色彩在面积大小、轻重、空间上的视觉平衡,它更注重心理上的视觉体验。与对称不同,它更富有变化,更为自由和个性化,它是动态张力的平衡,又是静中的动态,也可以说是对称的变体。 5、比例 6、节奏:造型艺术中节奏感表现在形象排列组织的动势上,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由静到动,由曲到直等等,便形成了节奏。 7、多样统一:多样是丰富的事物运动发展产生的结果,是变化律的体现;统一则是同化性质运动的结果,是统一律的体现。多样统一平衡了事物的对立面,又保持了事物的丰富性。,想象的意义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

8、发现一种新的形式,就是对事物创造某种形象的活动。艺术想象决定了艺术创作的能力表现,它是通过对过去的感触、感知、表象、感觉、印象的回忆,在头脑和心灵中重新组合、判断、剪切、增删、并借用艺术手段创造性的表现出来。,三、有关形与平面空间的视觉创造,形的概念 1、形:是形状、形象、形体、图象的总称。 2、形象:是由形状和形体两个因素构成的。 3、形状:是视觉把握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主要设计物体的边界线,即轮廓线,且是在平面中。 4、形体:是物体的状态呈现,其特征是有三维空间的视觉形式。 5、形态:形状和神态,态是有动感的视觉形式。,错视觉是指我们的认知判断与所看到的形态产生矛盾的错觉经验,这是由观察

9、者发现视觉上的不均衡,从而不自觉的产生的一种错觉的作用,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反映。 1、长度的错误 2、平行线的压缩现象 3、面积的错觉 4、线的错觉 5、反转现象(正负形)形体和空间是相辅相成的,互不可分。一定的形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体积深度便具有了空间的含义。在二维空间也是一样,空间与形体的基本形必然是通过一定的物形得以界定和显现。我们将形体本身称为正形,将其周围的“空白”(纯粹的空间)称为负形。在平面空间中,二者是彼此界定的,一般来说,正形是积极的,向前的;负形是消极向后的。 (1)图形的边线共用 (2)图底反转,四、有关形与平面空间的构成方法训练,骨骼骨骼是指支撑形象的内在支干,它决定了

10、图形在空间中的格式与表现,图形可以通过骨骼在空间中获得有序的呈现,在视觉图象中,图形一旦进入空间,就离不开骨骼与其形态的意义。骨骼的样式可以分为规律性(重复、渐变、发射等)和非规律性(密集、对比、特异) 重复 1、基本形的重复排列 2、基本形的方向变动排列 3、基本形的色彩变动排列 4、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近似形一般指同一类型的形象构成,通常在重复的骨骼中,以一个基本形为原始依据,在此基础上做变形,可以是大小、方向、角度、色彩、肌理的近似,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图形的变化近似。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形象变化太小会产生重复的感觉,太大则会产生杂乱不整体的感觉,应突出某一种元素的一致性,才能使画

11、面整体而统一。,渐变 1、基本形大小的渐变 2、基本形位置的渐变 3、基本形方向的渐变 4、基本形色彩的渐变 5、骨骼的渐变:是指在平面中做骨骼的规律性的宽窄和方向等的渐变,从而使基本形在大小、方向等方面进行变化。 6、基本形的渐变:此方法可以记录基本形从简到繁的变化,反之也可;基本形从残缺到完整,反之也可;还可以从抽象到具像,或反之。 发射 1、中心式发射构成 2、同心式发射构成 3、移心式发射构成 4、螺旋式发射构成 5、多心式发射构成,特异是指在规律化的重复中刻意的突变,它是同类型形象中的异质形象强调,以打破重复性的单调,并以对比形成视觉焦点,引起强烈的感知效果,是平面广告中常用的手法。

12、 1、基本形形状特异的构成 2、基本形大小特异的构成 3、基本形位置特异的构成 4、基本形方向特异的构成 5、基本形色彩特异的构成 6、基本形肌理特异的构成 7、骨骼特异的构成:局部骨骼发生变化,密集密集是在造型艺术中对基本形的一种常用的组织编排方法,以基本形的多少进行疏密的自由安排,通过画面产生的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形成整个画面的视觉焦点。1、以点为中心的密集构成 2、以线为中心的密集构成3、以面为中心的密集构成 4、自由的密集构成对比1、形状对比的构成 2、大小对比的构成 3、空间对比的构成4、方向对比的构成 5、色彩对比的构成 6、肌理对比的构成空间任何一个形象或形体都有上下、左右、前后的三个维度,也称三次元。在二次元的空间中要实现三次元的空间表现,实现立体的效果,就是空间构成的目的所在。1、透视表现的空间构成 2、渐变表现的空间构成 3、矛盾空间构成(矛盾连接、逆透视运用),五、有关平面中肌理的训练,肌理:肌理即纹理,指材料或描刷工具所造成的各种质感和纹理,有一种触觉般的视觉效果。 点绘法 勾线法 平涂法 晕染、水化法 吸附法 排水法 脱胶法 笔触法 拓印法 堆积法 刻纸法 揉纸法 熏烧法 拼贴法,THE 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