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肉猪的饲养操作第一节 饲养管理一、进苗前的准备工作1、设施、生产用具的配备 根据季节天气需要,进苗前准备好防寒保温和防暑降温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如:防寒保温用的保温箱或垫板,油桶(或煤炉)(以 100 头计 3 个以上),燃料(煤或木糠、柴); 防暑降温用的牛角风扇(100 头计 3 台以上)、瓦面喷水装置、遮光网等;准备好生产用具:胶鞋,铁铲,扫把,猪笼车 ,水管,消毒器;安装好可 调节帐 幕,帐幕要下端固定,通过上端活动来调节舍内通风。 2、栏舍、设备用具的清洁消毒 为了减少环境中的病原浓度为猪群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进苗前一周必须对猪舍周围以及栏舍进行一次清洁(包括屋内瓦顶),清洁后
2、全面消毒,猪舍周围喷 5%烧碱,撒上生石灰。进苗前确保供水系统浸泡消毒一次,包括清洗消毒水池、水管,消毒后再用清水过一次,把饮水器拆下来用消毒药水泡过清洗后再使用。3、运输防护 运猪苗车辆在寒冷天气一定要做好防雨保暖措施;炎热天气做好防雨防暑措施。当气温较低时,猪苗回来之前先将猪舍内温度提到 25度以上。二、进苗后管理1、分群。进苗当天做好猪群大、小、 强、弱分群,排放顺序大小,利于有针对性护理保健,提高猪群的均匀度。2、饲养密度。进苗 15 天内为了方便猪群保温,夏季选 70%的栏、冬季 60%的栏饲养(每栏的数量不宜超过 18 头),15 天后再分疏。以 100 头为基数空 2 个栏,每递
3、增 100 头空 1 个栏,如 200 头空 3 个栏,方便日后对猪群定位调节和病残猪的调理;中大猪饲养密度不能低于 1.5 平方米/头(但每栏饲养群体控制在 13 头以内)。3、定位。做好进苗后 5 天的定位工作,一般采取在门口遮光,撒米糠或小许饲料诱食、加强对个别猪只驱赶等方法,进苗后二天内拉粪处的猪粪可不清走,便于定位。4、环境控制。要保持 栏舍干爽、 卫生,猪舍内以及猪舍周围 5米内要保持整洁,不得存放杂物,栏舍内尽可能减少粉尘;一般情况下无论小中大猪都尽量减少冲水(包括冲猪栏与冲猪身),以勤铲猪粪勤清扫为主(每天不少于 3 次),控制好栏舍内湿度;进苗后 25 天内严禁冲栏,就算是要
4、冲洗猪栏好要选择晴天或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进行,主要冲洗后排粪处,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冲洗干净。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握好帐幕的使用,帐幕不分段,一律下边固定,上 边活动,通过升降来调节舍内气温,以达到换气和提高舍内的空气质量(通风原则:先由上到下通风,再由内到外通风)。要注意晚上保温,加强晚上巡查工作,防止贼风。5、饲料投喂。必 须减少饲料浪费, 饲喂餐数:夏季分 3 餐投喂(冬季中大猪分 23 次投喂 ),每餐投喂料量控制在投料后 2 小时内空槽为宜。 (参考投料表,见附件)6、病弱猪治疗、 护理。饲养过程中必须提高猪群的均匀度,利于肉猪销售;出现病猪、偏小、瘦弱猪只时及时隔离治疗
5、、加强护理,隔离栏安排在猪舍的最后,最好是单独栏舍;偏小猪适当饲喂青饲料和湿料,效果较好。7、根据不同季节做好防暑降温与防寒保暖工作。 防暑降温综合措施、 防寒保暖实施细则见附件。附件:参考投料表天龄 料量 天龄 料量 天龄 料量 天龄 料量 天龄 料量1 0.6 11 1.9 21 2.4 31 3 41 3.52 1.4 12 1.9 22 2.5 32 3 42 3.53 1.4 13 2 23 2.5 33 3.1 43 3.64 1.5 14 2 24 2.6 34 3.1 44 3.65 1.5 15 2.1 25 2.6 35 3.2 45 3.76 1.6 16 2.1 26
6、2.7 36 3.2 46 3.77 1.7 17 2.2 27 2.7 37 3.3 47 3.88 1.7 18 2.2 28 2.8 38 3.3 48 3.89 1.8 19 2.3 29 2.8 39 3.4 49 3.910 1.8 20 2.3 30 2.9 40 3.4 50 3.9天龄 料量 天龄 料量 天龄 料量 天龄 料量 天龄 料量51 4 61 4.4 71 4.8 81 5.1 91 5.552 4 62 4.4 72 4.8 82 5.2 92 5.553 4.1 63 4.4 73 4.9 83 5.2 93 5.554 4.1 64 4.5 74 4.9 84
7、 5.2 94 5.555 4.1 65 4.5 75 4.9 85 5.3 95 5.556 4.2 66 4.6 76 5 86 5.3 96 5.557 4.2 67 4.6 77 5 87 5.4 97 5.558 4.2 68 4.7 78 5 88 5.4 98 5.559 4.3 69 4.7 79 5.1 89 5.4 99 5.560 4.3 70 4.7 80 5.1 90 5.5 100 5.5防暑降温综合措施夏天的高温应激,会影响到猪群采食量,激发肉猪呼吸道病,严重时导致猪只中暑等。总结往年防暑降温经验,制定以下防暑降温措施。一、各猪群的最佳温度与适宜温度(见下表)对于
8、猪群,尽量保证猪群处于上面的最佳温度范围。在适宜温度范围之内,猪群维持需要最低,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保持身体健康。当超过此范围时,尤其是高热,使猪只处于强应激状态,猪群容易变得不稳定甚至发病,需要借助人为措施来保障。合理的降温措施就能减少饲料浪费,就能提高生产成绩,减少猪只发病,减少药物与疫苗费用。二、防暑降温原则1、将风与水相结合。 单独通风并不能降温,因为猪只汗腺并不发达,不能象人一样通过挥发汗降温。喷水之所以能降温,需要水蒸发过程吸收热量;如果只是喷雾不通风,则湿度很快达到 100%,水分停止挥发过程,从而不表现降温效果,此时整个猪舍表现为闷热难耐。2、根据猪场实际情况与天气变化灵活制订
9、防暑降温措施。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关 键是找到适合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的方法。猪群 年龄 最佳温度() 适宜温度()初生几小时 34-35 32-361-3 日 龄 30-361 周内 32-354-7 日 龄 28-362 周 27-29 25-30仔猪3-4 周 25-27 24-304-8 周 22-24 22-30保育猪 8 周后 20-24 20-30育肥猪 17-22 15-283、喂料前后降温。猪只会在吃料后一定时间内表现体增热,造成较强的热应激,可能会导致猪只健康状况下降或急性死亡。喂料前降温可以明显提高采食量,喂料后降温可减少此种热激。4、注意掌握降温的临床指标。降温与否主要依赖
10、温度与猪只临床表现,其中临床表现最为重要,当猪只出现张口呼吸、强烈的腹式呼吸、烦躁不安或精神沉郁、 严重减料时,就应该及时通风降温。5、防暑降温突出重点。包括重点时间段(比如早上气温骤升,12:00-15:00 点钟,晚上后半夜,天气多 变时 期),重点猪群(比如通风不良的猪群,肉猪大猪阶段, 问题猪群等),将有限的投入用到关键点上。6、降温同时注意湿度控制。夏天如果湿度控制不好,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容易滋生病原,影响生长等。只要合理通风,恰当用水降温,湿度就能得到有效控制。7、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饲养密度可以增强猪只热应激耐受力。8、合理安排喂料时间。由于喂料后体增热明显,夏天里喂料应避开高温
11、阶段,需要改变饲养员的作息制度,改变喂料习惯。9、养户管理员的有效在岗时间调为:8:3016:30,有利于对养户猪群的防暑降温工作的监控。三、服务部常用降温措施1、屋顶喷水降温。效果较好,不会出 现高温高湿。但需要较多的水源,可考虑改造水沟,做成循环用水模式。2、屋顶隔热措施。比如使用植物遮盖,或使用稻草遮掩,稻草需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比如木条或网状结构),以防风吹。3、屋檐拉遮光网。注意不要影响通风。4、增加通风量。比如 边墙、主 墙穿孔,降低内墙或边墙高度,屋顶做烟楼等。5、细线喷雾降温。拉一条水管,在恰当的位置钻孔,让水呈线状流下,供猪只玩水降温。注意水管安装的位置,不要增加猪舍的湿度。
12、6、风扇降温。合理分布风扇,减少通 风死角。落地式风扇比较好,移动方便,可以针对重点栏加强通风;但应注意调整好风扇的高与风的角度。7、小型抽风机连续抽风(类似于纵向通风)降温,该抽风机带管道。8、在气温高的 12:00-15:00 时间段冲水降温。9、提供清凉饮水。使用深井水,或将猪只的饮水池设于猪舍内,水塔加强隔热;合理安排抽水时间,使中午 12 点钟以后新的井水进入水塔。输水管加强隔热。10、冲水或喷雾降温同时需加强通风,风与水相结合减少高温高湿应激。五、其他降温措施1、清凉性药物喷雾降温。比如使用十滴水、风油精、薄荷水等喷雾。适合于在最高温时使用,主要针对中大肉猪使用。2、饮水降温。中午
13、 饮水中使用“十滴水”、薄荷水、氯化铵(最高可用到 0.9%)、凉茶等。3、改变喂料时间。将喂料尽量分布在气温低的时间(包括晚上)进行。猪场调整上班时间,尽量回避高温阶段喂料。调整养户喂料时间, 12:0015:00 不喂料,将主要料量放到晚上。4、喂料前后降温。可抵消喂料后体增热的应激。服务部猪群防寒保暖细则入冬后服务部各阶段的猪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流鼻涕、腹泻、发烧现象,分析主要是由于近阶段昼夜温差大,养户忽视了晚上对猪群的保温所致。为了消除不利因素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充分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要求各服务部遵照执行。一、进苗前的准备1、养户进苗前一定要配备好帐幕,帐幕密闭性要好
14、,帐幕要下端固定,通过上端活动来调节舍内通风。烟楼与排粪孔要封好。2、进苗前准备好防寒保温所需的用具和设备,如:垫板,保温灯,屋中屋,油桶(或煤炉),燃料(煤或木糠、柴)。3、运猪苗车辆一定要做好防雨保暖措施,猪苗车要设置挡风帆布。二、现存栏猪群的保温1、猪舍内不能生成贼风,帐幕要完整不透风,排粪口、烟楼要封好。2、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适当拉高帐幕,避免风直接吹到猪身。3、通过帐幕的密封后,小、中猪 阶段的舍内温度在 20 度以下,大猪阶段的舍内温度在 18 度以下时,应启用保温设备(如:保温灯、屋中屋)将舍内温度提高。4、饲养员根据猪群的感受,及时灵活调节帐幕和保温设备,给猪群提供适宜的气温
15、。5、在天气变化时,定期对猪群投放抗应激药物。第二节 防疫消毒“有收无收靠防疫,收多收少靠管理”,要清楚哪些人、哪些地方最危险,外出回来后该怎么办,加强自我防疫意识;熟悉消毒药的使用品种、浓 度及简易操作方法,确保消毒效果;重点是如何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和如何降低猪生长环境的病菌浓度。具体要求见服务防疫消毒实施细则。附件:服务部防疫实施细则一、服务部的消毒防疫1、服务部大门口要设消毒池、消毒麻袋、消毒盆、高压雾化喷雾器等设施。所有车辆(包括一切外来车辆、养户管理员的摩托车等车辆)进入服务部前均要彻底消毒,所有进入大门的人员都要对鞋、手等进行消毒。2、办公室、药房门前要设消毒池、消毒麻袋及消毒盆。
16、所有人员进入办公室和药房都要对鞋、手进行消毒。3、办公室和药房要用酸性熏蒸及消毒水拖地,每天至少 2 次。4、公司、服务部内部场地逢周一、周四 进行全面消毒,门口空地每天消毒。5、服务部的饲料车、猪苗车与客户运猪车要分开两个不同的地方消毒,客户猪车不能到公司地磅过磅。二、下乡工作人员的防疫1、下乡工作人员下乡要配备 2 套专门工作服和工作鞋,下乡回服务部后要及时更衣换鞋并要将衣物用消毒水浸泡 15 分钟以上。2、下乡工作人员的外来车辆只能停靠在养户猪舍安全区的大门外。三、养户猪场区的防疫1、人员的控制(1)严格控制闲杂人员来访。指导养户规范来访人员的行为,外来人员需换鞋、脚踏消毒水、洗手后才能
17、进入生活区。外来闲杂人员只能在安全范围内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严禁从事与养殖有关的人员、肉制品加工者等来访。(2)规范养户的个人行为与防疫措施。严禁与本行业人员及肉制品加工者等的接触。养户外出归来要立即冲凉、更换衣物,并及时对更换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15 分钟以上。2、车辆控制与消毒(1)外来车辆(包括技术员、养户管理员等的车辆)只能停靠在大门外。(2)养户摩托车回场后要进行全面消毒。(3)饲料车辆运输过程中要求全方位封闭,养户饲料车与运猪苗车到场后要全面消毒,离场后立即对停靠的地方进行消毒。(4)规定车辆的行走的路线,尽可能避开不利于防疫的路段。3、设置防疫屏障。(1)在猪场周边设立围栏、木
18、桩、栅栏、种植树木等,防止动物及闲杂人等靠近猪舍内。(2)设置三道防疫屏障。进入安全区前设立消毒池,车辆进出经消毒池消毒;进入生活区前设立消毒桶、消毒盆,人员进入要对鞋、手进行消毒;猪舍饲料房、药房门口设立消毒桶、消毒盆,进入饲料房前要对鞋、手消毒,并更 换专用工作服、鞋,才能进入猪舍。4、养户生活区的防疫(1)严禁外购猪肉。(2)养户在生活区穿的衣服与猪舍内工作服、外出衣服分开。(3)生活区内每 2 天全面消毒一次。(4)定期清除生活区的杂草及积水,定期灭鼠。(5)禁止养户饲养家禽、猫等动物;养户的狗要栓好,不能到处走动。5、出猪防疫(1)规范出猪期间的客户行为。客户换鞋、洗手后才能靠近猪舍
19、,并只能在猪舍两边看猪。(2)客户车辆的消毒。客户的车辆要与饲料车、猪苗车分开不同的地方消毒,避免交叉污染。停留消毒的地方最好铺水泥地,有利于确保消毒效果;地板适当倾斜,减少积水。(3)销售人员需加强夜间出猪的人员与车辆的防疫监督,在养养户的饲养员不能参与出猪。(4)不能一次性卖完猪的养户,服务部务必在 2 天之内将猪群分批次上市完毕。四、消毒效果保证1、选择效果较好的消毒药用于服务部及养户的防疫消毒。以酸性和碘制剂消毒药为主。2、量化养户消毒药的配制,确保消毒药浓度。3、猪舍周边与栏舍消毒提倡使用含有 1%烧 碱的 10%的石灰乳,确保消毒效果。五、对高危户进行重点监控。1、各服务部(特别是周边疫情较为严峻的片区 )应该认真划分高、中、低危养户。2、加强猪场周边 5 公里内的养户、周边有私猪的养户、大路边的养户和存栏超过 1000 头的大养户的监控。3、技术人员要每天询问猪群情况。4、对于高危户必要时派技术人员驻守。六、出现疫情的处置 1、一旦个别群出现疫情,要及时上报、及 时处理、严格保密;2、对出现疫情的养户剩余饲料、药物等要就地处理,不得再运回公司;猪舍及周边要严格消毒;3、服务部处理确诊猪群时要争取 1 天内处理完毕,由一个销售员处理。4、参与处理疫情的人员(特别销售员)的衣物等要在养户处严格消毒;参与人员要在养户处冲凉消毒,在 7 天内不能接触正常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