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七单元 正常产褥.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46359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 正常产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七单元 正常产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七单元 正常产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七单元 正常产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七单元 正常产褥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产褥期一般规定为 6 周。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变化一、生殖系统的变化子宫在产褥期变化最大。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一)子宫体 子宫体肌纤维缩复于产后 1 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 12 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于产后 10 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产后 6 周,子宫恢复到正常非孕期大小。子宫重量也逐渐减少,分娩结束时约为 1000g,产后 1 周时约为 500g,产后 2 周时约为 300g,直至产后 6 周时约为 50g,接近非孕期子宫大小。 子宫内膜的再生整个子宫的新生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 3 周,除

2、胎盘附着处外,子宫腔表面均由新生的内膜修复。胎盘附着处全部修复需至产后 6 周时。 (二)子宫颈于产后 23 日,子宫口仍可通过 2 指。于产后 1 周,子宫颈外形及子宫颈内口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 4 周时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分娩时宫颈发生轻度裂伤,多在子宫颈 3 点及 9 点处,使初产妇的子宫颈外口由产前的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的“一”字型横裂(已产型)。 (三)阴道及外阴 约在产后 3 周重新出现粘膜皱襞,但阴道于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状态。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 23 日内自行消退。会阴部若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均能在 35 日内愈合。处女膜在分娩时撕裂形

3、成残缺不全的痕迹,称为处女膜痕。 (四)盆底组织 若能于产褥期坚持作产后健身操,盆底肌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若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断裂,可造成盆底松弛,导致阴道壁膨出,甚至子宫脱垂。二、乳房的变化 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随着胎盘剥离排出,产妇血中胎盘生乳素、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胎盘生乳素的 6 小时内消失,孕激素的几日后下降,雌激素则在产后 56 日内下降至基线。产后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乳汁开始分泌。 初乳中含蛋白质较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 IgA。脂肪和乳糖含量则较成熟乳少,极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理想的天然食物。产后 714 日所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

4、糖含量逐渐增加。产后 14 日以后所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呈白色,蛋白质占 2%3%,脂肪约占 4%,糖类占 8%9%,无机盐占 0.4%0.5%,还有维生素等。初乳及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免疫抗体,如分泌型 IgA。由于多数药物可经母血渗入乳汁中,应考虑药物对新生儿有无不良影响。 例题:B 型题 (12 题共用备选答案)关于母乳喂养 A.催乳素B.催产素C.哺乳方法不当 D.让新生儿早吸吮多吸吮母乳E.喂乳前消毒乳头1.促使乳汁从乳房内排出的内分泌激素是答案:A2.发生乳头皲裂的常见原因是 答案:C三、其他系统的变化 血液及循环系统的变化 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创面能迅速形成

5、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凝血酶原于产后 23 周内降至正常。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逐渐增多。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稍减少。血小板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 34 周降至正常。消化系统的变化 产后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约需 2 周恢复。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泌尿系统的变化 于妊娠期体内潴留的多量水分,需在产褥早期主要经肾排出,故产后最初数日的尿量增多。肾盂及输尿管生理性扩张,需 46 周恢复正常。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粘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哺乳产妇垂体催乳激素于产

6、后数日降至 60g/L,吸吮乳汁时此值增高;不哺乳产妇则降至 20g/L。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 610 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 10 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平均在产后 46 个月恢复排卵。 例题:关于产褥期血液系统的变化,正确的是 A.产褥早期血液转为低凝状态 B.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 12 周降至正常 C.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逐渐增多 D.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较低 E.血小板数减少 答案:C第二节 产褥期临床表现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产后的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产后的脉搏略缓慢,约于产后 1 周恢复正常。产后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使呼吸深慢。血压于产褥期平

7、稳,变化不大。二、子宫复旧产后第 1 日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致使宫底稍升至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至产后 10 日子宫降入骨盆腔内。 三、产后宫缩痛 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产后宫缩痛,于产后 12 日出现,持续 23 日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反射性缩宫素分泌增多使疼痛加重。四、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1)血性恶露:含大量血液得名。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且有细菌。 (3)白色恶露:含大量白

8、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血性恶露约持续 3 日,逐渐转为浆液恶露,约 2 周后变为白色恶露,持续 23 周干净。第三节 产褥期处理及保健产褥期处理1.产后 2 小时内的处理 产后 2 小时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故应在产室严密地观察产妇,若有异常,及时处理。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并注意宫底高度及膀胱充盈否等。在此期间还应协助产妇首次哺乳。若产后 2 小时一切正常,将产妇连同新生儿送回病室。 2.饮食 产后 1 小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食物应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若哺乳,应多进蛋白质和多吃汤汁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3.排尿与

9、排便 产后 5 日内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产后 4 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产后容易发生便秘。应多吃蔬菜并早日下床活动。 4.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每日应在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逐日复旧过程。每日应观察恶露数量、颜色及气味。 5.会阴处理 擦洗外阴,每日 23 次,平时应尽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及干燥。产后 4 周内禁止坐浴。会阴部有水肿者,可用 50%硫酸镁液热湿敷。会阴部有缝线者,应每日检查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于产后 35 日内拆线。 6.观察情绪变化 分娩后,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情绪不稳定,尤其在产后 310 日,可表现为轻度

10、抑郁,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 7.乳房护理 推荐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哺乳的时间及频率取决于婴儿的需要及乳母感到奶胀的情况。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侧乳房。哺乳期以 10 个月至 1 年为宜。哺乳开始后,遇以下情况应分别处理:(1)乳胀:哺乳前湿热敷 35 分钟,并按摩、拍打抖动乳房,频繁哺乳、排空乳房。 (2)催乳:若出现乳汁不足,鼓励乳母树立信心,指导哺乳方法,按需哺乳、夜间哺乳,适当调节饮食及服催乳药等。 (3)退奶:产妇因病不能哺乳,应尽早退奶。最简单的退奶方法是停止哺乳,不排空乳房,少进汤汁,其他的退乳方法有:

11、生麦芽,水煎当茶饮。针刺足临泣、悬钟等穴位。芒硝 250g 分装两纱布袋内,敷于两乳房并包扎,湿硬时更换。大剂量雌激素抑制垂体催乳激素的分泌而退奶,但必须在分娩后 24 小时内尽早开始服用,用药期间不可挤乳。二、产褥期保健1.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健身操 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应于产后 612 小时内起床稍活动,于产后第 2 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侧切或行剖宫产的产妇,可推迟至产后第 3 日起床稍活动,拆线后也应做产后健身操。产后健身操应包括能增强腹肌张力的胎腿、仰卧起坐动作和能锻炼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缩肛动作。产后 2 周时开始作胸膝卧位,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上述动作每日做 3 次,每次 15 分钟,运动量应逐渐加大。 2.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内禁忌性交。于产后 42 日起应采取避孕措施,原则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3.产后检查 包括产后访视和产后健康检查两部分。产妇出院后,可由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在产褥妇出院后 3 日内,产后 14 日,产后 28 日分别做 3 次产后访视,内容包括: 产褥妇应于产后 42 日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