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腋臭的治疗腋臭又称狐臭,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常见于青壮年,以女性较多见。腋臭病人症状轻重不一,夏季排汗增多时加重,老年时可以减轻或消失;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 6.41%。从严格意义上讲,腋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在人际交往中容易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近年来,关于腋臭的治疗研究逐渐增多,无论是发病机制还是治疗方法都有了新的改观。发病机制腋下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层。顶泌汗腺(即大汗腺)位于真皮中层和皮下组织层之间,大部分位于皮下组织层。腋臭就是大汗腺分泌物中的有机物被腋窝表面的表皮细菌分解生成不饱和脂肪酸所致,其中(E)-3-甲基-2-乙烯酸(E-
2、3M2H)为主要的致臭物质。腋下表皮细菌主要有球类菌、需氧类白喉杆菌和丙酸杆菌类。有人认为,腋臭是大汗腺过多的分泌物与类白喉杆菌相互作用的结果。皮肤的菌群分解致臭并不能解释腋臭的遗传特性和青年发病的特征,进行简单的杀菌治疗也不能根治腋臭。近年来,有人从基因入手探讨腋臭病因。常规疗法药物治疗 腋臭的药物治疗就是指应用有抑菌、收敛、止汗、防腐、防臭等作用的药物直接涂擦在腋下祛除臭味。药物治疗简便快捷,易于操作,无创伤,但是只适合腋臭较轻的病人,并且不能根治,90%以上的病人对效果不满意,长期用药还会出现并发症。注射疗法 应用无水酒精、肉毒素、0.9% 氯化钠溶液等注射至双侧腋窝皮下层,使腋窝周围组
3、织坏死,破坏大汗腺,减少或降低大汗腺的分泌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物理疗法 采用冷冻、激光、电离子、微波等方法在腋窝局部产生冷效应或是热效应,从而达到破坏伤害大汗腺的目的。手术疗法 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分布于真皮下和皮下组织的大汗腺。这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手术日渐成熟,切口也越来越小。手术疗法的初期效果比较理想,越来越多的病人愿意接受。但是,手术疗法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风险,手术的选择要求高,而且有很高的复发风险。腋窝皮下汗腺抽吸术 局部麻醉,自腋窝皮肤上取一个小切口,以此切口作为通道使用负压吸引装置吸除汗腺,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手术要求高。腋窝全层皮肤清除术 传统的梭形、“S”形或“Z”形手术切
4、口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效果优于其他手术。但是,此法切除的组织过多,术后恢复慢,创面愈合的时间长,而且术后形成的瘢痕会影响美观,甚至影响病人肩关节的活动,现在已经很少应用。腋窝皮下汗腺搔刮术 利用小切口将腋区的皮肤游离成皮瓣,再用刮匙或剪刀等工具搔刮游离的腋区的皮瓣,破坏汗腺,术后放置引流条缝合伤口。其他疗法大汗腺靶向枯萎法 大汗腺靶向枯萎法就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明确的大汗腺组织靶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让药物“精准制导”而不会波及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近年来,研究者通过靶向作用调整大汗腺微循环,利用乙酰肉碱等活性成分阻断其营养通路,让大汗腺的上皮细胞活性丧失、分泌停止,进而发生枯萎。由生理破
5、坏到精准打击、由有创到无创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靶向疗法的效果和优势明显,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已成为腋臭治疗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胸交感神经阻断术 即利用胸腔镜切断 T2T4(胸椎 24 节)支配手掌、腋窝汗腺分泌的神经。此法在腋窝不留伤口,但胸腔镜损伤胸部脏器,病人术后还会出现手部皮肤干燥等并发症,临床上很少应用。治疗腋臭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应因人而异。病人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也可以将两种或以上的方法同时应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应用靶向枯萎技术是目前比较新的腋臭治疗方法。例如,沃普(郑州)医药科技公司研发的 LAVER 莱薇尔狐臭喷雾,应用这一疗法走在研究的前列,据 380 例(女248 例、男 132 例)病人应用的临床观察报告显示,狐臭疗效确切。另外,狐臭病人需要特别注意,应用微创或手术时,一定要加强术后护理。狐臭发病部位特殊,易感染。一旦感染,多数病人会形成瘢痕,降低手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