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吞咽功能障碍如何预防饮水呛咳和误吸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饮水呛咳,误吸的原因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饮水呛咳是吞咽困难的一种最常见表现,也常常是吞咽障碍的早期表现。从生理角度看,其过程分为:口腔前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 5个阶段。咀嚼及食块形成:在口腔内,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容易吞咽的食块。流质饮食直接吞咽;果冻、粥类等半流质食物需通过舌体上下活动,使食物在舌与硬腭之间被推压、挤碎形成食块;固体食物还需下颌做上下、回旋运动,舌体左右活动、使食物在臼齿上磨碎以形成食块。此时软腭与舌根之间(口峡部)闭锁,避免食物进入咽部。食块通过咽部(咽期):食块抵咽,软腭和会厌分别闭
2、锁咽部与鼻腔、气管的通路,引起瞬间吞咽性呼吸停止,同时,舌根向咽后壁推压,咽壁产生蠕动,食道入口括约肌松弛,将食块送入食道。这一过程谓之吞咽反射,正常人完成该反射历时约 0.5s。误咽是由于吞咽动作无力,食物吞咽不完全,残留于咽部的食物于呼吸时进入气管,或者由于吞咽反射动作失调,气管闭锁不全所致。吞咽反射时间延长,若进食速度缓慢或进食固体则不易呛咳,液体由于时间差则易失控流入气管引起呛咳,最常见饮水呛咳饮水呛咳、误吸的危害1、脱水,营养不良,体重减 轻,抵抗力差2、吸入性肺炎3、窒息,死亡如何及早发现吞咽功能障碍:洼田饮水实验:让患者坐着将 30 毫升左右的温水一口咽下,会出现几种情况:(1
3、)一口喝完,无噎呛 ;(2 )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3 )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4 )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5 )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情况(1),在 5 秒内喝完正常,超过 5 秒 为可疑。 情况(2)为可疑。情况(3 )、(4)、(5)确定为吞咽功能障碍。如何预防改善饮水呛咳、误吸吞咽器官运动训练下颌:上下左右前后运动,咀嚼器训练等唇: “i” “u”,紧闭双唇等舌:上下左右前后,环转运动,吸舌器(如下图)软腭:冰刺激,发“啊”,双手推撑发“啊”喉:低头抗阻,发假声,舌体背伸抵与软腭呼吸训练温度觉刺激 冰棉签刺激食物送人口后,汤勺下压舌部给予感觉较强的食物(如柠檬酸)鼓励自己
4、动手进食摄食直接 训练体位与姿势:30卧位、颈部前倾、肩背垫高、健侧喂食。利于重力作用下的食物摄入和吞咽,减少患侧食物的残留或误入气道。辅助吞咽和减少食物残留1)空吞咽:每次吞咽食物后,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滞留的食物全部咽下2)交替吞咽:交替吞咽固体食物和流质,或每次吞咽后饮少许水(12ml)3)点头样吞咽:颈部后仰 时会厌谷变窄,可挤出滞留食物,随后低头并做吞咽动作,反复数次,可咽下滞留的食物4) 侧方吞咽:头部向受 损侧转动并做点头吞咽的动作,使对侧喉部空间相对变大,利于食物从对侧通过5) 倾斜吞咽:向健侧倾 斜并吞咽的动作,有利于食团随重力进入口腔和咽部的健侧食物的性状和粘稠度容易吞咽
5、的食物特点:密度均匀;粘性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管时易变形;很少在黏膜上残留。临床上首选糊状应从小量(15ml )开始,逐渐增加,过少,难以触发吞咽反射,过多,食物易从口中溢出,增加误咽和误吸危险。进餐时不要讲话,减少进餐时环境中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进食后清洁口腔,排痰,以预防肺部感染电刺激如: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刺激吞咽肌群,帮助维持或增强吞咽相关肌肉的肌力,从而改善吞咽功能其他球囊扩张术针灸药物辅助器具手术平时注意事项1、低头吞咽2、小口进食3、允许有足够时间进食4、 进食更多食物时确认 前一口食物已经吞咽完全5、提供合适的食物和液体6、尽量鼓励患者自主进 食7、固体与液体食物交替8,食物由健侧喂入9、出 现呛咳,窒息立即停止10、进食前注意休息,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卧位11、进餐时不要讲话,减少进餐时环境中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12、进食后做空吞咽、咳嗽数次,减少食物滞留,保持坐立位 3060 分钟,防止食物返流。13、不能使用吸水管,用杯子饮水,杯中的水至少应保留半杯以上。14、神智不清、疲倦或不合作时切勿喂饲,如进食时容易疲倦,宜少食多餐15、把进食时间安排于药物发挥最佳效力的时段,必要时把药丸磨碎及混于糊状食物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