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地籍与地籍管理 习题一、判断题1.土壤实质上就是土地。(错 )2.土地各个组成部分是独立的。(错 )3.地籍最初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而产生的。(错)4.初始地籍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形成的地籍。(错)5.从今以后不再有初始地籍。(错)6.村办企业用地属于国家地籍范围。(对 )7.村办学校用地属于基层地籍范围。(对)8.农村地籍最常用的几种比例尺是 1:5000、1:10000、1:50000、1:100000、1:200000 等。(错)9.地籍资料记载的不重不漏反映了地籍管理“连贯性和精确性”原则。(错)10.城市地籍调查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一种。(错)11.地籍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
2、。(错)12.当前地籍管理的两个重点是企业改制、耕地保护。(错)13.地籍可以离开土地权属而存在。(错)14.地籍的存在形式几乎是固定不变的。(错)15.产权地籍的土地登记并非都具有法律效力。(错)1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可以同时开展。(对)17.没有进行登记的地籍资料不具有法律效力。(对)18.在地籍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是土地调查。( 对)19.地籍管理的内容一旦确定,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错)20.地籍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土地管理部门服务。(错)21.初始地籍是记载辖区内最早土地情况的簿册。(错)22.地籍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 )二、 填空题1.地籍是随着( 税
3、收 )的产生而产生的。2.地籍最初是为( 课税 )服务的。3.地籍可以按发展阶段、管理目的、管理层次、时空范围、区域特征、(手段和成果形式)等划分为不同种类。4.地籍按发展阶段和管理目的可以分为税收地籍、( 产权 )、多用途地籍。5.我国土地的基本登记机关是(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6.我们说基层地籍,它是按地籍的(行政管理层次 )划分的。7.按时空范围可以将地籍划分为( 初始 )、日常地籍 。8.税收地籍的主要目的是(课税 )。9.产权地籍的工作重点是使土地界线、界址点位置准确,(土地权属)清楚,(面积)准确。10.产权地籍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防止(土地投机)。11
4、.地籍不同于一般统计的主要特点是空间性、(法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一定的精确性、连续性。12.我国地籍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13.地籍管理的原则是(统一性)、可靠性和精确性、连贯性和(系统)、系统性和完整性。14.地籍管理的内容有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等几个方面。15.地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有行政法律手段、(测绘)手段、图簿册手段、计算机手段、档案手段等。16.地籍管理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是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的原始地籍、封建社会的地籍管理、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的(地籍管理)、社会主义的地籍管理。17. 现代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权
5、属)管理。18.解放后,我国第一部土地管理法是在(1986)年 6 月 25 日颁布的。19.在地籍管理的内容中,(土地调查)是基础。20.我国土地调查主要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来实现。和利用现状。三、名词解释1.地籍 p12.地籍管理 p63.产权地籍 p34.多用途地籍 p45.初始地籍 p36.土地调查 p9四、选择题1.下面哪一类是按地籍行政管理层次划分的(A )。A.基层地籍 B.税收地籍 C.多用途地籍 D.城镇地籍2.多用途地籍的主要内容有( ABC )。A 地籍基本要素 B.地价税收资料 C.土地利用状况 D.土地经济性质3.地籍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B
6、CD )。A.基层地籍 B.税收地籍 C.多用途地籍 D.产权地籍4.以下哪些属于地籍管理的内容 ( ACD )。A.土地调查 B.土地权属管理 C.土地登记 D.土地统计5.按地籍主要功能变化可以划分为( ABC )。A.产权地籍 B.税收地籍 C.多用途地籍 D.基层地籍6.产权地籍具有以下作用( ABC )。征税的主要依据 B.确保土地产权安全 C.防止投机 D.提供社会服务7.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可以划分为( BD )。A.产权地籍 B.日常地籍 C.多用途地籍 D.初始地籍8.按地籍开展范围可以划分为( AD )。A.城镇地籍 B.日常地籍 C.多用途地籍 D.农村地籍9.以下哪些可
7、能是城镇地籍图件比例尺( BD )。A.1:10000 B.1:500 C.1:200 D.1:100010.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可以将地籍划分为(BD )。A.产权地籍 B.常规地籍 C.多用途地籍 D.数字地籍11.土地调查主要包括(BCD )。A.房地产市场调查 B.土地条件调查 C.城镇地籍调查 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2.地籍管理的统一性原则是指( ACD )。A.工作内容统一 B.行动统一 C.技术规范统一 D.政策、体制统一13.地籍管理的手段主要有(BD )。 A.工程技术手段 B.图簿册手段 C.税收手段 D.行政法律手段14.我国第一部土地法是在何时(年)由谁颁布的。(D )
8、A.1922 北京政府 B.1930 国民政府 C.1946 国民政府 D.1986 国家土地管理局15.地籍管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在于( BC )手段的加强。A.行政法律手段 B.测绘手段 C.电子计算机手段 D.图簿册手段16.以下属于地籍基本要素的有(BCD )。A.房屋价值 B.界址 C.用途 D.质量17.地籍管理的 “性质”包括( BCD )。A.技术性 B.法律性 C.阶级性 D.行政性18.解放后,1986 年我国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而大规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早试点是在(A )年。A.1984 B.1986 C.1987 D.198219.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有(ABCD )。
9、A.统一管理 B.地籍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 C.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D. 地籍资料衔接性和完整性20.地籍管理的统一性原则是指( ABD )。A.内容和方法统一 B.分类标准统一 C.管理方式统一 D.技术程序统一五、 简答题1、初始地籍与日常地籍有何联系与区别?p3(重点)2、我国当前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973、地籍管理的总目标是什么?p64、地籍管理的统一性原则指哪些统一?p11(重点)5、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8(重点)6、为何地籍管理要按国家统一制度进行?p117、为什么说地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强的工作?8、为何要进行地籍管理?(地籍管理目的?)p6第二
10、章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一、判断题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种普查工作。(错 )2、祥查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1:200000。(错)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土地类型分类所采用的是土地自然分类体系。(错)4、一块土地,以前三年均未有任何耕种,但目前种植着水稻,根据现状含义,在调查中该土地应该判断为“耕地”。(错)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面积统计的最小单位是地类图斑。(对)6、行政界线的最小单位界线为村、连队界线。(错)7、航片转绘的实质只是消除倾斜误差和投影误差。(错)8、任何行政级别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必须要制作的图件是岛图。(错)9、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必须制作的图件是岛图、权属
11、界线图、行政区划图。(错)10、种植三年以上的土地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应划为“耕地”。(对)11、某县土地管理部门向该县人民政府提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申请,经批准后开展了调查。(错)1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位县级行政辖区。(对)13、转绘工作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外业阶段。(错)14、某农业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利用 1:5 万基础图件是可以的。(错)15、飞地即是插花地,插花地即是飞地。(错)16、某县调绘面积线采用的是航片的压平线,该做法绝对不可取。(对)17、按照规定,土地利用现状图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耕地、园地 6.0mm2,居民地 4.0 mm2,林地、牧草地及其它土地 15.0 mm2
12、。(对)18、规程规定,现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 2m 时,需要进行调绘并丈量宽度。(错)19、零星地类就是零散地分布在较大土地面积土地中的土地类型。(错)20、航片转绘的任务之一就是消除投影误差。(对)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面积量算总原则是: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量算,按面积比例进行平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对)22、从某县图幅接合图上可以得到该县土地总面积大小。(对)23、权属界线图以县为单位编制。(错)2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线状地物为界时必须明确线状地物的归属。(错)25、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只需调查到二级地类。(错)26、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由该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错)27、人工草地包
13、括人工培植用于牧业的灌木。(错)28、耕地不包括新开发复垦整理地。(错)29、种植果苗的土地属于园地。(对)30、一个县所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比例尺必须统一。(错)31、三个村交界处在图上的行政权属界线表示应当表示出交界中心位置。(对)3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查清土地数量及其权属状况。(错 )3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查两线”是指村级及其以上行政界线和独立地类图斑范围权属界线。(对)34、覆盖度40%的灌木林地都称为灌木林地。(错)35、种植蔬菜等的耕地都是菜地。(对)36、概查一般采用大比例尺图件,精度比详查低。(错)37、根据全国土地分类,在农村南方道路宽度小于 1.0 米不属
14、于农村道路,则这些道路在土地面积统计中不计入道路面积。(对 )38、以某条道路为界在图上表示可能有 4 种方法。(对 )3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种概略调查。(错)40、航片调绘在实地行走的基本路线为“S”形状。( 对)二、填空题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土地调查的(基础)环节。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必须查清的两类界线是(村级及其以上行政界线)、(独立地类图斑范围权属界线)。3、概查涉及的土地分类为(2)级分类,其基层统计单位为(县)级。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依据主要有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覆盖特征)等。5、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分为(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
15、。6、全国土地分类将一级类分为农用地、(建设)、未利用地三大类分类。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独立的(县)。9、转绘的实质是消除倾斜误差、(控制)投影误差 、统一比例尺。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三种类型成果是数据、图件、(报告)。12、数据汇总的三条主要路线是行政体系汇总、权属体系汇总、(图件)汇总。1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为(概查)和详查两类。1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位是(县)。1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最主要图件成果是(土地利用现状图)。16、航片上需要调绘的部门应该是(调绘面积)线以内的区域。1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行走路线有“S”形、(花瓣)等。1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每天外业调
16、绘完毕还必须要作的主要工作是(外业调查表的填写)。1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需要进行外业调绘的界线有(境界线)、权属界线和地类界。20、土地分类系统主要包括土地自然分类系统、土地评价分类系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三、名词解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斑 外业调绘航片转绘四、选择题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中主要的图件有( AB )。A.土地权属界线图 B.岛图 C.地籍图 D.宗地图2.以下哪些不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路线( ABC )。A.行政体系汇总 B.权属体系汇总 C.耕地坡度级汇总 D.园地面积汇总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检查体系包含( ABD )。A.自检 B.互检 C.县检 D.省检4.全国土地
17、分类(试行)的二级类有( 15 )。8 个 B.24 个 C.15 个 D.71 个。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程序依次为( BADC )。外业工作 B.准备工作 C.成果检查验收归档 D.内业工作6.我国目前主要存在哪几种土地分类方式。( BCD )A.土地经济分类 B.土地评价分类 C.土地利用分类 D.土地自然分类7.土地分类的基本原则有( ABCD )等原则。A.统一性 B.科学性 C.地域性 D.实用性8.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主要出现过以下哪些分类形式(ACD )。A.城镇土地分类 B.土壤类型分类 C.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D.全国土地分类9.全国土地分类的二级、三级类型分别为多少个。( C
18、 )A.24,46 B.8,71 C.15,71 D.24,711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原则是( ABC )。A.全面、科学 B.实事求是 C.一查多用 D.精确具体11.历史上出现过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本技术方案有(ABCD )。A.基础调查 B.概查 C.祥查 D.变更调查12.转绘工作属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第( C )个阶段。A.1 B.2 C.3 D.413.以下哪些属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ABD )A.农用土地利用类型 B.村之间的界线 C.镇中心区内部用地类型 D.两个省的边界14.航片转绘的实质是( ABD )A.消除倾斜误差 B.控制投影误差 C. 消除投影误差 D.统
19、一比例尺15.属于全国土地分类的一级类的是( )A.基本农田 B.建设 BD 用地 C.一般农田 D.未利用土地16.以下适用于农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图件比例尺有( BC )A.1:25000 B.1:10000 C.1:5000 D.5000017.全国土地分类属于以下哪些分类( C )A.土地经济分类 B.土地评价分类 C.土地利用分类 D.土地自然分类1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需要制作的图件有( BCD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B.乡级土地权属界线图 C.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D.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1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 B )A.宗地 B.县级辖区 C.村 D.独立的地类图斑20
20、.道路调绘时的图件表示方法有( BC )A.不依比例尺 B.半依比例尺 C.依比例尺 D.按比例尺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三级检查是指( AD )A.作业组自检、互检 B.乡检 C.县检 D.省检2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验收制度是(B )验收制度。A.县级 B.省级 C.县、省两级 D.省、国土资源部两级23.熟地是指连续耕种( B )年以上的土地。A.2 B.3 C.4 D.524.居民地的最小上图图上面积为( D )平方毫米。A. 6 B. 8 C. 15 D.4五、简答题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重点)3、为何要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重点)4、土
21、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重点)5、一个区域面积为 S0,一条界线将其分割为两个单位,如何通过调查确定两个单位的土地面积?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程序?7、在 1:10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地类最小上图图斑如何规定?8、零星地物如何调绘?9、补测的基本要求及方法是什么?10、航片转绘的原因?(重点)11、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及原则是什么?12、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本内容?13、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成果?第四章 地籍调查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2、对2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是指宗地的外围界。错3.对大型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用地内的经济上独立核算单位应按共同宗地处理。错4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对5.在地籍图上宗地号统一按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编号。对6.在权属调查中界址的认定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对7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对8.在地籍图上宗地号统一按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编号。对9.宗地的位置是指宗地所在的辖区、门牌号。错10.宗地是指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地块。对11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
23、调查。对二、填空题1地籍调查包括 ( 权属调查 )、 (地籍测量 ) 。2.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 (界线 ) 、 ( 权属状况 )和使用状况等的调查。3.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4城镇地籍是以(城市 ) 、 ( 建制镇 )以及( 城镇以外独立工矿区 )的土地为对象。5.地籍调查的检查验收制度包括(三检一验) 。6.土地管理的核心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 7.宗地是指(被权属界址线围成的封闭的地块) 。 8.为了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地籍,所有的界址点都应按(地籍图图幅 和地籍街坊)编号。9.权属调查中在埋设界标后,要填写(地籍调查表) 。10.
24、在指界后要埋设界标, 在埋设界标后,要填写(地籍调查表)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地籍按功能分类的是(D )。 A税收地籍 B产权地籍 C多用途地籍 D常规地籍 2下列 (D)不属于地籍管理的内容。 A土地调查B土地登记C土地统计D土地规划 3城镇土地分类以用途为依据,全国城镇土地分为一级类和二级类的个数分别是(D)个。 A10 和 26B12 和 24C12 和 24 D10 和 24 4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B )。 A县 B一宗地 C省 D某一级别土地 7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通过(B)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
25、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 A土地登记B地籍测量C土地统计D地籍档案 四、简答题1.权属调查中填写时,如填写“甲乙两家以墙为界”是否正确?不正确2.在权属调查中指界要求界址双方到现场共同指界。如果一方不按时到场,如何处理?答:在规定时间内,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附略图)形式送达缺席者。如有异议,必须在 15 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责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则认为确界生效。3.在指界后要埋设界标,请问埋设界标有什么作用?答:保障准确勘丈、绘制宗地草图、地籍测量;界标是实地的法律凭证,是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依据;便于
26、对地籍测量成果的实地检查;便于土地使用者依法利用土地,能减少违法占地和土地纠纷;有利于日常地籍管理。4.城镇地籍调查要经过哪些程序?P39第五章 第六章 习题一、判断题1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错2.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主要手段。对3.在实际使用或监察中发现错误、改正不是变更调查的任务。错4.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方法。对5.我国全面开展以耕地变化、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扩展为重点的土地动态监测。对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土地自然要素调查的是( B )。 A交通状况调查B地形调查C供水设施调查D能源调查 2下列
27、属于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是( B )。 A水资源调查B劳动力调查C特种土宜调查D植被调查 四、简答题1.简述土地自然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重点)2. 简述土壤条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监测内容?(重点)4.什么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重点) 5.变更调查的特点?(重点)6.为什么说航片在大比例尺土地利用调查和制图工作中比卫片更具有优越性?第八章 第九章 习题一、判断题1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可以作为土地法的渊源。对2土地权利设定登记是在对宗地上新设定的,未经确认、登记过的土地权利的登记。它是初始登记的一种类型。错3.只有界址发生变化的地籍调查需要进行界址点检查,界址未发生变化
28、的,则不需要进行。错4.土地行政裁决在效果上具有强制性。对5.土地用途变更登记的办理期限是 15 日,注销土地登记的办理期限为 30 日。错6. 登记中涉及的“名称” 、 “姓名”不具备法律意义,可以随意更改。错7.我国现行土地登记制度具有强制登记的特点。对8.土地登记权属审核中公告应在初审后进行,公告期限一般为一个月。错9.土地登记权属审核中公告应在初审后进行,公告期限一般为一个月。错10.农用土地的用途在土地登记时登记到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一级地类。对11土地权属争议必须经过协商,才能经由人民政府调解。对12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可以作为土地法的渊源。对13.城市土地用途,在土地登记时
29、登记到城镇土地分类中的二级地类。对1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对15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错16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错17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对18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对19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
30、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对20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错21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错22.对于集体所有土地,本集体及其所属成员享有优先使用权。对二、填空题1土地登记的特点包括 ( 统一 )、完整性和连续性。2.我国每年的土地日是_6.25_。3.土地权利设定登记是对宗地上新设定的,未经确认、登记过的土地权利的登记。它是( 变更登记 )的一种类型。 4.城市土地用途,在土地登记时登记到城镇土
31、地分类中的( 二 )级地类。5.土地登记的基本原则有依法原则、 ( 依法 ) 、 ( 申请 )和公示原则。6.变更土地登记的类型包括:(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 、 (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 、(土地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 、 (注销土地登记) 。7.土地统计具有( 数量的地域性 ) 、 ( 面积的稳定性 ) 、 (统计数据图件与实地的一致性 )和质量的相对性等特点。8.土地登记的基本原则有依法原则、 ( ) 、 ( )和( ) 。9.我国现行土地统计制度,按土地统计的目的、内容和时间的不同,分为( 初始土地统计 )和( 日常土地统计 ) 。10.土地登记的执行机构是(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
32、 。三、选择题1我国土地的基本登记机关是 (C)。 A县级人民政府B乡镇人民政府 C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土地行政管主管部门 2土地登记以 ( B)为基本单元。 A户B宗地C使用者D街区 3初始土地登记开始,土地登记机关采用一定的形式如公告、通知等,说明申请登记匿的范围、对象和地点。土地登记是按照( C )进行的。 A用途不同划分后B土地面积的大小 C行政辖区D登记时间先后4下列不可以作为我国土地登记土地权利主体的是(C )。 A国有土地使用者B集体土地所有者 C村委会D他项权利者 5初始登记的基本环节是( B )。 A地籍调查B土地权属审核C注册登记D颁发证书 6土地证书是要根据土地登记
33、卡填写。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填写, (B)颁发。 A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D以上答案都不对 7现阶段国家土地统计报表由(C)种报表组成。 A10B12C 15 D18 8国家土地统计报表分为()和定期报表两类。CA月报 B季报 C年报 D周报 9土地统计报表每年的截止日期是 ( B )。 A9 月 30 日B10 月 31 日C11 月 30 日D12 月 31 日 四、简答题1.土地统计具有哪些特点?2.请你谈谈在一城镇如何开展初始土地登记工作?3.我国土地登记的特点有哪些?4.土地统计有哪些特点?5.初始土地登记的权属审核中若出现甲乙两家就地界发生纠纷,请问该纠纷的主体、客体各是什么?该纠纷应按怎样的程序解决?答:主体(甲、乙) 、客体(土地/土地使用权)双方协商人民政府调处土地行政复议诉讼6.变更土地登记工作与初始登记相比有什么特点?7.用图说明农民建房申请宅基地的程序?申请人依法提出用地申请占用非耕地 占用耕地 村民小组、村委会讨论乡镇政府审核 乡镇政府审查 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地管理员划拨 有批准权限政府批准 | 现场放(验)灰线 | 缴纳耕地占用税 验收发证 8.初始登记与变更登记及其关系如何 ? 9.土地登记包括五个步骤,请列出每一个步骤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