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曹操的性格分析其人物形象中文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在书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其中曹操就是小说中 的 一 个 举 足 轻 重 的 人 物 ,也 是 作 者 刻 画 的最 成 功 的 一 个 人 物 。在 作 者 看 来 ,他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封 建 统 治 者 。然而他 在三 国 演 义 中 第 一 次 出 现 ,作 者 就 通 过 许 邵 的 口 吻 评 论 他 为“治 世 之 能 臣 ,乱 世 之 奸 雄 。 ”他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一方面他是一个“奸邪、诈伪、阴险、凶残”的绝代奸雄,一个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将他自私的一面展 现的淋漓尽
2、致, 三 国 演 义 通 过 一 系 列 事 实 ,即从政治、处世、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多个层面出色地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和本质。另一方面他又豁达大度,任用贤才,有着雄才大略和才智,为北方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又是一位大英雄。正是因为他性格的复杂性和两面性,使曹操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形象。我 们 应 该根 据 曹 操 复 杂 的 性 格 ,正 确 、客 观 、真 实 的 评 价 曹 操 的 一 生 ,还 原 历 史 的 真 相 。关键词:英雄 奸雄 性格 人物分析【Abstract】:Three Kingdoms“ is the outstanding hist
3、orical novel in China long masterpiece. Luo Guanzhong in this work of shaping a large number of real historical figures, Cao Cao is one of the pivotal figure, is also the shape typical of the most successful art. Cao Cao Luo Guanzhong to shape the image of a typical feudal rulers. Cao Cao is not onl
4、y an outstanding statesman, military strategist but also a treacherous cunning, good at Machiavellian crafty, but also a “treacherous, fraud false, treacherous, cruel,“ the peerless Jianxiong. He also wrote the other character, his desire to have an endless greed and power, but again “I would rather
5、 negative people of the world, to teach people of the world bear me off,“ the soul of selfish cruelty hide it, with the hypocritical, petty favors to win , enlist talent for his own use. In this paper, Cao Caos main aspects: not only has the ingenious and intelligent, there are endless greed and pow
6、er like, paranoid, selfish, cruel, enlist personne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 traits, so that Chinas Cao Cao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worlds 【Key words】:Cao Cao ; statesman; military strategist; Jian Xiong;heroic image.提及曹操,多数人会以三国演义依据,称其为奸雄,京剧里也把他刻画为“白脸”人物,曹操的“人缘”远没有刘备、孙权好。罗贯中用“美恶并举,有贬有褒”
7、、 “主次变换,重心转移” 、 “善恶难辨,亦美亦丑”三部分,详细论证了曹操性格的二重性、流动性、模糊性。一方面作为奸雄,他假仁假义、狡诈善变、生性多疑;另一方面作为英雄,他豁达大度、乐观向上、慷慨多情。曹操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极高的造诣,他一生的成就是用血汗拼搏而来,曹操指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 , 吓得刘备魂飞魄散。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受正统思想的影响,在书中,从始至终都有扬刘抑曹的观念,不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个公平的、真实的曹操。人们只看到了曹操的性格方面阴险狡诈、假仁假义的一面,却没有给他一个整体全面的评价,其实他是一个除残去秽、定乱扶衰的英雄,他有着叱咤
8、风云的英姿、指挥若定的才能,勇谋兼备、百折不挠的政治家风貌,他有着积极乐观的英雄情怀和任人唯才、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曹操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一生,有人说他是一个英雄,有人说他是一个奸雄,褒贬不一,下面我将根据他的“奸与雄”两方面性格特点,还原一个真正的曹操形象。1、 “英雄形象”曹操的性格特点易中天教授曾说过曹操:“聪明透顶、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心胸狭窄” 。然而毫无疑问在群雄割据的三国时代,曹操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他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他豁达大度、心胸宽广、乐观向上、慷慨多情。正是因为他的这些性格特点,使他拥有成为一个“治世之能臣”的条件。才能够统一北方,成为
9、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1、 才 华 出 众 、 善 用 人 才 、 胸 怀 大 志 的 曹 操 .曹操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望梅止渴 ”充分展示了曹操的聪明才智。曹操征战张绣的途中,天气炎热,道上严重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耐,军心涣散。此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策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可取来解渴。 ”军士们听了无不口内生津,便不知渴了,征战得以胜利。这一事例同时又体现了他性格的狡诈。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正由于曹操的特殊的人才政策救了他。在这场战役中,他全赖三个人刘晔,荀攸,许攸。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胜利,这全在于他的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看:刘晔,荀
10、攸,许攸都是人才,献计献策,有化险为夷之功,可以说一计敌万人,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2、豁达大度,乐观向上的英雄情怀。曹操的成功也要归功于他豁达大度、乐观向上的英雄情怀。曹操53岁时北征乌桓班师途中,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龟虽寿一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官渡之战中,陈琳曾为袁绍写檄文,等到平定河北,捉到陈琳,曹操虽然当面责备他说:“你在檄文中骂我本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连我的父亲和祖父都骂起来了呢?”但曹操并没有处死他,反而任用他掌管文书工作,也说明曹操在政
11、治和军事斗争中具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广胸怀。3、曹操是一位具有大气、实在、慷慨多情性格特点的政治家三国演义中通过官渡之战等很多场战役,淋漓尽致展现了曹操在政治,军事方面上的才能和成就。他最大的成绩就是统一了北方,消灭了那里诸侯割据的局面,人民得以修养生息。在小说中曹操的形象给人以大气、实在、慷慨多情的一面。作者为了表现其大气的一面,在对他的一些小事上的描写也是花了不少笔墨的。另外,曹操的慷慨多情是他的人格魅力的又一条,曹操虽然残酷但并不暴虐,冷酷但并非无情。他虽然杀了不少人但也未必想多杀,他原本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非常重感情的人。但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又是你死我活的,面对一个个凶险的敌人,他
12、不得不抢先一步要了别人的性命,甚至不惜错杀无辜。但热爱生命重感情还是他的本性。他杀人不眨眼但并不以杀人为乐,执法不讲情面但又通情达理。无情未必真豪杰,文中描写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他对为袁谭,对部郭嘉的英年早逝悲痛的死去活来的描写就更别提了。所有的这些描写都是作者为了表现曹操作为伟人而不同于别的伟人的一面,塑造出曹操这一有血有肉,奸诈阴险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的需要。对曹操英雄形象的赞叹自古有之:北宋王安石赞曹操:“青山为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现代的郭沫若也郑重地赞颂:“曹操对于民族的发展和
13、文化的发展有大的贡献” 。正是因为他这些豁达大度、慷慨多情、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曹操才能在东汉末年叱咤风云,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2、 “奸雄形象”曹操的性格特点曹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三国演义的曹操常常怀有不臣之心,狡诈阴险,善变多疑,残忍好杀。错杀吕伯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曹操只听到有磨刀的声音便不分青红皂白的吕伯奢一家人都杀害了,还留下了一段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将残忍好杀 z 自私自利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 国 演 义 中 曹 操 的 “奸 ”性 格特 点 的 主 要 体 现 在 狡 诈 善 变 、 生 性 多 疑 、
14、 假 仁 假 义 上 。1、假仁义“挟天子而令诸侯”是曹操假仁假义的最突出表现。曹操在迎取献帝并且迁都许昌,接着又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曹操的狼子野心和对权力的欲望不断膨胀,最后终于掌握了绝对权力,控制了汉朝的政权。汉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朝里的大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一个装饰品,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朝廷内外的所有大事,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 另外, “割发权代首”这一事例最能说明问题。在帅大军征讨张绣时,曹操的马受惊了践踏了老百姓的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 ,“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 。最
15、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割发权代首” ,并“以发传示三军” 。曹操明知道自己是不能自杀的且一定会有人阻止他,而他这样做无非是在将士面前表明自己奉公守法、严格要求自己,实际上也是在收买人心。曹操是惯于变换自己的心情,让人捉摸不透的。有时会由大怒转为大笑,大笑转为大哭的。他在赤壁之战后,从华容道逃归,在南郡安歇时,对着众谋士,突然大哭起来。谋士们问他为什么哭,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从一方面看,这是曹操的爱才惜才;另一方面看,这又是曹操使的诈术,因为他的大哭的结果, “使众谋士黯然自惭” ,这才是他哭的真正目的。2、 狡 诈 善 变曹操是一个善变、阴险狡诈的
16、人,作者开始就写他怎么用权术。年少时曹操比较喜欢玩, “游玩无度” ,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情况,曹操很记恨他的叔叔。一天,操在路上偶遇叔父,立刻做出面目扭曲的样子,叔父向他父亲汇报,于是曹嵩找到儿子询问病情,不料操安然无恙,答道:“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曹嵩就此起了疑心,再也不相信弟弟的小报告了,曹操从此之后就更加的放肆了。在书中第十七回,曹操攻打袁术时,曹操率十七万大军征袁术,相距月余,军粮不足。曹操密令仓官王垕以小斛散之,却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曹操为了压下军士怨声,竟杀无辜的王垕,名曰向王垕借头以示众。谎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为了平息士兵对自己的
17、怨恨,稳定军心,曹操竟然去杀死一个没有任何过失的人,他的奸诈狠毒教人心寒。曹操采取这种奸诈的手段,终于平息了怨恨,稳定了军心,取得了攻袁术的胜利。曹操此人性格善变复杂,在他的表情和脾性上面体现的淋漓尽致。“杨修之死”更将曹操的奸诈体现的淋漓尽致。杨修为人恃才傲物,多次犯曹操之忌:擅画园门,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修擅分酥吃,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曹操佯称常梦中杀人,某日果杀一帐前士卫。临葬前修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里,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经过几件事,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对杨修的厌恶仍不露形于色,杨修一错再错,致使曹操已经起了要杀死杨修的心,但曹操仍然隐藏得很好,竟然连杨修这么聪明的人
18、也全然没有察觉,最后终于被曹操借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死。可见曹操的奸诈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擒下吕布之后当,他手下的大将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还破口大骂,曹操被惹火了,亲自拔剑想杀张辽,被刘备与关羽劝阻后,他立刻掷剑大笑:“我亦知文忠义,故戏之耳。 ”并亲自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感情如闪电似的转瞬即变,令人瞠目结舌而脊背发凉。3、生性多疑曹操他的生性多疑表现在他常错杀无辜,错杀好人。他周围的人常遭杀身之祸,也全因他的多疑。在第四回,曹操暗杀董卓没有成功,遭董卓通缉,投奔吕伯奢庄上,吕盛情接待,欲杀猪相款。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但闻人
19、语曰:“傅而杀之,何如?”曹操顿时杀了八口人。后来发现杀错了,索性昧着良心将吕伯奢也杀了,曰:“宁叫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 ”第二十回,许田打围后,汉献帝感觉到曹操非常狂妄,想除去曹操,于是密诏董国舅入宫,颁“衣带诏” ,董国舅刚过宫门,恰巧遇见了曹操。曹操便多加盘问,当知道汉献帝把锦袍玉带送给董国舅,马上就要董将衣带解下,曹操亲自把锦袍玉带拿起,对着太阳光细细地详看。他的多疑猜忌全都暴露出来了,好在汉献帝对他早有防备,衣带诏才能够有惊无险地带出宫门。当猜测到某人有颠覆政权的行为哪怕仅仅是一丝意念,曹操杀人总是连眼都不眨一下,不曾有过片刻的犹豫,严格按照“罚不逾时”的古令,在第一时间先下手
20、为强。此外,为了自家性命的安全,他常常也会或事急从权,或巧生变诈,杀人于无形之中。上述种种都是曹操性格特征里奸行的表现。他可以狡诈阴险、善变多疑,但是曹操的奸,正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惯用的手段。曹操作为汉朝的丞相,权倾当朝,有着极大的权力,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当时人们普遍把他称为国贼,认为他迟早要篡汉自立。但是到头来,他并未篡位。曹操的悲剧就在这里。曹操在史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综上所述,所以曹操是个很复杂的人,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
21、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从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多面
22、的曹操他可以吟出悲天悯人的诗句,有时却酷虐嗜杀;他可以行事诡谲变诈,有时却对待故人情深义重。他既是一个奸诈、残忍、虚伪、极端利己的“奸雄” ,更是一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英雄” 。我认为,曹操“奸雄” 、 “英雄”性格的复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功利追求、对道德进步向往的矛盾关系。曹操的形象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同类型的封建统治者的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确实曹操是一个有作为的人物,然而,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地主阶级的残酷、狡诈、极端利己主义等恶德。三国演义对曹
23、操这两个方面都作了真实的再现,并没有简单的丑化,也没有把他写得愚蠢无能。一方面,曹操具有雄才伟略,识见不凡,他的器重人才,深得人心;他的老谋深算,精明强悍;他的败而不馁,顽强乐观。曹操以挟天子而令诸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到后来的统一北方,都对他的这一性格作了充分的描写。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着力鞭挞了曹操的残酷,狡诈,伪善和极端利己主义。奸而能、真而伪、宽而猛这正是曹操“奸”与“雄”的复杂人性特征。我认为,曹操“奸”与“雄”性格的复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功利追求、对道德进步向往的矛盾关系,同时,曹操的形象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同类型的封建统治者的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参考文献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57 年2.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华书局.1996 年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90 年4.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