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闺怨宫怨诗鉴赏1、概念:宫怨诗与闺怨诗 这两类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 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闺”的本意是小门。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怨” ,埋怨,抱怨也。2、意象归纳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
2、、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三、主题归纳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闺 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 妆上翠楼。忽 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青春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
3、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梦江南 温庭筠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 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整首词短短的两句二十七个字,字字精炼,句句精彩;把一个独守闺房盼郎归的女子的那种期盼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女子的形象逼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 宫二十年。一声 何满子,双泪落君前。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 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 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 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表达宫女
4、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木兰词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 风悲画扇。等 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 铃终不怨。何如薄幸 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冷落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 “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 “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 “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2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 ),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行宫 元稹寥落古行
5、宫,宫 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诗人每以失意女子自况,感叹个人身世或寄寓无限感慨。A、以相思寂寞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摸鱼儿 辛弃疾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 栏 ,斜阳正在,烟柳
6、断肠处。作者在伤春吊古,借古讽今,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怀才不遇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B、以女子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来表达一种怨战和厌战的情绪。春怨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以小见大。四句诗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表现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与缠绵,思夫而不得的种种懊恼与惆怅。这首诗间接借闺怨来反映征戍之苦。 4、主要技法 (1)以景衬怨,凄凉无限(视觉)用视觉来展示凄惨内心世界的。比如以花衬人写哀怨,鲜艳的花朵往往是生命与活泼的象征,也是青春活力的征表。残花败柳,固然能烘托出宫女的不幸(以哀衬哀) ,但鲜花
7、娇叶,却也能够反衬出更凄苦的遭遇(以乐景衬哀情) 。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比如以望月写情:月色是清静安祥的体现,它能影射出一个人宁静平和的内心世界。有月亮的时候,也能令人产生思乡的念头。 “宫怨诗”中的月色描写,也包含这些。李白五绝玉阶怨一二句言:“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夜深、怨深,愁苦更深,幽静孤独之情油然而生。宫女、月色,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若人不伴月,何以他物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语。不怨之怨远深于怨。比如因照镜而自怜:镜子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本来面貌。宫女们对镜自照,或为博得君王的宠爱,或哀叹年华易逝,青春难再。薛逢七律宫词云:“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
8、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鬓罢梳还对镜,罗衣于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宫女嫔妃刻意梳妆打扮,其唯一目的就是获得皇上的宠幸,她们唯一能做的也是以色媚人。同通过梳妆对镜,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歌首联写希望,颔联以环境衬托出她们的盼望,颈联以动作折射出她们的期望,尾联则突出地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二)闻声生怨,愁绪难理(听觉)孤独寂寞的遭弃生活,单调乏味的阔大院落,只能使闺中女子极尽耳目之能事,或看,或听,或思,层层递递,哀哀怨怨,难以舒怀。看,只能是坐井观天;听,也能暂时释怀。顾况的七绝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
9、漏,水精帘卷3近秋河。 ”这里,诗歌所运用的对比与反衬的艺术手法是十分鲜明的。诗人越是将得宠宫妃寻欢作乐的场面铺写得热烈欢快,越能反衬出正在认真聆听的失宠宫女的冷清和无奈。那些漂亮的高楼、美好的音乐本来都曾经属于过自己的,这一切却随着恩宠的丧失而付之东流,永不复反。(三)因情而怨,悲愤四溢(幻觉)像视觉、听觉一样,幻觉也是常长伴随女子孤独生活主要的感官延伸方式之一。看不见,听不到,她们也就只好思潮澎湃,激情难抑了。如杜荀鹤的春宫怨后两句“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四)细腻的心理描写。一首诗,既是一幕人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除了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形象地
10、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五)恰切的比兴、衬托、对比 ,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 ) ,比喻爱情的兴衰;“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不如潮水信,日日到沙头” (张仲素春江曲二首其一) ,与李益江南曲一样以潮水有信反衬人归无期;“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 (郑谷长门怨二首其一) ,以庭花可出禁墙反衬宫女身遭幽闭。五、语言风格1、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 “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 “浅”是指它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例如沈德潜评王昌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
11、又譬如,两类诗一般不重使用典故,即或使用,亦皆避生就熟,无非阿娇、班姬、昭君、卓文君、望夫石、牛郎织女之类,一看便知;然又往往能化熟为生:或者“夺胎换骨” ,或者做“翻案文章” ,意境便觉深婉。2、浓重的感伤色调。唐代的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六、答题示例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注: 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居处。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答案示例:明确人物形象=“怨”由+“怨”情+“身份”诗中写的是一个因幽闭深
12、宫而孤独寂寞的宫中女子。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在宫中花香袭人、月色撩人的春夜,她百无聊赖地抱着琴,凝望星空,凝望昭阳宫。写出了她被禁宫中,遭人冷落、空守寂寞的深深怨情。7、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秋闺思 张仲素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望夫词 施肩吾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4(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 ,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 “无消息”的具体内
13、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分)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春闺思 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4 分)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思远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2)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