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商贸工业 年第 期作者简介 :刘哲 ,女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 。灿烂千阳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刘哲(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 郑州)摘要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 灿烂千阳 进行解读 ,指出胡赛尼通过书写女性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男权制对女性与自然的迫害 ,批判了男权制的丑恶与黑暗 ,讴歌了女性与自然的力量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灿烂千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引言灿烂千阳 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 胡赛尼的第二部力作 。作者以女性的视角 ,记述了两位背负着伤痛的阿富汗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共同为爱而苦苦
2、挣扎的动人故事 。小说在美国甫一首发 ,即赢得一片赞誉 。各大报刊书评不惜溢美之词 ,甚至有评论家认为 灿烂千阳 是 “一本真正的现代文学经典 ,它应当与 战争与和平 以及 日瓦格医生 相提并论 。”()年胡赛尼作为联合国亲善大使回到了阔别 年的祖国 。在喀布尔街头 ,映入他双眼的是身披布卡 、默默无言 、行色匆匆的妇女 ,传入他耳中的是这 年来阿富汗女性所受到的非人待遇 。作者有感而发 ,创作了 灿烂千阳 这部充满女性主义关怀的小说 ,书写他对祖国女性生存状况和悲惨命运的忧虑与同情 ,对造成女性悲剧的男权制的批判与嘲讽 。小说也极富生态意识 ,洋溢着对阿富汗曾经拥有的自然之美的讴歌 ,对被战
3、火摧毁的美丽自然的哀悼 。因而 ,笔者认为借助生态女性主义这一理论工具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胡赛尼对阿富汗女性和自然所倾注的关注与思考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运动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它认为对女性的压迫与对自然的破坏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联系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 ,主张改变人高于自然而统治自然的思想 。它从批判西方现代世界观中的价值等级思维 、等级二元论和逻辑统治着手 ,指出这种以男性统治为主导 、视女性与自然同为他者的 “科学 ”世界观 ,致使女性和自然沦为男性统治支配的对象 。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建立一种新的价值伦理体系 ,把解放女性 、拒绝压迫和解决环境危机作为己任
4、,呼吁两性和谐 ,物种平等 ,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化 、种族以及物种多样性并存的社会 。世纪 年代 ,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潮渗透到文学界 ,为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 。 对 灿烂千阳 的文本解读 女性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女性的共鸣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神秘的默契 。人类先祖对自然顶礼膜拜 ,视大地为哺育万物的母亲 。“自然母亲 ”的形象与孕育生命的女性形象相重合 ,女性温柔敏感 、善良包容的品质也与自然的性质相符 。因而较之于男性而言 ,女性更易于与自然形成一种休戚相关 、共蕴共荣的紧密联系 。灿烂千阳 的两位女主人公就是女性与自然彼此认同的最好写照
5、 。女主角玛丽雅姆热爱 、亲近自然 ,就像自然的孩子 。她的父亲扎里勒是赫拉特屈指可数的富人 ,母亲娜娜是他家的仆人 。地位的悬殊使扎里勒羞于娶娜娜为妻 ,这一自私的决定使玛丽雅姆成为 “哈拉米 ”不被法律承认的可耻的私生子 。社会的排挤促成了玛丽雅姆与自然高度相融 。她在赫拉特城外一座山上的小泥屋中长大 。山间生长着白色和鲜黄色的野花 ,路边杨树和胡桃树高大挺拔 ,山坡绿草如茵 ,牧羊人笛声清越 。沐浴着自然的阳光 、空气和山水成长的玛丽雅姆 ,像朵花儿 (玛丽雅姆就是晚香玉 ,一种可爱的花的名字 )一样纯洁 ,丰饶的山水养成了她宽厚仁爱 、感恩知足的女性品质 。只要父亲偶尔能到泥屋来 ,带
6、她去山溪钓鱼 ,“玛丽雅姆会感到自己也能拥有生活所能给予的美好与慷慨 。”(胡赛尼 )书中的另一主人公莱拉崇敬 、膜拜自然 ,在感情上融入自然 。缺乏母爱的莱拉因巴米扬大佛之旅而感受到自然的温暖 ,以及她与自然同一节奏的心跳 。两尊高高耸起的大佛映衬着人类的渺小 ,两千年来它们 “俯视着路过这座峡谷的丝绸之路上的商旅 ”,()见证着阿富汗的光辉与沉沦 。下方的巴米扬峡谷满是绿色的冬麦和紫色的苜蓿 ,“看得见细小的绵羊和马匹 ”。()站在山顶 ,莱拉的 “眼光越过小山村 ,越过溪流和沟渠 ”,“所有这一切的上方 ,是一碧如洗 、万里无云的天空 ”。()莱拉感受到以前从未体验过的祥和与寂静 ,自然
7、壮阔的美景和祖国丰富的遗产激起了她心中的温情与坚毅 。从此她拥有了坚强的内心 ,坚定了永远不离弃祖国的誓言 。“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 ,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 。”()胡赛尼用一句精辟的比喻 ,道出了男性对女性与对自然一样的冷漠无情 。小说中 ,自然成为女性最忠实的朋友 ,身心受伤的女性总能在自然中找到慰藉 。当玛丽雅姆深陷流产后的绝望中时 ,丈夫给她的是狠毒的辱骂 ,自然却给予她无声的同情 窗外的雪花旋转飞舞 ,“她想起娜娜曾经对她说过 ,每一片雪花都是悲哀的女人叹出的一口气 ”,“所有这些叹息飘到天上 ,聚成了云层 ,然后变成细小的雪花 ,寂静地飘落在地面人们的身上 ”。()雪花
8、和女性一样 “安静地忍受一切降临在我们身上的灾难 ”(),但是玛丽雅姆看到灾难终将结束 ,因为再厚的积雪也能被阳光融化 。岁的莱拉在战争中失去了哥哥 ,双亲 ,朋友以及恋人 。在她不知该如何活下去时 ,巴米扬之旅的情景给了她绝望中的希望 :“那儿的麦田绿油油 ,那儿的流水很清澈 ,成千上万的杨絮在空中飞舞 ;爸爸在那里的合欢树下看书 ,塔里克双手交叠在胸前睡午觉 ,而她在那儿把双脚伸进沟渠中 ,在那些被阳光晒得发白的古代石头神像的凝视之下做着美梦 ”。()这幅恬静的风景清晰地浮现在莱拉的脑海中 ,鼓励着莱拉勇敢而坚强的活下去 ,给了她直面生活苦难的信心 。社会的偏见歧视 ,战争的威胁破坏 ,使
9、阿富汗妇女终日生活在苦难与恐惧之中 ,而男性却对女性的痛苦觉而不察 。在二元对立的等级思想中 ,与女性同属于弱势群体的自然,现代商贸工业 年第 期成为女性的姐妹 ,“她 ”张开自己的胸怀 ,包容着被社会排挤的玛丽雅姆 ,激励着多愁善感的莱拉 。胡赛尼所书写的这种自然与女性的和谐共鸣 ,使生态女性主义所主张的女性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自然对女性的疗伤和修复作用等观点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 男权制下女性与自然的创伤不能接受教育 ,不准外出工作 ,不准露出脸庞及身体 ,没有男性亲戚陪同不得独自出门 十几岁的年纪就要嫁人 ,成为男人与生活的工具 。这就是 灿烂千阳 中玛丽雅姆和莱拉的生活 ,也是在男权思
10、想和宗教枷锁下挣扎的阿富汗女性的真实命运 。在那里 ,生态女性主义所强烈谴责的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肆意迫害被演绎到了极致 。灿烂千阳 中女性的苦难始于自主权的丧失 。阿富汗传统的家长制赋予男性家长至高的权力 ,他们可以掌控家中女性的命运 ;无论家长的决定是否有悖于女性的意愿 ,她们必须无条件服从 。娜娜的自杀 ,使玛丽雅姆不得不离开自然 ,寄居在充满歧视的扎里勒家里 。她很快就被甩包袱般嫁给了千里之外喀布尔的 岁鞋匠拉希德 。仓促的婚礼就像一场商务洽谈 ,玛丽雅姆就是交易的对象 ,没有任何发言的权利 。拉希德就是生态女性主义所谓的极端男权至上分子 ,他身上没有任何自然之爱 ,自然的价值就是为他的
11、工作提供原材料 。歧视自然的人势必歧视女性 :拉希德对自己的妻子比塔利班 阿富汗历史上最为仇视 、贬抑女性的极端宗教主义武装组织 对女性的压迫有过之而无不及 。玛丽雅姆要遵守拉希德订立的穿衣准则 、行为规范 、用语标准 ,要顺从拉希德的所有意愿 ,无论多么厌恶都不得出言抱怨 。在拉希德眼中 ,女性和自然都是不具备自我意识 、只能为他服务的低等物种 。他视女性为生育 “工具 ”,对传宗接代有着别样的执着 。丧失了生育能力的玛丽雅姆同时失去了作妻子的价值 ,拉希德便千方百计 ,娶到了替代品 岁的莱拉 ,她年轻漂亮 ,却无依无靠 。此时的玛丽雅姆非但不同情与她同命相连的莱拉 ,还把莱拉当做敌人对待
12、。正是拉希德多年非人的折磨 ,使玛丽雅姆遗失了女性特质 ,她的心灵开始扭曲 ,感情变得麻木 ,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 。男性生理上的优势使他较女性更强壮有力 ,这种力量也成为女性不幸的来源 。女性在拉希德眼里是最好的泄愤工具 ,他甚至公然声称 :“在我这里 ,不允许诅咒 、尖叫 、恳求和嚎叫 ,每日里只有例行的打与被打 。”()玛丽雅姆和莱拉总是遍体鳞伤 ,然而在笃信 古兰经 的塔利班当道之时 ,政府不会干涉家庭私事 他们看到圣训说当妻子不听话时丈夫可以打她 ,却听不到真主说要善待妇女 ,“因为那样对男性有益 ”。()不懂得感激 、爱护女性的男性 ,也不会尊重 、保护自然 。多年争权夺利的混战,
13、使阿富汗原来的美丽消失殆尽 ,曾经的青山绿水如今一片荒芜 ,“那颜色像吸烟的人吐出来的浓痰 ”();导弹 、火箭弹 、流弹漫天 “呼啸 ”,田地荒芜 ,尸横遍野 。一场大旱从 年一直持续到 年 ,其间井水干涸 ,土地焦裂 ,“往年每到春天就河水泛滥的喀布尔河露出了河床 ,里面除了人的排泄物和垃圾一无所有 。”()无数阿富汗人心中的太阳被战争摧毁 ,他们的希望与梦想也随着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化为飞扬的尘土 宗教与法律 ,本该为弱者声张正义 。但它们一旦落到男性极权主义者手里 ,宗教教义就被断章取义 ,法律条文也只是一纸空文 。它们都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 ,而被打击欺压的 ,就是永远低 “人 ”一等的
14、女性与自然 。灿烂千阳 所表现的残酷的真实 ,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当人类崇尚极权 ,远离自然 ,残酷对待自己的同胞和自然之时 ,他也拉开了自己悲剧的序幕 。 与自然共舞,人性的升华如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 ,女性和自然往往有惊人的生命力和忍耐力 。即使她们在男性的暴力之下过着隐忍苟活的日子 ,她们体内沉睡的力量一旦被彼此间的关爱唤醒 ,那集结的力量就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就是生态女性主义所提倡的 “姐妹情谊 ”,是反抗男权统治的最有力武器 。玛丽雅姆亲近自然的天性在拉希德及塔利班的男权压迫下被硬生生地摧残 ,然而这并不是女子天性的泯灭 。玛丽雅姆埋藏已久的美好品质 坚韧 、不屈 、宽厚 、仁爱 ,
15、被莱拉和她的女儿阿兹莎彻底激发出来 。阿兹莎的笑声唤起了玛丽雅姆的母性 ,莱拉为她挺身而出唤醒了她的温柔 ,和莱拉每天秘密共饮的三杯茶给予她力量和希望 。“看着云彩飘过月亮 ,这个季节最后一批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明亮的黄色弧线 ”,()玛丽雅姆和莱拉千疮百孔的心灵溢满了彼此的关爱和汲取于自然的神秘力量 她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姐妹般的生死情谊 。在拉希德掐着莱拉的脖子 ,要致她于死地之时 ,玛丽雅姆作出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决定 她举起一把铁锹 ,用尽全身的力气 ,打在了拉希德的头上 。为了莱拉和她的两个孩子免受刑罚 ,获得新生 ,玛丽雅姆独自留下接受塔利班的审判 。莱拉最后一次见到她时 ,“几缕阳光
16、洒落在她的脸庞和肩膀上 ”()。在莱拉心中 ,玛丽雅姆最终与她热爱的自然融为一体 ,幻化成灿烂的太阳 ,照耀着阿富汗的新生 。玛丽雅姆的自我牺牲昭显了人性的 、女性的 、母性的光辉 。在小说的尾声 ,读者欣慰的看到随着塔利班的节节败退 ,久违的甘霖湿润了大地 ,喀布尔河再次涨满了水 ,雨水冲走了空气中的尘埃和地上的污泥 。莱拉和塔里克带着两个孩子重返喀布尔 。就像莱拉的父亲预言的那样 ,阿富汗会像需要男性一样需要她的女子 ,莱拉与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一起投入家园重建之中 。“我们想要喀布尔恢复绿色 。”()不论男女老幼 ,不论塔吉克人 、普什图人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阿富汗人再次携起手来 ,为
17、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充满平等 、关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活而奋斗 。 结语灿烂千阳 是一曲阿富汗女性的赞歌 ,洋溢着对命运的搏击 ,对自然的热爱 ,对爱与宽恕的赞颂 。胡赛尼在作品中融入了他对阿富汗女性命运的悲悯 ,对阿富汗自然之美丧失的痛心 ,以及对造成阿富汗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失衡的男性极权思想的批判 。他在作品中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和谐 ,男性与女性的平等 ,不同种族 、文化的和平共处 ,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所主张建立的新世界的最好写照 。参考文献高艳丽揭开阿富汗的苦难面纱读胡赛尼 灿烂千阳 品味孤松灿烂千阳:阿富汗女人的生活与梦想 中华新闻报,()纪秀明安特伍德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外语与外语教学 ,():卡勒德 胡赛尼灿烂千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熊文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 文学研究,():王秋艳自然与女性的合鸣:莫泊桑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甘肃社会科学 ,():赵一凡 ,张中载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