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筋率小于0.65%灌注桩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圆桩) 参见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7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建筑工程事业部一、基本参数 配筋率小于0.65%灌注桩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混凝土 C 35 fc= 16.7 N/mm2 ft= 1.57 N/mm2 Ec= 31500 N/mm2钢筋 HRB400 fy= 360 N/mm2 fy= 360 N/mm2 Es= 200000 N/mm2 审核桩径 0.8 m桩身配筋率 0.4 % 保护层厚度C= 50 mm埋深 38 m桩顶约束情况: 铰接、自由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桩顶竖向力 1300 kN (压为正,拉为负)二
2、、计算1、水平荷载较大的甲、乙级建筑桩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2、对于桩身配筋率小于0.65%的灌注桩,可取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的临界荷载的75%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3、当缺少静载试验资料时,按下式估算配筋率小于0.65%的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主要影响深度 3.6 m深度内的土层分布: 第一层, 素填土 4.8 m 6 (表5.7.5)第二层, 中粗砂 3 m 10第三层, 粉质粘土 2.5 m 639.860.8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6 MN/m4桩身的计算宽度 0.9(1.5d+0.5) = 1.53 mgr0.75=(1.25+)(1)kmt Nh
3、agnMfWNRAzrum=()mdh=dmh 1=1=h2233()2112+=mhh21123123+h0=bh=kN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6.35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0.05 m3桩身抗弯刚度 486237.22kNm2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0.45桩截面模量塑性系数 2桩的换算深度 4 (2.44)桩身最大弯矩系数 0.768桩顶竖向影响力系数 0.5 (压力0.5,拉力1.0)桩身换算截面积 0.51 m2计算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135 kN4、群桩基础的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考虑由承台、桩群、土相互作用产生的群桩效应,可按下式确定:承台下1/2承台宽度且
4、不超过5m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厚度加权的平均值 100 kPa总桩数 2沿水平荷载方向每排桩数 2垂直水平荷载方向每排桩数 1沿水平荷载方向桩距 1 m承台宽度 1.6 m 承台高度 1 m承台长度:3.6 m承台总面积: 5.76 m2承台效应系数 0.5(表5.2.5)承台受侧向土抗力一边的计算宽度 2.6 m承台底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系数 0.25 (表5.7.3-2)05=mbEIa =Ea220+(1)=3gdWdpr-0.8.2ccWdg=MnhaNz21+)4nEgdApra-=haR=haR1=nas=cB=+1cB=ch=chA=nakf桩的相互影响效应系数 0
5、.48控制目标:强度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2.441桩顶约束效应系数 2.07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 0.0073381m承台外围回填土状态: 密实承台侧向土水平抗力效应系数 0.21桩身截面面积 0.5 m2承台底地基土分担的竖向总荷载标准值 238 kN承台底摩阻效应系数 0.22是否考虑地震作用且Sa/d6: 考虑地震作用且Sa/d6群桩效应综合系数 1.21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163 kN=haR=xnrh20.15+.42=1.9inasdh03axREIc201=calhBn=psA=(-)=cpsakAnfPAh12cbhaPnR编号 YWJS2012-JG-JS-ZSPL/01-06校对
6、 设计 日期 2012/10/20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建筑工程事业部配筋率小于0.65%灌注桩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配筋率大于0.65%灌注桩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圆桩) 参见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7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建筑工程事业部一、基本参数 配筋率大于0.65%灌注桩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混凝土 C 35 fc= 16.7 N/mm2 ft= 1.57 N/mm2 Ec= 31500 N/mm2钢筋 HRB335 fy= 300 N/mm2 fy= 300 N/mm2 Es= 200000 N/mm2 审核桩径 1 m桩身配筋率 0.65 % 保护层厚度C=
7、50 mm埋深 32 m桩顶约束情况: 铰接、自由二、计算1、水平荷载较大的甲、乙级建筑桩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桩身配筋率不小于0.65%的灌注桩,根据静载试验结果取地面处水平位移为10mm(对于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6mm)所对应的荷载的75%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3、当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水平位移控制,且缺少静载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估算桩身配筋率不小于0.65%的灌注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主要影响深度 4 m深度内的土层分布: 第一层, 素填土 4.8 m 6 (表5.7.5)第二层, 中粗砂 3 m 10第三层, 粉质粘土 2.5
8、 m 632.349.2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6 MN/m4=m=2(1)mdh+=dmh 1=1=h2233()2112+=mhh21123123+hgrh30.75haxEIRcu桩身的计算宽度 0.9(1.5d+0.5) = 1.8 m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6.35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0.1 m3桩身抗弯刚度 1248878.3kNm2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0.39桩的换算深度 4 (2.44)桩顶允许水平位移 0.01 m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2.441计算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222 kN4、群桩基础的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考虑由承台、桩群、土相互作用产
9、生的群桩效应,可按下式确定:承台下1/2承台宽度且不超过5m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厚度加权的平均值 100 kPa总桩数 2沿水平荷载方向每排桩数 2垂直水平荷载方向每排桩数 1沿水平荷载方向桩距 1 m承台宽度 1.6 m 承台高度 1 m承台长度:3.6 m承台总面积: 5.76 m2承台效应系数 0.5(表5.2.5)承台受侧向土抗力一边的计算宽度 2.6 m承台底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系数 0.25 (表5.7.3-2)05=mbEIa0=bEa220 0+(1)=3gdWdpr-0.8.=2ccWdh0=acxn=haR=haR1=nas=cB=+1cB=ch=chA=na
10、kf桩的相互影响效应系数 0.43控制目标:位移桩顶约束效应系数 2.05承台外围回填土状态: 松散承台侧向土水平抗力效应系数 0桩身截面面积 0.79 m2承台底地基土分担的竖向总荷载标准值 210 kN承台底摩阻效应系数 0.12是否考虑地震作用且Sa/d6: 考虑地震作用且Sa/d6群桩效应综合系数 0.89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198 kN20.15+.42=1.9inasdh=rh201=calhBnR=psA=(-)=cpsakAnfPAh12cbhaPnR=haR编号 YWJS2012-JG-JS-ZSPL/02-07校对 设计 日期 2012/10/20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11、建筑工程事业部配筋率大于0.65%灌注桩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管桩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圆桩)参见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7一、基本参数混凝土 C 60 fc= 27.5 N/mm2 ft= 2.04 N/mm2 Ec= 36000 N/mm2钢筋 HRB335 fy= 300 N/mm2 fy= 300 N/mm2 Es= 200000 N/mm2桩径 0.4 m 壁厚 0.1 m保护层厚度C= 50 mm埋深 20 m桩顶约束情况: 铰接、自由二、计算1、水平荷载较大的甲、乙级建筑桩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根据静载试验结果
12、取地面处水平位移为10mm(对于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6mm)所对应的荷载的75%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3、当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水平位移控制,且缺少静载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估算预制桩、钢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主要影响深度 2.8 m深度内的土层分布: 第一层, 素填土 3.5 m 6 (表5.7.5)第二层, 黏土 2.4 m 8第三层, 粘土 0.38 m 832.437.1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6 MN/m4桩身的计算宽度 0.9(1.5d+0.5) = 0.99 m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5.561dm=2(1)mdh+=dmh 1=1=h2233()2112+=mhh21123123+h0=bEah30.75haxEIRcu桩顶允许水平位移 0.01 m管桩内半径 0.11 m管桩外半径 0.2 m预应力钢筋配筋: 7 A 10.7 629 mm2纵向预应力筋分布圆的半径 0.154 m桩身抗弯刚度 36570.74 kNm2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0.7桩的换算深度 4 (2.44)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2.441计算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37.8 kN0=ac24021=.85()+(1)=pc pErEIrAa-1r2 =pp=haR05mbI=xun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