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 。原詩是這樣的: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頭,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的原意是:曾經見過壯闊廣杳的滄海,便很難看見令自己震動的水域了;曾經見識過繚繞巫山的纏綿雲霧,就很難輕易被雲霧所迷惑了。如今我從爭奇鬥豔的花叢羊走過,卻連回頭一顧的興致也沒有,一半是因為潛心靜修的緣故,另一半實在是為了你埃 其實此詩有更深層的含意,下麵是關於此詩的典故,資料來自互聯網,相信稍有人性者應該都能看懂。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很久很久以前,巫山腳下有一個村莊,那裏居住著一群勤勞善良的人們。故事就從一位叫浮雲的書生開始的。
2、那時,村莊裏還沒有出過一名狀元,人們把希望寄託在浮雲身上了,希望他能給村莊帶來榮譽, 如果他能金榜題名,他可以娶村長的兩位漂亮姐妹中的一位:秋水或滄海。 滄海活潑開朗, 秋水溫柔善良, 然而,浮雲心中早以選中了其中的一位:多愁善感的秋水。他下定決心為了她也要金榜題名,他會將這份榮耀與驚喜同時獻給他的最愛: 秋水。於是與秋水相約一年後的回來娶她 而滄海也與秋水一樣同時愛上了文武雙全、富有正義感的的浮雲;但浮雲不想傷害滄海的感情,想把這份傷害保留到最後一刻:衣錦還鄉時; 轉眼之間,秋考到了,浮雲要踏上趕考的征程,人們都趕到未名穀給他送行,也包括滄海與秋水,他倆默默的目送心上人,消失在晨霧中。 。
3、。 。 。 時光如箭,半年過去了,他果不負眾願,金榜題名,昭示天下。 金鑾殿面聖時,面對文武百官,浮雲談笑風生、高談闊論,一展才華,技壓百官,不僅獲得皇上的賞識,也獲得了皇帝愛女百花公主的芳心, 皇上當庭就把百花公主賜婚與浮雲,面對突如其來的賜婚, 浮雲深知:不接,必然株連族人;接,又對不起內心深愛的秋水 但,考慮再三後,他還是作出了選擇。 浮雲對皇上說:離鄉已久,想念家鄉父老,同時想拜祭父母,修葺祖墳。 皇上答應了他的請求,並讓三公主百花同行,次日起行 。 。 。 由於浮雲在金鑾殿的超凡表現,惹得百官嫉妒,在返鄉途中百加阻隔,六個月的路程走了一年 。 。 。 等到了家鄉 等待他的卻只有滄海,
4、 後來知道 秋水在他來的半年前就得了一種怪病,抑鬱而死(後人稱為相思病) 。 去世前,她說了其生命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請求:把她葬在未名穀-浮雲進京曾經走過的地方, 她希望能夠親眼看到心上人順利返鄉 面對這個消息,浮雲什麼也沒說,獨自一人到了他們三人兒時曾經常去的地方: 未名穀 在那裏遇到了滄海 面對日益消瘦的滄海,浮雲只說了一句話:曾經滄海難為水 留下滄海,百花公主 浮雲飄走了 在秋水墓旁 當人們發現時,浮雲已經靜靜的消逝了 如同天際隨風漂泊的浮雲 在他死的地方 長出了一顆奇異的樹,為了懷念這份純真的愛情,人們給它命名:相思樹 。 。 。 。 滄海因無法擺脫這種打擊,一晚從巫山頂跳下,形成了
5、巫山雲海這一景觀 看到這樣的結果,百花公主也因抑鬱而病到宮中 臨終她對父王說:雖然她先父王而死,但她很高興,她明白了人世間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Love! 同時也明白了人世間最珍惜的東西即不是得不到的也不是已失去的 而是現在所擁有的! 皇上被這份埋沒的愛情感動了,賜名未名穀 為 相思穀 希望天下有情人 終成眷屬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兩句因此而經典,也正是這兩句在被人們引用甚多。希望能有人理解其中意思! 流年似水,記憶如新,過去的時光不能倒流,現在的自己還是同以前一樣生活在迷茫的堡壘裏,在這黑暗的堡壘中尋找那一絲屬於自己的光芒。也許有時候,逃避不是因為害怕去面對什麼,而是在等待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