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普陀山介绍.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35485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陀山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普陀山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普陀山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普陀山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普陀山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天佛国 普陀山,普陀山简介,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普陀山简介,地处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竞秀,奇石嶙峋,花木葱茏,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风光旖旎。如普陀旧志云:“名山胜境,本仙真栖息之乡,绝岛荒嵎,为贤者避世之地。伊人宛在,游子关情。”普陀山的三座寺庙分别为法雨禅寺、普济禅寺和慧济禅寺,均为历史悠久的重要宗教建筑。,法雨禅寺,法雨寺又名后寺,坐落在普陀山

2、白华顶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明万历八年(1580年)僧人大智真融始建,初名海潮庵,后改称海潮寺、护国镇海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兴修大殿,并赐“天花法雨”匾额,故得今名。 第一重天王殿, 第二重玉佛殿,第三重大圆通殿,第四重御碑殿,第五重大雄宝殿,第六重方丈殿(旧藏经阁)。各重建筑均在清康熙年间的不同时期兴建,都有一定的来历与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修复。,普济禅寺,寺前身为后梁贞明二年(916)始建之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朝廷赐银扩建,赐额“宝陀观音寺”,香火渐盛。 第一重为御碑殿,第二重为天王殿,第三重为圆通宝殿,第四重为藏经楼,第五重为方丈殿,第六重内坛,第七重为灵鹫

3、楼。,普济禅寺,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慧济禅寺,慧济禅寺,亦称佛顶山寺,位于佛顶山上。属全国重点寺院。原只有石亭供佛,明万历间,僧圆慧劈石筑庵,取名“慧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临济宗僧恒学建大雄宝殿、玉皇殿、大悲楼、斋楼等,扩庵为寺。嘉庆元年(1796)初开钟板,挂单安众。光绪三十三年(1907),僧德化请得大藏经镇寺。随后经文质和尚等大力扩建,遂成巨刹。规制与

4、普济禅寺、法雨禅寺鼎峙。,观音道场,普陀山是全国最为著名的观音道场,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着观音大士。观世音菩萨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佛在世时,他就是释迦牟尼佛常随菩萨之一。他的道场,可以考察的,在印度有一处,在中国有二处。大唐西域记一书有这样的记述:唐玄奘到西天取经,曾去印度的布怛洛迦山瞻仰观音圣地。布怛落迦按梵文音译为普陀洛迦,意为光明山、海岛山。舟山的普陀洛迦和西藏的布达拉,都是由此译音而得名。后为区分两岛,遂一称普陀山,一称洛迦山。这样,从印度梵文布怛落迦到中国成了普陀珞珈。布怛落迦按梵文potalaka音译为普陀洛迦、布达拉,意为光明山、海岛山、小白华山。舟山的 普陀洛迦和西藏的

5、布达拉,都是由此译音而得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大士,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 在民间流传的说法里,当遭遇苦痛困厄时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讳,痛苦就会得到化解。,观音道场,在普陀山上供奉的观音像,多数柔美庄严。观音形象的完全女性化主要是在宋朝进行。宋朝僧人寿涯禅

6、师曾用“金荫西裙”来描述观音的服饰,而明代吴承恩笔下的“眉如小月,服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的“女真人”观音像。这些都很符合我们现在看到的观音形象。,容易总结出的是,在沿海地区,尤推崇观音,也出现了鱼篮观音等文学和宗教形象,而观音也经常独立出现于庙宇中。同时可见,观音以慈悲济世能够解除困苦灾难的特点深入人心,观音的信仰有一定的功利性。,观音的形象变化,历史变迁,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赵匡胤遣内侍(太监)王贵来山进香,并

7、赐锦幡首开朝廷降香普陀之始。元丰三年(公元1080),朝廷赐银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渐有名气。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宝陀观音寺主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允准,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普陀山遂成佛教净土。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特色传说,和北方以雄壮奇异为特色的人文建筑不同,浙江的大多数宗教人文景区,是以其秀美的景色和口耳相传并至今辗转于导游和小贩孩童之口的传说为特色。这里也可以推究到鲁迅所说的中国人的“十景病”。 比如二龟听法。 比如短姑圣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