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履职廉政与慎政的基本要求1.在以制度反腐破解反腐倡廉建设的艰巨性必由之路中,反腐败的动力应从政治反腐为主到常态防腐转变。2.问责制的核心是政治责任。3.根据对官员特殊过错推定的原则,依据事实的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来确定问责范围。4.主观责任是基于对忠诚、良知和自我内心的罪感、耻感而发的责任。5.当前条件下,体系内的监督手段虽取得较大成绩,但腐败依然高位频发缓慢增长,反腐 败的主体要从体系内想体系外转变,所以社会民主监督是我们以体系外为主题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长远之路。6.根据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被认定为职务犯罪案件自首的是:自动投案且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7
2、.在同一级责任单位中,区分其分管、主管和协管职责,分 别承担直接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的问责制度是:三三问责制8.中国政改的路径是从党政分开到党内民主的转变。9.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着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好的反腐败方式可以提高反腐工作效率,适合我国当前的反腐败方式是:从自上而下到上下同步推进。10.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务,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11.为避免被问责,领导干部应当做到哪些方面的自我提醒?是否预见到有可能出现的问责情形,自己行为与问责情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
3、关系,拒绝承担责任违背社会伦理,必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问责情形导致后果是否可以防范和避免。12.反腐倡廉建设治理的复杂性表现在贪官外逃、裸官治理、贪官潜伏期、 腐败黑数。13.为官是一种有风险的职业,所以在为官施政过程中应防范政治风险、职责风险、 道德风险。14.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中,体现党内民主的制度或措施是:党代会常任制、党的监督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强化党代表全能、 党内竞争性选举15.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会被问责的情形有违法行政,引发重大事件、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 发生重大事故, 因工作失职,使本单位发生重大事故。16.“三三制”问责范围中,
4、属于直接责任单位的是决策主体、组织实施主体1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行为构成犯罪事实的是行贿、收受赝品并转卖、 收受银行卡并未取款。18.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往往决定政策路径,增加了反腐败的负责行,导致组织化腐败的产生。以下关于组织化腐败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组织制度完备但腐败行为畅行,由组织的高层发起,组织的涉案人员并不知情。19.我国重点打击的腐败现象有用人腐败、期权腐败、立法腐败、 决策腐败20.腐败行为产生的基本条件是:腐败机会、腐败动机、稀缺资源。21.以制度反腐破解反腐倡廉建设的艰巨性,应注意防范反腐败机构的腐败。正确22.我国惩治腐败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正确23.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有义务成为社会道德的表率和引导者。正确24.婚外性关系通常是官员腐败的开始。正确25.为官应谨记慎欲、慎言、慎独、慎终、慎骄、慎初六字箴言。正确26.对群众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任行政主体应当被问责。正确27.推定官员是否存在过失责任时,有损害事实,并且损害发生的原因处于官员的法定职责范围控制之下,便足以推定官员存在过失责任。 正确28.网络的舆情与监督加大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复杂性。正确29.利益集团均衡化是破解反腐倡廉建设复杂性治理之道。正确30.我国反腐败的战略是:惩防并举,注重惩治。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