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染性极强,主要表现有:发热及畏寒、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咳嗽、咽痛及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还常并发细菌性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目前对流感尚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一般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年长儿童及成人发病表现为发热、头痛、无力及上呼吸道炎症,持续 1 天左右。起病后数小时或 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见于躯干和头部,以斑疹、丘疹及迅速发展的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
2、全身不适等症状,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可累及对侧。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 该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 3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肺结核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菌可侵犯各个脏器,以肺部侵犯最为常见,多数病人表现为逐渐起病、持续低热(尤以午后低热多见) ,同时有盗汗(夜间出汗) 、疲乏、纳差、消瘦等。肺结核的呼吸道表现以咳嗽最为常见,开始多为干咳,以后出现白色粘
3、痰或粘液脓性痰,咯血亦常见。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临床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为主要症状,以口腔粘膜斑、特殊的皮肤斑丘疹为特征(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及全身)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具体措施1、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卫生知识的宣教,让学生了解传染病防控的相关知识,养成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的卫生习惯;2、防寒保暖,气温变化时应及时增减衣服;3、教室多开窗通风换气,少到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活动;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5、有疑似传染病症状者应尽快就医,一旦患有上述传染性疾病须及时报告给学校,同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开展对疫源地的消毒;6、传染病流行季节可预防性服药或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高中校区医务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