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作者:傅海波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消防支队 发布时间:2009-3-15 8:35:00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 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应用,以火灾、爆炸、毒害、垮塌和交通事故等为特征的各种灾害事故也不断增多,应急救援活动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同时,各种灾害事故的处置难度也不断增大,给救援应急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 减灾防灾和灾害事故救援应急工作,明确提出了要坚持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要求各级政
2、府要切实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加强防灾救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抗御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社会和群众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抗御灾害能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消防部队作为一支抢险救援的专业队伍,具有反应迅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优势,已日益成为抢险救援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这是形式发展的需要。 一、各种灾害事故突显,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消防部队积极参与应急救援自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伊始,一直与火灾、地震、海啸、山体滑坡、水灾、旱灾、风灾、瘟疫等灾害事故作斗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塌方、航空、轨道、船舶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核泄漏、矿山井下等灾害事故和恐怖
3、事件呈逐年上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灾害事故也随之进入了一个高发期,而且这些事故往往具有人员伤亡重,经济损失大,危害范围广,处置难度大,危险性大等特点,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受灾范围大、人员多,损失大。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灾害事故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如 2003 年 12 月 23 日重庆开县发生特大“井喷”,虽然地处农村,却造成了 243 人死亡的罕见事故。如 2004 年重庆市仅安全生产方面,共发生各类死亡事故达 2562 起,死亡 3055 人。其中道路事故 1791 起,死亡 2113 人;煤矿事故 342 起,死亡 419 人;金属与非金属矿事故
4、 110 起,死亡 127 人;工商贸企业事故 243 起,死人 279 人;火灾事故 51 起,死亡 63 人;水上交通事故 20 起,死亡 28 人;爆炸及其它事故 4 起,死亡 6 人。在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以西海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与马尔代夫等 7 个国家和地区受灾,死亡、失踪人数达 30 多万。2005 年重庆“两会”期间,市政协城环委在城市安全防灾体系及应急机制建设专题调研报告中,提出了影响重庆城市安全的四大问题:一是危险品企业多;二是城市管网陈旧。三是火灾隐患突出。四是交通事故杀手。重庆市 200
5、4 年前三季度发生的灾害事故受灾人员达 1380 万,直接经济损失 55 亿,可见灾害事故产生的危害性,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各种灾害事故的不断增多,应急救援活动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应急救援力量越来越多、技术要求和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要求越来越高。消防部队积极参与各种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为减灾防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如 2004 年,重庆消防部队参加火灾扑救 7391 起,参加其它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 5348 起。在2003 年 12 月 23 日,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重庆消防总队出动 135 名消防官兵和各类消防车、指挥车、医疗救护车、器材车、修理
6、车、后勤保障车等 24 辆到场参加救援行动。2004 年 4 月 16 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重庆消防总队调集特勤大队等 6 个中队共 14 台消防车,150 余名官兵参加事故救援。在这两起事故的救援中,消防部队快速反应、措施得力、科学决策和指挥,分别经过 4 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抢救和疏散大量群众,为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发挥了消防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优势。二、消防部队在城市应急救援机制中具有的优势消防部队是一支以火灾扑救为主要任务的现役部队,随着社会的发展,1998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首次明确了建立这支队伍在完成灭火任务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处置各种
7、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从此以后,消防部队主动向社会承诺,积极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做到有警必出,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成功地处置了各类灾害事故,为积极抢救人命,减少各种灾害事故损失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发挥了消防部队在应急救援机制中的不可代替作用。(一)组织优势 根据消防法规定,消防部队实行军事化管理,由当地政府领导。消防部队具有布局广,设点多,遍布全国各地,全国各省(市)、区、县(市)、旗都设有消防总队、支队、大队或中队等机构,有严密的组织保障,科学、高效灵活的指挥网络,面对突发性、多样性、不确定性灾害事故,消防部队具有反应快、机动性强、训练有素、装备完善,人员思想素质好,执行任务坚决,后勤保障有
8、力等优势,能应对大部分灾害事故救援应急的需要。(二)素质优势消防部队严格按照政治建警的要求,始终坚持党对消防部队的绝对领导,官兵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是官兵通过长期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在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中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二是官兵具有良好文化素质。近年来,消防部队的基层干部基本到了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战士 60%以上达到高中文化,部分战士具备了大专文化程度。特别是每年从地方院校招收入伍的大学本科生充实到各个岗位上,使部队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三是官兵具有良好的业务理论素质。官兵在服役期间定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救援业务理论教育学习和培训,对各项抢险
9、救援的理论比较熟悉了解,在遇到复杂、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时,官兵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四是官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消防部队是兵役制的专职救灾队伍,长期从事抢险救援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官兵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能在任何复杂和险恶的环境下完成抢险救援任务。(三)全天候备勤和快速出动优势。消防部队是一支军事化的战斗部队,实行 24 小时昼夜值班,人员、装备随时保证在岗在位,接警后,1 分钟之内就能携带所有装备出动,迅速地赶赴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援。按照国家颁布的消防队站建设规范,城市消防队要能在接警后 5 分钟赶到事故地点,故灾害事故地辖区消防队能在最快时间内,就能赶到
10、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援,这是其他单位和部门的队伍都无法达到的。据重庆市的统计,凡发生在城市的各种灾害事故,消防部队都是在第一时间最先到达现场的。(四)具有救援应急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优势。消防部队实行科技强警,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消防官兵长期经受灭火战斗、抢险救援考验和血与火的洗礼,频繁参与灾害事故处置,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救援方法,掌握了较强救援专业理论知识,养成顽强的作风,练就了官兵不怕流血牺牲的顽强意志。 (五)先进的器材装备优势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消防队伍建设日益重视,全国消防部队的器材装备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加强,无论在量和质上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比
11、较都有了质的飞跃。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开发和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各种常规装备和特勤装备。如防化车、化学洗消车、多功能救援车、登高车、移动式生物快速检测仪、化学毒气侦检仪、生命探测仪、破拆、登高、照明器材及设备,形成种类多,功能全的救援器材装备体系。 (六)消防部队对地理环境情况熟悉的优势消防部队长期驻守当地,官兵对辖区的情况非常熟悉了解,辖区一旦发生灾害事故,辖区消防队就能迅速、准确到达灾害现场,展开施救。(七)消防通信快捷、准确的优势一是“119”火警电话是家喻户晓的报警电话,火警电话 24 小时有人员值班,每一个报警都不会被漏掉。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能迅速处警。二是建立了“11
12、9”报警专线和调度专线,实现了无线通信三级组网和图像传输,抢险救援现场与指挥中心的通讯联络畅通。三是 “119”火警调度指挥中心一般都与当地供水、供电、燃气、公安、交通、医疗卫生等部门进行了联网,建立了联动机制。,能够快速通报灾情或调集参与处置;四是消防部队的通信设施采用了先进通信技术,使接处警更加快捷、准确。GIS 地理信息和 GPS 卫星定位系统在消防通信中逐步得到利用。三、着力加强消防部队建设,打造一支应急救援的生力军全国各地应急救援的实践表明,消防部队的作用已不可代替,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手中处置各种灾害事故的“王牌”和生力军。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因此,着力加强
13、其建设,已成为我们增强防灾抗灾能力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对消防部队的任务重新进行法律定位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防队都承担了本地区包括火灾扑救在内的各种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大到危险化学品事故、交通事故、塌方等救援和火灾扑救,小到紧急医疗救护、抢救落水者、伤病员、为居民关煤气、取蜂窝,无所不为,深受群众的欢迎和爱戴。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消防部队的任务是“同火灾作斗争”,其工作范围十分单一,与此同时,对其它灾害事故处置,又缺乏训练有素、组织严密、指挥有序的专业队伍。根据近年我国的实践和国际通行做法,重新定位消防部队任务的时机已经成熟。即明确以消防部队为主,承
14、担抢险救援的工作。 (二)整合现有救援资源,加强消防部队的装备建设, 目前,我国抢险救援主要力量包括:公安消防部队、企业专职消防队、矿山救护队、森林警察部队、地震救护队、水上救护队、医疗救护队及供水、供电、供气和交通等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单位和抢险队伍,救援资源十分有限且分散。各抢险救援队伍在接处警系统和信息技术平台建设上基本上也是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规划,存在着重复投资建设,分散管理,资源浪费,缺乏统一组织指挥和综合协调的现象,平时无法进行必要的合成训练和演练,以致在大型灾害事故抢险时,无法形成合力,严重影响了抢险救援工作的效率。 因此,以消防部队为骨干力量,有效整合抢险救援资源,是当前一项
15、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认为,在对消防部队承担的任务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将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在以消防部队为主要骨干的救援队伍建设上。在装备建设上,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消防部队的装备建设,加大对器材装备经费的投入,注重配备抢险救援器材,改善抢险救援器材装备落后的状况。对经济贫困的地区要实行一定扶持,以确保消防部队装备器材得到基本满足;同时,要不断总结各种救援器材的使用效能,加强抢险救援器材的技术革新,研制更新、更多的抢险救援器材,提高抢险救援的保障能力。 (三)增加数量、提高质量,逐步满足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目前,我国消防部队仅 12 万人,仅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一,而欧美国家已经占到人口的千分之一
16、。我国仍有 761 个县(市)、旗未建公安消防队,但每年消防部队参加的各类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 15 万余起,平均每天 400 余起,如此繁重的任务已暴露出消防部队数量的严重不足。同时,由于体制原因,大量业务骨干不能很好的保留,训练条件欠缺,专业人员来源狭窄等,都制约了这支队伍质量的提高。由于城市灾害严重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因此,有必要在体制上、机制上对消防部队进行改革和加强。如逐年增加消防部队的编制,加大对消防专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培养各种层次、处置各种灾难的专业人才和指挥员等,以不断满足城市抢险救援工作需要。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消防部队优势,
17、提高防灾救灾能力重特大灾害事故发生后,其救援工作需要很多部门和单位共同参加才能完成,如何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已成为了全世界一个共同的话题。特别是“911”事件以后,人们对安全保障的要求更加强烈,美国政府明确提出把建立和完善可靠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不少国家也开始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措施。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整合现有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建立一个统一的,涵盖所有处置在灾害事故的专业组织机构,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整
18、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和公众参与,明确灾害事件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国家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明确,建立救援应急机制,避免灾害事故处置指挥不协调,初期处置较为混乱,处置困难的事件发生,提高灾害事故处置效率。消防部队是一支具有较强的公共性、通用性的常备救援队伍,要充分利用消防部队机制和优势,把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有利于快速、有效处置灾害事故,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消防部队社会抢险救援能力作者: 郑体国摘要:现代社会必须构筑一个完善的抢险救援体系,消防部队必将成为这一体系的主体,这是国家法律赋予消防部队的职责,
19、是社会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历史的必然。本文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及我国消防部队的实际情况,对提高消防部队的社会抢险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关键词:提高 消防部队 社会抢险救援 能力如何建立完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成为了当前全世界人民的一个共同话题。灾害事故的多发性和突发性给人类带来难以置信的危难,甚至毁灭性的灾难。因此,人们对安全保障的心理需求也越来越高,呼唤着安全,期盼着安全。现代社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同灾害事故作斗争的主力军,被历史推到抢险救援的第一线,这既是对消防部队的严峻考验,又是消防部队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正确理解社会抢险救援
20、的内涵,是提高消防部队的抢险救援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七条规定:公安消防部队除完成本法规定的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它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这是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但是,在履行这一光荣使命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危险情况,如化学危险品泄漏、爆炸、建筑物倒塌、洪灾、旱灾等,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因此,如何提高消防部队面对各类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那么,社会抢险救援的内涵是什么?它涵盖的范围有哪些?本人认为具体包含:一是抢险,是指正在进行中的灾害事故,如火灾、爆炸、
21、泄露等;二是救援,是指已经发生了的灾害事故的援助行动,如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广义地讲,社会抢险救援是指发生各种灾害事故时,国家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影响公共秩序或者在人员遇到急、难、险、阻情况下,需要消防部队进行的紧急救助活动。它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和人为灾害。因此,各级消防部队必须认清参加社会抢险救援的任务,这是我们消防人的职责所在,是社会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安顺市西秀区消防一中队,在 2004 至 2006 年共接警出动 864 次,其中社会抢险救援 473 起,占54.74%。各类灾害事故的突然发生,由于消防部队的积极参与救助,收到了明显效果,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
22、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和评价。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火灾以外的事故越来越多,各类突发灾害事故与日俱增,据调查了解,每一起事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拔“119”,这本身是人们对消防部队的信任,我们作为消防人,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抢险救援,我们责无旁贷。要在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犹如天降神兵,出现在事故现场。然而,我们消防部队的救援力量到场后能否控制灾害事故的发展,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事故处置完毕。它既关系到消防部队战斗能力,也关系到消防部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驻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建立完备的社会抢险救援体系,是提高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的保证消防部队
23、实施各类灾害事故救援,建立完备的抢险救援联动体系势在必行,从社会发展导向看,我们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抢险救援联动体系,并与世界同行接轨。目前,我国消防部队逐步拓宽职能,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承担了各类社会抢险救援任务,实践证明,仅靠消防部队的力量,是无法取得各类抢险救援战斗的全面胜利的,无论是在人力、物力,或是在保障上,都与现实繁重而艰险的社会抢险救援任务不相适应。我个人认为,消防部队应该当好政府的参谋,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导的社会抢险救援组织体系。社会抢险救援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性工作,事故涉及面广、事发突然、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没有统一的组织指挥,明确的职责
24、分工,很难有效地实施科学的处置。因此,成立以当地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导,以当地政府为总指挥,由当地各行业专家联动社会其它救援力量组成的社会抢险救援机构,全面负责当地重特大事故的社会抢险救援工作,采取定时召开会议,参观事故现场,进行科学交流,发放专家津贴等形式,增加组织指挥机构的凝聚力。其条件:一是政治合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业务素质精,在化工、医疗、建筑、电气(力)、潜水等方面有专长;三是身体健康,乐于社会抢险救援事业。其任务是:不仅是行政指挥部,同是也是智团、专家组,消防部队处于决定地位。首先,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导的社会抢险救援组织体系,必须明确社会抢险救援指挥行动的几个原则:一是在
25、统一指挥下行动原则。凡参加抢险救援的力量,要有铁的纪律,坚决服从现场指挥机关的指挥,统一行动。二是要实行先控制后处置原则。事故发生后,往往现场比较混乱,消防部队到达现场后,要迅速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的所有情况,紧紧把握救援工作的全局和关键,正确实施对各参战单位的力量的统一指挥,有效控制事故的发展。三是要实施科学决策的原则。“119”指挥中心在接到重特大事故报警的同时,要通知和报告社会抢险救援机构。一些事故来的突然、发展猛烈,往往给人意想不到的后果,泄露爆炸倒塌火灾。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氧化剂、腐蚀剂等物品,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水和英勇顽强、敢打敢上敢拼能解决的
26、,要尊重科学、慎密策划、因物施救、对症下药。四是在全面保障下处置的原则。参加抢险救援的人员要根据事故情况配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不得贸然行动和单独行动。五是救人胜于救灾的原则。其次,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导的社会抢险救援组织体系,必须改革消防部队作战编组形式。现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是按 6 人一个班来编制的,无论在日常管理、执勤、救援出动和各种训练上,都是按班编成,这种编成对于加强部队管理,实施火场指挥有积极意义,但是,随着消防部队社会抢险救援的职能拓宽写入消防法后,现在的班编制应用于抢险救援中的问题已明显暴露出来。一方面,现行行政编制是基于防火、灭火两大职能设定的;另一方面,消防部队社会抢险救援
27、的职能,需要我们重审作战体系的编成。因此,在作战编成上要跳出防火、灭火意义上的编制形式。一是落实基层中队建制编制,配齐干部。基层干部是社会抢险救援力量的落着点,是最直接的第一线指挥力量。从目前消防部队基层中队编制的现状来看,90%的中队缺编,一些机关占编严重,加上会议、出差、探亲、休假、病号等占去一部分执勤力量,致使基层中队执勤警力严重不足。在较大型的灭火作战和社会抢险救援过程中很难形成战斗力。所以,落实基层中队建制编制,改革基层中队建制编制,合理配备干部综合结构,已迫在眉睫。再次,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导的社会抢险救援组织体系,必须以建设发展特勤中队为基础。特勤中队有车辆装备的优势和处理灾害
28、事故的优势,要把特勤中队办成一所消防特勤知识、消防技能、部队管理的学校,并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救援能手和骨干力量。三、加强完善装备建设,切实提高消防部队社会抢险救援的保障“工欲善必先得其器” ,消防部队对装备有很大的信赖性,因此,完善装备是提高社会抢险救援的保障。支队级单位应从全局着眼,加大请示汇报力度,积极协调大方政府加大投入,努力不断完善装备。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指战员装备,为指战员完成抢险救援任务提供物质保障。执勤中队,特别是特勤中队(班),应结合当地常年抢险救援事故多发的对象,瞄准科技含量高的个人防护装备、针对性地配一些适用性、科技性高的个人防护装备。一是在保证消防队员灭火用的战斗服上,尽可能
29、购置一些特殊服装,如防化服、防火服、避火服等;二是尽可能性购置一些救生和自救器材,如空气呼吸器、导向绳等;三是配置随身破拆器材和照明器材。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装备特种消防车辆和特勤消防器材。尽可能购置一些特种车辆装备到部队,如防化洗消车、抢险救援车(牵引、起吊)、涡喷式泡沫消防车和干粉车等。这些车辆装备往往具有特殊的抢险救援功能,对于高楼、地上(下)、水上、大型化危场所等发生的事故能发挥特殊作用。四、科学施训,是提高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的基础各类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是一项集脑力和体力于一体的高强度和高危险的综合性社会化劳动。是一项争分夺秒、快速反应讲究科学的应急性技术性工作。因此,要求指战员要科
30、学施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基本功,更要组织系统的理论学习,开展好心理素质训练,不断拓展和改进技能、体能、理论方面的教育训练。一是强化体能素质训练,培养指战员强健的体魄。强健的体魄是完成社会抢险救援任务的条件,随着训练模式的改革,对指战员个人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结合消防部队的实际,开展消防体能训练,拟定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展训练,让全员都参与到其中。二是以熟悉车辆、器材为目的的本职岗位技能训练。时下,随着各级人民政府的社会职能的转变,政府以消防工作日益重视,新车辆、新装备、新器材这几年已陆续配置到各执勤中队,困此要使战斗装备转化为战斗力,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必须加强与改革各类装备的操作技能训练和
31、战术应用训练。一是从理论上熟悉手中武器的结构,技术参数,操作方法及装备特性;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际性的打操作训练,以造就更多更精的专业人才;三是全员参与,不断挖掘潜力,不断革新手中武器的使用功能,促进一人多能,一器多用的转变;四是按时保养和维护,保证手中武器完整好用。三是深入开展“六熟悉” 训练,制定辖区易发灾害事故应急作战预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辖区易发灾害事故的熟悉训练,是消防部队战斗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易发灾害事故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对完成抢险救援任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开展“六熟悉”训练,不能一劳永逸,只停留在熟悉的基础上,要随时注意各类灾害事
32、故的危险性、处置措施,要在熟悉的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抢险救援应急作战预案,并开展经常性的实地训练,提高部队的整体救援作战能力。四是积极探索和强化对消防部队指挥员的训练,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消防指挥人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强将手下无弱兵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消防部队战斗力提高关键在于干部素质,特别是一线指挥员素质的提高,总结几年来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防指挥员的素质。为此,各级机关业务部门要积极探索对干部的培训途径,强化对指挥员的训练。一是身体素质训练;二是管理指挥能力的训练;三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四是社会人际关系的训练,不断培养消防
33、复合型人才。同时,支队以上级单位要制定出干部业务考核标准,使干部队伍有一个整体的素质定位要求,鼓励消防指挥员自学,真正营造干部提拔任用,以德、能、勤、绩为标准的竞争氛围。综上所述,消防部队要适应新世纪执勤和各项消防保卫任务的要求,完成消防法赋予的神圣使命,提高消防部队的社会抢险救援能力,一靠认识,二靠知识,三靠装备,四靠训练有素。浅议如何提高基层消防队灭火救援能力2007/9/20/13:07 来源:重庆总队江北消防支队 作者:吴子然 火爆商机! 最值得收藏的 101 个商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防部队的作战对象日趋复杂,传统的消防战训工作理论、模式和工作方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
34、何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确保“打得赢”,成为消防战训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就目前情况看,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灭火救援是由一个中队单独完成的战斗任务,因此,提高基层中队的作战能力是整个战训工作的重点。笔者结合在基层中队从事战训工作的实践,对如何提高基层消防中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提几点粗浅的看法。一、要增强训练工作的针对性 加强训练的针对性,首先要针对于中队、区域的作战对象开展练兵活动。练为战,先要弄清楚与谁作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针对本地消防保卫对象的特点以及易发灾害事故的类型开展训练,在训练科目的选取上,器材的配置上,都要以此为依据,否则,训练工作就会跑偏了,落空了。其次
35、,要结合作战任务练兵。随着消防部队的发展壮大和消防保卫职能的不断拓宽,消防部队的作战任务将细化成常规火灾的扑救、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社会救助等不同的类型,担负不同作战任务的中队应当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分工、不同的器材装备,进行针对性强的训练,使训练更加贴近实战。再次,要紧贴作战环境练兵。应当对本地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进行全面的预测,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中队设置到预定作战任务的相应环境中,进行适应性训练,要注意把作战环境设置得恶劣复杂一些,坚决克服和纠正避险就安、避重就轻等现象,努力锻造中队在最不利条件下的作战适应性。 二、要实现战斗员的“三个转变”。 通过战斗员的“三个转变”,提高班组和中队的实
36、战水平。(一)体能训练向智能训练的转变。“身体是革命是本钱”,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顺利完成各项艰巨的、复杂的训练作战任务。科技灭火,科技强警,向科技要战斗力;人是战争成败的决定因素,而人的智力又是人的创造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在搞好体能训练的基础上,要注重智能训练,提高战斗员的文化素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创造力。(二)操场训练向火场训练的转变。从“梯子水带”的基础技术训练转变到适应性、应用性、智能性训练上来;从一般的摆兵操训练转变到针对性强的实地演练上去,从只注重操场训练转变到结合无烟火的系统网络软件对抗上来,使训练贴近实战。(三)技术训练向
37、战术训练的转变。战术训练是源于实践、反映实践、高于实践,战术训练以实战为依据,又对实战具有指导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执勤业务训练的层次与质量,必须从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主的模式,向以战术训练为主转变。明确规定战术训练在执勤业务训练中的比重,从时间、内容等方面确保战术训练的主导地位。 三、要坚持以战养战,在认识的飞跃中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从当前基层中队兵源结构的现状看,兵役制度的改革和士兵服役期的缩短,战斗员轮换快、成份新。多数官兵经历的火场少,尤其是缺乏参加较大规模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经验,一旦遭遇特殊的灾害现场,往往方寸大乱,难以从容应对。针对这种情况,基层中队一定要加强战术研讨和战评工作,因为它是部
38、队执勤业务教育训练的重要环节,能使广大官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直至产生一个飞跃。也就是说,我们实践于灭火救援现场,通过理论研究在回到灭火救援现场中去,并在灭火救援现场中领悟,从而增长灭火救援能力。例如,我们组织战评总结或开战例分析研讨会时,并非身处灭火救援现场,是面对一个个过去的灭火救援现场。再现火场或灾害的情景,而且用更加冷静、理智的心态来审视曾经的火灾扑救和灾害处置,综合分析,认真总结,客观评述,并从理论的高度来衡量审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全面提高。从而通过现象领悟各类灾害事故和火灾的特性和本质,通过作战过程把握灭火救援制胜的规律。四、要注重训练工作的实效性 要始终把部
39、队战斗力作为训练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训练成果的价值在于应用。而且最终形成战斗力才是真正的成果。因此,要求我们在训练实践中,不仅要注重成果的创造,更要注重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只有这样训练成果才能在部队应用中转化成战斗力,否则再好的训练成果也只能是一种摆设,经不起实战的推敲。同时,我们在评价一个单位训练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不能仅看声势的大小、会议开了多少、方案制订了多少、经验出了多少,而要看官兵素质、训练质量、战术运用和部队整体协同作战的水平与层次提高了多少。这样训练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基层消防中队作战能力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关系需要处理和协调。特别是我们西部消防部队
40、的训练工作离中央军委提出的“训练内容规范化、训练秩序正规化、训练场地基地化、训练方法模拟化、训练保障节约化、训练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和“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提高训练质量,增强作战能力,成为每一位从事战训工作和基层中队工作的消防官兵应该考虑的问题。浅谈如何提高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8-09-10 | 文章来源: 内蒙赤峰 | 作者: 宣红才5.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8 级强烈地震,6.15 日哈尔滨一架探矿飞机在赤峰巴林左旗坠毁。在这些特大灾难、意外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队迅速出动、果断处置,为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救援过
41、程中所遇到新的困难、出现新的问题也需要认真的加以分析、研讨、总结。近年来,各类灾害事故也频繁发生,消防部队所担负的灭火救援、抢险救援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如何做到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不断提高消防部队的抢险救援能力,就成为我们长期抓好、抓实的课题。结合实际救援工作,笔者就如何提高部队的抢险救援能力谈一点看法。加强特勤队伍建设从 90 年代初,国家就注重加强了特勤队伍组织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还投入资金 10 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建成了 30 个消防特勤大队,159 个消防特勤中队,特勤队伍初级规模,但面对繁重的救援任务,在量上、质上尚显不足,应建立一种点多、面广、训练有素、反应快速、联动迅速的抢险
42、救援分队,以达到了救灾早、行动快、联动性强。偏远县中队应组建特勤班或救援作战小组,以适应抢险救援的需要。而这些偏远县城,财政大都困难。因此,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和完善消防特勤队伍的组织建设。 适应实战需要,积极推进训练改革新形势下的抢险救援训练工作,应当贯彻“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在深入研究抢险救援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抢险救援特勤队的培训。抢险救援特勤队的培训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集中讲授,发辅导教材和在岗自学等方式,学习各种灾害常识;了解各种抢险救援器材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掌握抢险救援的基本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开展多种形势的抢险救援基本
43、训练。包括增强身体耐力、灵敏性的体能训练;穿戴各种专用服装和佩戴呼吸保护器的防护训练;操作各种大型破拆工具和移动式排烟机等抢险作业器材方面的技术训练;在有毒、高温、黑暗、浓烟、高空、地下等特殊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和心理训练。结合现有装备,加大训练改革力度,努力使训练贴近实战。新装备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才能熟练操作使用。一边增加新装备,一边开发研制抢险救援训练项目,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全面提高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设置训练项目时,应当考虑实战需要,贯彻练为战的原则,切忌脱离实际,仅图美观好看的花架子。改革训练手段,建设训练基地和模拟训练设施。设置仿真环境和复杂现场等现代化
44、手段,拓宽训练的路子,培养指挥员的判断与决策能力,提高战斗员的现场指战能力。调查研究,制定抢险救援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预案,能做到打有准备之仗,打有把握之仗,才能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抢险救援预案通常采取图形标绘与文字记述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包括预防灾害单位的灾害特点;抢险救援的主要措施;需要调集的相关部门及调集方式;各抢险救援主要单位的主要任务及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机构等。抢险救援预案是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关乎任务的成败,必须认真对待。应当组织专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聘请专家介绍分析灾害事故特点、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摸清灾害事故源单位自有
45、的消防设施、设备种类、性能状况;防护此类灾害事故现有能用的设施种类、数量、性能状况及调用方式;调查灾害事故源单位及其附近地理环境情况,如单位内部布局、与周围单位居民住宅的间距、人口密度、疏散通道、消防水源(及其他可能出现的损害情况)等;收集灾害事故目标区域的水文、气象资料,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处置预案,报请政府批准,印发相关单位,并适时由消防部门牵头,组织实地演练。如在演练中发现预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情况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修改并通报相关单位。在最短时间内,落实到位,使预案达到实战需要。 提高指挥艺术和技术加强战术演练是完成抢险救援任务的关键。这就是要求:我们各级指挥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进行培训
46、,对各种抢险救援战例加强分析,进行固定作业,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总结经验,提高指挥的理论水平;要提高指挥艺术,加强战术合成,各级指挥员要居安思危,必须针对不同的灾害特点,依据现有的抢险救援装备器材和人力,做好定性与定量分析,制定多种预案,科学教程,加强装备与人员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提高合成战斗力,把潜在战斗力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加强多部门协同作战。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政府部门和单位,较大的灾害事故甚至需要全社会动员,故必须实行统一组织指挥,密切协同配合。应成立由党委、政府领导为总指挥,公安、消防、驻军、卫生、环保、民政、邮电、运输、气象、宣传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专家为成员的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部应定期分析研究本地灾害事故预防工作形势及问题,制定应急抢险救援程序,明确统一指挥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以及各抢险救援队伍,在灾害事故发生后,既要按照总指挥部的命令,根据各自分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行动,又要从抢险救援的全局出发,主动搞好协同配合。使消防部队能专心完成主要处置任务,是解决消防警力不足的有效办法。使用好社会专业技术力量,可以提高决策水平,提高处置的成功率。在处置过程中,参与方案的制定,确定救援方法,指导救援行动,不仅能够提高准确性和成功率,而且可以减少救援人员不必要的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