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鞋匠老胡 金昌 阅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24255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鞋匠老胡 金昌 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鞋匠老胡 金昌 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鞋匠老胡 金昌常步行,鞋就磨得快,磨得快就得常修鞋,就认识了老胡。老胡是位残疾人,修鞋摊子就摆在路边。一年四季,除了雨雪天,他都在路边坐着,刮大风也照样出摊。五黄六月晒得头皮疼,十冬腊月冻得脸乌青。我从事过酷暑严寒中的露天劳动,知道那有多苦,多受罪,于是鞋坏了,总找他修。修的多是运动鞋,后跟磨了钉钉后跟,鞋帮绽线了缝缝鞋帮,没啥特别的。然而,一双旧皮鞋的换底,让我对他肃然起敬。那双鞋是 6 年前,我花 120 元钱买的,底磨透了,要说也该扔了。但底虽透了,鞋帮鞋面还好好的,这让我这个有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记忆的人,在扔与不扔的问题上犹豫良久,最后决定叫老胡看看,能不能换底。

2、老胡说,能换。不过贵些,得 30 块钱。我说,行,就 30 块钱。老胡又说,得多等几天。我说,就多等几天。过了十多天,我想该换好了,便去取。老胡说,没呢,还得等上几天。又过了十多天,我又去,老胡还是说要等上几天。换双鞋底本不是大事,可这老胡一连叫我跑了 4 趟,还说要我再等几天,这可叫我急了眼。我问老胡,你这摊上摆着这么多鞋底,换上一双不就得了,啥大事?老胡说,对你事小,对我事大。找不到匹配的底,咋换?我说,一双旧鞋,胡换换妥了,哪那么多讲究。老胡说,你不讲究行,我不讲究不行。俗话说鞋帽满街走,带着工匠的手。我干的修鞋活儿,吃的修鞋饭。胡换了,你穿上不合适不说,还难看。谁见了问,谁修的鞋?修的

3、是个啥呀!骂起来,我会耳朵根泛红,耳朵眼儿发痒的。你想胡换,拿走,找别人去换。我以往俩月才跑去进一趟货,为了它,我都跑了 5 趟了。不合适,不能换。 我想这老胡,平时粘一双运动鞋才挣 3 元钱,而这双鞋要抵得上那 10 双鞋呢,竟然叫我往别处换,好挣的钱却不挣,是个别筋人。你别筋我也别筋。于是说,不找别人换,就找你换。老胡说,那你就再等。我姓胡,不叫胡来,不胡修胡换胡挣谁的钱。这一回,我过了两个多月,才到老胡那里。一看,换好了。穿上试试,果然舒适合脚,还好看,便又穿了一年多,帮烂了,面上的折痕处透了,穿不出门了,才当作拖鞋趿拉了。老胡还在路边坐着,还在修鞋。他的眼睛里闪着精光,脸上的认真劲让人

4、信服。干一行,精一行,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人都不如老胡。 (摘自意林2017 第 6 期,有删改)1.浏览全文,概括老胡给我修鞋的事。 (3 分) 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老胡的形象特点。 (4 分) 3.体会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4 分)4.作者描写老胡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老胡怎样的性格特征?5.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是:( ) A.本文讲述了意见稀松平常的小事,却折射出老胡作为鞋匠的责任心、耐心,表达了作者对老胡的敬佩之情。B. 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C.第段语言诙谐有趣,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写出了鞋匠老胡的执拗,承接上文老胡的众多要求,为下文做铺垫。D.第段中,“谁见了问,谁修的鞋?修的是个啥呀!骂起来,我会耳朵根泛红,耳朵眼儿发痒的。”一话侧面描写了老胡的职业精神与责任心,同时深刻批判了现代社会中“工匠精神”的缺失。6.原文中结尾一段为“老胡还在路边坐着,还在修鞋,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这规章那准则以及什么职业道德规范,但我知道在道与德上,他比那些人前冠冕堂皇,人后造假药、假酒、毒奶粉、毒食品添加剂的无良者们强得多。”编辑汪浩然在出题时删去了这一段。你觉得是否要保留这一段?请说出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