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年孫臏和龐涓一同拜在道家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龐涓先出山在魏國做了將軍,他嫉妒孫臏才華,擔心他輔佐別人超過自己,就把孫臏騙到魏國,砍了他雙腳,在臉上刺字塗防止逃跑。孫臏靠裝瘋暫時騙過龐涓逃過一死,聽說齊國使臣出訪魏國,就偷偷去拜見了他。這個使臣很有眼力和魄力,就把孫臏接回了老家齊國。齊國大將田忌也是慧眼識英雄,很尊敬孫臏,把他接到家裡善待。田忌喜歡賽馬,但是屢次同齊國公子總是輸多贏少。孫臏仔細觀察以後,發現了問題想出了對策。於是向田忌建議不妨再賽,保證能贏。田忌深信不疑,欣然同意,並且與齊公子和齊王打了個千金賭注。到了比賽的時候,孫臏對田忌說:“雙方的馬的奔跑速度差別不大,所以互有勝負,難以
2、把握。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對方和自己的馬的實力,把雙方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這樣當他們最快的馬出場的時候,我們就派自己跑得最慢的馬和它比賽;用我們最快的跟他們的中等速度的馬比賽;用我們中等速度的馬跟他們最慢的馬比。這樣差別就明顯,我們贏面就大了。”果然三組馬賽完了,田忌贏了 2 局輸了一局,贏了千金。田忌把孫臏舉薦給了齊王,就是那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齊威王。齊威王向孫臏請教兵法,拜他為軍師。於是才有了後來的圍魏救趙、馬陵道射殺龐涓的故事。孫臏的祖先孫武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臏則進一步告訴人們知己知彼以後該怎麼辦,那就是“避其鋒芒,擊其惰歸。”孫臏並沒有去花錢換新馬,也沒有去訓練馬提
3、高速度,更沒有用下做的手段對對方的馬做手腳。他改變的只是馬與馬競賽的對應關係。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無象的關係的改變,卻導致了輸贏結果改變,豈不令人深省?兵家關注的是輸贏成敗,醫生關注的是健康、疾苦、生死。既然兵家能夠通過改變關係轉敗為勝,醫生難道不可以通過調整關係來起死回生、治病救人嗎?難道非得去換心置肺,切脾切肝嗎?答案是肯定的。人是自然的產物,事實上,人的很多疾苦病患的產生,都是沒有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違背了自然規律。所謂天行有常,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道家和中醫都強調順應自然,反對逆時而動,逆勢而上。比如說,人應該瞭解四季的變化,並且隨之調整調節自己的生活規律。再比如晝夜變化是有規律的
4、,人本應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是現代社會大都市的人們往往不自覺的用電延長光照時間,不僅顛倒陰陽,而且往往提前消耗潛能,透支精血。搞得小女孩子月經提前到 10 歲就來。30 多歲的人們夜夜失眠早醒,白天精神恍惚,不能勝任工作。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不能離群索居、獨立生存。但是如果不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身心健康一樣會受到戕害。想處理好人際關係,首先必須知彼知己,其次需要勇氣和魄力去改善關係。從知人來講,靈樞通天篇以陰陽為原則將人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五類。指出太陰之人“ 多陰而無陽, 貪而不仁,下齊湛湛,好內而惡出,心和而不發,不務于時,動而後之。”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小貪而賊心
5、,見人有亡,常若有得,好傷好害;見人有容,乃反慍怒,心疾而無恩。”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居處於於,好言大事,無能而虛說,志發於四野,舉措不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事雖敗而常無悔。”少陽之人“多陽少陰,是諦好自貴,有小小官則高自宜,好為外交而不內附。”而“ 陰陽和平之人,陰陽之氣和。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還詳細介紹了 25 種不同類型的人的身心舉止狀態,變化規律。如果我們知道了周圍人的秉性特點,又有自知之明的話,就能掌握與不同的人相處的技巧,即能在與人的交往中獲益,不是躲進小樓成一統,老死不相往來。又能避免出現農
6、夫與蛇的悲劇。這就像孫臏告誡田忌一樣,對方的馬是什麼樣的,我們應該怎麼做。結局才能是是贏得勝利,健康長壽。其實人重要的、最難相處的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具體來說就是精神和肉體;情欲和理智;寤寐、動靜、六臟六腑、經絡氣血的關係。很多人各個臟器都沒有問題,而人卻活得很痛苦,其實就是內部關係出了問題,限於篇幅,我們下期再說。理課第九田忌賽馬(下)都知道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的基本理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陰陽、五行學說是研究什麼的,為什麼中醫要研究玄虛、縹緲的陰陽、五行?讀了田忌賽馬的故事,大家就會明白看不見摸不著的關係是無形的存在。掌握事物之間的關係,調整事物之間的關係,也會改變最終的結果。所以說陰陽、五
7、行學說就是關係學,教人掌握事物之間最基本的關係陰陽;相對複雜的關係五行;更為複雜的關係八卦乃至易經等等。只有在“知彼知己”以後,兵家才能謀求百戰不殆”,而中醫則謀求“以平為期,以和為貴。”其實說白了,生命不過就是一種關係的總和,是精神和意志、意志和肉體、物質和能量、臟與腑之間、表與裡等等關係的總和。一旦關係出現了不協調,人就會生病。關係破裂就是生命的結束。一個人體檢以後發現每個器官臟腑都很健康,但是人卻活得很不舒服,其實就是關係出現了問題。一個人出了車禍死了,他的臟腑、器官可以被移植到其他人身上繼續存活,但是這個人卻沒了。兩個人結婚,建立了家庭,成就的是一種無形的關係。兩個人彼此包容、謙讓;在
8、一定限度內互有爭鬥,最終維持、維護家庭關係。但是如果整天激烈爭吵、動手動腳;或者互不理睬、形同陌路,大打冷戰,也許作為個體的每個人都很健康,但是關係變了,就是家庭出現了問題。最終兩個人離婚了,每個個體都可以繼續獨立存在,但是家卻沒了。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一個籃球隊五個隊員,個個身強體壯,身懷絕技,但是球隊卻總是輸球。這時候需要的不是隊醫或技術指導去針對個體下功夫,或者乾脆去買大球星,換人了事。而是需要一個好的教練,去調整隊員的位置,協調球員內部的關係。最終才能反敗為勝。其實每個人都明白,用的是同樣的原料,廚子炒出來了菜就是比我們炒的好吃。用的是同樣的零件,外國原裝和進口組裝的價格就是不一樣
9、。用的是同樣的棋子,遵守的是同樣的規則,輸贏的結果,源于棋手的思路、水準的高低。同樣植物藥,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和在現代藥理學指導下使用,就完全是兩個結果。 在上個世紀和去年掀起的否定中醫的濁浪中,有一種論調很成氣候,甚至幾乎影響了一個產業。那就是廢醫存藥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中醫理論是荒誕不經的,而中藥是有效果的,所以應該取締中醫理論,保留中藥。奇怪的是這種元帥無用,士兵有用;孫臏無用,馬有用;棋手無用、棋子有用的觀點居然甚囂塵上,愈演愈烈。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人們開始機械地以藥對症使用中藥,把因時、因地、因人結合病人自愈能力才能起效的中藥,當成了無條件就能治病的西藥。中藥教材拋棄中藥的性
10、質,仿效西藥的分類,分成什麼發汗、湧吐、瀉下、活血、利尿等等類型。開藥的醫生不學習研究中醫基礎理論,分析病人的病機、體質,不掌握藥物的寒熱性味、歸經,結果中藥療效大大折扣。與此同時,用西醫西藥理論分析中藥的成分,提取所謂的有效成分;這種狗眼看人低的研究中藥的方法,表面是在發展中醫藥事業,其實是在摧殘中醫藥。由於理論哲學素養的缺失,使得他們無法把握藥物內部複雜、多變的關係。只好去追求簡單化,而被他們棄之不用的無效成分,卻是中醫認為必不可缺的。為了追求明顯的效果,不惜加大劑量,延長服用時間,結果導致了大批使用中藥的毒副作用事件的發生。1990 年,日本厚生省規定,只對取得西醫資格者授予漢方診療資格
11、,換言之,日本中醫師(和漢醫師)沒有法定地位。日本的政策就是“廢醫存藥”。漢方製劑由西醫大夫對病使用而非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辨證使用。1990 年,日本厚生省宣佈首先對小柴胡湯應用現代醫學、藥學的再評價方法確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經過大量研究,1994 年厚生省對小柴胡湯改善肝病患者的肝功能障礙之功效予以認可,於是該方作為肝病用藥被正式收入國家藥典,日本出現百萬肝病患者同服小柴胡湯的盛況。小柴胡湯成了肝病患者治療首選藥物,且貫穿治療全程,例如,一患者連續三年服用,累積服用了 7.5 公斤小柴胡湯製劑。1995 年,小柴胡湯製劑的年銷售額超過當年日本醫療保險範圍內 147 種漢方製劑總銷售額的 25%
12、。1996 年 3 月,媒體披露:自厚生省認可小柴胡湯治療肝病功效以來的兩年內,有 88 名慢性肝炎患者因服用小柴胡湯而致間質性肺炎,更有 10 例死亡。厚生省立即發出緊急通知。民眾對此反響強烈。是謂小柴胡湯事件。小柴胡湯事件的出現絕非偶然,是日本廢醫存藥、中藥西用、對病而不辨證的必然結果。不能說日本在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小柴胡湯方面沒有下功夫;事實上,日本對小柴胡湯按西醫西藥的研究思路進行的臨床與藥理研究,特別是對其治療肝病的研究,可謂廣泛、深入,而且系統、全面,手段亦甚先進。因此,有專家認為:從現代西醫的藥理學立場與方法出發,常常難以闡明漢方製劑及中藥的療效機理;從中醫辨證立場看,小柴胡湯不可能適用於所有肝病患者,也不可能適用于某一患者病程的始終。這種廢醫存藥,中藥西用的現象依然存在,遺憾的是他們還打著中醫中藥的招牌在矇騙患者。由於醫生的無知和無能濫用中藥導致的惡果,最終還要把屎盆子扣到中醫、中藥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