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科公开课教案 1第 11 课 北伐战争姓名:于海燕 任教年级:初二 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战场、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理解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性。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通过引导学生从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先烈们的壮举是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英勇行为,培养学生立
2、志报效祖国、做现代文明人的情感。二、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三、 教学难点 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四、 教学时间:2009 年 10 月 21 日五、教学方法 问题中心法 图史结合法 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六、组织教学(一)预习检查 导学案【知识梳理】部分(二)学习新课1.导入 (情景导入法)【学生齐唱国民革命军军歌 】【教师陈述】这首儿歌在 10 世纪流行于英国,后来传到中国,被填入了新的歌词,立刻在风起云涌的北伐战争中改变了儿歌的身份,以不变的旋律鼓舞着仁人志士。歌词中为什么要“打倒列强” , “除军阀”?国民革命到底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时空,来一次国民革
3、命之旅。2.出示阅读思考题,学生阅读回答(1)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2) 请简述黄埔军校创建的概况。 (包括时间、地点、主要 领导、意义)(3)假如你是北伐总司令,分析为什么要北伐?伐的是谁?计划的主战场是哪里?为了获胜,你会采取哪些策略?(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事件是什么?历史学科公开课教案 2(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谁的利益?3问题研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一一一 黄埔军校的建立(1)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2) 请简述黄埔军校创建的概况。 (包括时间、地点、主要领导、意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4、50 页导入框内容并提问】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出,黄埔军校创办的宗旨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 50 页“动脑筋” 】一一一 北伐胜利进军【过渡】黄埔军校的建立,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时北伐战争。【教师补充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实力对比】(3)假如你是北伐总司令,分析为什么要北伐?伐的是谁?计划的主战场是哪里?为了获胜,你会采取哪些策略?【过渡】只有半年时间,北伐军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夹缝中,北伐军为什么在短期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教师强调】特别是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刚才同学
5、们讨论的叶挺独立团,被人民成为“铁军” 。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铁军”战士大无畏精神。请四位同学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本 52 页中他们攻打武昌城前的感人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之后说说你们的感受。【学生回答】 (1)1924 年 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 标着着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 (2)1924 年 广州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意义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学生思考回答】说明只有具备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不拍牺牲的革命精神,才能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学生回答】1.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2.国共两
6、党合作;3.广大北伐军官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4.人民群众的支持。【四位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体验】【生】共产党员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他们都是人们心中不朽的英雄【学生回答】(4)蒋介石、汪精卫等国名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5)1927 年 南京 代表大资产历史学科公开课教案 3【过渡】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统一战线却破裂了。因何而破裂呢?(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事件是什么?(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过渡】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谁的利益?【师】至此,在中国大地上,
7、共有几个政权?【教师补充】1927 年下半年,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打败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课堂争鸣】在学完北伐战争的历史后,有两位同学就北伐战争的成功与失败发生了争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北伐战争的成败呢?阶级大地主的利益南京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三个政权。【学生回答】七、课堂巩固 1.课本 53 页课后练习2.导学案【自主检测】部分八、板书设计第 11 课 北伐战争一.黄埔军校的建立1. 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1924 年)2.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地点:1924.5 广州黄埔 校长、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和政
8、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奠定了基础。二、北伐军的胜利进军1.原因、时间2.对象: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3.战场:两湖(主) 、江西、浙闽 4.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叶挺独立团)5.胜利进军的原因6.结果:失败蒋、汪叛变革命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 2.性质3.政策历史学科公开课教案 4九、布置预习1.简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经过。2.秋收起义后工农红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十、教学反思针对本课的重难点,我采用创设历史情境、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在讨论时,学生都很积极的参与进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由于讨论前,我对情境的铺设不足,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另外,本课和前面的知识点连接不是很紧密,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