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关系的元形式分析法学方法论之基础一、导言 在某种意义上,一门学科的发达程度往往取决于这门学科中概念的精细程度。民法以及其他许多部门法学,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形成林林总总的既有概念,如物权与债权、所有权与他物权等,法学家正是运用这些概念分析现实中的法律关系。尽管在对简易案例的分析中,既有的概念却往往力不从心。例如,中国的公司法颁布前后,一些法学家以“所有权” 的概念界定股权的性质,一种所谓的股权的“双重所有权” 的理论一度流行,然而,这一理论既示能揭示股权的内在结构,也未能说明股权的基本关系,反而为公司法学平添了许多混乱。 其实,对复杂的法律关系的分析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化约为若干最为基本
2、的法律关系,正如化学家对化合物的分析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化约为若干基本元素一样。这里,“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 ”就是本文所谓的法律关系的元形式,注释它们是“ 法律中的化学元素”。 近两个世纪以来,德国的概念法学以及英美的分析法学等学派对于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都曾经作出卓越的功绩,但是,概念法学和分析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的法学研究并未产生深刻的影响,法律关系的元形式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学方法论,也未赢得应有的关注,在中国既有的法学话语中,特别是中国民法学的话语中,一套系统的精当的用以描述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的法学概念与术语更有尚付阙如。尽管现有的法学文献中也充斥着权利、义务、自由、权力、责任、豁免等
3、基本法律概念与术语,但其语义之模糊,用途之含混,却阻碍着我们获得一个关于法律关系的清晰图景。 古语云:“不利其器,何善其事?”由于缺乏必要的概念的辅助,所以,在当前的法学研究中,中国的法学家并不擅长于“元素分析法” ,即以法律关系的元形式理论分析复杂的法律关系,却是习惯于“大刀阔斧” ,采用”以化合物分析化合物”的方法,所以,每当法学家面临一种复杂的法律现象而困惑不解时,诸如“双重所有权 ”的理论总会跳将出来应急一时,抛下许多语言的迷障,使得法学研究陷入云山雾海之中,例如信托权利研究、国有企业经营权研究都曾陷入这样的境况。而此种法学理论的贫乏,在司法实践中又表现为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形:法官无力于
4、精确的法律分析,转而借助混沌的道德感觉,决断讼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所谓的法治也渐渐脱去了法治的真髓,法治终不成其为法治了。 当然,法律关系的元形式的研究,除上述的在法的方法论上的意义外,它亦具有法的本体论的意义。中国的法学研究缺乏系统而严谨的方法论,同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比,这是中国法学的致命弱点,但此种方法论上的匮乏主要根由则在于,作为法学的立命之本的“一般规范理论 ”未见发达,这里所谓 “一般规范理论”如同凯尔森所谓“纯粹法学 ”、拉仑兹所谓“法的规范结构理论”等,是关于法作为一种规范性话语的自在的概念与逻辑体系,是法的形式理论。法正是依据它对材料进行整理,进而创制法律规范,两者关系
5、恰如数理逻辑之于数学,语法之于语言一般。 而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即法律关系的元形式正是这一理论的源点,在近现代法律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众多睿智的法学家如普芬道夫、边沁、奥斯丁、温德夏特、凯尔森、霍兰德、萨尔蒙德、霍菲尔德、哈特、拉仑兹等,以其艰辛的工作已经构筑了一个关于法律关系元形式的一般理论。本文拟立足于这些学者的经典文献,力图以精练和妥当的汉语总结和陈述法律关系元形式的一般理论,在法的方法论和法的本体论方面为中国的法学做一点基础工作。 二、从自然状态到法律状态:一种关于法律关系元形式的逻辑推理 所谓法律关系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法律主体之间的规范性关系。 法哲学家将法律出现之前的人类状态,拟设为“自
6、然状态” ,注释 在这一状态中人们享有绝对的自由,此即“自然自由” 。但是, “自然自由”只能导致人类的盲目冲突乃至巨大混乱,所以,法律出现了。 法律自其诞生始就是作为对自然状态的一种反动而存在的,所以,法律状态与自然状态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状态,其对立性就表现在法律的本质功能就是限制人们的自然自由,使人的自由通过法律而达到协调。所以,康德这样界定法律,“法律是全部条件,根据这些条件,任何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按照一条普遍的自由法则,确实能够和其他人的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注释 法律的这种限制自然自由的功能,首先通过一种直接的方式实现,即直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其中所谓“必须做什么,或
7、必须不做什么” 就是法律义务,它是对自然自由的否定,但是,法律并不对所有的自然自由都加以否定,法律对部分自然自由仍加以肯定,但此种被肯定的自由已从自然状态中的“自然自由” 升华而为法律状态中的 “法律上的自由”了,法谚所曰:“ 法不禁止即自由”,其义正在于此。 此外,法律还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限制自然自由,即不直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而是授权某一法律主体,由它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甚至由它进一步授权其他法律主体规定具体的法律义务。这里,所谓“授权” 之“权”,就是法律权力。英国分析法学家哈特据此将所有的法律规则简明地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直接的方式限制自然自由的法律规
8、则,即规定法律义务的法律规则,哈特称其为第一性规则;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限制自然自由的法律规则,即授予法律权力的法律规则,哈特称其为第二性规则。注释 第一性规则所规范的法律关系就是“权利义务”关系,注释 这是法律关系元形式之一,但是,正如上面已经指出的,在某些情形下,对于人们的行为,法律未作“必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规定,即不存在第一性的法律规则,法律保留了“ 自然状态”中的“自然自由 ”,并使其成为 “法律上的自由”,此种情形也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关系的类型,它在逻辑上是一种与“权利义务” 关系的相反类型的法律关系,即“无权利无义务(自由)” 关系,这是法律关系的元形式之二。 第二性规则所规范的法
9、律关系就是“权力责任 ”关系,这是法律关系元形式之三,同样,在某些情形下,法律也没有授予某法律主体以权力,即不存在第二性法律规则的规范,法律保留了“自然状态” 中的“自然无权力”,并使其成为“法律上的无权力” ,此种情形也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关系的类型,它在逻辑上是一种与“权力 责任” 关系一种相反类型的法律关系,即“无权利 无责任(豁免) ”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法律关系的四种元形式,其中两种元形式即“权利- 义务”关系和“权力-责任 ”关系是必须由法律规则明确规定的,而另外两种元形式即“无权利-无义务(自由)” 关系和“无权力-无责任(豁免)”关系是无须法律规则明确规定的,它们可以根据
10、“法不禁止即自由” 和“法不设责即割免”的逻辑分别推演出来。当然,法律也可以明确规定“ 无义务(自由)”或“ 无责任(豁免) ”,但此类法律规则不是基本的法律规则,而只是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承担技术性功能,如“但书” 。 下面,我们对法律关系的四种元形式作简要的定义和示例。 三、法律关系元形式:类型、定义与示例 1.元形式之一:(狭义)权利-义务关系 所谓(狭义)权利-义务关系,指在甲与乙之间,乙必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此种法律关系,对于甲即为(狭义)权利,对于乙即为义务。 例 1:乙欠甲 100 美元,甲有权利要求乙偿还 100 美元,乙有义务偿还甲 100 美元。 例 2:甲有权利要求乙不侵犯其
11、人身,乙有义务不侵犯甲的人身。 例 3:乙袭击甲造成甲身体伤害,甲有权利要求乙赔偿其损害,乙有义务赔偿甲的损害。 2.元形式之二:无权利-无义务(自由)关系 所谓无权利-无义务(自由)关系,指在甲与乙之间,乙不必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即乙可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此种法律关系,对于甲即为无权利,对于乙即为无义务(自由)。必须强调的是,这里的“甲之无权利” 系指甲无权利要求乙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例 1:在紧急避险状态中,乙可以损害甲的财产,即乙没有“不损害甲的财产”的义务,即乙有“损害甲的财产 ”的自由,甲无权利要求乙在紧急避险状态中不损害其财产,此即甲之无权利,乙之无义务(自由)。 例 2:乙拥有一
12、片土地,乙有使用这片土地的自由,即乙没有“不使用这片土地”的义务,甲无权利要求乙不使用这片土地。 例 3:甲拥有一项专利,乙有义务不使用甲的专利,但是,之后甲与乙签定协议,甲许可乙使用其专利,此协议否定了乙原有的“不使用甲的专利”的义务,在协议期内,乙无“ 不使用甲的专利 ”的义务,即乙有使用甲的专利的自由,而甲在协议期内无权利要求乙不使用其专利。3.元形式之三:权力责任关系 所谓权力-责任关系,指在甲与乙之间,甲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创设、变更或消灭乙与甲或乙与其他人之间的特定的法律关系。此种法律关系,对于甲即为权力,对于乙即为责任。 例 1:乙委任甲为其代理人,甲代理乙与他人签订合同,此即甲之
13、权力,乙承担合同的法律关系,此即乙之责任。 例 2:乙向甲发出要约,甲通过承诺行为设定乙与甲之间的合同关系,此即甲之权力,承诺对于乙发生法律效力,此即乙之责任。 例 3:政府官员甲向公民乙签发罚款书,从而创设国家与公民乙之间的罚款与被罚款的法律关系,此即甲之权力。乙承受甲所创设的国家与乙的此种法律关系,此即乙之责任。 4.元形式之四:无权力-无责任(豁免)关系 所谓无权力- 无责任(豁免)关系,指在甲与乙之间,甲不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创设、变更或消灭乙与甲或乙与其他人之间的特定的法律关系。此种法律关系,对于甲即为无权力,对于乙即为无责任(豁免)。 例1:乙拥有一栋别墅,甲无权力处分乙的别墅,甲的
14、处分行为不能改变乙对于别墅的所有权,此即甲之无权力,乙之无责任(豁免)。 例 2:甲无行为能力,甲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将自己的房屋赠送给乙,此赠送行为为无效法律行为,即甲无权力处分自己的房屋,乙不能因为甲的赠送行为而获得甲的房屋的所有权,此即乙之无责任(豁免)。 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 35 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 6 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无效。甲是破产企业,此期间内,甲无权力将财产无偿转让给乙,乙不能获得财产的所有权,这也是乙之豁免(无责任)。 四、法律关系的若干原则 为了更清晰和深刻地理解法律关系的元形式,我们首先应当明了有关法律关系的若干
15、原则: 1.法律关系具有三项基本要素,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形式和法律关系所指向的行为。 2.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谓的“人” 是法律上的人,即法律主体。所谓的“物” 是指非法律主体的客观事物。法律上的人并不一定仅仅就是我国法律上的自然人与法人两种,一些国家的古代法律曾经将神庙和动物也拟制为法律主体,在分析法学的观念中,这也是法律上的人,因为法律上的人不同于社会学和生物学上的人,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法律的拟制,它只因法律的拟制而产生,而不因其它。注释 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法律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然而,人们在认识和分析
16、法律有关系时,常常忽略这一原则,走向歧途。如关于“物权关系 ”的一种学说就认为, “物权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法律关系,物权就是对物的权。其实,物权的本质也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过物权所包含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物的所有权人与一切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而已。 3.每一种法律关系都指向一种行为,它是对于这种行为的规范关系,这种行为可以与物有关,也可以与物无关,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 4.每一种法律关系都具有一种规范形式,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的规范形式,即法律关系的元形式,是两个法律主体之间的关于某一行为(事实行为或法律行为)的规范性关系,而不是一个法律主体与多个法律主体或
17、多个法律主体与多个法律主体之间的复合关系。 关于这一原则,权力责任关系需要特别说明,例如在甲与乙之间,甲有权力,乙有责任,甲能够决定乙与丙之间的法律关系,尽管这里涉及到丙,但是,这里的权力-责任关系仍然只是存在于甲和乙这两个法律主体之间。 5.法律关系的结构可以这样的公式来表示:NF(xy),其中 N法律关系,F 法律关系规范形式,x法律关系的主体,y法律关系所指向的特定行为 6.在法律关系的元形式中,一方法律主体承受法律利益,另一方法律主体承受法律负担,法律利益表现为(狭义)权利、无义务(自由)、权力、无责任(豁免)四种形式,相对应地,法律负担表现为义务、无权利、责任、无权力四种形式。 法律利益就是广义上的的权利概念,见下文。 7.一个法律主体和多个法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或多个法律主体与多个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化约为若干的法律关系元形式。 这一原则就像数学中一个原则:“任何数都可以化约为质数之和” ,只不过数学中的质数是无限的,而法律关系的元形式却只有四种。这一原则也象物理学中的一个原则:“任何物质都可以化约为原子组合的形式” 。五、与法律关系元形式相关的法律术语之阐释 每一种法律关系的元形式包含两个基本的法律概念,四种法律关系的元形式则涉及八个基本的法律概念,这八个基本的法律概念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应的相反关系、关联关系和矛盾关系(